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基督生命堂」的罗马书 (视频):How many episodes does 「基督生命堂」的罗马书 (视频)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0 episodes available.
January 31, 2016之三十二:犹太人与外邦人蒙福的链锁当我们谈到犹太人与外邦人蒙福的链锁,我们是迈进人类历史的结束。在此真理中,我们要得着神赐给我们个人生命与末后时代的社会的领悟。对个人生命的造就来说,我们要更深层的认识神在基督里的恩典。这恩典深无可侧,没有一个人能够预知神的全盘救赎计划,神的救恩要临到谁就临到谁,要开导谁就开导谁。我们只不过是历史的见证人,当我们一边看圣经,一边看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想象主的救赎能够从那在耶路撒冷极少的一群门徒能传到今日全球,而这领受者当中有“我”。所以,我们这今日能站在基督恩典中的人无可夸耀,而一生只能赞叹的问主:“主啊,为何你的奇妙恩典尽然能临到我?”当世人都活在罪恶里,偏行己路,追寻私欲而活的当儿,我既然受到神的干涉,能得听这福音而进入变化与翻转。这本是来自你的主权,极度难测之事。可能,有时当我们处在一些个人的忧患中,我们的心可能会一时忘记这恩典,但我们若静下来深思与祷告,马上会面对一个不变的事实:就是在整个人类历史,大帝国的兴起衰微,人类文明的变迁中,救赎竟临到我。甚至源自犹太的神圣福音至今都没办法受到绝大犹太子民的接纳,却被我这微不足道的外邦人蒙受,这能理解吗?当我们因我们的失败、挫折、忧患而感到痛苦时,唯有我们回到那“竟然临到我的天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那短暂、可变、相对的问题得释放,得蒙圣灵给予我们的安慰与能力。其实,我们今天并不是因苦难被折磨,乃是忘记恩典而被折磨。事实上,当我们因我们稍好的条件感到优越安稳,或是因不理想的条件感到自卑沮丧,那都是忘记恩典的心灵,那也便会叫我们随时被吞吃了。但愿生为一个末世时代的信徒,我们能从神那奇妙的恩典得着非凡的眼光与奥妙的能力,以至在这忧患充满的时代成为一个大而有力的见证者。另外,当我们深思犹太人与外邦人蒙福的链锁(犹太人 → 外邦人 → 犹太人 → 救赎完工,基督再临),试问这日子多靠近呢?当我们看见这变化无双的世界与社会风潮一直要吞吃教会(如同《启 9:13-16》第六号的预言),我们是进入昏沉的状态,还是急迫的心态呢?当我们以谨慎的心分辨时候,我们心里是否对这日子的临近有数呢?至2015年9月的犹太安息年 (Year of Shemitah),世界股市蒸发了11万亿美元。有圣经经济学家说这不是华尔街定期的衰退,乃是长期下跌的开始。当我们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有的人是忧心,有的人是寻找投机的时机,但那末世的余民却是对那将要临到的末时与灾难看得更清晰,以至迅速传福音,这样的信徒也才能蒙保守。因此,活在今时的我们要从这启示确知传福音的必要性与急迫性。这也是神将末日启示赐给我们的本意了。...more1h 34minPlay
January 30, 2016之三十二:犹太人与外邦人蒙福的链锁当我们谈到犹太人与外邦人蒙福的链锁,我们是迈进人类历史的结束。在此真理中,我们要得着神赐给我们个人生命与末后时代的社会的领悟。对个人生命的造就来说,我们要更深层的认识神在基督里的恩典。这恩典深无可侧,没有一个人能够预知神的全盘救赎计划,神的救恩要临到谁就临到谁,要开导谁就开导谁。我们只不过是历史的见证人,当我们一边看圣经,一边看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想象主的救赎能够从那在耶路撒冷极少的一群门徒能传到今日全球,而这领受者当中有“我”。所以,我们这今日能站在基督恩典中的人无可夸耀,而一生只能赞叹的问主:“主啊,为何你的奇妙恩典尽然能临到我?”当世人都活在罪恶里,偏行己路,追寻私欲而活的当儿,我既然受到神的干涉,能得听这福音而进入变化与翻转。这本是来自你的主权,极度难测之事。可能,有时当我们处在一些个人的忧患中,我们的心可能会一时忘记这恩典,但我们若静下来深思与祷告,马上会面对一个不变的事实:就是在整个人类历史,大帝国的兴起衰微,人类文明的变迁中,救赎竟临到我。甚至源自犹太的神圣福音至今都没办法受到绝大犹太子民的接纳,却被我这微不足道的外邦人蒙受,这能理解吗?当我们因我们的失败、挫折、忧患而感到痛苦时,唯有我们回到那“竟然临到我的天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那短暂、可变、相对的问题得释放,得蒙圣灵给予我们的安慰与能力。其实,我们今天并不是因苦难被折磨,乃是忘记恩典而被折磨。事实上,当我们因我们稍好的条件感到优越安稳,或是因不理想的条件感到自卑沮丧,那都是忘记恩典的心灵,那也便会叫我们随时被吞吃了。但愿生为一个末世时代的信徒,我们能从神那奇妙的恩典得着非凡的眼光与奥妙的能力,以至在这忧患充满的时代成为一个大而有力的见证者。另外,当我们深思犹太人与外邦人蒙福的链锁(犹太人 → 外邦人 → 犹太人 → 救赎完工,基督再临),试问这日子多靠近呢?当我们看见这变化无双的世界与社会风潮一直要吞吃教会(如同《启 9:13-16》第六号的预言),我们是进入昏沉的状态,还是急迫的心态呢?当我们以谨慎的心分辨时候,我们心里是否对这日子的临近有数呢?至2015年9月的犹太安息年 (Year of Shemitah),世界股市蒸发了11万亿美元。有圣经经济学家说这不是华尔街定期的衰退,乃是长期下跌的开始。当我们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有的人是忧心,有的人是寻找投机的时机,但那末世的余民却是对那将要临到的末时与灾难看得更清晰,以至迅速传福音,这样的信徒也才能蒙保守。因此,活在今时的我们要从这启示确知传福音的必要性与急迫性。这也是神将末日启示赐给我们的本意了。...more0minPlay
November 15, 2015神在每个世代都存留余数在报福音,传喜信的事情上,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余剩子民”的大观念,因为是神先在祂的恩典与怜悯中为我们存留余数。事实上,福音若是拯救人灵魂与改变人命运的佳音,必有那恳切接纳这佳音,而变卖一切来得着里头祝福的人。为此,他们就是那真正活出福音精神,也将福音种子散开的人。确实上,神拯救万民、医治万民、差派万民的工作都是借着余民作的。在以利亚时代(邪恶的亚哈与耶洗别掌权时),有七千个没向巴力屈膝的人;在以赛亚时代(当以色列民大多数都悖逆行恶时),神说祂必砍伐栗树,橡树(象征以色列),存留树墩子(余民),借着他们延生神的工作;在犹大被掳掠到巴比伦时,神借着像耶利米,以西结、但以理、以斯拉、尼希米这等余数继续延生祂的工作,带来以色列民的恢复。今天,很多信徒认为“余民”这字眼太单独性了,所以为了大众融入性精神,所以少提到这字眼。但圣经从开始到末了是一直告诉我们人是多么快的堕落、败坏、冷淡、偏行己路。一群圣洁的子民是不过几十年就出现稗子性的人物,然后像面酵这样的影响众民。倘若没有余民的存留与兴起来成为那时代的呼声,那时代的子民就渐渐走向没落而灭绝。所以,我们不能继续盲目的留在安逸,这反而是一种自欺。纵然我们不能说“一个人不是余民就不得救”,但我们不能否认福音信息的传递是借着余民所带来的。每个时代都有影响时代,为时代代祷的义人(像亚伯拉罕),也有被那时代的堕落世俗风气吞灭的义人(像罗得)。前者留下世世代代蒙恩的子民,后者唯有自己侥幸得救,却从他之后遭遇“属灵绝种”。今天,有很多的人在教会里连自己是否得救都没有确据,他们那没有定见的生命常被风吹动翻腾,唯有受这时代的风气潮流摆布。确实上,我们要重新传出有“挑战性的信息”,使这时代的余民兴起来。基本上,余民并非是什么特别人物,或是有什么特别恩赐,他们乃是听了福音信息,心里大大的被那纯正的福音真道吸引。他们不是什么狂热分子,乃是真信福音的子民;他们不是要为神做什么大事,乃是带着正直清洁的心跟从主,完成主托付他们的福音使命,因此他们自动会兴起来向这时代作见证,向这时代发出神的声音,叫那时代的人因听见而回转跟从主。总而来说,这世世代代的余民被存留的事情乃都是神的主动(恩典)所成就的事,这是神信实的作为,不是人的主动或热心所成就的事。但对那今日听见福音之呼声的人(特别在这末后时代即将结束时),这样少数人物的兴起相对来说更是急迫。所以,让我们不要因多数人的刚硬而灰心,乃是更迫切的传福音,兴起那少数。...more1h 17minPlay
November 14, 2015之三十一: 神在每个世代都存留余数在报福音,传喜信的事情上,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余剩子民”的大观念,因为是神先在祂的恩典与怜悯中为我们存留余数。事实上,福音若是拯救人灵魂与改变人命运的佳音,必有那恳切接纳这佳音,而变卖一切来得着里头祝福的人。为此,他们就是那真正活出福音精神,也将福音种子散开的人。确实上,神拯救万民、医治万民、差派万民的工作都是借着余民作的。在以利亚时代(邪恶的亚哈与耶洗别掌权时),有七千个没向巴力屈膝的人;在以赛亚时代(当以色列民大多数都悖逆行恶时),神说祂必砍伐栗树,橡树(象征以色列),存留树墩子(余民),借着他们延生神的工作;在犹大被掳掠到巴比伦时,神借着像耶利米,以西结、但以理、以斯拉、尼希米这等余数继续延生祂的工作,带来以色列民的恢复。今天,很多信徒认为“余民”这字眼太单独性了,所以为了大众融入性精神,所以少提到这字眼。但圣经从开始到末了是一直告诉我们人是多么快的堕落、败坏、冷淡、偏行己路。一群圣洁的子民是不过几十年就出现稗子性的人物,然后像面酵这样的影响众民。倘若没有余民的存留与兴起来成为那时代的呼声,那时代的子民就渐渐走向没落而灭绝。所以,我们不能继续盲目的留在安逸,这反而是一种自欺。纵然我们不能说“一个人不是余民就不得救”,但我们不能否认福音信息的传递是借着余民所带来的。每个时代都有影响时代,为时代代祷的义人(像亚伯拉罕),也有被那时代的堕落世俗风气吞灭的义人(像罗得)。前者留下世世代代蒙恩的子民,后者唯有自己侥幸得救,却从他之后遭遇“属灵绝种”。今天,有很多的人在教会里连自己是否得救都没有确据,他们那没有定见的生命常被风吹动翻腾,唯有受这时代的风气潮流摆布。确实上,我们要重新传出有“挑战性的信息”,使这时代的余民兴起来。基本上,余民并非是什么特别人物,或是有什么特别恩赐,他们乃是听了福音信息,心里大大的被那纯正的福音真道吸引。他们不是什么狂热分子,乃是真信福音的子民;他们不是要为神做什么大事,乃是带着正直清洁的心跟从主,完成主托付他们的福音使命,因此他们自动会兴起来向这时代作见证,向这时代发出神的声音,叫那时代的人因听见而回转跟从主。总而来说,这世世代代的余民被存留的事情乃都是神的主动(恩典)所成就的事,这是神信实的作为,不是人的主动或热心所成就的事。但对那今日听见福音之呼声的人(特别在这末后时代即将结束时),这样少数人物的兴起相对来说更是急迫。所以,让我们不要因多数人的刚硬而灰心,乃是更迫切的传福音,兴起那少数。...more0minPlay
November 08, 2015之三十: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我们不要成为一个太多知识而不能传福音的人,但我们也不要成为一个太过热心却不能将“好消息”带给人的传福音者。福音本是生命之恩,那不是给人压力的信息,乃是好消息,是神失散的子民最急需的信息。因此,我们不能让福音留在我们里头成为一个死板的知识,也不能看人需不需要福音来断定要不要向他们传。相反的,我们要透过祷告、接触、适当见证,唤起人里头灵里的饥渴,使人发现自己是非需要福音不可。一般上,一个真诚的传福音者可能会遇到的三种矛盾的情况。一,就是我们看不见福音的门,或说我们看不见饥渴要聆听福音的人。在这个当中,我们很快产生灰心,甚至我们的心会给自己借口说:“你已经尽力了,但没有人愿意听”,从那时候起,我们不多揣摩福音里头那深奥动人心弦的生命,我们不多深思怎么让人发现自己生命里的问题与空缺,反倒将自己所认识的福音留在知识层面,以至无法自己得医治,也无法拯救人。另外,我们在将福音传递时,我们一不小心进入一种机械性的热心,我们以结果为导向,认为只有将人带入决志祷告,参与基督教形式,就是任务完成。其实,一个人的生命透过福音真正的遇见神,经历新生的变化,那是福音的最急切果效,也是一个传福音者最当关切的事。在传福音与牧养当中,我们一定要将人带到神面前,让他真正的经历重生的变化与确据,这就是一个佳美的脚宗做带来的福音果效。最后,一个传福音者还有可能会遇见的矛盾就是在领信这么多人的当儿,却看不见自己所爱的人蒙恩,这如同保罗将福音传遍了各地,却面对自己的亲族刚硬的现实。其实,我们在当儿千万不要落入沮丧的光景,因为神在成就我们看不见与无法想象的事。确实上,还有很多更蒙恩的人等候要聆听这福音。我们不能留在一种不知所措的心情,反而要将福音继续传扬,得着更多的未得之民。乔治穆勒生平曾为着他五个朋友的救恩祷告,三位在他生前信了主,一位在他丧礼时决志了,最后一位在他过世不久之后归主了。我们人都活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里头,当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明天的事,我们当按着应许来面对,完成今天主托付我们的事,倘若我们因现在看不见的结果钻牛角尖,我们反而失去那更大更荣耀的图画。在此,我们要认知福音是极其可贵的,只有在我们今世能够传扬,也只有在人还活着时可以信。让我们成为蒙恩的福音使者,留下佳美的脚宗。...more1h 26minPlay
November 07, 2015之三十: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我们不要成为一个太多知识而不能传福音的人,但我们也不要成为一个太过热心却不能将“好消息”带给人的传福音者。福音本是生命之恩,那不是给人压力的信息,乃是好消息,是神失散的子民最急需的信息。因此,我们不能让福音留在我们里头成为一个死板的知识,也不能看人需不需要福音来断定要不要向他们传。相反的,我们要透过祷告、接触、适当见证,唤起人里头灵里的饥渴,使人发现自己是非需要福音不可。一般上,一个真诚的传福音者可能会遇到的三种矛盾的情况。一,就是我们看不见福音的门,或说我们看不见饥渴要聆听福音的人。在这个当中,我们很快产生灰心,甚至我们的心会给自己借口说:“你已经尽力了,但没有人愿意听”,从那时候起,我们不多揣摩福音里头那深奥动人心弦的生命,我们不多深思怎么让人发现自己生命里的问题与空缺,反倒将自己所认识的福音留在知识层面,以至无法自己得医治,也无法拯救人。另外,我们在将福音传递时,我们一不小心进入一种机械性的热心,我们以结果为导向,认为只有将人带入决志祷告,参与基督教形式,就是任务完成。其实,一个人的生命透过福音真正的遇见神,经历新生的变化,那是福音的最急切果效,也是一个传福音者最当关切的事。在传福音与牧养当中,我们一定要将人带到神面前,让他真正的经历重生的变化与确据,这就是一个佳美的脚宗做带来的福音果效。最后,一个传福音者还有可能会遇见的矛盾就是在领信这么多人的当儿,却看不见自己所爱的人蒙恩,这如同保罗将福音传遍了各地,却面对自己的亲族刚硬的现实。其实,我们在当儿千万不要落入沮丧的光景,因为神在成就我们看不见与无法想象的事。确实上,还有很多更蒙恩的人等候要聆听这福音。我们不能留在一种不知所措的心情,反而要将福音继续传扬,得着更多的未得之民。乔治穆勒生平曾为着他五个朋友的救恩祷告,三位在他生前信了主,一位在他丧礼时决志了,最后一位在他过世不久之后归主了。我们人都活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里头,当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明天的事,我们当按着应许来面对,完成今天主托付我们的事,倘若我们因现在看不见的结果钻牛角尖,我们反而失去那更大更荣耀的图画。在此,我们要认知福音是极其可贵的,只有在我们今世能够传扬,也只有在人还活着时可以信。让我们成为蒙恩的福音使者,留下佳美的脚宗。...more0minPlay
November 01, 2015神主权性的公义与慈爱人有几方面一直在无形中敌对神。第一就是我们不能接受祂拣选的权利,之后就算似乎接受了心里仍然怀着“神不公平”的意念,要不然就是觉得既然神拣选了,人不需有任何责任。试想,从我们人推翻神的主权一直到我们宣布自己没有责任。这不是敌挡神吗?当然,我们被造人有神的形象,也是有灵的活人,得以能与神交通,所以神许可我们运用我们理性、灵性、感性来与祂交通。必要时,我们的思念也必须进入与神的话较量的光景(如同保罗为他的亲族的刚硬极其忧伤,也捉着神的应许和信实来为他们代求),但我们最终必须被神主权性的公义与慈爱说服。倘若我们一直捉着自己对“神的公平”仅有的观念,我们至终一定怀疑他的带领,更糟糕是我们会领悟出那掺杂人本的神学。试问:为何在救赎的事上我们不能接纳那“神有主权,人也有自由选择”的平衡观念呢?为何人不能说“神展现了祂的救恩,人有自由意志为自己作出选择”?这么说听起来不是更加的合理吗?不能!因为要是这个说法成立的话,一,不会有人选择上帝;二,当人不选择上帝而灭亡时,必定又会责怪神说:“那你是全能的,难道你没有能力使人能够信吗?”说到底,堕落之人的本性就是既要自己的主权,但又要向神追讨被刑罚的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将功劳归给自己,将过错归给神。所以在面对那已经堕落而自我为中心的人性时,神没有给他任何选择的权利,神只有按着自己公义与慈爱的属性设计了救恩,然后按自己的意思施行感动与任凭的工作,叫那得救的知道这都是神的怜悯,也叫那被任凭的看见自己的刑罚是应得的。再者,人若是认识自己的罪而谦卑虚己,也必承认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接受的权利。所以总而来说,神的主权最终要被高举。试问,神为何这么在乎祂的主权呢?我能否接受救恩就好,但不要探讨神的主权的事?不能!因为这宇宙所有的道理都有根源。无论我们思想什么事情,不管是人的存在、或是科学原理、或是人的关系,或是各种事情的发生等,若我们问到底,都会发现我们需要碰到根源的问题。若是好事,谁造成的?若是坏事,谁许可的?被造的灵魂自动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而当他追根究底,一定会被牵引到事情的由来,那就是全善全爱的上帝在祂的主权里所定的事了。倘若我们只接受救恩,不接受神的主权,我们在信仰当中就会因所遇到不合乎我们心意的事而进到对神的疑惑。所以,神不愿意我们只接受救恩,不接受主权。救恩本是神主权性的救赎的彰显。所以,若我们接受了救恩,必要接受神在我们信主之后的主权性的带领,而“接受”本身不是一个认同的概念而已,乃是要实际的察验寻找主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然后行在其中,得取其中的益处。...more1h 20minPlay
October 31, 2015之二十九: 神主权性的公义与慈爱人有几方面一直在无形中敌对神。第一就是我们不能接受祂拣选的权利,之后就算似乎接受了心里仍然怀着“神不公平”的意念,要不然就是觉得既然神拣选了,人不需有任何责任。试想,从我们人推翻神的主权一直到我们宣布自己没有责任。这不是敌挡神吗?当然,我们被造人有神的形象,也是有灵的活人,得以能与神交通,所以神许可我们运用我们理性、灵性、感性来与祂交通。必要时,我们的思念也必须进入与神的话较量的光景(如同保罗为他的亲族的刚硬极其忧伤,也捉着神的应许和信实来为他们代求),但我们最终必须被神主权性的公义与慈爱说服。倘若我们一直捉着自己对“神的公平”仅有的观念,我们至终一定怀疑他的带领,更糟糕是我们会领悟出那掺杂人本的神学。试问:为何在救赎的事上我们不能接纳那“神有主权,人也有自由选择”的平衡观念呢?为何人不能说“神展现了祂的救恩,人有自由意志为自己作出选择”?这么说听起来不是更加的合理吗?不能!因为要是这个说法成立的话,一,不会有人选择上帝;二,当人不选择上帝而灭亡时,必定又会责怪神说:“那你是全能的,难道你没有能力使人能够信吗?”说到底,堕落之人的本性就是既要自己的主权,但又要向神追讨被刑罚的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将功劳归给自己,将过错归给神。所以在面对那已经堕落而自我为中心的人性时,神没有给他任何选择的权利,神只有按着自己公义与慈爱的属性设计了救恩,然后按自己的意思施行感动与任凭的工作,叫那得救的知道这都是神的怜悯,也叫那被任凭的看见自己的刑罚是应得的。再者,人若是认识自己的罪而谦卑虚己,也必承认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接受的权利。所以总而来说,神的主权最终要被高举。试问,神为何这么在乎祂的主权呢?我能否接受救恩就好,但不要探讨神的主权的事?不能!因为这宇宙所有的道理都有根源。无论我们思想什么事情,不管是人的存在、或是科学原理、或是人的关系,或是各种事情的发生等,若我们问到底,都会发现我们需要碰到根源的问题。若是好事,谁造成的?若是坏事,谁许可的?被造的灵魂自动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而当他追根究底,一定会被牵引到事情的由来,那就是全善全爱的上帝在祂的主权里所定的事了。倘若我们只接受救恩,不接受神的主权,我们在信仰当中就会因所遇到不合乎我们心意的事而进到对神的疑惑。所以,神不愿意我们只接受救恩,不接受主权。救恩本是神主权性的救赎的彰显。所以,若我们接受了救恩,必要接受神在我们信主之后的主权性的带领,而“接受”本身不是一个认同的概念而已,乃是要实际的察验寻找主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然后行在其中,得取其中的益处。...more0minPlay
October 25, 2015神坚守应许,也按着自己的主权行事有的人说,我们只要相信神的应许,就必看见所信的成就。又有人说,神有祂绝对的主权,所以若他要成就的,无论我们怎么迫切的相信,都不能改变祂的主意。其实,这两种说法听起来都没有错,唯有角度不一样,一个是专注神的应许,一个是专注神的主权。但是最全备的认识就是能将神的应许与主权融合在一起,就是神即会成就祂的应许,也会按着祂的主权行事。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以理性来分析其奥秘,但我们的心却能证实我们是否明白这极大的奥秘。首先,我们要问自己我们对这方面真理的认识会叫我们更迫切的祷告祈求吗?另外,我们能否在祷告之后所发生的事得见神的美意吗?试想:当保罗认识了神给予以色列的应许,他信主20年的生涯从来没有放弃为他的民族与亲族祷告,并且他为他们的代祷是何等的迫切。他在为他们代祷的过程中没有得着很多乐观的证据,因为以色列民何等的刚硬,也因他传的福音恨恨逼迫他。但他却因神给予以色列的应许无法放弃那代祷之心,反而那悲观的现实叫他的代祷进入深深的忧愁与伤痛,甚至愿意为他们的得救与基督分离。试问那符合人性的逻辑吗?不符合!但这却是一个真认识神的应许的心灵。但是保罗相信应许并非一种盲信,他乃是从接下来以色列民倍增的刚硬固执中领会了神的作为。想必,他与神摔跤,与神辩论,反问神,察验深思神的作为中,他清楚看见神确实是信实的。神不但没有失信,而且以祂无限的智慧设计了救恩历史,借着祂不为人所知的方法拯救堕落的人类,那就是神借着以色列的民族的刚硬将福音带到外邦,然后完成拯救外邦人当中的祂的子民,借此来打破以色列民族的骄傲,最后激动他们悔改归向神。在此,保罗也深切明白了神极奥秘的启示,就是不是以色列生的都是以色列人。所以,神从来没有将祂拣选的子民撇弃,也没有因人的刚硬而改变祂的救赎计划,反而神成就了更美的事。我们可能难以体会神这样的作为,因为救恩历史太长了。我们人只是活七八十年,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有很多现实的愁烦与牵挂(就如:身体的病痛、经济的危机、家人的得救、婚姻的矛盾、儿女的蒙恩等)。当我们想到这些切身的问题时,我们第一个心态是:“主啊,我们没有两千年能等待那美好的结局”。另外,我们可能因这些现实的顾忌,有时只愿意神快快动工,让问题迅速得解决,前景得着保障。确实,神的理想很多时候未必是我们人性能体感的,这也是我们继续要与神摔跤的理由。但试问:难道神设计了一个两千年这么精心的救恩计划,不是要告诉我们今天不需为这些切身实在的问题而担心吗?难道神不是要告诉我们说今天个人、家庭、地区、世界福音化是命定的,唯有我们坚信神的应许,完成主今日托付我们的使命,就必看见神的成就吗?倘若保罗的祷告能带来在历史结束前最刚硬的以色列民族悔改得救,今天我们为亲族与未得之民的祷告不更是如此吗?因此,让我们不要灰心,反而要仰望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主耶稣,奔那摆在前面的路程。...more1h 24minPlay
October 24, 2015之二十八: 神坚守应许,也按着自己的主权行事有的人说,我们只要相信神的应许,就必看见所信的成就。又有人说,神有祂绝对的主权,所以若他要成就的,无论我们怎么迫切的相信,都不能改变祂的主意。其实,这两种说法听起来都没有错,唯有角度不一样,一个是专注神的应许,一个是专注神的主权。但是最全备的认识就是能将神的应许与主权融合在一起,就是神即会成就祂的应许,也会按着祂的主权行事。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以理性来分析其奥秘,但我们的心却能证实我们是否明白这极大的奥秘。首先,我们要问自己我们对这方面真理的认识会叫我们更迫切的祷告祈求吗?另外,我们能否在祷告之后所发生的事得见神的美意吗?试想:当保罗认识了神给予以色列的应许,他信主20年的生涯从来没有放弃为他的民族与亲族祷告,并且他为他们的代祷是何等的迫切。他在为他们代祷的过程中没有得着很多乐观的证据,因为以色列民何等的刚硬,也因他传的福音恨恨逼迫他。但他却因神给予以色列的应许无法放弃那代祷之心,反而那悲观的现实叫他的代祷进入深深的忧愁与伤痛,甚至愿意为他们的得救与基督分离。试问那符合人性的逻辑吗?不符合!但这却是一个真认识神的应许的心灵。但是保罗相信应许并非一种盲信,他乃是从接下来以色列民倍增的刚硬固执中领会了神的作为。想必,他与神摔跤,与神辩论,反问神,察验深思神的作为中,他清楚看见神确实是信实的。神不但没有失信,而且以祂无限的智慧设计了救恩历史,借着祂不为人所知的方法拯救堕落的人类,那就是神借着以色列的民族的刚硬将福音带到外邦,然后完成拯救外邦人当中的祂的子民,借此来打破以色列民族的骄傲,最后激动他们悔改归向神。在此,保罗也深切明白了神极奥秘的启示,就是不是以色列生的都是以色列人。所以,神从来没有将祂拣选的子民撇弃,也没有因人的刚硬而改变祂的救赎计划,反而神成就了更美的事。我们可能难以体会神这样的作为,因为救恩历史太长了。我们人只是活七八十年,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有很多现实的愁烦与牵挂(就如:身体的病痛、经济的危机、家人的得救、婚姻的矛盾、儿女的蒙恩等)。当我们想到这些切身的问题时,我们第一个心态是:“主啊,我们没有两千年能等待那美好的结局”。另外,我们可能因这些现实的顾忌,有时只愿意神快快动工,让问题迅速得解决,前景得着保障。确实,神的理想很多时候未必是我们人性能体感的,这也是我们继续要与神摔跤的理由。但试问:难道神设计了一个两千年这么精心的救恩计划,不是要告诉我们今天不需为这些切身实在的问题而担心吗?难道神不是要告诉我们说今天个人、家庭、地区、世界福音化是命定的,唯有我们坚信神的应许,完成主今日托付我们的使命,就必看见神的成就吗?倘若保罗的祷告能带来在历史结束前最刚硬的以色列民族悔改得救,今天我们为亲族与未得之民的祷告不更是如此吗?因此,让我们不要灰心,反而要仰望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主耶稣,奔那摆在前面的路程。...more0minPlay
FAQs about 「基督生命堂」的罗马书 (视频):How many episodes does 「基督生命堂」的罗马书 (视频)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0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