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是指什么?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症状包括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和牙齿痛等。多数人上火了只懂得喝凉茶,吃清热药物,却很少关注,上的究竟是什么火?在中医理论中,体内的“火”有肝火、心火、胃火、肺火等等。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提醒,上火分虚实,胃火也一样,并给大家推荐两款调理胃火的药膳。
胃火分虚实
胃实热证
胃实热也叫胃热炽盛证,是指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而表现的实热证候。多是由于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胃火上炎。症状表现为胃痛急迫、或有灼热感、或呕吐酸苦、消谷善饥、口渴喜冷饮、大便臭秽或干结、舌红苔黄等。
胃虚热证
胃虚热也叫胃阴不足证,是指胃中阴液不足,胃失濡养而表现的虚热症候。多是由于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尚未恢复,或平时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而导致胃阴耗伤。症状表现为胃部隐痛、或腹部不舒、或干呕呃逆、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
黄穗平教授提醒,除了胃痛的剧烈程度、大便和舌象等能帮助大家鉴别胃火的虚实,像肚子饿这个症状也可以帮助辨别。
胃实热的人常常表现出来的是消谷善饥,也就是常常感到肚子饿,想吃东西,才吃下东西没过多久,又感到肚子饿。胃虚热的人常常表现出来的是饥不欲食,也就是感到肚子饿,但是不想吃东西,有些胃阴不足的人甚至一吃下饭就觉得胃胀、干呕、恶心。
当然,还有虚实夹杂的情况,这类型的患者就比较复杂了,需要找医生辨证治疗,单靠自我调理可能难以奏效。
胃火该如何调理?
黄穗平教授认为,不管是实火还是虚火,想要降火,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方式方面: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或者不注意休息,如熬夜等。
2.饮食方面:不要吃太多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干姜、辣椒等。过食肥甘厚腻的食物,饮食积滞也会郁而化热,因此要记得饮食有所节制。
3.情绪方面:避免情绪容易过激,如发怒、抑郁。
黄穗平教授提醒,食疗降火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要分清楚实火与虚火。
胃实热证
胃热炽盛证的人可以选择性苦寒、清热解毒的食物或药物,如冬瓜、绿豆、豆腐、芹菜、马齿苋、菊花、蒲公英等。
推荐药膳——紫菜豆腐汤
材料:紫菜50克,豆腐200克。
做法:豆腐切块,紫菜泡发;砂锅放一碗水煮开,放入豆腐;煮开后,放入泡水洗干净的紫菜煮5分钟;关火,放入盐和香油出锅即可。
点评:清热降火。
小贴士:豆腐的品种有很多,有的用卤水制作,像北方的老豆腐,有的用海藻胶做,如琼脂豆腐,而清热效果最好的还是我们的南方嫩豆腐,用食用石膏制作而成。石膏性大寒,味甘、辛,归肺、胃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常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豆腐与石膏搭配,清热效果更加显著。
胃虚热证
胃阴不足的人可以选择性甘凉、养阴清热的食物或药物,如雪梨、生地、百合、麦冬、沙参、石斛、西洋参、黄精等。
推荐药膳——益胃汤
材料:水鸭1只,石斛30克,沙参30克,麦冬30克,玉竹30克。
做法:将水鸭、药材共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慢火煮至肉烂熟,适量盐调味,食肉喝汤。
点评:养阴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