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各位家长要牢记一句话“三分饥和寒”。后面,我会逐步讲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在生活中会常常碰到这样的现象 。邻居家的小孩儿 ,出生时早产,刚生出来的时候,又瘦又小 。可是大半年后抱出来,变得又白又胖 。
也有另一种现象,孩子出生的时候白白胖胖,健健康康,可是过了大半年 ,就变得面黄肌瘦 。这种现象,就说明了养孩子出现了问题 。
喂养好了,孩子的体质能得到改善 , 要是不懂得给孩子调养 , 天生再好的体质也会遭到伤害 。
那么,婴儿期都要注意什么呢 ?
“ 若要小儿安 , 常带三分饥和寒 ”。人若在空气中受到寒凉,人体自然会调集卫气分布于体表,以御寒 , 防止感冒 。 家长如果给孩子穿得过暖 , 就会形成过于温暖的环境 ,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毛孔会张开 。 没有寒冷环境的刺激 , 人体也不会在体表形成防寒的卫气 。
严寒的冬日,穿得再多,也有脱衣服的时候,谁敢保证孩子每一秒都待在暖和的地方呢 ? 很可能就在脱衣服的瞬间 , 寒气从孩子开放着的 、 没有防寒系统的毛孔长驱直入 ,这样孩子会很容易感冒生病 。
所以 ,在秋天凉意初起的时候 , 父母不要忙不迭地给孩子加衣 , 要让其保持 “ 三分寒 ” , 以增强抗寒能力 。
还有一点,是要孩子 “ 三分饥 ”,即吃七分饱就可以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独生子女又比较多 , 爱吃什么就往饱处吃 ,尤其是吃些不易消化的肉食 。
孩子吃多了,一是损伤脾胃 ,影响消化吸收 , 久而久之,导致营养不良 ; 二是造成胃肠积食 。中医认为 ,“ 久积化热 ” 选择内热 , 有内热容易导致外感, 容易发生感冒等疾病 。
再有些家长 , 孩子不吃饭总是追着喂 , 殊不知,这会给孩子们造成了挑食和厌食的坏习惯 。 孩子不吃饭是因为不饿 , 饿了自然吵着要吃的 , 所以家长要知道 “ 三分饥 ” 的喂养经验 。
孩子是一个智能的生命体 , 有自己的接受能力和自然习性 , 父母不能一厢情愿地给孩子穿暖穿厚 、 吃这吃那 ,要让孩子自会平安长大 。
孩子穿衣讲究 “ 三分寒 ”,是从宏观上讲的,而不是说让孩子全身都要 “ 寒 ”,正确的做法是 “ 三暖三凉 ” 。
三暖是 : 背暖 、 肚暖 、 足暖 。
保持背部的“ 适当温暖 ”可以减少感冒机会。“ 适当温暖 ”,就是不可“ 过暖 ”,过暖
则背部出汗多 , 反而因背湿而患病 。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子暖和即是保护脾胃 。孩子常常脾胃不足 ,当冷空气直接剌激腹部的时候 ,孩子就会肚子痛 , 从而损伤脾胃功能 , 影响到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另外,脾胃与免疫功能有关 , 所以 ,“ 肚暖 ” 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 , 睡觉时围上兜肚 , 是保持肚暖的一个好方法 。
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 。 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 , 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
三凉是 : 头凉 、 心胸凉 、 下身凉 。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 。头部最容易 “ 上火 ”,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 。 如果孩子保持头凉 、 足暖,则必定神淸气爽,气血顺畅 。
穿着过于厚重臃肿 ,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 。 所以,应该保证孩子的 “ 心胸凉 ”,胸部不能穿得过多 。
孩子在十岁之前,血气都很旺盛,但是阴气不足,此时他们下身的衣服宜薄不宜厚 ,如果下身过于温暖,则有碍于阴气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