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住满了来自天堂的人
然而,正如秘密教义所教导的历史 - 因为深奥而传统,比世俗历史更可靠 - 无论是宗教家还是怀疑论者,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有权拥有我们自己的信仰。
并且教义上说两个较高群体的迪亚尼佛(Dhyani-Buddhas),也就是说,“守望者”或“设计师”为许多不同种族提供了神王和领袖。
正是后者教会了人类艺术和科学,而前者则向刚刚摆脱了较低生物界载具的化身单体(monads)揭示了这一点 - 而这些单体因此失去了所有关于他们神圣起源的记忆 - 超验世界的伟大的精神真理。
(见第二册,“神圣的朝代”。)
因此,正如诗节中所说,守望者降临人间,统治着人类 - “他们自己。
”当政的国王已经完成了在地球的轮回,以及前几轮在其他世界的轮回。
在未来的宇宙活跃显化期(manvantaras),他们将上升到比我们的行星世界更高的系统;被我们人类选中的人,在艰辛的演化发展之路上的开拓者们,将取代他们的前辈们。
下一个伟大的宇宙显化活跃期(Manvantara)将见证我们自己的生命轮回正在变成人类的导师和指导者 - 他们的单子现在可能尚被封印 - 半意识 - 动物界中最有智力的,此时他们较低的原则可能会激发植物界的最高样本充满活力。
如此在七重天性中继续七阶进化循环;精神的或神圣的;心灵的或半神性的;智力的、激情的、本能的或认知的;半物质的和纯粹物质的或物质的性质。
所有这些演变和进步循环,以双重的,离心和向心的方式前进,从一个传递到另一个 ,他们的终极本质是一,七个层面。
最低的,当然是依赖和受制于我们五种感官的感觉。
*(见脚注)迄今为止,对于个体、人、有感觉的人或物、动植物生命来说,每一个都是其更高宏观世界的缩影。
宇宙也是如此,为了无数生命共同进步的目标,宇宙周期性地显现唯一生命的气息;为了始终不断成为,这个无限宇宙中的每一个宇宙原子,自无定形和无形,贯穿半陆地的混合性质,整整一代的时间降至物质,然后再回来,在每一个新的时期上升更高并更接近最终目标;我们说,每一个原子都可以通过各自的优点和努力达到那个它重新成为无条件的一切的境界。
但是在最初(Alpha)和最终(Omega)之间,有一条荆棘丛立令人疲倦之“路”,“先下降,然后 -
一路蜿蜒上山
是的,直到最后……”
开始完美无暇的漫长之旅;越来越堕落到罪恶的物质中,并与显明空间中的每一个原子联系在一起 - 朝圣者,在各种形式的生命和存在中经历磨难,当他认出自己与整体人性在一起时,只是处于物质山谷的底部,通过了他轮回的一半。
这,是他按照自己的印象造成的。
为了向上提升和回家,“神”现在必须攀登生命的各各他山<译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遇难之地>令人疲惫不堪的上行之路。
这是自我意识存在的殉道。像Visvakarman维斯瓦卡门一样,他必须为他自己牺牲自己以赎回所有的有情,从众多的生命中复活成为唯一生命。
到那时他真正的升入了天堂;在那里,他陷入了无法理解的绝对存在和般涅槃的极乐中,他无条件地成为最显著的,在下一次“来临”时他将从该处再次降临,一部分人类根据他的死板的字母意义期望这是第二次降临,另一部分则认为是最后一个“Kalki Avatar”。
<译注:毗湿奴最后一个化身>
脚注:
*依据最古老的奥义书的权威,如后文所示事实上是七个。
创造的最初篇章
总 结
“创造的历史和这个世界自始至今的历史
是由七个篇章组成。第七篇章尚未写完。”
(T. Subba Row,神学家,1881年)
这七章中的第一章已经尝试过并且现在已经完成。
无论阐述多么的不完整和无力,至少,它是一个近似 - 使用数学意义上的词 - 这给第一批被赋予意识的种族的可塑性头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从宇宙意识中反映了同样的东西 - 被那些映射宇宙意识的人赋予了意识的第一种族的可塑记忆所铭记 - 这是勇敢的,因为除了梵语外没有任何人类的语言, - 是众神的语言 - 可以在任何程度上阐述清楚。
但是出于动机的考虑,这项工作中的未尽之处必须得到原谅。
总的来说,无论是上面的还是以下章节,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完整的内容。
印度的六所哲学流派学院中任何一所都没有教授过,因为它属于它们的综合体 - 第七流派,隐秘的教义。
在埃及的任何破损的纸莎草纸上都找不到它的踪迹,也没任何内容久远地雕刻在亚述瓷砖或花岗岩墙上。
吠檀多著作(人类知识的定论)揭示的只是这个世界—宇宙形成的形而上学的一面;以及他们无价的词库,奥义书 - Upa-ni-shad这个复合词的意思是“通过秘密的,灵性知识的启示征服无知” - 现在需要额外拥有一把万能钥匙,以使研学者能够充分理解其含义。
我是从一位导师那里学到的这些秘密知识,正是我敢于在这里陈述的原因。
“奥义书”这个名字通常被翻译成“深奥的教义”。
这些论文构成了Sruti<译:梵语中的Shruti或Shruthi意思是“所听到的”,指的是构成印度教中心教义的最权威的古代宗教文本的正文。
它包括四部吠陀经,包括其四种类型的嵌入式文本-Samhitas,早期的奥义书。
>或“揭示的知识”的一部分,简言之,启示通常附属于吠陀经的婆罗门*那部分(见脚注),作为吠陀经的第三部分。
东方学专家列举了众所周知的150多部奥义书,他们认为最古老的奥义书很可能写于公元前600年左右;但奥义书真正的文稿却不到该数量的五分之一。
奥义书对吠陀经的意义就像卡巴拉对于犹太圣经的意义一样。
他们讨论并阐述了吠陀文本的秘密和神秘的意义。
他们谈到宇宙的起源,神,精神和灵魂的本质,亦即心灵和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联系的本质。
简而言之:它们包含所有人类的知识的起始与结尾,但是自佛陀成道日起,他们现在已不再揭示它了。
如果不是这样,奥义书就不能被称为深奥,自从它们现在公开地附属于神圣的婆罗门的书籍,在我们现在的时代,这些书籍变得即使是mlechhas(外种姓)和欧洲的东方学专家也可以触手可及。
其中有一件事 - 存在于所有的奥义书中 - 就是始终不断地指出奥义书的古老起源,并证明(a)它们的某些部分是在种姓制度成为至今依然的专制制度之前写的;和(b)它们的一半内容已经被删除,同时一些内容被重写和删节。
“知识渊博的伟大导师们和婆罗门一直作为代表前往刹帝利(军人种姓)国王那里使其成为他们的学生。
”正如考威尔(Cowell)恰当地评论说,奥义书“呼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摘自其他婆罗门教的著作),“除了《梨俱吠陀》赞美诗本身以外任何早期著作中从没有过的思想自由。
” 第二个事实由记录在手稿之一里的关于佛陀的一生的传统信仰所解释。
它说,在改革开始后,奥义书最初附属于他们的梵书,这导致了现行于婆罗门中的种姓制度的排他性,几个世纪后通过“重生”侵害印度。
”在那些日子它们是完整的,并用于指导正在为启动作准备的门徒 。
脚注:
*
. . . “吠陀具有明显的双重含义 - 一层是用文字的字面意义表达,另一层是用格律和梵文的音阶符swara<译:在八度音阶的连续步骤中表示音符。
更全面地讲,是古老的印度概念,涉及音高的完整维度。
> - 语调来表达 - 这是吠陀的生命。
学术专家和语言学家当然否认梵文的音阶符(swara)与哲学或古老的秘传教义有关;但梵文的音阶符(swara)与光之间的神秘联系是它最玄奥的秘密之一。
”(T.Subba Row,《神智学五年》,第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