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原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改約成平等,成為明治中期最為重要的大事,後來稱之為「修改條約事件/運動」。這時期先後兩任外務大臣(井上馨、大隈重信)都視之為重點工作與考驗。從內閣在1882-1889邀約外國使節一共開了30次修改條約預備會議,即可知道對此事的重視。
1882年4月在第7次預備會議上井上馨宣讀一份備忘錄,其中的前言列舉出一長串的證據,顯示日本遵循全世界公認的道德準則,結束了傳統的封建制度。日本已經有平等權利的意識,也對於政體進行了改革,依照西方慣例開始分離行政、司法的體系,另外也非常積極的推廣教育,放寬了基督教的禁令。這時也建立現代的郵政系統並且加入萬國郵政聯盟,電報、鐵路、燈塔……日本是為了爭取更大的進步以及改善,所以希望跟所有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增進互惠互利。這個前言,對於了解這段時間的歷史非常的重要……
敏隆講堂YouTube頻道,線上收看 ➠ 東亞史的關鍵時刻 第19集 日期:2019.7.29
東亞史的關鍵時刻
以東亞歷史為架構,講述自 19 世紀以來,西方帝國主義衝擊東亞地區,為整個亞洲局勢帶來深遠的震盪影響。
東亞史的形成與轉折為何?日本倒幕與維新風潮、中國自強與改革掙扎、韓國從屬國到殖民地的挫敗……東亞史的連環糾結深刻地影響當代局勢,透過其中的關鍵時刻,有系統、脈絡地理解東亞近代歷史。
楊照 主講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主持News98「世界一把抓」、臺北電台「楊照說書」、Bravo91.3「閱讀音樂」等廣播節目。 長期於民間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著作等身,橫跨小說、散文、評論、經典導讀等領域。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近期出版「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叢書」、「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叢書」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