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ONE收音机:How many episodes does ONE收音机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215 episodes available.
February 05, 2025听见过年的声音主播/李荟莹过年,总要有一些声响才是。大年初一,被楼下的鞭炮声叫醒;超市里早已经开始循环《恭喜发财》;厨房里剁肉馅的声音、高压锅炖汤的声音;手机“嗯嗯”震动,收到祝福的声音;……所有的这些声音交汇于过年的场景里,成为每个人对于春节的集体记忆,只要这些声音响起,我们就像回到某个新年,互道一声新年快乐。有没有一些声音,让你一听到就立刻想到过年呢?听,那是过年的声音。...more21minPlay
February 05, 2025收信快乐|没来得及说的话主播/李荟莹“新年假期已经过半。”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潜台词是“好快啊”,就像每个月录制「收信快乐」时,我都觉得“怎么这么快,就一个月了?”感叹时间很快,也是很多朋友信件的开头语,开头通常会有这样一段类似的寒暄:“本来早就想给你写信了,可是总拖着没下笔,过得好快,一下就到了XX月,我终于坐下来写点什么了”。像是在履行一个早就说好的承诺。时间过得很快,我们总有很多话来不及表达就错过了说的机会,时间还有很多,没来得及说的话,我们新一年再说。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more37minPlay
February 05, 2025孩子,你几点到家?主播/马晓橙爸妈在南方工作的那些年,我刚20岁,还在读大学,偶尔会去到他们的城市,当地人会叫我“靓仔”。后来24岁毕业,去了北京工作,出租车司机特别喜欢称呼我为“爷们儿”。直到去年30多岁的我,回到长春,隔壁邻居阿姨从见我的第一面开始,打招呼就是一个字“孩儿”。在我们这,只要妈妈那辈儿的女性,不管你多大,他们都会这么叫你。在我们这,不管你多大,你只要回家,家里人肯定都会去车站,机场,门口等着你。今天是除夕,在咱们这,我作为家里人,想对你们说一句“孩子,你几点到家?我去接你呀”。...more29minPlay
February 05, 2025到底聊点啥|上岸的路让你猜不透主播/马晓橙,李荟莹“考公”一直是最近一些年比较火的的话题,两位主播在刚回老家的时候也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地参与过一次,结果试题真的太让人绝望了,主打一个匪夷所思。今天我们就找了一些往年考公的行测真题,让大家感受一下,去往岸上的路是多么让你猜不透。...more42minPlay
February 05, 2025对于善恶,何必专一主播/李荟莹小时候看电视,总喜欢问:“他们是不是好人?谁是坏人?”就连看香港的黑帮片,都要较真分为坏人和好人。作家马家辉曾用八个字来概括当时的香港黑帮:“无恶不作,众善奉行。”他说:“你说黑社会堂口兄弟一定是坏蛋吗?可是他们好像也做一些好事,他们会维持地方秩序,他也讲义,也讲忠。所以,正邪不容易分。”现实里,好人可能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即使是很多的传统道德,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在这个春节,我读了一本特别的推理小说《六个说谎的大学生》,说它特别,是因为它不涉及什么凶案,而是把故事背景设置在应聘现场。在书的最后写:“或许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因为收养了流浪狗,所以是好人。因为闯了红灯,所以是坏人。因为捐了善款,所以是好人。因为乱丢垃圾,所以是坏人。因为参加了灾后重建的志愿者活动,所以肯定是圣人。因为明明四肢健全,却一点也不客气地坐了爱心专座,所以是大恶人。绝对没有比单凭一面评判他人更愚蠢的事情了。”完全不同的评价可以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而这些评价都没错。谁知道故事的背后是什么样子呢?...more23minPlay
January 26, 2025到底聊点啥|赶快过年,想看电影主播/李荟莹,马晓橙还有四天,春节档电影就要上映了。今年的春节档非常热闹,几部续作电影扎堆上映,名导新作备受关注,还有热门IP改编,网络标记想看人数比去年春节档高出太多。两位主播作为普通电影爱好者,会走进影院看哪些电影呢?本期节目没有观影指南,没有专业影评,纯根据个人喜好打出各自的期待值。你最期待今年的哪部电影?...more38minPlay
January 24, 2025始终没学会的吹口哨主播/李荟莹从小到大,我苦练很久始终没有学会的技能就是——吹口哨。不管我舌头以何种姿势放在哪个位置,嘴唇撅得有多小多圆,始终发不出口哨声。小时候,大人说:“学不会就别学了,以前都是小流氓才吹。”据说,在八十年代初,一身喇叭裤、蛤蟆镜的年轻人喜欢双手插兜吹着口哨走在大街上,就此,吹口哨给人一种轻浮之感。慢慢地,扣在口哨头上的“流氓”帽子被时代的风吹翻,只要别对女孩瞎嘘嘘,吹口哨就是好东西。到我出生的90年代,不会吹口哨的孩子可以借助口哨来实现吹口哨的梦想,而到了00年代,动画片《小猪佩奇》都在教小朋友怎么吹口哨了。应该没有哪个小孩没撅着嘴学过吹口哨吧?罗大佑的代表作《童年》里,歌曲中间32秒的口哨声是这首歌的灵魂所在,一下就把人拉回到遥远的童年时光。口哨是一种不用花钱的乐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最能代表普通人的气质。歌手林生祥在为电影《大佛普拉斯》作配乐的时候,就运用口哨演绎了《面会菜》的整段旋律,或许原因就在于它最能代表底层的声音,是一种特别有人情味的演绎方式。今天,让我们吹着口哨,哼着歌。...more27minPlay
January 23, 2025所有人都患有PTSD主播/马晓橙PTSD:俗称,创伤后应激障碍,最早发现于参加过战争的士兵身上,主要表现为个体在经历、目睹或遭遇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身体伤害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临床症状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噩梦、易怒、回避与创伤相关的事物等。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并发症。幸运的是我们大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没机会在战场面对死亡。做临床医生虽然会面对死亡,可那毕竟也只是少数人,而且出发点也是救人。但在看似安稳的几十年人生中,我们依旧避免不了面对爱情的死亡,事业的重创,友情的危机……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后,我其实也会产生类似的症状,我们害怕重蹈覆辙,我们害怕场景重现,所以我们拒绝再上战场。可有时候即使待在安全的房间里,在那些静下来的时刻,耳边好像还是响起了枪声。今天的故事就来自两位被此困扰的家里人。...more26minPlay
January 22, 2025归家在日落之前主播/李荟莹三毛《温柔的夜》里写:“早晨是一日的开始,心情上,有一日的负担和算计,迎接未知的白日,总使人紧张而戒备。黄昏便是不同,它是温柔的夜的前奏,是释放、舒畅,教人享受生命最甜美的一段时光。”三年前的冬天,我还在某传媒公司上班,当初应聘时,老板说的是朝九晚六,但他没说,他喜欢在下午六点之后开会。于是,近乎整个冬天,我没有在太阳落山之前下班,也没见过户外的夕阳。冬天天黑来得太早,天亮又太迟,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天黑前下班,让自己在下班时保有一种“今天还有很多时间”的感觉。十年前在大学宿舍里看的电视剧《橙色岁月》,剧中台词正中眉心。剧中的主人公有一段旁白:“还记得那个时候,夕阳常常出现,我们也经常眺望着日暮的天空。但是,现在因为自己的缘故,傍晚六点的时候,应该还在公司吧。因此,夕阳什么的,还没注意就落下去了。”在日落时分,别忘了看看天空,祝你在天黑前归家。...more27minPlay
FAQs about ONE收音机:How many episodes does ONE收音机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215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