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我們邀請到前四季最常被提到的名字——「杜仔」杜福明。
杜福明從小就在台南長大,進到職業之後也是加入以台南為主的統一獅,由他來帶我們回憶六、七零年代的南部棒球生態再適合不過。其實杜福明最一開始在進學國小是當捕手,因為沒人敢接投手的速球。杜仔實力不錯,順利進到台南市巨人代表隊,第一線參與「南部七縣市」大車拼的時代。「說實在的,那時候真的像在『拼命』一樣,小時候還不曉得,大家對那種榮譽感都很競爭。」
後來杜福明在青少棒、青棒和成棒時期都入選國家隊,小時候承受巨大的關注度,讓他培養出優異的抗壓力。「那個壓力你習慣了,回來一兩千人的比賽,你還覺得現場到底有沒有人在。」
杜福明後來到了南英商工,遇到吳祥木教練,當時在學長學弟制度加上物資缺乏的情況下,有許多年少輕狂的回憶和有趣的故事,也培養出球員的自主性。談起這段往事時,杜仔眉飛色舞,感覺好像回到十七歲。
杜仔畢業後進入到台電,沒有選擇繼續升學,在一次友誼賽時,他臨危授命站上投手丘,結果投得不錯。他說自己的控球是在打擊練習投給打者打的時候練出來的。沒想到從此之後變成球隊的主力投手,甚至最後還以投手角色入選 1984 年奧運的培訓隊。「我知道我的素質,速度也不夠快,就是靠配球。」
那一年的奧運銅牌戰,他在延長賽零比零的情況下登板收尾,「那時候我的伸卡球掌握度,投出去要你揮你就揮。」杜仔有點臭屁地說。最後中華隊在道奇球場打敗了南韓代表隊,杜福明是銅牌戰的勝利投手。
後來職棒開打,杜福明成為統一獅的創隊成員,還擔任史上第一場先發投手,沒想到拿下開幕戰勝利之後,球隊居然八連敗,他甚至主動請纓當捕手,看能不能幫球隊轉運。杜福明藉這個經驗,分享當職業球員的心態:「輸球之後要怎麼調整你自己,我覺得打到職棒,這對球員來說很重要的。晚上睡不睡得著,這是一個問題。」
職棒退下來之後,杜福明成為「杜總」,帶過職業球隊也帶過少棒隊、青棒隊,他在執教過程中有許多的反思。大家熟知的杜總妙語如珠、金句連發,可是令他最耿耿於懷的卻是一次失言,在這集的訪談中,他也和我們分享他在棒球場上以及人生路上的學習。
真可惜只能錄一小時,不然給杜福明講下去,可能可以錄個三天三夜都還聊不完!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