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從資深媒體人角度出發,探討最新時事,回顧過往民主歷程,讓聽眾的視角更宏觀、清晰。深度訪談解讀事件眉角,探照出新聞的厚度與內幕;回顧歷史進程,才能了解民主化過程中的起點與價值。資深媒體人的新聞事務所,由莊豐嘉主持「臺槓新聞」,歡迎大家來臺槓。前往>>... more
September 10, 20242024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來賓:創新照顧雜誌總編輯 高有智臺槓新聞節目,上集節目邀請創新照顧雜誌總編輯 高有智來分析台灣2025邁入超高齡社會應有的政策規劃及社會企業相關產業的鍊結設計。本集節目邀請聽眾參與9/12~14在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的第五屆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今年特色與之前不同,700多攤位展出,400家廠商參與,規模盛大,分成五大紫展,長照產業展:包含住宿機構、日間照顧中心等,國際上老人住老人機構者都控制在10%以下,且多為臥床需24小時看護者、90%居家照顧的老人,如何鏈結社會。包含各種食、衣、住、行、育樂、學習等,提供居家養老人藉由公提多元管道等,讓終老更有品質。健康照顧展:設計從頭到腳、由裡到外提供全面性的照顧。另外還有藥局保健展、照顧科技展。提供高齡長者食衣住行育樂醫療養護新藍圖,也提供現場的互動體驗、免費檢測等。聽眾也可以為家中長者,設計更好、更優質的「好老計畫」,甚至為自己未來老年生活做好規劃。...more30minPlay
September 03, 2024超高齡社會的老人如何變社會資產來賓:創新照顧雜誌總編輯高有智2025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1945年後戰後嬰兒潮這群受過高等教育、高經濟力,曾是台灣經濟起飛最大貢獻族群,龐大的老人需求,我們國家的政策議題、企業回聘制度設計,如何導入科技的輔助與教育,產業面向如何結合,如何自主有尊嚴、有品質來設計經營長壽社會,值得快速著手。...more30minPlay
August 27, 2024藝術家捕捉視角的瞬間來賓:阿羅漢、出版社總編輯黃秀如,本書總策劃洪雅雯臺槓新聞節目,有幸邀請的貴賓是東京來的蒙古人阿羅漢,還有出版社的總編輯黃秀如,本書總策劃洪雅雯。來賓阿羅漢將他的攝影詩集作品以《東京詩的瞬間》一書呈現給讀者。本集節目分享阿羅漢首次來台灣的感受,以及他與台灣讀者和攝影愛好者之間的獨特交流經驗。阿羅漢提到,許多讀者帶著親手製作的攝影集來與他討論,這種在台灣獨立書店內發生的熱情互動,充分展現了當地讀者對攝影藝術的濃厚興趣和投入。此外,阿羅漢將分享他在蒙古草原長大的經歷,描述那裡寧靜的自然美景和沙漠夜空中滿天的星星,並與他在東京的城市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本集討論不僅揭示了蒙古和東京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也展現了這些經歷如何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阿羅漢提到,與日本和台灣的讀者交流時,常常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問題。例如,有讀者好奇,在蒙古這樣一個降雨量稀少的草原上,牧民們是否會因為水資源而發生爭執。此外,阿羅漢也分享了他在台灣各地參與分享會的感受。他表示,台灣的獨立書店氛圍獨特且充滿藝術感,這些空間不僅展示著精美的書籍,更是一種藝術文化的體現。他特別喜愛這些空間所帶來的靜謐與美感,並期待未來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創作更多以台灣為主題的作品。本集節目還提及未來也想出版一本以台灣為主題的攝影書籍。阿羅漢認為,台灣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底蘊為他的創作提供了無限的靈感,他期待能夠用鏡頭捕捉到台灣的獨特瞬間。...more30minPlay
August 20, 2024一位遊牧在東京的蒙古人來賓:阿羅漢,出版社總編輯黃秀如、總策劃洪雅雯。臺槓新聞節目,有幸邀請的貴賓是東京來的蒙古人阿羅漢,還有出版社的總編輯黃秀如,本書總策劃洪雅雯。來賓阿羅漢,將他的攝影詩集作品以《東京詩的瞬間》一書呈現給讀者。書名中的「瞬間」不僅反映了他拍攝的主題—捕捉東京的瞬間,也蘊含了他對於影像捕捉的視野情境,這本書融合了詩與畫,展示對東京的多樣觀察與體悟。阿羅漢在節目中談到,他初次接觸日本是在學校學習日語之後,當時的他對於日本文化和生活充滿好奇,因此決定前往日本進一步探索。東京的生活與蒙古草原大相徑庭:擁擠的城市、大樓矗立和快節奏的生活,與草原上的悠閒浪漫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巨大的差異,使阿羅漢對於東京的觀察充滿了獨特的視角。在東京的生活中,阿羅漢用影像記錄他看東京的覺受,也反映了他對故鄉草原的深切思念。他提到,拍攝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內心的自我探索和對話。他的照片經常蘊含著蒙古草原的影子,即使在東京這樣的繁忙都市中,也能尋找到與草原相連的視覺印象。本書總策劃洪雅雯回憶當初與阿羅漢的相識,從早稻田大學的同學到後來的合作夥伴。出版社的總編輯黃秀如也表示,《東京詩的瞬間》是她首次策劃的藝術書籍,這本書突破了她以往的出版範疇,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和機遇。節目中深入探討阿羅漢如何在東京這個繁忙都市中找到自己獨特的拍攝角度,並了解他的作品如何融合了蒙古草原的元素與都市生活的瞬間,不容錯過這場視覺與心靈的饗宴。...more30minPlay
August 13, 2024談體育改革與挑戰來賓:臺灣體育推廣協會林昭任理事長臺槓新聞節目邀請臺灣體育推廣協會林昭任理事長,隨著奧運新聞熱潮,邀請臺灣體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查爾斯體育運動行銷公司負責人林昭任分享他的經歷與見解。林昭任最初參與非政府組織(NGO)從事公益活動,並在動保協會學習相關知識與工具,將這些經驗應用於體育領域的改革。他意識到體育領域的NGO相對較少,因此決定推廣到體育界。林昭任指出,臺灣許多體育協會因資源分配不均與管理上的挑戰,面臨外界的質疑。他強調,協會應更開放地接受外界的意見和合作,並且打破資源分配的集中性,讓體育資源可以有更多資源投入。他認為,應該建立一個透明且公平的制度,讓具備國手標準的運動員能夠獲得應有的資源,而非全部集中在各個協會。他呼籲應更多宣傳和政策遊說,促進體育資源的開放與公平分配,並強調選手需要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家庭與訓練之間找到平衡。針對運動選手的前途問題,林昭任以羽球選手戴資穎為例,展示了體育商業化的潛力。他認為,讓家長看到從事運動能帶來經濟效益,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體育事業。他希望未來臺灣能夠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體育產業環境,讓更多運動項目能夠獲得應有的支持和資源。...more30minPlay
August 06, 2024從巴黎奧運看台灣體育選手的培育來賓:林昭任(臺灣體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臺槓新聞節目近日邀請臺灣體育推廣協會林昭任理事長,分析本屆巴黎奧運與東京奧運的不同之處。林昭任指出,與東京奧運相比,巴黎奧運開賽前的氛圍相對冷清。這一現象可能與巴黎的時差有關。東京奧運期間,由於疫情影響,民眾多在家觀看賽事,且無時差問題,再加上日本精妙的行銷手法,以及選手優異的表現,使得全國熱情高漲。林理事長回顧了2017年臺北世大運的盛況。當時,臺北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宣傳,再加上反年改團體對開幕式的干擾事件,吸引了廣泛的關注。隨著選手們在賽場上的出色表現,最終成功點燃了全國的體育熱潮。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東京奧運,如戴資穎因未獲得商務艙待遇而引發的話題,以及楊勇緯等選手的奪獎,都激起了民眾的高度關注。此外,林昭任指出,許多選手在東京奧運後累積了不少傷勢,加上疫情影響,賽事日程被迫延期,使得選手們面臨繁忙的賽季挑戰。包括世大運和杭州亞運等大型賽事都在去年舉行,選手們在拼積分達標的過程中,身體承受了極大壓力。羽球運動在臺灣的基層熱度近年來不斷攀升,全年不斷的賽事讓觀眾能輕鬆參與,增加了對羽球運動的關注。林理事長提到,定靶射擊項目獲得銅牌,這個項目訓練成本高昂,缺乏資源支持,持續訓練相當困難。至於羽球選手戴資穎,成為世界球后後獲得了更多的資源支持,而戴資穎回來參加如臺北羽球公開賽等低等級賽事支持家鄉,這種不忘本的精神也深受球迷喜愛。林理事長特別提到「麟洋配」在東京奧運的奪冠歷程。儘管他們賽前並不被看好,但在四強賽中的出色表現,使王齊麟對李洋說出「有獎牌了啦」的自信話語。這次奪冠也與中國隊面臨的巨大壓力,以及李洋輕鬆應對比賽的心態有關。最後,林昭任強調了本屆奧運在性別平等方面的歷史性進展,首次達成男女選手參賽數量相等的目標。他建議觀眾在觀看奧運賽事前,先了解相關規則,特別是跆拳道等項目中電子護具的應用,這對身材瘦長的選手較有利。了解規則不僅能提升觀賽樂趣,也有助於觀眾更好地為臺灣選手加油。 ...more30minPlay
July 30, 2024半導體產業與台積電的應對來賓: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台槓新聞節目中,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針對地緣政治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進行了深度剖析,並探討了這些影響對台積電的潛在衝擊。林宏文的著作「晶片島上的光芒」日文版探討台積電及張忠謀的書在日本非常暢銷,再次訪談分享剖析觀點。林宏文指出,隨著美國對中國實施設備、軟體和材料禁運,在7奈米及以下的先進製程發展上面臨重重挑戰。艾斯摩爾(ASML)的先進製程設備無法輸往中國,所以中國在高階製程上受制於人,目前中國只能全力發展成熟製程,然而,這種快速擴張也帶來了市場過剩和價格戰的風險。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領先地位無可動搖,林宏文認為,台積電應集中資源在其優勢領域,特別是AI與伺服器市場,台灣目前佔有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對維持台積電的競爭力至關重要。台積電的快速擴展帶來了人才短缺的問題。林宏文指出,台積電及其他台灣企業必須加強國際化,吸引更多外籍人才,並且在全球範圍內布局,以應對未來的發展需求。林宏文強調,台積電的國際化布局不僅是應對人才短缺的需要,更是因應全球市場變化的必然選擇,隨著美國對中國企業的限制增多,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在全球範圍內尋找人才成為大勢所趨。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台積電必須堅守其在先進製程上的優勢,並加強國際化布局,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這樣,台積電才能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並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more30minPlay
July 23, 2024地緣政治下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來賓: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臺槓新聞節目邀請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來談地緣政治下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臺積電目前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幾乎沒有對手,英特爾和三星的表現也不佳。目前最大的挑戰應該是美國前總統川普的言論。川普指責臺灣奪走美國半導體工作機會,其實這是一種政治語言,目的只是吸引美國鐵鏽區選民。臺積電為美國的科技公司(如蘋果、NVIDIA)提供高效能且價格低廉的半導體產品,促進了這些公司的發展和盈利。這是一種互助合作的關係。臺灣在全球分工中的角色不可忽視,特斯拉最早的零件生產也是由臺灣完成的。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工作環境艱苦,員工需穿防塵衣,甚至使用尿布以便持續工作,美國工人不願意做這些艱苦的工作,這些種種,都是美國人很難想像也不願意做的工作。因此不能說是台灣搶了美國人的工作。來賓林宏文作家的《晶片島上的光芒》日文版在日本非常暢銷,當初是因為日本專欄作家野島剛的提議,認為林宏文撰寫關於台積電和張忠謀的書,將會受到日本人的關注,因此幫他聯繫日本的出版事宜。林宏文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崛起過程非常重要,因為全球各國現在都在大力投資半導體,如果不了解台灣的成功經驗,可能會造成資源浪費。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功在於垂直分工模式,形成開放的供應鏈,讓各個供應商都能合作,這與日本的垂直整合模式形成對比。台灣在全球地緣政治下被迫選擇靠向美國,但仍然保持與全世界做朋友的角色,幫助各國建立產業鏈。台灣企業在海外設廠面臨高成本、文化差異和語言挑戰,這需要在企業文化和管理上進行適應和提升。...more4minPlay
July 16, 2024美國選舉制度與歷史事件回顧來賓: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李中志教授「臺槓新聞」在上週的節目中,探討美國總統辯論,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許多觀眾對於美國選舉制度不甚瞭解,因此再次邀請到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李中志教授,延續上集對拜登與川普辯論的分析,進一步解讀美國選舉制度。美國選舉制度經歷初選和全國黨代表大會的過程,節目中,回顧卡特總統、詹森總統選舉期間面臨的困境,與拜登現在的處境進行比較,深入探討政治人物與民眾之間思維的差異。李中志教授的著作《你沒讀到的美國》廣受好評,賴怡忠老師更形容此書如同在玉米田裡寫就的美國通史。李教授在節目中分享創作這本書的動機,特別是對美國選舉制度的深入剖析,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此外,近期台灣媒體報導的美國校園學生反對資助以色列戰爭的事件,這些行動與當年的越戰反戰運動、1968年芝加哥黨代表大會的暴亂背景與現今的美國學生反戰運動,揭示其中的異同。最後,李教授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美國的未來,雖然沒有永不落的帝國,但他認為美國在多方面仍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也談及台、美國處理新冠疫情的不同的情況以及美國在反中態勢下會如何發展。...more4minPlay
July 09, 2024美國總統選舉之觀察來賓:美國州立大學教授李中志教授臺槓新聞節目今日特別邀請美國州立大學李中志教授進行訪談。李教授不僅是臺灣知名的政治辯論家,還曾入圍卓越新聞獎評論獎,著有多部關於國際關係以及美國、中國和臺灣關係的評論文章。針對2024年6月27日舉行的美國首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CNN隨後的民調顯示,川普在這場辯論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李教授從臺灣人優先的角度剖析了這場辯論,特別關注兩位候選人是否對臺海問題有任何論述。然而,辯論中僅提及了俄烏和以巴戰爭,未涉及臺海問題,這一點令人意外。在這次辯論中,媒體記者共設計了十多個問題,涵蓋美國國內經濟、墮胎、非法移民、包圍國會、少數族群、氣候變遷、幼兒、藥物濫用及老年人問題。對於川普而言,墮胎問題相當不利,但他將非法移民、包圍國會等問題歸咎於移民。氣候變遷方面,川普表示不認同,認為這是各國的栽贓。關於兩位候選人對健康問題的討論,雙方爭論激烈,但川普表現較佳。當記者問及敗選後能否接受結果時,川普表示如果是公平的選舉,他可以接受。此次辯論中,記者設計的問題全面但未觸及中國和臺灣等問題,這一點引發廣泛關注。...more4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