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禪天下雜誌推出聽禪節目,主要以身心靈相關議題,透過【禪】的精神,以最生活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禪的智慧》與《禪的真善美》。 【訂閱雜誌】請至禪天下雜誌官網: https://www.zencosmos.com.tw/ Powered by Fi... more
January 24, 2025禪與世界和平|禪門學堂雖然努力倡導世界和平的人士相當多,但世界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加和平,所謂的「世界和平」只流於口頭呼籲,沒有實質進展。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有志之士不懂得運用大宇宙「禪」的力量來轉化、教化人心,啟迪人類內在智慧,因此無法跳脫「無明」的窠臼束縛。 世界和平是人類在平心靜氣的狀態下而懂得去努力爭取的目標。若人類不懂得開啟內在自性的智慧,僅依靠意識去面對並解決問題,世界將會處於烏煙瘴氣的鬥爭環境。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
January 10, 2025禪宗第五十五代宗師高峰原妙禪師:一念無為,十方坐斷宋末元初,高峰原妙禪師出生於江蘇吳江,俗姓徐;禪師承接禪宗第五十四代宗師仰山祖欽禪師佛心印,是禪宗第五十五代、臨濟宗第十八代宗師。 高峰禪師佛緣十分深厚,母親生他前曾夢見一位僧人乘舟到他家投宿。出生後,禪師每見僧人上門化緣,常常想跟隨對方離家修行。15歲時,終於得到家人同意而出家。 禪師20歲時發願,要在3年內開悟,起先他向淨慈寺住持斷橋妙倫禪師請益,斷橋禪師令他參悟「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兩句法語,但由於不曾教他如何下功夫,他用功了1年多都不得要領。 後來有一位師兄建議他去參謁仰山祖欽禪師,因為聽說祖欽禪師經常關切弟子修行的狀況及進度,於是他就欣然前往北磵塔頭參禮祖欽禪師。 但第一次求見祖欽禪師時,祖欽禪師為考驗他的道心是否堅定,不等他頂禮問訊完,就把他痛打出丈門,還命人關上門,令他不明就裡,十分傷心地一路垂淚走回僧堂。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December 27, 2024義工護持正法,身心清淨法喜,福慧圓滿具足|地球佛國特別報導據台北南港大禪堂義工總召集人陳佳怡指出,在經常性的服務義工當中,年紀最長的師姐今年已70歲,但看起來十分年輕,而且行動靈活、反應敏捷,總是笑口常開,完全印證了悟覺妙天師父說的「修行可以讓人變年輕」,而擔任義工則可以讓人法喜充滿。 此次專題,我們從眾多發心的護法義工中,邀請11位師兄姐代表,分享他們長期擔任南港大禪堂、禪寺及各地禪修會館的護持義工,所得到的收穫、成長及殊勝的心得見證。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4minPlay
December 13, 2024禪宗第五十四代宗師仰山祖欽禪師:禪心堅定,禪法堅固禪宗第五十四代宗師仰山祖欽禪師,在禪宗第五十三代宗師徑山師範禪師門下得佛心印傳承,因此也是臨濟宗第十七代宗師。 祖欽禪師出生於宋末元初,是福建漳州人,5歲出家,16歲正式剃度,18歲就立志「此生一定要成就佛道」,於是開始雲遊行腳,四處尋師訪道。 最後他前往徑山參謁徑山師範禪師,在師範禪師身邊學法求佛多年,終於因緣成熟而悟道,繼承禪宗臨濟宗法脈。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3minPlay
November 22, 2024修行應先認識自己|禪門學堂在修行上,身心結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明瞭大腦的結構,才能進一步清淨意識,即我執與法執。 很多修行人認為,修佛要唸經、唱誦、拜佛、拜懺,而從事聽經聞法的,不外是眼、耳、口和大腦,其中,眼睛注視經懺的文字,口誦經懺文字發出音聲,耳朵聽到法師講經說法,最多再讓音聲通達大腦的意識。這種用感官及意識的修行,效果相當有限。 大腦腦殼內的最外層是大腦皮質層,是現在意識停留的部位。眼、耳、鼻、舌、身是人的五種感官,接觸外境所得的一切反饋,會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方式,儲存於大腦皮質層的最外層,而經過收集、整理、汰擇、儲存等過程,值得保存的資訊,則會輸入較深層的記憶皮質層,以如同IC(積體電路)的方式儲存。 相較「現在意識」更深一層的,是過去時空遺留的記憶磁場,稱為「潛意識層」,儲存的多半是過去時空不好的記憶。過去時空的行為有善有惡,善的行為記憶屬於正向的,但惡的行為記憶留存於此,終究會觸動其成熟的機緣,產生負面的果報。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November 14, 2024禪宗第五十三代宗師徑山師範禪師:道不可求,歇即菩提南宋臨濟宗高僧徑山師範禪師繼承禪宗臨濟宗法脈真傳,是禪宗第五十三代、臨濟宗第十六代宗師。 師範禪師9歲出家,因家貧沒錢剃髮,曾被笑說他是「烏頭子」,但禪師認為,求道跟剃不剃髮無關,只一心追隨禪宗第五十二代宗師臥龍祖先禪師尋佛向道,在杭州徑山時,終於與禪師印心而得成就。 徑山師範禪師得道後,曾在多處弘揚禪法,弟子眾多。南宋理宗紹定年間,還曾奉詔入皇宮說法,獲賜號「佛鑑禪師」。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
October 25, 2024世界地球佛國總會 廣邀宗教團體共創人間天堂|地球佛國特別報導2011年創立「財團法人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後,悟覺妙天禪師正式提出「地球佛國、人人作佛」的理念;為了加速實現地球佛國的美好願景,更於2020年正式啟動了「地球佛國大家庭」的殊勝因緣;隔年成立「世界地球佛國總會」,致力聯合世界各宗教、政治領袖,推廣愛心、避免戰爭,共同締造世界和平,同時希望全人類都有機會經由修行印心佛法、印心禪法,增進健康與生命力,開啟智慧,使人心平安快樂,開發內在生命純真、至善、完美的德行之光。 近期更擴大接洽台灣各宗教團體,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秘書長覺妙宗明率先積極邀請各宗教團體,加入世界地球佛國總會榮譽團體會員,希望透過彼此之間的交流合作,攜手為「地球佛國、人間天堂」的願景而努力。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October 10, 2024禪宗第五十二代宗師臥龍祖先禪師:菩提自性,本自清淨禪宗第五十二代宗師臥龍祖先禪師生於南宋時代,俗姓王,號破庵,祂得到禪宗第五十一代、臨濟宗第十四宗師密庵咸傑禪師的佛心印傳承,因此也是臨濟宗第十五代宗師。 祖先禪師剛到咸傑禪師門下時,有一天,咸傑禪師為一位前來求法的出家人開示時,以《六祖壇經》所載「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公案為例,說明外境雖然不斷變化,佛性真心卻是清淨、安然不動。 據《六祖壇經》記載,六祖慧能大師在廣州法性寺時,見到兩位出家人為幡旗飄動的原因爭論不休,一位堅持是幡旗在飄動,另一位則說:「如果不是因為風吹動,幡旗怎麼會自己飄動呢?所以是風在動。」慧能大師聽了,就對他們說:「兩位大德不須再爭論了,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在動啊!」 這時,祖先禪師在一旁聽到,立刻心開意解、豁然大悟,當下契悟風動和幡動都是外境,而無論外境如何變動,修行的真心都不隨外緣起舞,因為自性「本自清淨,本無動搖」。 後來,咸傑禪師移駐蔣山太平興國禪寺,祖先禪師跟隨師父前往,在咸傑禪師身邊勤侍5年,精進不懈,盡得咸傑禪師的法要心傳。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September 27, 2024行善無法滅罪,禪修正法才能滅罪改運|禪門學堂如果有些人認為日子過得優渥舒坦,是因為前世的修福行善,然而,一旦福報享盡,猶如銀行鉅額存款揮霍殆盡,靈性如墜落懸崖,各種災難接踵而至,這是因為前世惡業尚未消除的緣故。 今生擁有福報者更要警惕,要未雨綢繆、提前布署,工作賺錢之餘不忘禪修,因為,禪修可以獲得更多智慧與福報,進而賺取更多財富,享有更順遂的命運。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September 12, 2024禪宗第五十一代宗師密庵咸傑禪師:要知佛地,無佛無我南宋高僧密庵咸傑禪師,俗姓鄭,號密庵,是禪宗第五十一代、也是臨濟宗第十四代宗師,祂傳承了禪宗第五十代宗師應庵曇華禪師的法脈。 密庵咸傑禪師悟道後,先後住持多個寺院。祂在今杭州徑山所推廣的禪茶文化,影響日本茶道極深。晚年,咸傑禪師住於今浙江寧波的明州天童景德禪寺,因此禪林亦稱其為天童咸傑禪師。 據《五燈會元》記載,咸傑禪師很早就開悟世法生滅無常,17歲出家,並四處尋師求法,最後來到浙江衢州明果庵,參謁禪宗第五十代宗師應庵曇華禪師。 曇華禪師道法高峻,咸傑禪師一開始經常被上師斥喝責罵,但他始終謙恭受教、精進修行。另方面,曇華禪師雖然對咸傑禪師相當嚴厲,但他早已識出咸傑禪師是大根器,對他期待很深。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