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禪天下雜誌推出聽禪節目,主要以身心靈相關議題,透過【禪】的精神,以最生活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禪的智慧》與《禪的真善美》。 【訂閱雜誌】請至禪天下雜誌官網: https://www.zencosmos.com.tw/ Powered by Fi... more
November 10, 2023助印《地藏菩薩本願經》教世人懂孝道、明因果|地球佛國特別報導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民眾多會在這一天祭拜「好兄弟」,這個習俗是來自佛經「目連救母」的記載,深具意義。同時此月的最後一天,也是地藏菩薩聖誕。因此,農曆七月是孝親月、感恩月。 地藏菩薩因發大願「眾生度盡、方成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普度眾生無數,而與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同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深受世人敬仰。 而記載地藏菩薩誓願度眾因由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孝經,民眾若能了解地藏菩薩誓願度盡幽冥六道罪苦眾生的慈悲大願,進而助印經書,虔心修行,其功德不可思議。 現今社會風氣崇尚物質主義,一般人的價值觀趨於追求名利、權勢,愈來愈不重視倫理道義,更不明瞭因果輪迴的真理。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開示,人們以為人生就算痛苦,也不過幾十年,卻不知我們內在的「魄」在往生後還是有感覺的,如果往生到不好的法界,它就會痛苦千千萬萬年,如同《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說的「求出無期」。 本刊特別專訪藥師佛禪寺住持暨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新竹科園禪修會館負責人覺妙行蓮,希望藉由她分享地藏菩薩的故事,啟發世人相應祂孝順、積善、救度眾生的大慈大悲精神,讓更多人心棄惡向善,並從因緣果報的真理中幡然醒悟,懂得禪修佛陀正法印心佛法,透過禪的造化,從此出離地獄門,走向天堂路。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5minPlay
October 25, 2023修行應先認識自己|禪門學堂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明心、見性、成佛,而修行成佛的基本條件是「清淨」。做到「清淨」之後,再修「智慧」、「圓滿」、「圓覺」,就能成就一尊佛陀。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October 11, 2023禪宗第五十五代宗師高峰原妙禪師:一念無為,十方坐斷宋末元初,高峰原妙禪師出生於江蘇吳江,俗姓徐;禪師承接禪宗第五十四代宗師仰山祖欽禪師佛心印,是禪宗第五十五代、臨濟宗第十八代宗師。 高峰禪師佛緣十分深厚,母親生他前曾夢見一位僧人乘舟到他家投宿。出生後,禪師每見僧人上門化緣,常常想跟隨對方離家修行。15歲時,終於得到家人同意而出家。 禪師20歲時發願,要在3年內開悟,起先他向淨慈寺住持斷橋妙倫禪師請益,斷橋禪師令他參悟「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兩句法語,但由於不曾教他如何下功夫,他用功了1年多都不得要領。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September 21, 2023禪宗第五十四代宗師仰山祖欽禪師:禪心堅定,禪法堅固禪宗第五十四代宗師仰山祖欽禪師,在禪宗第五十三代宗師徑山師範禪師門下得佛心印傳承,因此也是臨濟宗第十七代宗師。 祖欽禪師出生於宋末元初,是福建漳州人,5歲出家,16歲正式剃度,18歲就立志「此生一定要成就佛道」,於是開始雲遊行腳,四處尋師訪道。 最後他前往徑山參謁徑山師範禪師,在師範禪師身邊學法求佛多年,終於因緣成熟而悟道,繼承禪宗臨濟宗法脈。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3minPlay
September 06, 2023禪宗第五十三代宗師徑山師範禪師:道不可求,歇即菩提南宋臨濟宗高僧徑山師範禪師繼承禪宗臨濟宗法脈真傳,是禪宗第五十三代、臨濟宗第十六代宗師。 師範禪師9歲出家,因家貧沒錢剃髮,曾被笑說他是「烏頭子」,但禪師認為,求道跟剃不剃髮無關,只一心追隨禪宗第五十二代宗師臥龍祖先禪師尋佛向道,在杭州徑山時,終於與禪師印心而得成就。 徑山師範禪師得道後,曾在多處弘揚禪法,弟子眾多。南宋理宗紹定年間,還曾奉詔入皇宮說法,獲賜號「佛鑑禪師」。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
August 24, 2023禪宗第五十二代宗師臥龍祖先禪師:菩提自性,本自清淨禪宗第五十二代宗師臥龍祖先禪師生於南宋時代,俗姓王,號破庵,祂得到禪宗第五十一代、臨濟宗第十四宗師密庵咸傑禪師的佛心印傳承,因此也是臨濟宗第十五代宗師。 祖先禪師剛到咸傑禪師門下時,有一天,咸傑禪師為一位前來求法的出家人開示時,以《六祖壇經》所載「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公案為例,說明外境雖然不斷變化,佛性真心卻是清淨、安然不動。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July 31, 2023禪宗第五十一代宗師密庵咸傑禪師:要知佛地,無佛無我南宋高僧密庵咸傑禪師,俗姓鄭,號密庵,是禪宗第五十一代、也是臨濟宗第十四代宗師,祂傳承了禪宗第五十代宗師應庵曇華禪師的法脈。 密庵咸傑禪師悟道後,先後住持多個寺院。祂在今杭州徑山所推廣的禪茶文化,影響日本茶道極深。晚年,咸傑禪師住於今浙江寧波的明州天童景德禪寺,因此禪林亦稱其為天童咸傑禪師。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
July 17, 2023曾瑞雲校長推動喜樂家庭禪不遺餘力|地球佛國特別報導多年來身處第一線教育現場的經驗,讓曾瑞雲校長深刻體會家庭文化及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麼大。 她相信藉由禪的教育,不論大人或小孩,將會對一切人事物更具善心及同理心,透過禪定產生寧靜祥和的磁場,不僅能幫助身體健康,心情平靜,還能承接佛光淨化心靈;此外,當人們承接了禪的大生命力、大智慧力、大造化力以後,人生就能向上翻轉。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June 26, 2023禪宗第五十代宗師應庵曇華禪師: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宋代臨濟宗高僧應庵曇華禪師是禪宗第五十代宗師,也是臨濟宗第十三代宗師,追隨禪宗第四十九代宗師虎丘紹隆禪師修行而成就,並承繼法脈成為宗師。 應庵曇華禪師繼承法脈後,將禪法發揚光大,門下求法者無數,元代以後虎丘派更流傳至日本,成為日本禪宗的主流。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
June 13, 2023「自性」與「靈性」的差異|禪門學堂古人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其中「天命之謂性」指的就是自性,有些人稱為佛性。這個自性本體怎麼來的?當我們在娘胎中,胚胎發育初具雛形滿2個月、心臟發育完成時,會有一道佛光自天而降,透過母親的呼吸道進入腹部,再經由臍帶進入胎兒心臟,並住位在此。 自性是本體,是「真我」,不生不滅、永恆存在的光體,但肉眼看不見。中國古人稱祂為良心,也就是佛教所說的佛性,人人本自有之,故又稱「自性」,也有人稱為「靈性」。其實「自性」與「靈性」皆指同一本體,但各自略有不同的含義。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