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禪天下雜誌推出聽禪節目,主要以身心靈相關議題,透過【禪】的精神,以最生活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禪的智慧》與《禪的真善美》。 【訂閱雜誌】請至禪天下雜誌官網: https://www.zencosmos.com.tw/ Powered by Fi... more
July 31, 2023禪宗第五十一代宗師密庵咸傑禪師:要知佛地,無佛無我南宋高僧密庵咸傑禪師,俗姓鄭,號密庵,是禪宗第五十一代、也是臨濟宗第十四代宗師,祂傳承了禪宗第五十代宗師應庵曇華禪師的法脈。 密庵咸傑禪師悟道後,先後住持多個寺院。祂在今杭州徑山所推廣的禪茶文化,影響日本茶道極深。晚年,咸傑禪師住於今浙江寧波的明州天童景德禪寺,因此禪林亦稱其為天童咸傑禪師。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
July 17, 2023曾瑞雲校長推動喜樂家庭禪不遺餘力|地球佛國特別報導多年來身處第一線教育現場的經驗,讓曾瑞雲校長深刻體會家庭文化及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麼大。 她相信藉由禪的教育,不論大人或小孩,將會對一切人事物更具善心及同理心,透過禪定產生寧靜祥和的磁場,不僅能幫助身體健康,心情平靜,還能承接佛光淨化心靈;此外,當人們承接了禪的大生命力、大智慧力、大造化力以後,人生就能向上翻轉。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
June 26, 2023禪宗第五十代宗師應庵曇華禪師: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宋代臨濟宗高僧應庵曇華禪師是禪宗第五十代宗師,也是臨濟宗第十三代宗師,追隨禪宗第四十九代宗師虎丘紹隆禪師修行而成就,並承繼法脈成為宗師。 應庵曇華禪師繼承法脈後,將禪法發揚光大,門下求法者無數,元代以後虎丘派更流傳至日本,成為日本禪宗的主流。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
June 13, 2023「自性」與「靈性」的差異|禪門學堂古人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其中「天命之謂性」指的就是自性,有些人稱為佛性。這個自性本體怎麼來的?當我們在娘胎中,胚胎發育初具雛形滿2個月、心臟發育完成時,會有一道佛光自天而降,透過母親的呼吸道進入腹部,再經由臍帶進入胎兒心臟,並住位在此。 自性是本體,是「真我」,不生不滅、永恆存在的光體,但肉眼看不見。中國古人稱祂為良心,也就是佛教所說的佛性,人人本自有之,故又稱「自性」,也有人稱為「靈性」。其實「自性」與「靈性」皆指同一本體,但各自略有不同的含義。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
May 29, 2023禪宗第四十九代宗師虎丘紹隆禪師: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北宋虎丘紹隆禪師是禪宗第四十九代宗師,也是臨濟宗第十二代宗師,嗣法於昭覺克勤禪師。 昭覺克勤禪師弘法之時,正處於烽火連天的北宋末、南宋初年,世局動盪,百姓不安;紹隆禪師追隨克勤禪師20年,也歷盡艱難,但禪心堅定,一心求道,後開演出臨濟宗「虎丘派」,世稱虎丘紹隆禪師。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0minPlay
May 15, 2023覺妙如蓮、覺妙廣蓮菩薩心、菩薩行 ,母愛化為慈悲大愛,推廣地球佛國大家庭|地球佛國特別報導時序進入光輝5月,在歡慶溫馨的母親節同時,本期專題特別邀請2位充滿母愛光芒的地球佛國大家庭成員覺妙如蓮及覺妙廣蓮,她們不僅是盡心盡力照顧家庭的母親,也是精進的禪行菩薩,都已跟隨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禪修超過30年。 透過2位師姐的分享,除了鮮明感受她們對子女無私奉獻的愛,也一同見證禪的生命力、智慧力及造化力。她們分享禪修以來,佛菩薩如何照顧著他們的家人,讓子女更平安順遂,甚至挽救家人的性命。 不約而同的是,2位師姐都說:「妙天師父對弟子及眾生的愛,比父母對子女的愛更深,言語難以形容。」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1minPlay
April 17, 2023禪宗第四十八代宗師昭覺克勤禪師:道無方所,明之在人宋代高僧昭覺克勤禪師是禪宗第四十八代宗師,也是臨濟宗楊岐派禪師,俗姓駱,字無著,法號克勤。 克勤禪師出生於四川書香世家,自幼聰穎好學,有一次他到妙寂院遊玩,偶然間讀到寺院的佛經,心有所感,就像見到昔日熟稔的舊物一般,依依不捨,於是就在妙寂院出家,後於成都跟隨敏行禪師學習經綸。 其後,克勤禪師又至五祖山,跟隨蘄州法演禪師,終蒙印證,是蘄州法演禪師的傳人。克勤禪師深得宋徽宗、宋高宗兩位皇帝尊崇,高宗並敕封其為圜悟大師(又作圓悟大師)。晚年歸鄉,住持四川成都昭覺寺,又稱昭覺克勤禪師。 克勤禪師曾雲遊參訪多位禪師,眾禪師無不稱讚他是難得的大乘法器,甚至稱揚他,將來必承接臨濟宗的傳承。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1minPlay
March 22, 2023傅建峰善念為本,透過「視傳媒」網路平台分享禪的真善美|地球佛國特別報導傅建峰回憶,從他第一次踏進台南禪修會館開始,每次來到會館,都讓他感覺外面的喧囂煩擾好像瞬間都消失了,心裡變得非常寧靜,非常舒服,感覺很輕鬆自在。由於他每天處理的事項相當繁雜,懂得透過禪定練習、讓心靜下來後,思緒更清晰,每天面對的事情雖然和以前一樣多,但都能井然有序地處理,判斷力更好,工作效率和品質都提升了。 他參選里長的初發心,就是認為,只要更多人將里長分內的工作做好,對社會就會產生正向的影響力;他相信,全台所有里長當中,只要能有10%以上的比例,都具備認真向善、一心為里民謀福祉的素質,那麼台灣整體社會一定就會愈來愈好。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March 10, 2023禪宗第四十七代宗師蘄州法演禪師:松竹引清風,佛道樂無窮禪宗第四十七代宗師蘄州五祖法演禪師,是北宋朝臨濟宗楊岐派高僧。 禪師35歲出家,之後走訪各地尋法求道十餘載,最後在禪宗第四十六代宗師白雲守端禪師門下大悟,成為禪宗第四十七代宗師。 法演禪師得法後,曾在今湖北黃梅縣的蘄州五祖寺等處廣揚佛法,因此後世稱其為蘄州五祖法演禪師。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9minPlay
February 25, 2023悲、智、願、行,學習四大菩薩的精神|悟覺妙天禪師法語解析佛教中,代表「悲、智、願、行」的四大菩薩摩訶薩是我們修行的典範,這四大菩薩分別是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願地藏菩薩,以及代表大行普賢菩薩。 悟覺妙天禪師曾對「悲、智、願、行」提出最究竟的開示:「大悲是度盡眾生;大智是無眾生可度;大願是降伏其心;大行是不住於相。」 ----------------------------------------------------------- 🔸 歡迎收聽【聽禪節目】,聆聽完整版內容,請線上訂閱禪天下雜誌 🔸 釋迦摩尼佛救世基金會禪修資訊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