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TOYOTA 轟動全台 震撼獻禮!
本月入主指定車款,就送Sony天空聲道劇院,再享最高80萬0利率、最高3萬舊換新圓夢金、2萬配件金及5年14萬公里延長保固,總價值最高超過16萬元!
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tyqew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節目摘要:本期小人物上籃邀請了前臺灣游泳國手丁妹,現為美國學校心理師,來分享關於臺灣學生運動員的養成、訓練體制以及運動心理健康等議題。丁妹回顧了自己從美國回到臺灣,加入游泳隊的經歷,並分享了在臺灣體育班高壓訓練下的經驗,以及對臺灣體育環境中選拔不透明、黑箱作業等不公平現象的觀察與反思。她也提到了運動員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的重要性,並呼籲社會應更加重視學生運動員的身心發展,並參考美國模式,鼓勵更多學生參與運動,促進全面發展。
🔖焦點話題
🔹2018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94% 的女性高階主管過去都曾參與運動,其中 52% 在大學時期是運動員。
🔹14 歲時,女性停止運動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1.5 倍,這使得她們失去運動帶來的身心健康益處。
🔹臺灣女性參與運動的比例在 2013 年至 2023 年間從 27% 增長到 35%。
🔹女性運動員在面對身材和社會期望的壓力下,可能比男性運動員更容易感到沮喪。
🔹臺灣高中生只有 1% 參加學校運動隊伍,而美國則超過 50%。
🔹臺灣的運動協會缺乏有效的主管機關管理,導致選拔過程不透明和黑箱作業。
🔹臺灣運動員的訓練體制常被形容為「意志力訓練」,而非科學化的訓練。
🔹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並非天生,後天訓練可以培養適合運動員的心態。
🔹臺灣的運動環境缺乏整合各領域專業,教練、防護員和體能訓練師各自為政。
🔹過度訓練會阻礙青少年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發展,並可能導致對運動失去內在動機。
成為🙋♂️小人物會員💪支持我們做出更好節目
👉Firstory 會員贊助網址
🎧聽完節目,想給我們什麼feedback?
👉小人物大聲公📣 留言板
⏱️Timestamp
00:02:00 | 參加運動對女性的好處
00:05:10 | 丁妹
00:07:25 | 如何成為運動員
00:14:15 | 練習量
00:23:05 | 跟北美比較
00:32:30 | 有效的訓練
00:40:15 | 為運動員發聲
00:47:35 | 結構為何難改
00:54:50 | 如何改變
01:01:00 | 對聽眾說的話
01:07:50 | 545+12
📌台灣料理還是美國料理
📌游泳池還是湖裡游泳
📌團隊運動還是個人運動
📌選手還是教練
📌游泳還是心理學
🟥🟥🟥🟥🟥我是分隔線🟥🟥🟥🟥🟥
喜歡我們也別忘了先手動🔰『訂閱』節目
追蹤粉絲團獲得第一手資訊
📒Facebook 小人物上籃
📷instagram @littleguylayup
🎞yuotube 小人物上籃 (Littleguylayup)
📝文章專欄 小人物上籃| 運動視界Sports Vision
🤝攜手做公益『🏥門諾運動防護治療專案』
小人物上籃邀請大家一起回饋台灣基層運動防護!
5
2323 ratings
TOYOTA 轟動全台 震撼獻禮!
本月入主指定車款,就送Sony天空聲道劇院,再享最高80萬0利率、最高3萬舊換新圓夢金、2萬配件金及5年14萬公里延長保固,總價值最高超過16萬元!
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tyqew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節目摘要:本期小人物上籃邀請了前臺灣游泳國手丁妹,現為美國學校心理師,來分享關於臺灣學生運動員的養成、訓練體制以及運動心理健康等議題。丁妹回顧了自己從美國回到臺灣,加入游泳隊的經歷,並分享了在臺灣體育班高壓訓練下的經驗,以及對臺灣體育環境中選拔不透明、黑箱作業等不公平現象的觀察與反思。她也提到了運動員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的重要性,並呼籲社會應更加重視學生運動員的身心發展,並參考美國模式,鼓勵更多學生參與運動,促進全面發展。
🔖焦點話題
🔹2018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94% 的女性高階主管過去都曾參與運動,其中 52% 在大學時期是運動員。
🔹14 歲時,女性停止運動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1.5 倍,這使得她們失去運動帶來的身心健康益處。
🔹臺灣女性參與運動的比例在 2013 年至 2023 年間從 27% 增長到 35%。
🔹女性運動員在面對身材和社會期望的壓力下,可能比男性運動員更容易感到沮喪。
🔹臺灣高中生只有 1% 參加學校運動隊伍,而美國則超過 50%。
🔹臺灣的運動協會缺乏有效的主管機關管理,導致選拔過程不透明和黑箱作業。
🔹臺灣運動員的訓練體制常被形容為「意志力訓練」,而非科學化的訓練。
🔹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並非天生,後天訓練可以培養適合運動員的心態。
🔹臺灣的運動環境缺乏整合各領域專業,教練、防護員和體能訓練師各自為政。
🔹過度訓練會阻礙青少年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發展,並可能導致對運動失去內在動機。
成為🙋♂️小人物會員💪支持我們做出更好節目
👉Firstory 會員贊助網址
🎧聽完節目,想給我們什麼feedback?
👉小人物大聲公📣 留言板
⏱️Timestamp
00:02:00 | 參加運動對女性的好處
00:05:10 | 丁妹
00:07:25 | 如何成為運動員
00:14:15 | 練習量
00:23:05 | 跟北美比較
00:32:30 | 有效的訓練
00:40:15 | 為運動員發聲
00:47:35 | 結構為何難改
00:54:50 | 如何改變
01:01:00 | 對聽眾說的話
01:07:50 | 545+12
📌台灣料理還是美國料理
📌游泳池還是湖裡游泳
📌團隊運動還是個人運動
📌選手還是教練
📌游泳還是心理學
🟥🟥🟥🟥🟥我是分隔線🟥🟥🟥🟥🟥
喜歡我們也別忘了先手動🔰『訂閱』節目
追蹤粉絲團獲得第一手資訊
📒Facebook 小人物上籃
📷instagram @littleguylayup
🎞yuotube 小人物上籃 (Littleguylayup)
📝文章專欄 小人物上籃| 運動視界Sports Vision
🤝攜手做公益『🏥門諾運動防護治療專案』
小人物上籃邀請大家一起回饋台灣基層運動防護!
672 Listeners
73 Listeners
44 Listeners
7 Listeners
7 Listeners
18 Listeners
9 Listeners
3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200 Listeners
14 Listeners
4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