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自助类的心理学书籍——《被讨厌的勇气》,作者是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
这本书的写作形式非常特别,它全篇都是一位青年和一位哲人的对话记录,就像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古代的《黄帝内经》和《论语》等历史上的经典一样,用提问、解释、反驳、讨论等方式,为我们逐步阐述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
正因为全书以这种对话的形式展现,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它像其它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著作。它就像小说一样,即便你没有任何心理学的知识储备,也很容易理解。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岸见一郎是一名哲学家,他从1989年开始,在学习哲学的同时,也学习阿德勒的学说,将很多阿德勒的著作翻译成日语,也有很多自己对阿德勒学说的独到见解。
而本书的另一位作者,自由作家古贺史健,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岸见一郎所著的《阿德勒心理学入门》。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地影响了古贺史健,在此之后,他多次去拜访岸见一郎,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思想,最终他将自己的所学,写成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曾说过,自己想要做阿德勒的柏拉图。这句话,也许表达了他对阿德勒的崇敬,希望自己和阿德勒能成为像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样的师生关系。而古贺史健也表示,自己愿意做岸见一郎的柏拉图。
我想,作者之所以用对话体的方式呈现这本书,也许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阿德勒,对历代哲学先贤的崇高敬意。
我们刚刚说到,这本书是关于阿德勒的理论思想,那么阿德勒究竟是何许人也,让两位作者对他的思想如此着迷呢?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名生活于19-20世纪的心理学家,与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精神分析界的三大巨头。
精神分析学说是二十世纪初发展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它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详细描述了“潜意识”这个概念。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我们自己的行为是由意识操控的,我想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但是精神分析学说相信,那些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被深深压抑,从未被我们觉知到的潜意识才是真的操控者。
潜意识中包含着我们过去的经历、原始而且混乱的生物性冲动、以及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欲望。因此,我们动用大量的心理机制,将它们屏蔽在意识之外,只有在催眠、做梦的状态下,潜意识才能悄悄冒一下头,而且需要对自己进行大量伪装才可以。
关于潜意识,有两个特别形象的比喻。
弗洛伊德将我们的内心世界比喻为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意识就是水面上的部分,它能够被观测,但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而潜意识,就是水面下,那些更巨大的、不可被观察的部分。
还有一种比喻,也许你也听过,就是著名的积极心理学著作《象与骑象人》里的这个比喻。我们的意识就像骑象人,表面上看它负责操控着大象;而潜意识就是这只大象,它才是行为真正的主人,如果大象有自己的想法,骑象人实际上是无法控制大象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我们的行为更多是受到了潜意识的操控,比如你的意识说:“我要减肥,减肥能让我健康又漂亮。”而你的潜意识说:“我要多吃一些,我还是很饿。”而你最终表现出的行为,也许真的是多吃了几口。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呢?全都怪潜意识好了。
当然不是这样,阿德勒的理论便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意识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观能动性。
他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受到潜意识的操控,我们自己的行动目标、人生理想,才是操控我们行为的主要动力。
换句话说,我们的每一个想法、情感、行为、性格特质,甚至是心理问题、精神障碍,都是我们自己为了某种目标,而做出的主动选择。
既然是我们自己的主动选择,也就意味着我们有能力做出调整和改变。
仔细思考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学说,你就会发现他们两个人对行为特质的理解方式不同。
弗洛伊德更愿意相信,一个人的行为特质来自于他过去的经历,这种思路被称为“原因论”——你的过去决定了你的现在。
而阿德勒相信,一个人的行为来自于他们的主动选择,它总是在满足着某种目的,这种思路就被称为“目的论”。
比如书中的青年人提到,自己的一个男性朋友得了一种怪病,只要他踏出家门,就会感到心悸不已、手脚发抖,于是这个朋友就一直在家里,没办法出去学习、工作、和人打交道,每天过的非常痛苦。
如果我们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分析,这名男士过去在原生家庭中,很有可能遭到了不合适的教养,比如说严厉的批评,或者是被父母冷漠的对待,这两种模式都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和情绪调节能力,这就让他在陌生人面前,感觉到超出常规的心理压力,于是产生了心悸、发抖的症状。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名男士因为有过去这样的经历,所以导致他没办法踏出家门。
可是目的论却认为,这名男士的症状,只是他选择“不踏出家门”的理由。因为只有不踏出家门,他才能以一个病人的姿态,得到父母的关注,甚至体验到自己与众不同。
他的症状,最终能够帮助他得到父母的关注。为了达到这个内心中潜藏的目的,症状会持续存在。
所以如果要改变他心悸不已、手脚发抖的症状,并非是去探索他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帮助他去领悟,这些症状满足了自己哪些需求。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便会与自己的症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也就有机会从第二个渠道去满足这些需求,比如通过工作挣钱来获得关注、通过学业成就来体验与众不同。因此,不能出门的症状也就因此而缓解。
听了刚才的案例,大家也许会感觉到,这样一种分析实际上是非常具有冲击力的,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还真的不太好接受。
但是我们从原因论和目的论的思维方式中,能够感觉到它们对一件事的“归因”是完全不同的——原因论将一件事情归结为过去的,不可改变的事实;而目的论,则将事情归结为现在的,可控的因素。
因此,阿德勒的学说相比于弗洛伊德的学说,会显得更加积极。如果你信奉阿德勒的哲学,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可以掌控的关键点;相反,如果你过度信奉弗洛伊德的学说,你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一颗从山顶上滚下的岩石,你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做不了任何事。
那些总是将自己当前的失败、困难归咎于原生家庭的人,便是原因论的过度信奉者。
书中的青年,一开始便是这样的人。
青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自己的一个好朋友——Y先生一样的人,因为Y先生非常开朗,和陌生人都能顺利的交谈。而青年自己却有些内向,与人攀谈时很不自然。哲人问道,你为什么想要变成Y先生那样的人呢?青年答道,因为如果变成Y先生那样,就会很幸福。
仔细思考青年的话你会发现,青年将自己生活不幸福的原因,归结到了自己“和Y先生不一样”这个原因上去。青年相信,Y先生拥有开朗的性格,所以他被人喜欢,所以他得到了幸福;而自己没有开朗的性格,就不幸福。
这其实就是阻碍我们使用目的论的原因——我们总是关注自己“被给予了什么”,而忽略了“如何使用被给予的东西”。青年想要成为Y先生,就是因为他关注了Y先生有,而自己没有的那些性格特点;并没有去关注那些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并把它们使用好。
可是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关注自己“被给予的东西”,尤其是过去留下的心理创伤,或者是原生家庭的不幸。他们没办法把注意力转移到“使用被给予的东西”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人对于“不幸”的过分认同,他们选择生活在“不幸”中,相信自己是个受害者,并不是今天困难的始作俑者。
因此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便可以堂而皇之的说,因为自己成长于什么什么样的环境,所以在今天遇到了这样的困难,这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去努力、不去做出改变。他们对自己撒了个谎,忽略了自己在困难中,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信奉原因论,可以很好的躲在这个谎言中;而相信目的论,则需要我们拥有戳穿自己谎言的勇气。
也正因为如此,阿德勒的学说,被称为是勇敢者的哲学。
这里的勇敢,不仅仅是看到自己谎言的勇气,更是一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勇气。
什么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呢?我们先来重新理解一个词——舒适区。
舒适区指的是一个让人觉得放松、稳定、能够掌控、有安全感的区域。比如在工作中,员工经常会希望领导给自己制定给一个相对较低的绩效标准,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搞定这个标准,这是一个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在这个区域工作自己很舒适。
但是在心理领域却不是这样,我们发现很多人的舒适区其实并不那么舒适。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但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多交朋友,就和自己过去已有的一两个所谓的熟人打交道,他们回避社交互动,回避与陌生人打交道。结果还会抱怨,自己没有机会认识更多人,交际面太窄,经常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并且因此感到痛苦。
因此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把这个舒适区,称作为“习惯区”。在这个区域里,你并不会感觉到非常的舒适,但是你会感觉到习惯,你能够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虽然不舒服,但他们也能轻车熟路的忍受这种不舒服。
就是这个“能够预测”,就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一旦改变成了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将会遇到什么问题,他们连忍受不舒服的能力都将丧失,生活就会充满不安。
就像刚才的例子,虽然一个人很孤独,但他很熟悉孤独的样子,也非常了解如何与孤独相处。可是如果要去社交,那遇到的麻烦就更多了,没话说很尴尬怎么办?别人关注到我的缺点怎么办?该如何维系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际关系?我的观点被人否定怎么办?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太陌生了,远比一个“孤独”要复杂的多。所以,虽然痛苦,但还是缩在一个习惯区里面,就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吧。
所以说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离开过去的习惯区,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呢?
阿德勒给出的方案是:第一,要建立“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第二,要关注自己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并思考如何用好它,不要再关注那些自己没有被给予的东西;第三,要去相信“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也就是关注到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
让我们再找一个例子,来理解这个三步走的方案。
比如说,很多职场人都会抱怨自己有严重的“拖延症”,他们会在做一件工作之前,去做大量的准备,比如调整word的字体排版、去网上搜集资料、翻翻手机朋友圈,但迟迟不动笔。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习惯区——去做那些熟悉的事情,拒绝触碰那些自己不熟悉的、心里没底的事情。
结果呢?时间过去了,电脑上还是一字未动。
如果用阿德勒的学说来理解的话,我们就能重新换一个思路来看待拖延的现象,拖延并不是症状,而是我们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让你拖延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在作祟,你总是希望事情能够在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再开始。这样就能够在完全没有困难的情况下一气呵成,那感觉真是无比的流畅顺滑。你拖延的目的,就是企图让自己的工作,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和麻烦。
但现实中,你可能就是需要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开工,你就是有可能遇到各种卡壳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做一半发现,之前做的内容全是错的。
这时候,你的心理冲突就来了:如果做,就会有遇到问题和麻烦的风险,要是遇到卡壳怎么办?要是写的不对怎么办?要是逻辑上有漏洞怎么办?如果不做,转天肯定没法跟领导交差。于是,你的潜意识就帮你找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拖延。虽然拖延并不利于解决问题,更不利于职业发展,但是在此刻,它帮你规避了心理冲突,实现了内心相对平衡的目的。
所以当你想要改变拖延症,就意味着你需要直面自己的心理冲突,要么遇到困难麻烦,要么没法跟领导较差。这时候就需要刚才所说的,建立“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你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你将要直面这些麻烦。
第二步,你在拖延时可能在想,现在排版还不好看,要不要调整下?我好像还有几个材料没有了解,要不要去搜索一下?要不要去问问同事,他们过去的经验?拿起手机的时候,你就被一条一条的新闻吸引走了。
你看,这些都是你现在没有的东西。那么关注到你已经有的东西呢?你可能会发现,虽然几个细节还不清楚,但至少大纲是清晰的。
第三步,那么目前大纲是清晰的,那么就要关注此时此刻,你可以做的一些事情,能不能先把一级标题都列出来?然后能不能把二级标题再列出来?就这样下去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完成了90%,剩下的哪怕空着,也无伤大雅。
所以你看,阿德勒就是这样一直推动着我们直面现实,在我们还因为自己的拖延而困扰的时候,他一把撕掉我们的伪装——事情根本不会如你预期的那样发展,你现在就可以动手去做了。
好的,今天我们关于目的论和原因论,就为你讲解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首先我们今天谈到了潜意识的概念,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对潜意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弗洛伊德更关注潜意识中保存的过去经历对我们的影响,因此形成了原因论;而阿德勒更关注我们自己的意志,关注症状的目的,因此形成了目的论;最后,我们谈到了阿德勒的勇气,他带我们直面自己对自己所说的谎言,以及我们可以如何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
在下一讲中,我们会谈到一个重要的话题——烦恼!《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认为,一切的烦恼都是关系的烦恼,你可能觉得这句话有些太绝对了,那么下一讲,我们就来谈谈烦恼的话题。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