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121條,問的是:「山園祈禱中發生了甚麼事?」
在耶穌被捕之前,祂在革責瑪尼園與門徒一起祈禱。按照《對觀福音》,即瑪竇、馬爾谷和路加的記載,耶穌在這個時刻感到憂悶、恐怖,且非常痛苦,流露出祂的人性和天主性。面對這樣的巨大痛苦,我們可以從身、心、靈三個層面來看。
首先,從身體的角度來看,耶穌可能想像到被捕之後會被鞭打、遭受虐待、侮辱等等,甚至最終被釘死,這種痛苦無疑是非常巨大的。但不僅如此,從心靈方面,眾叛親離、被否認、被出賣,特別是來自祂最心愛的門徒,這種痛苦更加難受。
至於靈性方面可說是最痛苦,因為耶穌承擔了人的罪,於是祂成為罪。按照保祿在《格林多後書》(5:21)中所說,「因為衪曾使那不認識罪的,替我們成了罪」。罪讓耶穌與天主父隔絕,這為祂來說最難受、最痛苦的。一切都可以承受,但這卻是最極度困難的。
耶穌要面對時,在山園祈禱的時候向天父祈求,說道:「父啊!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罷!」(路22:42)祂不想要,亦不願意承受這巨大的三重痛苦,求主除去,這是非常人性的表現。然而,耶穌另一方面亦呈現出祂的順服,說:「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罷!」這讓我們看到,即使面對巨大的痛苦,人仍然能依附於天父的旨意,愛到底,相信天主的愛仍然在自己身上。
這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力量和安慰。的確,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面對許多痛苦,感到沒有出路,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去。但不必害怕,耶穌在山園的祈禱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一方面懷著信德,將內心所有的困難、痛苦、辛酸、害怕,全部向天主傾訴,並在最後說:父啊,願按照你的旨意,而不是我的旨意。
因為祢的旨意必定是為我們最好的。我相信祢在任何境況中,即使在最痛苦的時刻,祢的愛從未離開我們。這就是耶穌在山園所經歷的,所尋求的,以及為我們留下的榜樣。
各位兄弟姊妹,讓我們好好默想這個山園祈禱的情境,讓它成為我們面對苦痛時獲得力量的源泉。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21條:山園祈禱中發生了甚麼事?//耶穌身為「生命之原」(宗3:15),祂神聖的人性雖然對死亡懷有恐懼,但天主子的人性意願卻依附天父的意願:為救我們,耶穌「聽命至死」(斐2:8),接納承擔我們的罪過在自己身上。//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