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122條,問的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有甚麼效果?」
基督的自我奉獻和自我犧牲是為了我們,甚或說是為了贖罪,因我們是罪人。這顯示出祂對罪人的無限愛,從天主性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罪是天主的愛無法包容和超越的。因為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正是彰顯了天主這份愛,愛到底。
按照《若望福音》第13章第1節,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章節。先前的第1至12章中,主要講述耶穌的公開傳道生活,施了六個奇跡、神跡,若望選用了「神跡」一詞。而第13章則餘下一個神跡,就是耶穌自己的死而復活。如何從第13章開始進入這個苦難的記述呢?若望寫道:「在逾越節慶日前,耶穌知道他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他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的而且確,即使連猶達斯,耶穌仍然為他洗腳,然後在晚餐的時候,坐在他旁邊。最近的是若望,右手邊是若望,而根據學者的研究,猶達斯則在左手邊。耶穌甚至給他遞上一塊餅,這就像以前中國人為人夾菜,現在因衛生緣故而不再。這表示了「天主子這『愛到底』的愛」,愛伯多祿、眾門徒……
以至在十字架上,耶穌求父寬恕所有令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耶穌毫無怨言,祂在十字架上不會怨天尤人。因此,不僅僅是死亡本身,更在於祂如何死去,就是在愛中接納這一切,儘管如此不公道、不正義和殘忍,但耶穌仍用愛包容、接納了一切。
所以,我們還有什麼罪是天主無法接納的呢?另一方面,即使面對如此痛苦、難受、不公不義,人依然可以相信天主的愛,並且堅持對天主忠信到底,作為祂的子女。即使在十字架上,耶穌仍然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 祢為什麼捨棄了我?」(瑪27:46)這是最大的痛苦和挑戰,但祂仍然祈禱,憑著信德跨越苦痛。
這就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為我們帶來的效果。因此,各位兄弟姊妹們,讓我們不要離開十字架上的耶穌,因為在這一刻,主耶穌以祂的死亡和復活彰顯出天父對我們無限、永不挽回的愛,也顯示了我們作為天主子女無限的尊嚴。
主耶穌,感謝祢,讚美祢!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22條: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有甚麼效果?//耶穌自願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作為贖罪的犧牲,以祂完全服從至死的愛補贖了我們的過犯。天主子這「愛到底」(若13:1)的愛,使整個人類與天主重歸於好。因而基督的逾越祭獻,以獨一無二、完美和決定性的方式,救贖了人類,使他們與天主重新共融。//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