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129條,問的是:「耶穌復活後的身體處於甚麼狀況?」
首先,從負面來說,耶穌的「復活並非恢復塵世的生活。」這不同於福音中耶穌所復生的那幾個人。哪幾個人呢?有《若望福音》第11章的拉匝祿,有會堂長雅依洛12歲的女兒,還有《路加福音》第7章記載的,耶穌進入納因城時,使一位已逝世的青年復生。這幾個人後來都死了,否則他們今天尚在的話應該已經兩千多歲了。並沒有這樣的事發生,也就是說,他們後來都死了。所以我們稱這些為「復生」,而非「復活」。
耶穌的復活並不是這樣。「祂復活的身體,是那曾被釘和帶著苦難痕跡的」,祂保留著這些痕跡,這是很特別的。從靈修的角度來看,這非常美麗和有意思。因為這些痕跡不單是醜陋的受傷,沒有一個痕跡是漂亮的;可祂為愛而受傷,為愛我們而留下的傷痕,是如此美麗。所以感謝耶穌基督,仍然帶著這份為了我們的愛的傷痕。即我們仍然在祂的心裡,在天上復活了的耶穌的心裡,有我們的位置,祂時時記得我們。
「但已有分於天主性的生命,並擁有光榮身體的特性。」什麼特質?什麼特性呢?譬如說,祂絕對可以自由地來去自如。有首聖詩(《普世喜洋洋》)這樣唱:「神速、神透、神見、神健」。「見」即很快就見到祂;「健」即健步如飛;「神速」就是非常快速;「神透」就是你關了門窗,祂都可以進來。而且祂顯現的方式很特別,不是一顯現便立即認得到祂,又不是完全認不到,非常特別,非常奇怪。
不過,更加重要的是,這位復活的耶穌基督,祂有身體。這個身體當然不像我們這樣,有皮膚、有血液在流動、有重量、有高度……有,但不是這樣的。這個身體更是一種連繫,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有一個連繫,好使我們看到祂,但是祂又很特別,又能夠如剛才說的「神速、神見、神透」,究竟是如何呢?
各位兄弟姊妹,遲早我們都會知道,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便會知道。現在,就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感謝耶穌基督:祂從死者中復活,向我們啟示,原來天主創造我們,是叫我們到最後不是走向一個死亡的生命,而是復活的生命,好像耶穌基督一樣。所以主啊,我們感謝祢,讚美祢。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29條:耶穌復活後的身體處於甚麼狀況?//基督的復活並非恢復塵世的生活。祂復活的身體,是那曾被釘和帶著苦難痕跡的,但已有分於天主性的生命,並擁有光榮身體的特性。為這緣故,復活的耶穌能絕對自由地,照祂喜歡的方式和以不同的形象,向祂的門徒顯現。//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