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又到夜深时分,世界很热闹,这里很安静
我是疯粤的村长。
这是我们在电波中相遇的第46个晚上,录这期的日子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所以,今晚的话题,不如分享几首月光吧。
月光光,照禾黄,拗莲卡,娶新娘。
在我的记忆里面,第一声月光,是婴孩时被捧在妈妈膝盖上,一边摇,一边望。
儿时的月光很亮,照得地堂通明,家人亲友,在月光之下团聚。就像一幅画,长长久久存在脑海之中。
这种习惯也一直延续着,好像不用教,到了时节,就会想买上一盘瓜果,放上一颗圆柚,一盒月饼,点上一柱香。凭着身体下意识完成一整套的动作,然后才醒觉,你已经离那个地堂,走出甚远。而身边,父母,兄弟,伯爷,叔婶,都在各一方。
而你回过神来,不禁自问,咦,为什么呢?
客家人的月光光,有很多个版本,月光光,照禾黄,月光光,秀才郎。
在我毕业工作的前几年,曾经跟进过广产剧的制作。当时有一部的主题曲就融入了月光光的童声唱段。童声唱罢,音乐一转,一个家族商战的剧情悠悠展开。那段时光,有一群来自广东各地的制作人,经常聚在一起开讨论会,想想怎样把广产剧,这个概念做进大家的脑海当中。
记得有一个下午,听着月光光,就提到了BEYOND,提到了家驹唱月光光。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
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
虾仔你快高长大喔
帮手阿爷去睇牛羊喔.......
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会最喜欢这个版本
后来马玉亭说,因为家驹唱出了一种苍凉感。
今年的早些时候,我们录节目去了台山四九镇。
过后才醒觉,原来去的正是家驹祖地。
月光光,照地堂。
这首歌现在唱来,依然应景。
只是和台山很多人家一样,黄家子孙遍布全球,有多少叶落归根,又有多少四海飘零。
同样来自台山的马导演,至今还在做着他想做的剧,可能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有甘多血性,有甘多感怀吧。
其实月光的曲真是很多,比如还有这首,给很多人小时候留下童年阴影的一首曲子。
月亮光光,又叫,天涯孤客。
夜静更深对朗月 朗月清辉亮
行遍天涯离开家园 沉痛看月亮
何堪天涯回首家乡 夜夜暗盼望
笑对朗月 月光光照地塘上
照着欢畅团叙愉快 温暖处乐也洋洋
这首歌被很多80后熟知,是因为它是《僵尸道长II》主题曲。
包括村长在内的一代人,很多都被这部戏吓过。当然,对这首歌也是熟到张口能唱。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首歌来自于,日本电视连续剧《带子雄狼》,由小池一夫作词,桥幸夫、若草児童合唱団演唱。
《带子雄狼》不但在日本有亮眼成绩,在日本漫画外销的初期,《带子雄狼》于1987年便以英语版成功打进北美洲市场,奠定日本漫画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成为西方人认知中最早的日本漫画代表作之一。
很多经典作品都受过这部片的影响,像昆汀的《杀死比尔》,汤姆汉克斯的《毁灭之路》,都有它的影子。而香港电影,比如王晶的《洪熙官》,就是以德湖人的那部。这种一个杀手带着小孩的设定,灵感也是来自于这部作品。
但说到月亮光光,我总觉得,粤语词填得真的好。
阵阵秋风送柳浪 朗月光且亮
人去天涯萍踪飘流 何处有岸
离开妻儿怀想家乡 异地两处望
笑对朗月 月光光照地塘上
照着欢畅孩儿父母 温暖处乐也洋洋
这种词,可能是试过离乡别井的人,甚至三代漂泊的人,蘸着乡愁才写得出来。
当然,词总是具象的。说得出来的画面,说得清楚的细节。
与之相对的,大概是说不出来的旋律。
比如贾鹏芳先生的《宁月silent moon》。
这一曲收录在贾鹏芳先生的《弦上之月》专辑里,是经得起无限循环的一首。
它陪伴了我走过了大学后两年,特别是第一次写剧本参加戏剧节。
几乎就是在这首曲当中完成的。那个时候,总是在深夜,站在至善园的阳台上,抽着烟,看着天上的月亮,二胡悠长。有一种说不明的感伤,就好像说,我们根本停止不了时间流逝,但此时此刻,都只能沉浸音乐中,欣赏着凋零。
贾鹏芳先生在很多音乐迷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将二胡带到了日本,也带上了国际舞台。有人说,他改变了很多人对二胡的看法,不再是悲凉,有了另一番风味。
我觉得二胡仍是一种悲凉的乐器,它的声音响起时,就像看到一个人在流泪。
只是宁月之下,泪仍在流,只是手中多了杯酒。
刚好是中秋录的这一期,我在广州,看不到月亮
所以我同你说了我记忆中的月亮,每一轮月,都是首歌
写到这里,我特意去云音乐上搜了宁月。
看到最新的评论里面,有人留了一首诗。
最后的最后读给你听,这期节目审核出来的时候,我猜应该已经是多日之后的事。
但借这首诗,我们大概也可以假装一下,今年的中秋,我们一同渡过。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露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4.9
1313 ratings
又到夜深时分,世界很热闹,这里很安静
我是疯粤的村长。
这是我们在电波中相遇的第46个晚上,录这期的日子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所以,今晚的话题,不如分享几首月光吧。
月光光,照禾黄,拗莲卡,娶新娘。
在我的记忆里面,第一声月光,是婴孩时被捧在妈妈膝盖上,一边摇,一边望。
儿时的月光很亮,照得地堂通明,家人亲友,在月光之下团聚。就像一幅画,长长久久存在脑海之中。
这种习惯也一直延续着,好像不用教,到了时节,就会想买上一盘瓜果,放上一颗圆柚,一盒月饼,点上一柱香。凭着身体下意识完成一整套的动作,然后才醒觉,你已经离那个地堂,走出甚远。而身边,父母,兄弟,伯爷,叔婶,都在各一方。
而你回过神来,不禁自问,咦,为什么呢?
客家人的月光光,有很多个版本,月光光,照禾黄,月光光,秀才郎。
在我毕业工作的前几年,曾经跟进过广产剧的制作。当时有一部的主题曲就融入了月光光的童声唱段。童声唱罢,音乐一转,一个家族商战的剧情悠悠展开。那段时光,有一群来自广东各地的制作人,经常聚在一起开讨论会,想想怎样把广产剧,这个概念做进大家的脑海当中。
记得有一个下午,听着月光光,就提到了BEYOND,提到了家驹唱月光光。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
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
虾仔你快高长大喔
帮手阿爷去睇牛羊喔.......
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会最喜欢这个版本
后来马玉亭说,因为家驹唱出了一种苍凉感。
今年的早些时候,我们录节目去了台山四九镇。
过后才醒觉,原来去的正是家驹祖地。
月光光,照地堂。
这首歌现在唱来,依然应景。
只是和台山很多人家一样,黄家子孙遍布全球,有多少叶落归根,又有多少四海飘零。
同样来自台山的马导演,至今还在做着他想做的剧,可能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有甘多血性,有甘多感怀吧。
其实月光的曲真是很多,比如还有这首,给很多人小时候留下童年阴影的一首曲子。
月亮光光,又叫,天涯孤客。
夜静更深对朗月 朗月清辉亮
行遍天涯离开家园 沉痛看月亮
何堪天涯回首家乡 夜夜暗盼望
笑对朗月 月光光照地塘上
照着欢畅团叙愉快 温暖处乐也洋洋
这首歌被很多80后熟知,是因为它是《僵尸道长II》主题曲。
包括村长在内的一代人,很多都被这部戏吓过。当然,对这首歌也是熟到张口能唱。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首歌来自于,日本电视连续剧《带子雄狼》,由小池一夫作词,桥幸夫、若草児童合唱団演唱。
《带子雄狼》不但在日本有亮眼成绩,在日本漫画外销的初期,《带子雄狼》于1987年便以英语版成功打进北美洲市场,奠定日本漫画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成为西方人认知中最早的日本漫画代表作之一。
很多经典作品都受过这部片的影响,像昆汀的《杀死比尔》,汤姆汉克斯的《毁灭之路》,都有它的影子。而香港电影,比如王晶的《洪熙官》,就是以德湖人的那部。这种一个杀手带着小孩的设定,灵感也是来自于这部作品。
但说到月亮光光,我总觉得,粤语词填得真的好。
阵阵秋风送柳浪 朗月光且亮
人去天涯萍踪飘流 何处有岸
离开妻儿怀想家乡 异地两处望
笑对朗月 月光光照地塘上
照着欢畅孩儿父母 温暖处乐也洋洋
这种词,可能是试过离乡别井的人,甚至三代漂泊的人,蘸着乡愁才写得出来。
当然,词总是具象的。说得出来的画面,说得清楚的细节。
与之相对的,大概是说不出来的旋律。
比如贾鹏芳先生的《宁月silent moon》。
这一曲收录在贾鹏芳先生的《弦上之月》专辑里,是经得起无限循环的一首。
它陪伴了我走过了大学后两年,特别是第一次写剧本参加戏剧节。
几乎就是在这首曲当中完成的。那个时候,总是在深夜,站在至善园的阳台上,抽着烟,看着天上的月亮,二胡悠长。有一种说不明的感伤,就好像说,我们根本停止不了时间流逝,但此时此刻,都只能沉浸音乐中,欣赏着凋零。
贾鹏芳先生在很多音乐迷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将二胡带到了日本,也带上了国际舞台。有人说,他改变了很多人对二胡的看法,不再是悲凉,有了另一番风味。
我觉得二胡仍是一种悲凉的乐器,它的声音响起时,就像看到一个人在流泪。
只是宁月之下,泪仍在流,只是手中多了杯酒。
刚好是中秋录的这一期,我在广州,看不到月亮
所以我同你说了我记忆中的月亮,每一轮月,都是首歌
写到这里,我特意去云音乐上搜了宁月。
看到最新的评论里面,有人留了一首诗。
最后的最后读给你听,这期节目审核出来的时候,我猜应该已经是多日之后的事。
但借这首诗,我们大概也可以假装一下,今年的中秋,我们一同渡过。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露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437 Listeners
211 Listeners
931 Listeners
430 Listeners
45 Listeners
46 Listeners
92 Listeners
285 Listeners
62 Listeners
368 Listeners
298 Listeners
13 Listeners
14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