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November 17, 2023第六週(週四)【按照神對召會的經綸生活並事奉】▶6 minutesPlay▶ 申言者是一個完全呼吸神、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頭、與神相通的人。…他作了神的發言人和神的發表,所以他的話就是神的話。…他的職事,他所說的話,都是呼召人來享受神自己。…作申言者盡職,就是作一個享受生命樹的人,呼召人、帶領人來享受生命樹。…新約裏的書信…都是這原則。所有寫新約書信的人,都是…與神相通,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面的人。他們呼吸神,所以他們成了神的發表,神的代言者;他們所說的話,就是神的話。他們每一個人的信息、職事,都是在呼召人,帶領人享受神在基督裏…作人的生命。(李常受文集一九五八年第一冊,八八六至八八七頁。)...moreShareView all episodesBy Taiwan Gospel Book Room4.188 ratingsNovember 17, 2023第六週(週四)【按照神對召會的經綸生活並事奉】▶6 minutesPlay▶ 申言者是一個完全呼吸神、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頭、與神相通的人。…他作了神的發言人和神的發表,所以他的話就是神的話。…他的職事,他所說的話,都是呼召人來享受神自己。…作申言者盡職,就是作一個享受生命樹的人,呼召人、帶領人來享受生命樹。…新約裏的書信…都是這原則。所有寫新約書信的人,都是…與神相通,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面的人。他們呼吸神,所以他們成了神的發表,神的代言者;他們所說的話,就是神的話。他們每一個人的信息、職事,都是在呼召人,帶領人享受神在基督裏…作人的生命。(李常受文集一九五八年第一冊,八八六至八八七頁。)...moreMore shows like 晨興聖言行動數位廣播PODCASTView all大人的Small Talk251 Listeners解鎖地球:旅行、歷史、文化150 Listeners婊姐必請137 ListenersGooaye 股癌733 Listeners親子天下Podcast45 Listeners欖仁媽媽說故事33 Listeners公視每日新聞 Daily News22 Listeners好味小姐開束縛我還你原形620 Listeners經典101-說給孩子聽的世界文學名著(兒童故事有聲書)14 Listeners從前從前403 Listeners寧夏璐66號茶坊243 Listeners故事小苗探險隊10 Listeners別人的工作最有趣11 Listeners兒童世界報報(Broadcast 4 Kids)68 Listeners禎甄要chat內94 Listeners
▶ 申言者是一個完全呼吸神、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頭、與神相通的人。…他作了神的發言人和神的發表,所以他的話就是神的話。…他的職事,他所說的話,都是呼召人來享受神自己。…作申言者盡職,就是作一個享受生命樹的人,呼召人、帶領人來享受生命樹。…新約裏的書信…都是這原則。所有寫新約書信的人,都是…與神相通,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面的人。他們呼吸神,所以他們成了神的發表,神的代言者;他們所說的話,就是神的話。他們每一個人的信息、職事,都是在呼召人,帶領人享受神在基督裏…作人的生命。(李常受文集一九五八年第一冊,八八六至八八七頁。)
November 17, 2023第六週(週四)【按照神對召會的經綸生活並事奉】▶6 minutesPlay▶ 申言者是一個完全呼吸神、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頭、與神相通的人。…他作了神的發言人和神的發表,所以他的話就是神的話。…他的職事,他所說的話,都是呼召人來享受神自己。…作申言者盡職,就是作一個享受生命樹的人,呼召人、帶領人來享受生命樹。…新約裏的書信…都是這原則。所有寫新約書信的人,都是…與神相通,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面的人。他們呼吸神,所以他們成了神的發表,神的代言者;他們所說的話,就是神的話。他們每一個人的信息、職事,都是在呼召人,帶領人享受神在基督裏…作人的生命。(李常受文集一九五八年第一冊,八八六至八八七頁。)...more
▶ 申言者是一個完全呼吸神、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頭、與神相通的人。…他作了神的發言人和神的發表,所以他的話就是神的話。…他的職事,他所說的話,都是呼召人來享受神自己。…作申言者盡職,就是作一個享受生命樹的人,呼召人、帶領人來享受生命樹。…新約裏的書信…都是這原則。所有寫新約書信的人,都是…與神相通,被神充滿,活在神裏面的人。他們呼吸神,所以他們成了神的發表,神的代言者;他們所說的話,就是神的話。他們每一個人的信息、職事,都是在呼召人,帶領人享受神在基督裏…作人的生命。(李常受文集一九五八年第一冊,八八六至八八七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