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的角度来“听”电影,让你对电影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欢迎来到《电影留声机》栏目!
电影好看的同时,但有多少人忽略了电影的原声音乐呢?而这些对电影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原声音乐,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让我带你一起赏析电影原声大碟,了解电影原声背后的故事。
每周三中午更新,记得订阅哦,不见不散!
... moreBy 郭小闹杂记
从音乐的角度来“听”电影,让你对电影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欢迎来到《电影留声机》栏目!
电影好看的同时,但有多少人忽略了电影的原声音乐呢?而这些对电影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原声音乐,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让我带你一起赏析电影原声大碟,了解电影原声背后的故事。
每周三中午更新,记得订阅哦,不见不散!
... more5
11 ratings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22 episodes available.
大家好,我是主播郭小闹,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陪伴,但我因为最近工作强度大幅增加,所以能够花心思来做节目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慎重考虑之后,我决定暂停会员的销售,并且节目也将有可能会成为不定期更新的节目。但请大家放心的是,这档节目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还是会坚持做下去的,只是更新频率暂时会比较低。
言归正传,今天我打算来聊一期老片子,1995年的《红潮风暴》。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一方面肯定是因为汉斯季默的原声音乐很好听,充分诠释了军旅题材的紧张和宏大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故事描述的苏联解体背景下,美苏两国的冷战思维差点让冷战变热战的反思。
这样的大环境很不幸,在时隔了30年之后,又变成了全世界的主要格局。美国还是那个美国,而苏联变成了俄罗斯。但似乎这种冷战思维在中间的30年里,并未得到什么改变,只是因为反恐战争而沉寂下来,成为了一个配角。但随着全球反恐战争的结束,冷战思维也不再甘当配角,再次浮出水面,成为了东西方对峙的主角。
而且这一次的浮出水面,并不是静悄悄地,而是一路火花带闪电,刚一出手,就将乌克兰三分之一的国土沦为了焦土。我们且不谈目前俄乌冲突的正义性,因为对于一场战争来说,站在不同的立场你永远都找得到站得住脚的理由,由此展开三天三夜的辩论也许都得不出最终的结论。因为,战争本身就是错的,争执对错的只是人性而已。
我想说的是,如果才能保持最大的克制来避免战争的发生才是人类最应该思考的问题。而这一点,《红潮风暴》利用扎实的剧本和优秀的拍摄剪辑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在宏大冷战背景下,小人物一念之差之间做出的决定,就影响了一场战争的走向。
人们常说,佛魔一念间。是的,佛和魔之间也许并没有什么明确清晰的界限,有的只是一个念想带来的最终决定。正如电影之中打算忠实执行命令的潜艇指挥官一样,他有错吗?没有,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发动兵变的副官有错吗?也没有,他只是不想因为一个错误的命令而发生一场足以毁灭世界的战争。
电影虽然最终的结局通常比较俗套,似乎就是个人英雄凭一己之力挽救了世界。但对于冷战的反思恰恰就是精彩在这里,因为很多时候,真正改变大格局的,并不是什么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政治家和领袖们,而是那些在第一线默默奉献的英雄。
古有斯巴达三百勇士,以300人对20000人的战绩;今有手持毒刺反坦克导弹让俄罗斯钢铁洪流化为乌有的乌克兰游骑兵。虽然他们可能连名字都不会留下,也未必能改变最终的走向。但让历史铭记他们的勇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是时代浪潮中的一颗小小的棋子,有的人在战前很可能是一名老师,一位卡车司机。但在战争中,他们也许就是蝴蝶效应里的那一丝被挥动的空气。
所以,我们觉得俗套的其实只是电影的故事本身,而不应该是哪怕名誉扫地甚至牺牲生命也想阻止战争的可贵思想。
说回到电影的原声音乐。刚才我们提到过,原声音乐是汉斯季默的谱写的,有意思的是,我找到了原声专辑来仔细听过,发现原始的专辑,是一张糅合了真实乐器、电子音乐和人声合唱于一体的制作模式。要知道那是1995年啊,那时候固然早就已经有合成电子音乐的存在了,很多流行音乐的配乐那时候为了节省成本就大量使用了合成音乐来演奏。但汉斯季默那时候早已成名,是可以动用大编制来制作的呀,不知道为何却坚持使用了合成音乐来录制。虽然氛围感上并没有任何不妥,但某些比较柔和的部分略显呆板还是存在的。
但也幸好,在1997年的时候,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在艾瑞克孔泽尔的带领下出了一张专辑,叫做《The Big Picture》,翻译过来就是《大片》。其中就收录了《红潮风暴》的主题曲,并加以改编,缩短了时长,去除掉了一部分凑数的音符,结构更加完整和经典,而且全部采用真人大编制的演绎,更加凸显了这首主题曲的震撼。
我们现在听到了就是来自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曲子开篇用小号营造了一段比较悲情的引子,紧接着就是人声哼唱铺垫的主旋律,这段主旋律由管乐、人声和军鼓共同构成,弦乐只是在背景中辅助,营造出来一种强烈的紧张氛围。而且其中还隐隐有着危机四伏之感,但同时也有着解决危机的那种坚定信念。
在这段旋律结束之后,插入了一段唱诗班的优美和弦,体现着国家层面信仰的力量,以及小人物内心因为寻求正义而期望得到上天眷顾的祈祷。
整体听感相较于原版更加完美和大气,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改编作品。这也正是我尤其喜爱艾瑞克孔泽尔相关专辑的地方。
好了,本期就是这样,希望您能喜欢,我们下期见!
最近几乎是一口气把美剧《1883》看完,这是我欣赏美剧的一个习惯。因为美剧的更新方式和我们国内区别很大,越是热门的剧集更新就越慢,而《1883》作为大热门《黄石》的衍生剧,在编剧导演没有变化的前提下,自然也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第一季一共才10集,每周才更新一集,中间好像还停更了一小段时间,所以每周追着看实在是太累人了。
我喜欢先把它忘掉,然后在它更新完成的时候再突然想起,找个合适的时间,一口气能看多少看多少,这样才叫过瘾,而且对情节也不容易忘记。
不过如果大家想要看我今天推荐的这部剧集,还是得稍微酝酿一下情绪,因为它的整体调子,和《黄石》差别非常之大。黄石是恩怨情仇都有的故事,各种势力之间不管文明与野蛮,或者残酷与仁慈,都有各自站得住脚的理由,说到底只是在发展和保护之间的权衡。但1883则不是,那是一场赤裸裸的生与死的考验,是一群向往着自由的农民在逃避欧洲战争之后,对北美大陆自由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无比残酷的现实之间做出的牺牲。可以这么说,整部片子丝毫没有我们对美国西部大开发里想象的那些奋斗、励志的故事,有的只是不断的死亡。而且在这个过程里,死亡甚至被翻着花样地呈现出来,有自杀、有蛇咬、有枪击、有斧劈;甚至还有仇杀以及令人唏嘘的误杀等等。这个剧集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你眼看着那些来自欧洲的异乡人,从眼神里有光,到逐渐暗淡下去,然后以毫无生气的灰色结束。短暂而无奈,痛苦且悲伤,这才是那些第一批欧洲移民在广袤的西部扎下根来时的最真实写照。有时候你会感叹,这些欧洲人千里迢迢来美洲大陆如此遗憾的死掉,到底划不划算?中国人以前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些人从后续的表现来看,他们在乎的是自由,而不是害怕死亡。真正让他们离开家园的,正是自由意志的被剥夺,而不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也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是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吧。
当然,大多数这些死去的移民在片中都是配角,可令我意外的是,就连主角都没能拥有光环,特别是最后一集的交代,让我们一次失去了两位主角。虽然依然埋下伏笔,让我们可以期待达顿家族在1900年代的发展和后续,但就算没有第二季,我同样也非常满意现在的结局。
所以,还是回到很早之前我聊过的一个话题,那就是这世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喜剧、闹剧和荒诞剧,但最终都将归于悲剧。是的,也只有悲剧才符合人性,你看,人这一生,生老病死,花费毕生的精力也不过就是从喜到悲。很多人觉得漫长的一生在整个地球的进化史之中,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但幸好我们有电影和电视剧,有时候可以将这些默默无闻者的故事讲述出来,让更多的默默无闻者知道,让前者的生与死成为后者的欢笑和眼泪。
这也许才是影视这门艺术的终极目的吧!
刚才我们提到过,《1883》是《黄石》的衍生剧,所以编剧仍然是泰勒·谢里丹,音乐也仍然是布莱恩·泰勒。豆瓣评分综合高达9.1分,音乐也保持了一贯的水准。我们现在能够在各大音乐平台上找到两个专辑,将片中所用的配乐基本完全记录了下来,录音和演绎水准很高,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来听。但我今天不打算分析其中的音乐,因为除了主题曲之外,基本都是氛围音乐,适合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当作背景音乐,并不太适合单独聆听。所以,本期节目可以算是一期影评节目,在节目的最后,我摘抄了一段我认为非常深刻的台词,这段台词来自第三集主角艾尔莎的内心独白,与诸位分享:
这个世界才不会在乎你的死亡,它甚至根本听不到你的嘶吼。
如果你受伤倒地,大地才不会管你的伤口如何,只会尽情吮吸你的血液。
如果我见到了上帝,我一定会问问他:
为何要创造一个那么美但充满了野兽的世界?
为何要在美丽花朵的后面隐藏着毒蛇?
您创造龙卷风的目的又是什么?
然后,我幡然醒悟过来:
这个世界,压根不是为我们而创造的。
这段台词在我看来比诗歌还凄美,充满了哲学的意味,大家不妨多读几次。我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翻译过来的,我把原文贴在最后,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读原文更有感觉。
好了,本期就是这样,我们下期见!
原文如下:
The world doesn't care if you die. It won't listen to your screams.
If you bleed on the ground, the ground will drink it.
It doesn't care that you're cut.
I told myself when I meet God, it will be the first thing I ask him:
why make a world of such wonder then fill it with monsters?
Why make flowers and then snakes to hide beneath them?
What purpose does the tornado serve?
Then it hit me:
he didn't make it for us.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书接上回,继续来讲述大型国风音乐专辑《三国》的曲目。如果还没听过上一期的建议大家先去听过之后再来听这一期,就更加能够听得懂这张专辑了。
下面我们就直奔主题,开始讲述今天的曲目。
第一首,赤壁。相信这首曲子也是很多人比较期待的曲目。因为如果要问大家印象之中关于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我相信90%的人都会将赤壁之战放在首位。我想这主要也和我们平时了解到的三国故事有很大关系。毕竟小学课文里面就有草船借箭的故事,而草船借箭本身就是赤壁之战之中的一个小插曲。
但也许大家不知道的是,草船借箭很有可能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虚构的,小说毕竟是小说,是不能当作历史来看待的。历史学家综合参考了《三国志》《魏略》等正统史书之后发现,所谓草船借箭不过是一次偶然的情况。当时曹操的军队和孙权的军队隔江相望,孙权屡次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冒险乘船到曹军水寨前挑衅,曹军下令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差点倾覆。孙权急忙让船掉头,船的另一面也承载了足够的重量之后才没翻。安然回去的孙权也就收获了相当多的箭矢。这是纯粹的无心插柳得到的结果。
然后到了罗贯中这里,就成了让诸葛亮神话的灵感来源,从而创作出了草船借箭的故事。
回到音乐上来,这首曲子可能是整张专辑之中最符合电影配乐风格的。曲子很长,7分多钟,里面实际上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为了烘托氛围而写就的音符,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赤壁之战的紧张和残酷。
曲子开篇的引子部分很短,只有大约40秒,用雄壮的管乐和打击乐勾勒出了一个大战一触即发的威武气势。将中国鼓和西洋管乐结合得很棒,丝毫没有违和感。
紧接着就是一阵混杂着弦乐的打击乐,各种中西打击乐器一块儿上,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氛围,预示着两强相遇相互之间都很谨慎的态度。
从1分58秒开始,随着鼓声渐弱,国风尺八负责主旋律,此段音符在紧张感丝毫不减弱的情况下,营造出了一种对阵双方展开战术博弈的效果。不管是草船借箭还是火烧赤壁就都集中在这一段来表现。所以在尺八的篇幅之后,打击乐和管乐的齐奏又占据了上风,营造出来的感觉就是一个“乱”字来囊括,氛围感拉满。不带着脑海里的故事单独聆听可能会心里暗骂一句,这到底是什么鬼。但我相信通过我的解读,大家应该就能够感受得到火烧赤壁时战况的惨烈程度。
再次随着鼓声的渐弱,管弦乐齐奏的大结局出现在耳边,此段旋律为国风,但乐器几乎全部为西洋乐器,旋律本身也似乎和康熙王朝之中的某些片段较为类似,主要突出了帝王豪气或者是大战凯旋的威仪。
这首作品估计也是整张专辑之中配器最多,参与演奏人数最多的作品。
第二首,三分归一统。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估计当时谁也没想到,三国时期的各个强权最终收归到司马氏的手里,真乃造化弄人。曲子开篇刚好是赤壁之战的结尾部分,也是此曲的核心旋律。但此曲的副歌部分我实在是有些无法理解,演绎出来实在是太喜庆了,我知道作者肯定是想表达一种人们互相奔走相告,普天同庆的欢喜感。一开始还不是很违和,但在1分09秒开始的管乐协奏就充斥着那种结婚的场景感,反正至少我在听这一段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这段旋律还重复了一次,相当违和。直到2分50秒之后才又重新回到了开篇气势磅礴的史诗质感,这时候才又重新抓住了一统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
但毕竟作品就是这样,而且每个人听过之后我相信也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大家也不必都按我的说法去理解这首作品。我的节目只有两个目的,介绍好作品的同时抛砖引玉,引导大家去思考。
好了,这张《三国》就大致介绍到这儿,我们下期见!
独立、不随大流,每一个作品都保持着极强的个性。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求精求纯,无悔投入,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大型史诗《三国》的制作公司——瑞鸣音乐。
瑞鸣音乐,与其说是一个音乐公司,不如说是一个专业的制作团队。他们自2003年成立至今,马上就20个年头了,但我想问问各位,有几个人听过这个公司?不妨在评论区告诉我答案。
正是这个专业的团队,扎根于国风音乐的创作之中,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们不计成本地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风音乐,甚至还为各个省推出了属于他们的专辑——中国音乐地图系列。但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有一个省将这些作品当作自己的宣传音乐,甚至可能这些官老爷自己都不知道还有那么多名家为自己的辖区写过音乐呢。于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瑞鸣音乐此举真不知道是图个啥,纯粹也就是为了那份心中的理想,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了吧!
为此我甚至还专门到瑞鸣的官网去看了一下,果然,在获奖记录里面,找不到这些音乐地图专辑里的任何一张。
因此,国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再次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提那些明星,所有人都如数家珍一般,但一提到这些好的专辑,你就会看到各种呆滞的眼神,向你投来各种没听过、听不懂的表情。
这到底是瑞鸣的悲哀,还是国人的悲哀呢?
扯远了,我们回到《三国》这张专辑。瑞鸣音乐诞生于2003年,一出手就注定不凡,从国手名家完全原创的《短歌行》,到群鼓齐发震撼古今的《鼓舞心弦》,再到2007年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三国》,经历4年的艰辛历程,终于在国风管弦乐这个市场之中站稳了脚跟。但讽刺的是,真正让瑞鸣在经济上能够站稳的,却是海外音乐发烧友的认可。可以这么说,早期瑞鸣在国外的知名度,远高于国内,在国外获奖的次数也远高于国内。
在其官网我还找到了这样一段话「多年来,瑞鸣音乐创作制作的音乐作品曾多次荣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百余个奖项。」更是对我上述描述的真实写照。
《三国》这张专辑的诞生很有意思。瑞鸣从成立之初就想打破传统制作的界限,想制作一张中西合璧的大型史诗,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谱写了三国时期的十多个故事演变而来的音乐,凑在一起就形成了这张专辑。而最有意思的是,在演奏的时候,还邀请了中日美三个国家的近百位演奏家共同演绎。所以,一方面是故事里的三国,一方面也是真实的三国。
当时这张专辑的录制轰动了全世界,人数多自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更主要是还得到了当时日本JVC首席母带工程师以及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的的大力支持,才有了这张尽善尽美的作品。
专辑中的作品从“乱”开始,预示着天下三分,群雄并起。对峙征战了数十年,最终在司马氏手下一统江山,于是,专辑终曲被命名为“三分归一统”。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事难料,自有天机。
下面,我们就选其中几首作品为大家说道说道。
第一首,“乱”。此曲为整张专辑的序曲,用宏大气势来表现穿越时空的历史感和哀鸿遍野的乱世图景。
曲子开篇采用大编制的管乐加定音鼓描绘了恢弘的气势感。在1分29秒处才加入了唢呐,一下子就将这种气势感融入了强烈的中国风。
因为是一首序曲,所以曲子不长,2分钟左右,旋律也较为简单。但毕竟是组曲的开篇之作,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作品,所以也没更多可讲的,我们就直接进入第二首吧!
第二首,长坂坡。《长坂坡》讲述的是赵子龙单骑救主奋力苦战的故事。故事大家很熟悉了,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孤身救出少主,成就了一番君臣佳话。此曲节奏明快,刻意描绘了一人一马面对千军万马时的那种危机场面。
主要乐器是琵琶,辅以大编制,有一些协奏曲的味道,但不纯粹,整体听感给人一种完美的中西合璧之感。琵琶本身在乐曲之中不仅承担着赵云形象的塑造,有时候还要模拟战马的嘶鸣,体现战争的残酷,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值得大家反复聆听。
第三首,三顾茅庐。这次的主角是诸葛亮。周有姜子牙,三国有诸葛亮,都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在成就人生巅峰之前,似乎与普通人并无二致。我们不妨一下诸葛亮在《出师表》之中自述的片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该曲目也正是如此,用清新明亮的音符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开篇就是笛子营造出来的小清新质感,描述了一幅农家田园之美。
随后画风一转,古琴代表着身份崇高的帝王刘备,而箫则代表着躬耕南阳的诸葛亮。二者相互唱和,形成对谈之势。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终于,随着一阵悦耳的箫声,诸葛亮终于同意出山,成为辅佐刘备最得力的干将。
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小段的首尾呼应,似乎也和《出师表》最后的几个字完美结合在了一起,正所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好了,因为篇幅的原因,我们今天先介绍到这儿,下周我们接着来聊这张百听不厌的大型史诗音乐专辑《三国》,喜欢的朋友还请记得订阅我的专辑,下周见!
今天我想借助最近这段时间比较火热的电视剧《风起陇西》来开篇,谈一谈国产电视剧的现状,然后也讲一讲片尾那首不搭调的主题曲。最后再延伸一下,谈一谈2007年那张轰动全国的纯音乐专辑《三国》。因为在我看来,如果这部电视剧能够用上《三国》这张专辑哪怕其中的一首曲子,都将会成为可以载入电视剧教科书的作品,但很遗憾,《风起陇西》再次成为了不太注重原声配乐的电视剧作品,走回到了以前的老路上。
好,言归正传,我们先从电视剧《风起陇西》说起。
4月底,正是上海疫情闹得最是人心惶惶的时候,《风起陇西》的开播总算是或多或少转移了一点点人们的注意力,也将那股子肃杀的味道稍微扭转过来一些,让人们茶余饭后终于有了别的谈资。
其实早在该片的宣传阶段我就看过预告片,精致的服化道,演员也不错,类似电影的色调,一下子就进入了我的必看片单。记得上一次看到类似的片子,那还得是《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但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三年啊,期间充斥了多少拿不上台面的电视剧和电影。
早些年的国产剧可真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从我有印象的国产电视剧那时起,似乎每年都会有好的作品诞生。历史的有《老三国》《老水浒》以及三部清宫帝王剧。现代的有《黑冰》《黑洞》等等。再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打开了美剧的潘多拉盒子,一发而不可收拾。似乎就没再关注过国产剧集,但偶尔通过各大网络平台也还是关注着国产剧的发展动态。确实在那段时日里,更多的国产剧走的都是流量密码这条路。什么意思呢?就是请来的主角,清一色都是当红炸子鸡,无论会不会演戏,编剧有没有逻辑硬伤,服化道到底符不符合历史。这些问题似乎在明星闪耀的星光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所以,大多数作品也都是些毫无逻辑可言,纯粹博年轻人眼球的东西。当然,除此之外,剩下的还有一个永不衰败的大热门,那就是抗日神剧,但此类作品我提都不想提,纯粹侮辱智商。
直到2019年的《长安十二时辰》让我刮目相看,我才想起,一晃眼竟已经快10多年没看过国产剧了。而这样一部好的作品给了我足够的震撼之外,也促使我努力去翻找是否还有类似的佳作,但很遗憾,除了那些我实在不爱看的讲述家长里短,婆媳恩怨的作品,我真没找到几部看得下去的作品。掰着手指头也就数出了《大明1566》《鹤唳华亭》这两部。
于是我发现,整个国产剧呈现出了一个完美的金字塔形状。最庞大的底部是大投资但粗制滥造的偶像剧;金字塔的中间是占据着各大卫视黄金时段的无脑神剧;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一小部分才是这些无论演技和投资双在线的好作品。但奈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注定会有什么样的作品。你以为那些拍无脑神剧的导演和编剧真的很傻么?其实完全不是,而是他们明白只有这么拍才有最佳的票房或者收视率,也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最大化。不是么?
说回到《风起陇西》,从目前的评分来看,确实算得上三年以来的最佳。豆瓣仅差0.1分就可以上到8分这个档次。我粗看了一下评价,依然是两个极端都很多。这其中排除掉那些非常刻意的低分和高分,我认为至少7.5分是可以得到的。其中很多给了三星的朋友主要是有些受不了古装剧之中的现代口语成分。剧中经常会存在诸如:开晨会、出外勤、抓活的这类型的现代口语,甚至连“干货”这个网络词汇都出现过,确实让观众觉得挺意外,有出戏感。一时间会闹不清楚到底是古装剧还是一帮现代人在玩Cosplay。
但其实从我的角度出发, 我倒觉得无伤大雅。毕竟全片都是文绉绉的古文就真的好么?遥想一下当年看《老三国》的情形吧!那时候我大约上初中,喜欢三国是从街上的电子游戏开始的。但看着三国演义里边儿那些大篇幅的文言文,实在很劝退。甚至一度造成了我对古文的恐慌。高中时候面对着诸葛亮的《出师表》可谓是心情极其复杂。当老师要求我们要对《出师表》全文背诵的时候,你更加可以想象我当时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瞬间奔过了一万匹那什么马。
所以,我其实并不排斥古装剧可以将语言尽量地口语化,而且,说实话,真正的古代,也大多都是讲白话,只有当需要写成书面文字的时候,才会用官话,也就是文言文记载下来。而且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格调高,而是为了节约宝贵的竹简或者绢帛。
直到明清时期纸张大量普及之后,白话本小说自然也就成为了民间的主流。能用白话写,干嘛还非得写成大家看不懂的文言文呢?您说是吧!
那么,《风起陇西》这部还算不错的剧集,原声音乐又如何呢?说实话,很一般,氛围音乐居多,没什么能让我有深刻印象的作品。倒是片尾那首毫不搭调的主题曲让我印象颇深。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首作品吧!
歌曲名字叫做《我不要熄灭在风中》,由新裤子乐队演绎。曲调和歌词都是励志类型,旋律简单,节奏非常动感,朗朗上口,随便听上一两遍就可以跟着哼唱。单独听确实还不错,但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一部制作那么精良的古装剧为何要选用这样一首摇滚歌曲来当主题曲?二者在风格上实在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也许这就是导演的反叛精神的另一个体现吧,就和那些出戏的现代口语一样。
曲子一开始用吉他做不插电弹奏,配合着一个忧郁的男声完成了第一段的演唱。听感尚可,没有激情,显得比较慵懒。但随之而来就是插电摇滚的节奏,加上激情澎湃的演唱。有些声嘶力竭,但也充满着力量感,将歌词之中的励志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全曲我觉得最舒服的地方是在2分06秒开始的间奏部分。一种有着遥远距离感的哼唱混杂着稳定而有力的节奏。让曲子的高潮逐渐回落,回归到了不插电的吉他部分,首尾呼应做得很好。
但本期节目除了这首歌曲,我还用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音乐,想必大家都已经听出来了。这些音乐并非来自《风起陇西》,而是2007年由瑞鸣音乐出品的大型史诗《三国》,但碍于篇幅,这部分引申的内容请允许我单开一期来讲述,那么我们就下周再见吧!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法国反差乐队的探戈专辑。上一期我们欣赏了专辑中的两首曲子,都是阿斯特·皮阿佐拉的杰作。
而且,越当我开始详细了解这张专辑的曲目之时,我就越加发现这个名字似乎和专辑有着相当强烈的关系。但就是这样一位探戈天才在他某一段时期差点就抛弃了探戈,甚至还一度以写作探戈音乐为耻。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最终改变了他的想法,让他最终成为了最著名的探戈大师?下面,我们就走进皮阿佐拉传奇的一生。
阿斯特·皮阿佐拉1921年诞生于探戈之乡阿根廷。幼年的时候跟随父母举家搬迁到了纽约,纽约在他的人生中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上一期我们也有提到过那首“再见诺尼诺”就是在纽约写作的,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这一写就写成了一首闻名世界的佳作。
皮阿佐拉在纽约的时候,接触到了大量的音乐风格,几岁就学会了演奏班多钮手风琴,13岁时获得了一个和探戈有关的电影配角的演出机会,从此,皮阿佐拉就与探戈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7年,皮阿佐拉家族迁回阿根廷,已经有了相当音乐基础的皮阿佐拉和专业音乐人士有了更多的机会,并展露了作为手风琴演奏家的惊人才能。不过这时候皮阿佐拉对古典音乐,特别是古典钢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刚好那时候世界级钢琴演奏家阿图尔·鲁宾斯坦也旅居阿根廷了一段时间,皮阿佐拉更加地表现出了对鲁宾斯坦的崇拜,甚至专门为其写作了一首钢琴曲,并当面求教。鲁宾斯坦虽然不认为那是一首成功的作品,但还是看到了年轻人的潜质,推荐皮阿佐拉到正规的音乐学院去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统古典音乐学习之后,皮阿佐拉也确实展现出了他过人的才华,赢得了前往法国巴黎深造的机会。到了欧洲,皮阿佐拉打算隐瞒自己曾作为探戈音乐家活动的经历,认为当一名探戈音乐家是一种耻辱,而想一心投入纯正的古典音乐世界,但这个想法遭到其老师娜迪亚·布朗热(Nadie Boulanger)言辞激越的反对。因为布朗热早就从鲁宾斯坦等人口中得知皮阿佐拉对于探戈音乐有着那种写在基因里的天分,于是打消了皮阿佐拉放弃探戈的想法,热忱地鼓励皮阿佐拉大胆地在探戈的世界中耕耘出一块新的土地。无论对于皮阿佐拉,还是对于探戈音乐艺术,甚至世界音乐史而言,这个后来被证明为富有远见的建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因为正是布朗热向皮阿佐拉证明了音乐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虽然探戈一开始确实诞生于所谓的“社会底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动感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早已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想通了此关节的皮阿佐拉,开始大胆创作,将现代化的古典、爵士等先进音乐技法融入探戈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探戈的激情来构架严肃音乐。”
确实,多种技法共同构建出来的探戈音乐,就如同这两期节目里选用的音乐一样,他们不完全是探戈,也不完全是古典音乐,而是二者相结合出来的美妙混血。这种音乐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不需要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地来听,可以是一种完全放松的姿态,甚至可以随着节奏翩翩起舞。而同时,它又运用了传统古典音乐所独有的小型室内乐队的构成来演奏,让传统的古典爱好者也能产生出足够的兴趣。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反差乐队想要表达的方式。同时也是对皮阿佐拉最好的致敬吧!
皮阿佐拉一生创作了300多部探戈作品,创作高峰期长达30年的时间,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1990年中风之后在宣告结束,并在两年后病逝于故乡阿根廷。
可以说,没有了皮阿佐拉,我们很难想象探戈将会成为一种世界级的音乐,至少也不可能成为一种被社会所有阶层都认可的音乐。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
好,下面我们接着来说反差乐队的作品。
第一首,contraste,反差。这首作品也是皮阿佐拉的作品,且作品名刚好和反差乐队的名字相同,虽然反差乐队早在2000年就成立,而这张专辑是2009年才录制的,但我绝不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关联,甚至我直接认为正是这首曲子促成了一帮热爱探戈的古典音乐家凑在一起成了反差乐队。所以,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首重要的作品。
曲子开篇用掌声混杂着弦乐似乎毫无章法的节奏,紧接着便是小提琴和钢琴的配合,用极具动感的演绎拉开了序章。等序章结束之后,小提琴和钢琴之间交替用协奏曲的思路展开了主旋律。主旋律带有较为浓烈的悲伤氛围,就像是一个失恋的人在回味自己恋爱的整个过程。时而美妙,时而激烈,时而悲伤。整体曲风甚至还带着一些诙谐幽默。让听者无不陶醉其中,跟着高兴,跟着失落。这就是皮阿佐拉的厉害之处。
第二首,La Cumparsita,化装舞会。这首曲子是乌拉圭探戈大师赫拉多·马托斯·罗德里格创作的经典探戈舞曲,相信主旋律一起来大家就都会表示耳熟能详的。该曲目写作于1916年,是马托斯为一个假面狂欢节创作的歌曲,原本是有歌词的,但音符本身就是一门全球通行的语言。所以,纯音乐的版本比演唱的版本更加收到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这首曲子的演绎也很有意思,全部采用弦乐来完成。各种和弦和节奏的掌控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将一个四人室内小乐队的特点充分表现了出来。这张专辑的录制本身也相当出彩,如果我们仔细听的话,能够很明确地感受到不同乐器之间的配合,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就是全部的乐器,但营造出来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会输给一个大编制乐团。这首曲子节奏的变化非常丰富,时快时慢的速率就很考验乐手之间的默契程度。
而反差乐队最厉害的就是节奏有着极大默契的同时,还能保证优异的音准,再加上极致的录音和乐器定位,让我们通过立体声的播放设备就能够明确感知到不同的乐器所处的位置,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带好耳机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一段旋律。然后您就会惊讶的发现,整个乐队就位于您的正前方,以一个扇形展开, 小提琴在左前方,中提琴在中间,大提琴在右前方。
怎样,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这就是一张好的专辑带给我们的震撼感受,我们可以从其中获得极佳的旋律,也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让耳朵享受一场饕餮盛宴。
好了, 专辑和作者以及乐队的简介通过两期节目也介绍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靠大家自己去感受和了解吧!本期节目就是这样,我们下周再见!
#法国“反差”乐团和探戈的激情碰撞「Cafe 1930 Tangos」(2009)
很早的时候就一直想给大家推荐今天要讲的这张专辑,但一直怕和电影没太大的关系而被听众说我不务正业。不过仔细一想,其实我主要讲的本身就是音乐,而电影或者电视剧只是我讲述音乐的一个载体,所以,今天我还是决定隆重地向大家介绍这张我反复聆听过的专辑。
这张专辑的演绎和制作被我一直当作发烧天碟一般的存在,因为乐器的层次表现实在是做到了分毫毕现,这种级别的专辑在我看来,好听的同时,也完全可以作为检验播放设备最好的音源。当然,前提条件是大家都能够收入一张正版的专辑,最不济也得是在正规的音乐平台上用最高音质来播放。当大家用好的器材来播放之时,大小提琴的相互交织的层次感和传说中的那种松香味就会呈现在您的面前。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当初我发现这张专辑的时候,简直是如获至宝!
好,说了这么多,一直都没说到底是哪张专辑。专辑的名字叫做《Cafe 1930 Tangos》,翻译过来就是《1930年代咖啡馆里的探戈》。诚然,这张专辑就是刻意去营造了一种以前老式咖啡馆里的音乐调子。所以,这注定是一个小型乐队,整体的构成就是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架钢琴,一把吉他。偶尔情况下会加入一点管乐和人声的哼唱,所以最多也不过就是6个人的一个小型室内乐队。如今,这个乐队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存在,他们在2000年前后建立,为自己的乐队起了个有意思的名字,叫做“Ensemble Contraste”,也就是“反差乐队”的意思,目前乐队的大本营在法国西北部加莱地区的哈德洛城堡。他们的宗旨就是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相互融合,让严肃的古典音乐能够多结合一些现代音乐的活泼氛围。于是,在2009年的时候,这张咖啡探戈的专辑应运而生,成为了跨越时代的经典。
很多朋友可能会担心听不懂这类型古典味道较为浓重的音乐。但其实大可放心,反差乐队早已考虑到了各种听众的感受。所以,这张专辑故意选用了节奏感特别有特点的探戈舞曲。而刚好,探戈这种舞曲的表现形式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在全世界都做过了程度很深的普及的。至少在目前的中国,很多城市都有拉丁舞的培训学校,甚至很多小孩在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拉丁舞。所以,从音乐的风格接受度上来说的话,我丝毫不会担心。
下面,我就尝试用专辑中的几首曲子来让大家感受一下整张专辑的制作水准和音乐氛围,相信大家听过之后,也会深深喜欢上这张专辑的。
第一首,Adios Nonino,再见,诺尼诺。1959年由阿根廷探戈大师阿斯特·皮阿佐拉创作于纽约,目的是纪念他的父亲诺尼诺·皮阿佐拉。其实这周曲子早在1954年的时候,阿斯特就已经开始写作,但因为种种原因只写出了其中几段比较诙谐的和弦,但缺乏基础旋律将其串起来。一直到1959年父亲去世之后,悲伤的氛围和父亲在一起的种种浮上心头,才让阿斯特有了灵感。所以,我们在这首曲子之中,能够听到激情澎湃的开篇引子,也能听到温柔至极的基础旋律,当然,曲子中还存在着一些诙谐幽默以及悲伤的氛围,让听者能够很明确感受到来自作者当时面对父亲死亡的那种深切缅怀,但又回想起往日种种的复杂情绪。这就是父亲对孩子的爱,也是孩子对父亲的思念。
而且,在反差乐队的演绎之中,我们通过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共同的配合,相互交织的音符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对话以及那些谆谆教诲和殷切的期盼。
所以,当我们在聆听这首曲子的时候,如果没有了解到这些背景知识的话,可能只会单纯地觉得很好玩,一会儿诙谐幽默,一会儿铿锵有力。但如果了解了之后再来听,就会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浓烈的思念和对父亲崇高的敬意。
第二首,cafe 1930。这首曲子也是整张专辑名字的由来。曲子本身也是阿斯特·皮阿佐拉的作品。这首作品原本是一个组曲中的一首,组曲的名字叫做《探戈的历史》,由四首曲子 组成。四首曲子将探戈划定了四个年代,第一个年代叫做世俗的1900年代,第二个叫做咖啡的1930年代,第三个叫做俱乐部的1960年代,第四个叫做探戈的现代,当然,现代特指的是1980年代,也就是这些组曲创作的年代。
我们现在听到的就是组曲的中的第二首,咖啡的1930年代。曲子讲述的是探戈经历了世俗年代之后,开始向小型化乐队发展,也就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4-6人乐队的基本构成。而那时候的咖啡馆也好、剧院也罢,探戈出现的频次是相当的高,人们也更热衷于跟随者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而且这个时期的探戈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欢快旋律,正如这首曲子一样,有时候会充斥着大量的悲伤氛围和浪漫氛围,为舞者刻意在一首曲子里营造出时快时慢的舞蹈节奏,就能够像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般,让无论舞者还是听者都能够融入到音乐之中,体会到探戈音乐的魅力。
曲子整体比较长,有7分46秒。所以,这首曲子就不能用我们平时说的几段式来做简单的分析。因为,在实际的聆听感受中,我们完全能够找出2-3首曲子的感觉,但作者将这些旋律用优美的过渡将其连接了起来。就让我们有时候徜徉在欢快的节奏之中,有时候又在极其安静的氛围之中寻找爱意的表现。
总之,这就是一首真正可以做到百听不厌的神奇探戈,无论您想要什么样的情绪,都可以在这首曲子之中去尝试寻找,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限于篇幅,对这个极其优异的专辑,今天的介绍只能到这里。下一期,我还会接着来聊这张Cafe 1930。那么,我们就下周再见吧!
有一种细致叫「清明上河图」,还有一种美叫「千里江山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来自于北宋时期,而且也都是绘制在丝绢之上的绘画作品。
而我们今天要给大家重点介绍的就是千里江山图,这是画家王希孟的作品,王希孟是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画家,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详细记载。后世关于他的记载主要是根据画作上蔡京的题跋而得知。
当然,作为一个画家,其一生不可能只画过一张作品,但仅凭这一张画作就足以傲视群雄,让其成为北宋时期绘画的代表人物,艺术成就与张择端和宋徽宗赵佶本人齐名而享誉天下。
通过画卷上蔡京的题跋我们可以得知,王希孟大约1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宋徽宗的画院生徒,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大约是在其23岁去世前两年完成了这幅旷世奇作。所以,这也成为了他唯一传世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画用整绢一匹,画山峰起伏、江河浩淼之景,渔村野市间于其中,并描绘了众多的人物活动。用传统青绿法,用笔极为精细,在兰绿色调中寻求变化,为千古青绿之杰作。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我之所以花了点篇幅来介绍这幅千古佳作,正是因为我前段时间玩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游戏,名字叫做《绘真·妙笔千山》,由故宫博物院授权,国内游戏巨头网易制作。游戏开篇就让我感受到了一幅动态的千里江山图,辅以绝美轻盈的古典音乐,一下子就让我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游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通过手指在手机上滑动或着点击即可,主要是解决一些小小的谜题。流程也不长,一口气玩下来也就两个来小时。但关键是我觉得制作团队非常用心,将千里江山图的很多细节和他们想要讲述的故事做到了很精彩地融会贯通,就可以让我们在极其细腻的笔触下,感受来自1000年前的丝绢画之美。也让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绘画的精髓。
这样的创意我真的愿意给满分,无论是画面还是音乐,极致的融合可以让我们的思绪可以跑到1000年前的宋代自由飞翔,借助精美的画面感受北宋时期最开放、艺术成就最高的中华大地。
言归正传,我们来谈谈游戏的原声配乐。记得我之前聊过,游戏的配乐和电影电视剧不一样。电影配乐因为画面长度是固定的,所以音乐长度可以根据画面所需精确到毫秒级。但游戏则不一样,每个玩家在游戏里停留的时间是完全不一致的,那在游戏里展示的音乐就需要表达意境和情绪的同时,也要照顾到旋律本身的衔接。所以,除去头尾的音乐,剩下的大多也肯定都是一些氛围烘托的音符,所以并不具备之前给大家讲的什么三段式四段式的格局,有时候甚至是一小段音符不断的循环播放,直至玩家进入到下一个场景,音乐也才会随之改变。
不过,这样的作品就没啥好听的么?还真未必。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部《妙笔千山》就是真正的用心之作。他的音符在古典气息很浓的同时,又通过和现代乐器配合的表现形式,让我们很容易去欣赏这种古典气质。
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游戏开篇的音乐,叫做居所·碧浔芙蓉调。首先得原谅我不懂中国古典音乐,不知道此段旋律是否有出处,亦或者是游戏的原创音乐。因为遍寻作者,发现该专辑由好几位作者共同创作,难得的是几人的通力合作竟能够让作品整体风格保持一致。这一点可以说作品的前期策划肯定是非常好的,所以才能有着一致的目标和理念。
曲子开篇用琵琶弹奏出一段非常写意的音符,旋律本身很欢快,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春天里踏青的惬意之感。背景中辅以淡淡的空灵氛围作为衬托,让我们在听此曲时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感受。
第二首,舞乐·难觅知音。曲子不长,1分40秒,但将传统乐器琵琶、扬琴和电子音乐结合地非常完美,四三拍的旋律让主题中“舞乐”的概念迅速流转起来,听者无不想跟随节奏翩翩起舞。
特别是在曲子中间部分加入的一小段打击乐更是让整首曲子充满着动感和节奏,而且在那么短的时长里愣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三段式,实属不易。
当然,专辑中更多的音符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氛围音乐,适合在玩过游戏之后再来单独聆听,回想着游戏中绝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脑海中就可以瞬间放飞自我,成就一段和古人思想上产生交集的佳话。
最后,借用一段游戏本身的宣传语来结束今天的节目: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聆听古典雅韵的背景音乐,徜徉一卷卷绘真之中,看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品奇峰异水,世间独绝;享古人志趣,悟画道真谛。
很久都没有聊国产电影电视剧了。今天我们来聊一部2018年上映的国产电视剧《将夜》。
《将夜>是一部改编自同名网络长篇小说的电视剧,最初是在起点文学网上一炮而红的作品,作者叫做猫腻,至今已经有很多作品被搬上了荧幕,包括大家很喜欢的《庆余年》。
但相比之下,其实我更喜欢他的穿越类型,而不是玄幻类型。《将夜》刚好属于后者,所以无论是书抑或电视剧我都是没有看过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何要来给大家讲述关于它的节目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音乐本身。
《将夜》在2018年算得上是一部制作比较精良的电视剧,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都还算不错,甚至有胡军和郑少秋这样的老牌演员加盟,我曾一度动了念头要去观看一番,但一看到奶油般的男主就还是瞬间劝退了。我其实并不是很反感帅气的年轻男演员,因为易烊千玺在《长安十二时辰》之中的表现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无论造型还是气质都令人难忘。反观将夜的男主剧照,又回到了那种很装的范畴里,头发非得有点故作飘逸的刘海,而且皮肤太过白净,和周围的其他演员站一块儿总有种出戏感,始终缺乏真实性。
当然,以上感觉也仅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不具备任何代表性,从沉淀至今的豆瓣评分来看,其实还是强过了大多数同类型作品的。毕竟按照目前国内电视剧的水平,能及格就算谢天谢地了,能上7分已然属于优秀级别。所以,对将夜感兴趣的朋友大可不必因为我的这点私人感受而放弃了一部还不错的作品。而那些《将夜》的粉丝也大可不必因此来攻击我,因为接下来我就要开始努力夸他了,当然,我说的是音乐。
负责《将夜》电视剧音乐制作的是国内著名音乐人阿鲲。听过我之前节目的朋友应该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因为今天这期节目已经是我们第三次介绍他的作品了,前两次分别是《舌尖上的中国》和《鹤唳华亭》。《鹤唳华亭》也许有人没看过,但舌尖系列我觉得没人没看过了吧?我觉得舌尖系列恐怕是中国本土最出名且重播次数最高的纪录片了吧!
好,言归正传,阿鲲老师的详情在此就不赘述了,之前的两期都有过介绍,大家可以稍后去翻看之前的节目。我们在这里就着重来讲述他为将夜所创作的原声音乐。
因为《将夜》是一部长达43集的电视剧,而且从原著的篇幅来看,2018年的43集顶多算是第一季,后面按照同样的容量至少还有两到三季,但这就得看制作方的意愿了。
所以如此长度的篇幅,场景又变幻莫测还带有较为浓重的玄幻色彩和民族特点,音乐上的容量自然也得比较丰富。于是,我们看到了阿鲲为《将夜》制作了一张收录了60首曲目的原声专辑。目前这个专辑在各大音乐平台都有,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来聆听。
当然,从我的角度我也不可能将所有曲目全部讲解一遍,特别是其中那些纯粹的氛围音乐。我依然是挑选出了其中的三首最精华的作品来为大家讲解。
第一首,将夜主题曲。这首曲子主要作为电视剧的片头曲来使用。通常来说,片头片尾曲对一部国产电视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和我们国家观众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独特审美有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剧这种表现形式就让大家有了一个不需要走进电影院就能观看到好故事的渠道,而且电视剧对剧情的容量还是往往是电影的几倍到几十倍。常规来说,大家最喜闻乐道的美剧很少会制作时间很长的片头,甚至大多数美剧的片头都是隐藏在片子前四分之一的位置,先靠剧情将人留住,再用片头来强调一次品牌效应。
而我们的国产电视剧,则通过一个篇幅较长的片头来彰显用了什么样的演员,服化道细不细致、导演给不给力,歌曲好不好听的方式来综合引导观众留下观看。
好,回到音乐上来,曲子开篇非常壮阔,这样的音符就是典型的通过气势来拉观众注意力的方式。当然,从旋律本身来看的话,整首曲子是一首三段式的处理方式,先气势磅礴,继而用大提琴和洞箫来交替演绎一段柔情的旋律,体现着男性的力量感和女性柔美的质感。第三段再次恢复到气势上来,营造出来的感觉就如同太极八卦一般,阳中有阴,阴中带阳。
第二首,将夜主题萧变奏。这是一首非常柔美的曲子,整体风格和我们以前给大家讲过的《鹤唳华亭》主题曲“萧”如出一辙,但在旋律的变化上更加优美和地道,更显阿鲲老师的功力。旋律本身很简单,小调为主,356为基础音,但几处高低转折所形成的变奏给整首曲子带来了脱俗的质变,让一首哀伤的小调转变成为了一种飘逸且有仙境氛围的存在。这首曲子被我发现的当时,可谓是如获至宝一般,反复聆听过数万次,这一点是丝毫不夸张的事实。如今,终有想起好东西不能够私藏,于是在这里郑重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曲子中的几处高低转折,实乃天籁之作。
第三首,将夜主题之渭城。这是主题曲的另一首变奏曲,玩的也是气势磅礴的路子,曲子不长,两分钟都不到,但直抒胸臆,再也没有委婉的余地,将气势从头到尾贯穿到底,而且开头的大提琴刻意营造出了一种带有一丝丝悲壮的氛围。等到曲子中部的时候,节奏不紧不慢,将气势拿捏得死死的,将整个渭城的繁华与富庶通过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音乐我觉得只要大场面都可以借鉴使用,特别是在国风的曲子中,难得碰上阿鲲这样优秀的作者,我们终于不用再在日本写的大唐盛世中来感受音乐的魅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好了,本期就是这样,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期见!
上一期我们讲了关于电影之中凡人英雄的落寞,但这一期我想讲讲那些被搬上大荧幕的真正的凡人英雄。
今天的主角来自1970年4月的三位英雄。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指令长吉姆·洛威尔、指令舱驾驶员杰克·斯威格特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弗莱德·海斯。他们的英雄故事在1995年被拍成了电影,我们先记住这几个名字,然后我们再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他们的英雄事迹。
1960年代,美国在美苏太空竞赛之中逐渐取得了优势,特别是1969年7月20日,当尼尔·阿姆斯特朗首次代表全人类站在了月球表面之后,美国可以说完胜了与苏联的这场竞赛。而且在之后的10年之中,阿波罗系列任务更是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持续进行了若干次登月任务,使得我们真正开始了解我们的这颗卫星,对月球的科研考察还能给我们研究整个太阳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而我们今天的三位主角就是这一系列任务中第三次登月的主要人物。在他们之前,阿波罗11和12号已经圆满完成了两次登月任务。
有朋友可能会好奇,为何第一次登月的任务编号会是11号。那是因为1-10号任务都是为登月做了充足的准备,从近地轨道出仓,一直到绕月飞行,1-10号任务的充分准备为后续任务的成功着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是才有了我们开头提到的1969年7月20日震动全球的壮举。
而阿波罗12号在第一次登月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做到了轻车熟路,完美完成了任务。但到了13号的时候,各种小意外却接连不断地困扰着任务本身。而西方通常也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在民间还有着黑色星期五的传言,也就是当一个月的13号与周五重合之时,就会被认定为黑色星期五。关于黑色星期五的由来,还有着这么一个说法,传说耶稣正是在公元33年的4月13日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而那天刚好是一个周五,所以整个西方社会都对这两个重合的概念极其恐惧,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但其实经过现在比较科学的判断,公元33年的4月3日那个周五才是真正的耶稣受难日。但以讹传讹了2000年,黑色周五的性质在某些虔诚的信徒心中已经成为了迷信的代名词。所以当阿波罗13号任务确立的时候,NASA,也就是美国航天宇航局也曾郑重考虑过是否要跳过这个数字,特别是任务前的各种小麻烦不断,更是让当时的人们觉得要避开这个不祥的数字。
但最终NASA还是坚持使用了13的代号,毕竟作为当时全球科学界的翘楚,如果在一个数字上都有着迷信的色彩,还怎么给全人类灌输科学思想呢?于是,最终阿波罗13号的任务名称还是确定了下来,大家也就依然按部就班地开展着各种工作,有麻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决麻烦。于是我们才看到了后续所发生的一切,虽然麻烦越来越大,甚至直接威胁到了三位宇航员的性命。
1970年4月11日,三位宇航员在万众瞩目之下乘坐着阿波罗13号发射升空,直奔月球而去。2天之后,正当飞船离开地球321,860公里时,服务舱的二号氧气罐突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缘起于二号氧气罐的度数异常。此时休斯顿的指令中心要求他们进行“搅动氧气管”的操作,以达到三个氧气罐负载平衡的目的。但就是搅动操作之后,二号氧气罐就发生了爆炸。这次爆炸直接损坏了飞船上的服务舱。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如果爆炸波及到了指令舱的话,三位宇航员就当场殒命了。而如果波及到了登月舱的话,他们也就没有了返航的可能。
所以,当他们发现爆炸发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NASA历史上最著名的第二句话:“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第一著名的话自然是阿姆斯特朗说的那句:“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而当三位宇航员发现面目全非的服务舱之时,便迅速作出了返航的周密部署,此时的登月任务变成了艰巨的返航任务。他们只能抛弃指令舱和损毁的服务舱,将氧气全部集中到完好的登月舱之中,开启了3个人的4天返航之旅。
在这趟旅程中,3个人不仅遭遇了爆炸,更在接下来的返航途中遭遇了生命维持的重重考验,最终在1970年4月17日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
三个人的英勇表现征服了全世界的人们,也因此获得了美国平民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由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总统亲自颁发。
至此,阿波罗13号的任务遗憾结束,但其带给后续阿波罗任务的宝贵经验可以说是挽救了无数宇航员的生命,他们的行动也被历史所铭记,成为了宇航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自救壮举。
1995年,也就是真实阿波罗13号事件发生25周年的时候,好莱坞将这个故事搬上了大银幕,由当时美国最炽手可热的影星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朗·霍华德执导。关于电影有个小细节不得不说,那就是NASA内部的设施因为属于机密,不允许摄制组进场拍摄,导演朗·霍华德就带着道具组的几个人去参观了一次,回来后凭借着超人的记忆力搭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片场来拍摄内部的戏份。等到电影上映之后,NASA当时的主管大发雷霆,质问手下的员工到底是谁放了电影剧组进场拍摄。这个疑问一直到《阿波罗13号》电影的幕后花絮放出才得到平息。原来剧组正是通过场景搭建和大量的绿幕加电脑后期技术才完美还原了电影中我们看到的NASA内部场景,此片的技术运用,也为后来的好莱坞大片指明了一条可供参考的制作道路,所以,后期的很多电影,特别是科幻片就大量运用了这种虚实结合的拍摄手法,而且随着电脑特效的日新月异,我们现在从肉眼的角度已经几乎不可能分辨出这些大制作影片的场景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拟出来的了。
影片的原声音乐由好莱坞当红制作人詹姆斯·霍纳负责。我们在此主要讲述他的主题曲部分,选用的版本依然来自由艾瑞克·孔泽尔改编,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演绎的版本。
之所以选择这个版本,主要是因为原版太长,整整7分钟,而改编的版本在保留最精华的部分之后,时长缩短到了4分36秒。而且配器和录音上更加豪华,整张专辑就叫做《大片》,发行于1997年。专辑中的其他曲目我也会找机会给大家讲述。
曲子开篇非常雄壮,采用打击乐和弦乐来烘托出一个惊艳的开场,随后采用管乐为主的基调打造了一个略微带有军旅色彩的引子。这其实很好理解,NASA虽然是一个科学机构,但担任宇航员的通常都是来自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这在任何一个具备宇航基础的国家都是一样的。
而且这种类型的旋律非常容易营造出振奋人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能够发现,在这首曲子中,这段旋律通过不同的配器方式重复了好多次,仅在2分钟到2分30秒处刻意柔和了30秒钟。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后面更加雄壮的旋律来铺路。
当然,更加雄壮的旋律背后也需要一段柔情的旋律在做支撑,就像是一个人有骨血,也有肌肤一样,柔中带刚,刚中有柔,这就是一首优秀的音乐带给我们的终极体验。
好了,本周就是这样,我们下期见!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22 episodes available.
232 Listeners
1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