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37 靈敏度翻倍不用換儀器,只要加…兩顆葡萄!?
「大家!把能量集中到我身上!」
也與你曾經在網路上看過這樣的影片:把葡萄放進微波爐裡加熱,結果會「發爐」產生電漿,發出金光閃閃的光芒。
這是因為微波在葡萄的折射率與尺寸下,剛好在內部形成住波共振,讓能量蓄積在葡萄裡,葡萄就變成「元氣玉」了。
這個現象,現在被拿來提升量子感測器的效能了。
在這個澳洲麥覺理大學發表的研究中,使用的量子感測裝置是利用具有「氮—空位中心」(Nitrogen-Vacancy Center)的奈米鑽石來量測磁場。
N-V 中心是鑽石晶格中的一種缺陷,由一個氮原子替代碳原子及相鄰的碳空位組成,N-V 中心的基態具有三重態(triplet,也就是自旋 S=1)結構,包括 m_s = 0 和 m_s = ± 1(自旋在Z方向的分量),本來我們講「三重態」通常是它們能量在沒有外加磁場時應該會一樣,不過由於微觀而言,材料內部的電子之間的自旋交互作用,在無外加磁場時,m_s = 0 還是會比 m_s = ± 1 的能階低約為 2.87 GHz,當外加磁場時,m_s = ± 1 這兩個能階會因為塞曼效應(Zeeman effect,詳情請見「量子熊」頻道影片)進一步分裂。
由於這個能階結構如果用頻率為2.87 GHz的微波照射N-V奈米鑽石的話,可以把它從m_s = 0激發到m_s = ± 1,讓材料內 m_s = 0 的N-V中心變少、m_s = ± 1的N-V中心變多。
這次的研究利用的是「光學檢測磁共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 ODMR)」技術。
由於上述的能階結構,在外加磁場時,m_s = 0, 1, -1 所得到的光譜譜線頻率會不一樣,而且後兩者會跟外加磁場強度有關,因此我們只要看 m_s = 1 跟 m_s = -1 的光譜能量差,就可以知道外加磁場有多大了。
而由前述的「葡萄發爐」現象得到的靈感,研究團隊認為可能可以利用葡萄增強微波磁場,以提升 N-V 中心的 ODMR 信號靈敏度。
葡萄的關鍵特性在於其水性介電體的性質。
葡萄的角色包含其折射率以及形態相依共振(morphological-dependent resonance, MDRs),葡萄由大量水分組成,其微波頻率下的介電常數約為 79.21,能有效集中微波能量。
當兩顆葡萄擺在一起組成「二聚體」時,微波磁場在葡萄中間的空隙被局域化形成熱點,這些熱點與 N-V 中心的耦合增強,使 ODMR 信號對磁場的響應更靈敏。
實驗結果顯示,加入葡萄後,微波磁場強度增強約兩倍,ODMR 對比度提升超過兩倍(對比度越高訊號越清楚),顯著提高量子感測器的效能;兩顆葡萄間隙約為 0.5 mm 時,磁場熱點效果最佳,間隙過大或過小均會導致效果下降。還有,葡萄的最佳大小是27 mm,做為參考:10 元硬幣的直徑是 26 mm。
這個研究,發表於2024/12/19的Physical Review Applied(應用物理評論)期刊。
結論就是,以後用N-V奈米鑽石做ODMR磁場檢測實驗時,實驗裝置要放兩顆葡萄,你的儀器靈敏度就會自動變兩倍(平常靈敏度兩倍的機器價格可是貴不只兩倍),再搭配綠色乖乖的話,這組儀器就無敵啦!
#葡萄發爐 #量子感測器升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