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橘子也能卖钱?甚至能卖出几百元的高价?最近,有网友发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卖家挂出发霉变质的橘子作为商品销售,并在商品描述中声称“适合做实验用”“可用于研究、学习”等。
真的有人买吗?媒体调查发现,这又是部分网民的哗众取宠之举。发霉橘子不论是几十元还是数千元的标价,销量都是零。但这场闹剧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和价值观扭曲。
先说这发霉橘子,本应该被扔进垃圾桶,却摇身一变包装成了“实验室在逃橘子”。且不说橘子来源、霉菌种类、生长状态全不明,真正的科研哪能这么干?更值得警惕的是,发霉橘子滋生的青霉菌可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炎,其孢子若在运输中泄漏,接触者轻则过敏,重则面临真菌感染风险。这样的商品不仅不具备科研价值,反而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发霉全家桶”“养臭水”等奇葩商品的泛滥也暴露出部分平台的算法缺陷——正因为算法不断将噱头商品和谣言短视频推送到用户首页,才令部分网民闻风而动,吸引更多不良商家跟风。因此,交易平台应当承担起审核责任,对“发霉”“腐坏”等关键词实施智能拦截,及时清理下架明显存在健康风险的商品。短视频平台等也要拒绝那些“二创”产品,避免更多的网友被虚假信息所迷惑。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科学教育,让更多人建立起科学的认知。与其在二手平台追逐“霉菌盲盒”,不如把好奇心用在正经地方。毕竟,发霉的橘子最适合的归宿是垃圾桶,而不是荒诞的交易市场。
文案|李妹妍
出镜|姜雪媛
拍摄|姜雪媛
剪辑|姜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