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今日广东·乡音(粤语)
Share to email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X
湾区今宵月正圆
——评谢显扬长篇小说《大湾恋曲》
王培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粤籍唐朝宰相张九龄写下这一深情吟唱,这奇丽无比的壮阔景象,便成为珠江湾区的千古绝唱。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而来,踏着新时代的鼓点,粤港澳大湾区横空出世。这龙腾虎跃的波澜壮阔、企业崛起、英雄辈出、新风拂面的景象,令不少作家为之感动,而欲一吐肺腑之言。广东作家谢显扬的长篇小说《大湾恋曲》,正是当中的一曲明月笛声,情深之至,韵味悠长。
湾区文学的出现,是有历史必然的。据世界银行数据,全球60%的大城市坐落在湾区,而湾区经济占世界的75%。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创造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与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不相上下,甚至超过旧金山湾区,这相当于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超过一个中等国家经济体,可入列全球十强。根据最近发布的2021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共有99家企业总部坐落全球四大湾区,数量创历年新高。粤港澳大湾区已与美国的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以及日本的东京湾区并驾齐驱,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
正是在这样的一幅历史大背景之下,我们跟随谢显扬的《大湾恋曲》,在“千年古月照今人”的人文风情之中,漫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这方热土之上。人流、物流、资金流,把科技的最新成果带进湾区,形成许多经济新形态。在这里,我们相遇了留学归来的新一代,全国各地涌进的“新移民”,还有本地而又与世界各地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华侨先祖与后人。在作家笔下,有智造车间的工匠技师、激活岭南江海人文源流宝库的导游、智慧农业工程里的种养能手、美食坊中的烹饪厨神、家政服务的高级雇员、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谢显扬这部显然带有纪实色彩的长篇小说中,一个个经历不同的人物形象轮番出现,尽显“遍地英雄下夕烟”的风采。
厚重的历史感,是《大湾恋曲》的亮点。谢显扬来自粤北山区,因而对张九龄开凿南雄古道,而畅通南北的历史特別熟悉。所以,在他笔下尽情展示了岭南与中原关系的历史变迁。在他笔下,秦始皇越秦岭、逐中原、破百越、征岭南,一统华夏版图;汉武帝南征北战,统一秦末分崩的南越疆域,再奏中华民族大团圆的主旋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粤籍大唐风度贤相张九龄,开启南北畅通的历史源流;而更多的历代贬谪岭南的中华风流人物,如承前启后将中原文化注入岭南文脉的苏轼,生发“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叹。鸦片战争以降,珠江文明传承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基因,领“西学东渐”风气之先,孕育出更多撬动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南粤仁人志士……无数叱咤中华大地的南国英雄儿女,为寻求救国真理,把生命释放于长天大地,将理想贯穿于岁月长河,谱写悠远而凝重的华夏传奇,璀璨中华文明史册。
浓郁的“粤味风情”,是《大湾恋曲》的另一亮点。谢显扬独特的工作经历,使他对广东的风土人情极为熟悉。在《大湾恋曲》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原汁原味”的“老广市井风俗图”。都说湾区创业者龙精虎猛敢闯敢干,这显然又同喜欢“生猛海鲜”有关。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畅游“鱼跃白蕉·鲈游四海”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节;入席百人海鲈宴,品尝“十全十味的白蕉海鲈鱼”;在欢快的粤乐声中,参加热闹非凡的“灯笼沙水上婚嫁”;随旅行团来到与白蕉广府人、客家人、疍家人迁移源脉相关的粤北武江、浈江、连江,乃至西江支流,参加山水人文生态寻根之旅。
谢显扬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作家,他长于散文式的抒情。在《大湾恋曲》中,他有意追求纪实性的文本风格,以散文叙事贯通穿透故事情节,但愿他的这一大胆探索尝试,能收获读者的体验共鸣。粤港澳大湾区在跟踪世界科技潮流中,正在斩关夺隘,而“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又使湾区经济错综复杂。对湾区的战略走向,众多经济专家尚且爭论不休,我们不能苛求作家,对湾区经济有更深刻的阐述。但凡一个深刻的大变革时代,总会有历史性的文学高潮出现。谢显扬的《大湾恋曲》,无疑是一次“吃头啖汤”的可贵探索。湾区今宵月正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关注湾区,为粤港澳大港区的腾飞,而献上自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深情吟唱。(作者系广东省政府原参事、南方日报原副总编辑)
(谢显扬,曾用笔名谢谦阳、谢腾辉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科长、处长,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部长、省直机关工委副巡视员(副厅)、二级巡视员(副厅)。现任省直机关关工委副主任。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系列政论文、大通讯、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十多篇作品入选全国年度选本,十多篇作品获奖,有的被文摘期刊摘为卷首语。《作品》杂志专号刊登7篇长篇散文;出版个人著散文集《流浪》《花语》《知遇》《名片》。个人著长篇小说《大湾恋曲》。与人合著长篇纪实文学《中国魅力雄关》(获“有为杯”文学奖)、《生命河流摆渡人》(入选广东省作协庆祝建党百年十部红色题材重点作品)、《突破北纬十七度》(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摄制30集电视连续剧《青春燃烧的岁月》制片人之一。多次获《南方日报》“十佳通讯员奖”。)
编审 | 王倩
距罗镜街有1公里的罗镜河边,有个叫石淇湾的地方,那有一座石山叫红石山,全部由石灰石构成。红石山附近的村庄里,有好几家用红石山的石头生产石灰的石灰厂。每间石灰厂都有一个大炉子,那就是石灰窑。
我小时候就住在其中一个村子里。我们村也有一间这样的石灰厂,就坐落在村边,距离红石山不足四公里。
以前,南方山区像我们罗镜这地方,农民耕作水稻,都是用石灰作为主要肥料。普遍的用法,是在禾苗插到水田后,生长一个月左右便把石灰粉撒到禾田里,接着有专人,一般都是以妇女们为主,用脚来回拨拉刚撒下的石灰粉,将其与土壤融合,以便禾苗吸收。之后,禾苗就会蓬勃生长。村民们都说,用红石山的石头烧出来的石灰,耕作出的稻米颗粒饱满,稻米煲出的饭也柔软可口,煲出的粥更是气香味美,入口顺滑。
石灰厂烧石灰前,工厂都会收购储备足够的红石山石头和燃料。到开始烧石灰时,烧窑师傅先把石头装到窑内,再把用作燃料的草也送入窑内,最后点火,一直到把石头烧成石灰,大约要烧两日两夜。之后待石灰冷却,就可以取出石灰,这就叫出窑了。出窑这天,需要石灰的农民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购买,回家后把石灰摆放到空置的旧屋里,还得在石灰上浇上适量的冷水,待其氧化,就可储藏备用了。
以前我们这些村民的经济来源,除了耕作水稻之外,大部分就是到红石山那里挑担石头,回来卖给石灰厂,可换取微薄的收入。后来石灰厂的管理工作由生产队负责了,到红石山那里挑担100斤石头回石灰厂,生产队能记10工分。
我读小学时,为了帮助家里挣点工分,每到周末便挑着两只畚箕,和邻居的中小学生们一起,跟着大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到红石山担石头去。记得那时,沿途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途中还要经过罗镜河,河上没有桥梁,河面却有100多米宽,水倒是不深,只有30至40公分,我们便集体涉水过河。去到红石山的时候,那里早已爆破完毕,大小不等的石块都被堆放好,不用收钱,任我们挑担拿走。回程的路因为有了重担在肩,走得便没有去时那么轻松,不过却有了收获的期待。
自从市场上有化肥供应后,村民们耕作水稻就不再使用石灰做肥料了。渐渐的,这附近的石灰厂包括我们村的那家石灰厂,也都停止烧石灰了。挑石灰石也就成了往事。
来源 | 羊城晚报
主播 | 郑紫薇
责编 | 郑宗敏
早就听说广州的华南植物园有一个人工热带雨林景观,一直没有机会前往,那天一睹芳容,果然名不虚传。
刚进门就被震撼。仿拟热带雨林环境的温室门口,簕杜鹃一字排开,枝条粗壮,形态各异,不同种类簕杜鹃开着不同颜色的花朵,五彩缤纷,赏心悦目。
踏入温室,迎面是千姿百态的兰花,它们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那招人喜爱的各式蝴蝶兰,红的花、粉的花、白的花,或者是红白相间、红紫相间、粉白相间,妩媚,柔娇,十分迷人。
在亚热带地区人工打造热带雨林,真是新奇。我迫不及待地闯进迷宫一样的温室里,景观都按照热带雨林的自然生态设计,各种热带植物应有尽有,棕榈树、椰子树、扇葵树、炮弹果、猴面包树、王莲、文殊兰、美女蝎尾蕉……
当我看到名为“见血封喉”的大树时,不禁惊讶。仔细看说明,树的原产地为华南、云南,亚洲南部至东南部;用途为有毒植物、药用。听导游说,这树树皮没有毒,毒液藏在木质部,之所以又称为“一剑封喉”,就是古人在打仗时为加大杀伤力,把箭头插入这树的木质部,沾染毒液,被这箭头射中必死无疑,其功效犹如剑客的一剑封喉术,威力无比。奇怪的是,这么威名赫赫的树种却难以独自生存,务必有伴生才能生长。看来,大自然当中,不仅仅只有人类害怕孤独。
让我感到神奇的还有热带雨林中的绞杀现象。以前在云南看过洞天树,当时只觉得好奇并没有深究原因。在华南植物园温室里再次见到“洞天树”时,确实有些意外。形成这种奇观的是一种生长于热带雨林的细叶榕,这种树气根发达,开始的时候靠攀附一棵大树生长,天长日久,细叶榕的气根伸入大地吸取水和养分,并且越长越强壮,紧紧围住了原先的大树,原先的大树渐渐失去生长空间和养分,最终被绞杀,枯萎,细叶榕中间因此形成了空洞。细叶榕这种绞杀功能还产生了许多其它艺术奇观,比如形成壁画、人物画、动物画、树桥等。最奇特的就是“独木成林”,因为其它植物都被绞杀了。四会的“小鸟天堂”景观恐怕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忽然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转过弯,近前一看才发现是一处人工瀑布。瀑布周边,各种热带水生植物丛生,在水流中飘飘摇摇,仿佛争先恐后。飞流溅在高高低低的植物上,水花四溅,池中水面雾气氤氲缭绕,俨然置身于神秘的热带雨林里。
以前我到过云南的热带雨林,尽管天然热带雨林更壮观,动植物种类更多,但路途遥远,去一次不容易,何况还不能把这么多的奇珍植物集中在有限的空间里。让人在短时间内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各种神奇,增长各种见识,也许这就是人工热带雨林的好处吧。
来源 | 羊城晚报
主播 | 郑紫薇
责编 | 郑宗敏
在我的梦里,外婆仍然穿着她的绒线金绣,在缭绕的烟雾里,放声唱着曲儿,那声音和姿态融成一股烟,钻进鼻腔,那是齿颊间曾留下的香甜酸辣,也是一阵延绵弥漫的回甘。
来源 | 羊城晚报
主播 | 郑紫薇
责编 | 郑宗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谭铮
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1月7日,广州市白云区“云上花市”正式开市;1月11日,番禺区2022年线上花市上线……今年广州花市活动已经陆续有嚟。正所谓“行过花街先过年”,每年春节前夕,广州都有行花街、赏年花、买年花嘅民俗。鉴古知今,“行花街”年俗从何而嚟?广州除夕花街嘅“鼻祖”喺边个?本期《粤讲粤有古》带你了解。
1月7日,广州市白云区“云上花市”正式开市;1月11日,番禺区2022年线上花市上线……今年的广州花市活动已徐徐开启。正所谓“行过花街先过年”,每年春节前夕,广州都有逛花街、赏年花、买年花的民俗。鉴古知今,“行花街”年俗从何而来?广州最早的一条除夕花街在哪里?本期《粤讲粤有古》带你了解。
广州的花市,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记载,早在西汉时期,陆贾作为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辩士,两度出使南越国。他到了当时南越治所在(今广州境内),已经是百花生长之地。而且移植了来自西域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素馨花、茉莉花,当时广州妇女已经懂得用“彩线穿花心,以为首饰”。由于人们爱花和栽花,于是出现专门买卖花的市场,称为“花市”。广州的花都来自哪里?一方面,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大量异域花卉飘洋过海来到广州。唐代诗人张籍在《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中就写到“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
另一方面,广州自汉代开始就形成种花产业,四郊都有花田供应花卉。当时,河南(如今的海珠区),有庄头村种植素馨花。清代《广东图说》记载:“河南堡有庄头花市,为南汉花田故址。”此外,芳村花地从隋唐开始,也大面积种植花卉,在广州东郊远至萝岗,靠种花养家的人,亦为数不少。清代学者屈大均说:“自小坑、火村至罗岗,三四十里,多以花果为业。”
凭借天时地利,鲜花深入广州人生活方方面面,为花市的形成创作良好条件。据了解,一开始,花市为常年开设。除了种花人家门前卖花,成行成市,明代时在广州府城的七个城门,即东门、小北门、大北门、西门、归德门、大南门、定海门都设有经常性的花市。
而广州的除夕花街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清代。清代《粤游小志》有记:“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双门底在哪里?其实就是如今北京路的一段。当时双门底除夕花街从年廿四一直开到除夕,足足开六天。双门底上街主卖吊钟和桃花,下街主卖水仙。
说起双门底,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一句俗语“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句俗语与双门底花市一件趣事有关。话说某年除夕,双门底花街正旺,画档前挂起不少作品。忽然,有个小孩说:“哗!这只猫好大,爸爸买给我玩啦……”话音未落,周边群众已经大笑,正提笔画画的档主更是脸如猪肝。原来,小孩指着那幅画画题是《老虎》,但由于图中的老虎毫无气势,加上其脚下的草丛画得如屋脊,致使小孩以为画的是瓦面上的猫,开口便要买猫。档主觉得无地自容,立即收档而去。由此,广州市井中流传起一句歇后语:双门底卖猫——丢假(丢脸),这句歇后语的意思类似“画虎不成反类犬”。
数百年来,春节前夕“行花街”成为了广州人必不可少的年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传统变得更固定和规范化。2021年,“春节(行花街)”这项年俗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它已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民俗活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羊城晚报资料图
责编 | 郑宗敏
冬天里最爽的,莫过于晒太阳了。一缕阳光,洒在身上,犹如母亲温暖的手在额头上轻轻滑过。记得杨万里的一首七绝《冻蝇》:“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挲弄晓晴。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其中“负暄”就是指晒太阳。苍蝇在冬阳下,不停地摩挲它的脚——真是趣味横生的一幕。不知为何,这画面总让我想起童年时的自己,就像那只冻蝇,穿着哥哥的旧衣服,在墙角“负暄”的样子。
当然也有比那更温暖的记忆,比如在有太阳的课后,同学们会在阳光下一边游戏一边互相取暖。一种靠墙挤滚在一起的游戏,如果女同学在玩,男同学是绝不敢参与其中的,不然就糗大了。
女同学的游戏比较多,她们还会踢毽子、跳绳子、抓石子……男同学多是玩拍烟包、打脚碰、掷榄核……榄核就是黑橄榄取了榄肉后的核,是我童年时最爱的玩具。掷榄核几乎不受场地限制,随便在地上画个圈或挖个坑,离圈(坑)约两三米远的地方画条横线,玩的人首先每人在圈(坑)内放上约定好的数量相同的榄核,然后依照猜丁売的胜负排序,依次站在横线内,手拿一个早早挑选出来的大榄核(我们称之为榄王),瞄准圈(坑)中的榄核掷出,把那颗榄核撞得滚出圈(坑)外就算赢。游戏结束后,赢了榄核的,有时还会就近找块砖头或石头,敲裂榄核,取出里面的榄仁,放进嘴中,那美味也是终生难忘。
入冬后,特别是大寒后,农村的野外遍地都是干泥巴与枯树枝,这时我们最爱做的事就是做“窑煲”。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洪七公吃的窑鸡,真是奇香无比,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窑鸡我们是不敢奢望的,番薯却是家家都有种的,所以我们加的窑料多是番薯。
窑番薯最难的是垒窑,这可是手艺活,一不小心就会崩塌。一般我们会按照番薯的体积来垒泥巴,从下到上 ,从大到小,在下要留个烧柴火的口,在上要留个出烟的通风口。垒好后,就可以生火了。待烧到泥巴通红,就从窑顶上风口放下番薯,然后欢呼雀跃地推倒窑壁,用柴棍使劲敲碎泥巴,使番薯与空气隔绝,被埋在滚烫的泥巴里。过半个钟头后,再用木头小心地扒开泥块,薯香带着泥土的气息便已扑鼻而来。咬上一口那或黄或紫或白的番薯,真是又香又甜。
童年那些旧时光早已演变成斑驳历史,窑番薯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有时冬日里坐在院里晒太阳,仍会怀念起那榄仁或窑番薯的滋味。
来源 | 羊城晚报主播 | 郑紫薇
责编 | 郑宗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谭铮
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一座有水嘅城市,又点可以少咗桥梁呢种建筑?桥梁,唔单止係交通设施,更係城市地标。喺啱啱过去嘅元旦佳节,有街坊喺广州大桥等待新年日出,有市民从南沙大桥奔赴远方,有工人为鹤洞大桥大中修项目冲刺收尾……广州因水而兴,滨水而盛,从1933年建成第一座跨江桥梁开始,大桥就成为城市发展嘅交通“大动脉”。今期《粤讲粤有古》就同大家倾下,广州果啲见证城市重大历史嘅桥梁。
桥梁,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城市地标。在刚刚过去的元旦佳节,有街坊在广州大桥等待新年日出,有市民从南沙大桥奔赴远方,有工人为鹤洞大桥大中修项目冲刺收尾……广州因水而兴、滨水而盛,自1933年建成第一座跨江桥梁以来,大桥就成为城市发展的交通“大动脉”。本期《粤讲粤有古》和大家聊聊广州那些记录城市重大历史的桥梁。
广州有一座桥,曾经出现在著名作家巴金的笔下。他曾写道:“从前没有桥的时候,人就靠着篷船和电船往来两岸。如今却有一座大桥把这两个不同的世界连接起来了。这就是新建成的海珠桥。我在中国都市里见过的铁桥,这算是最大的一座了。”
海珠桥,开通于1933年,是广州第一座跨江桥,也是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海珠桥开通前,珠江两岸居民只能坐船来往出行。随着广州经济发展,加上珠江两岸居民对桥梁需求日益增大,1929年,海珠桥破土动工,桥身用西门子马丁钢1700吨,从外国造好架子用船运往广州装配,还有铸铁和钢筋85吨。当时桥长183米,宽约18.3米,中段桥面由电力控制起降开合,每天开启三次,使大型轮船可以从桥下通过。
开通当日,海珠桥附近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有趣的是,带头走上海珠桥的,是市民中的三个“最”———年龄最大、身体最健、子孙最多的老人。三位百岁老人领着14位老人率先走上桥头,才轮到市长讲话。虽然海珠桥经历过数次炮火与重建,如今仍横跨在珠江江面。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说的是连通番禺区与海珠区的洛溪大桥。去年12月,经过41个月的施工,洛溪大桥新旧桥双向10车道,通行时间从15分钟大幅提升至2分钟。但你是否知道,改革开放前,番禺与省城近在咫尺,却被河涌相隔,往返广州一趟要过两个渡口,花费一整天时间,番禺经济发展因此受到制约。
当时,大家熟悉的港澳爱国人士何贤、何添和霍英东积极捐款筹资在番禺建桥筑路,还率先提出推行收费还贷、以桥养桥的新方法。1988年,洛溪大桥建成通车,当时在同类桥型中位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一,曾被中外专家称为“亚洲第一桥”。
10年后,有“一桥飞架、三地通途”美誉的鹤洞大桥建成通车,将昔日被珠江分隔的广州“河北”“河南”、芳村三大地区全部连接,改变了以往海珠与芳村居民过江,要去白蚬壳码头靠轮渡的历史。是当时广州跨江大桥中主桥跨度最大、结构最新、技术含量最高的桥。
从车行到人行,2021年,广州建成首座横跨珠江的人行桥——海心桥。海心桥一建好就打破世界纪录,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已建造了近20座横跨珠江的桥梁。这些桥梁见证了城市高速的经济发展、先进的设计理念。(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羊城晚报资料图
责编 | 陈倩 王倩
韩愈因言获罪,被唐宪宗贬到“蛮夷之地”潮州,“治潮”八月,做了不少实事、好事。潮州人民缅怀韩愈的各种方式中,最具人文意义的只怕是将潮州山水都易姓为“韩”:韩山,韩水,韩祠。这正是韩愈的可贵。所有的桂冠,都不如一方子民的口碑,一方山水的见证。
近来一次旅行,到离潮州一百公里之外的梅州丰顺,竟头一回听闻这里也有一个“韩山”。顿生好奇,上网搜索“丰顺韩山”、“韩愈”等关键词,获知丰顺韩山的命名,只不过是因为丰顺是韩愈贬谪途中的一个驿站。韩愈既没在丰顺有多少深情的驻足,更没为丰顺的子民做过什么功绩。古代应该也没有“名人效应”一词,何况韩愈南贬,何荣之有。为何这里也要山水易姓?
这次我是随团慕名前来观赏韩山杜鹃花的。但我是“花盲”,只知花名,常常分不清“花容”,更不晓得“花期”。旅游巴士沿十弯八曲的山路逶迤而上,几公里的平坦山路,却费了近半小时。抵达韩山之巅,韩山上并没我们想象中那样漫山遍野、一片繁荣的杜鹃花。这哪里是来韩山看杜鹃花?简直就是来韩山找“颠簸”。大家陡然有着某种“受骗”的失落。
我脑子里忽然跳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当年,韩愈是不是拉着一匹瘦马,在崎岖、狭小的山路上一步一顿地艰难前行?我们无法穿越历史,与韩愈推心置腹,也无法以一个坐豪华大巴的游客心境,感同身受地推断这样一位贬官彼时的情态。但此情此景之下仍不禁想,韩愈贬谪到这片蛮夷之地时,会不会也有“受骗”的颓废?
好在此时正是四月,万木葱茏,百花争春。虽说杜鹃花没有期待中的蔚为大观,但山野林木花丛间,不期然绽放一簇簇杜鹃花,也足以让人惊艳。最大收获是,我一直以为,杜鹃花既然又称映山红,其颜色一定是艳红如血,独独没想到,杜鹃花也可以兼有白色、雪青。这发现,令我对“多变”的杜鹃花增加了好感。
想起一篇文章,把韩愈与范仲淹作比较,“重”范仲淹而“轻”韩愈,认为韩愈被贬潮州之后,很后悔,给唐宪宗写了一道奏折,大吐苦水,摇尾乞怜,希望唐宪宗不计前非。只可惜,唐宪宗虽有意重新起用韩愈,但贬韩愈的是他,总不能随便召回,自己打自己嘴巴吧,于是召集群臣听意见,结果宰相皇甫镈憎恨韩愈,怕唐宪宗重用韩愈,于己不利,只是奏请“量移”韩愈为袁州刺史。
透过这段历史,感觉韩愈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风骨凛然,我只能肯定他不是一个庸庸碌碌的贬官,不然潮州山水也不会轻易易姓。纵观韩愈一生仕途,屡遭贬谪,都能顺天命,尽人事,上为君国,下为黎庶,又岂是谄媚逢迎之小人?
忽然觉得,韩愈就是多变的“杜鹃花”,可以颜色多变,但本质始终纯正。而此山或许就是因此而得名?
来源 | 羊城晚报主播 | 郑紫薇
责编 | 郑宗敏
家乡有一座祠堂。村里上百户人家,都同一个姓,相传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分支脉系。祠堂唤作“六世祠堂”,分派创居此地时的祖先当属于黄姓宗族中的第六世系。一代人为一世,传到我们这一代,已是二十二世。有牙牙学语的小孩,因为辈分高,也会被雪鬓霜发的长者称呼为阿叔或叔公——不要笑,此乃正常现象,不这样称呼才会让乡人觉得你没有家教或不重家教,因为那是不尊重世系辈序,有以下犯上之嫌。
一般镇上的祠堂多建在与邻村相近的地界上,一来可以确定地界,二来也让人一走近就知道这是哪个乡或那条村。在偏僻的山村里,祠堂多建在村前或正中位置,以示威严神圣。建祠堂前,会请风水先生先看风水,有时甚至要开路营造出上佳的风水地理。最常见的祠堂,前面必有一大片空地,空地前还会有一处池塘。空地自然是为了祭拜和搞活动时方便,池塘则象征着聚气,有水则发,聚水为财,有水处才会人丁兴旺。祠堂后,多修有两级半人高的护墙,一来有引水固石的作用,保护下面的祠堂;二来则代表着靠山,意思是后代人有福荫、有庇佑。
祠堂,亦称为祖祠或宗庙。以前,族中有重大事宜需要商量时,长辈们多会聚集到祠堂里开会。族中有男丁出生或有新人结婚的,到年底就可以在祠堂里挂上一盏新丁或新婚的灯笼,以示喜庆与荣耀。现在民风与时俱进,男女平等,就算是生女孩也可以到祠堂里挂上一盏灯笼,平分福气。逢年过节,需要安排队伍去镇上参加汇演或巡游时,祠堂前的广场就成为青壮们练习舞龙、舞狮、敲锣打鼓的最佳场所。
“六世祠堂”是传统的四点金式建筑,正面为大门,门前有高高的木门槛,大人跨栏而过,小孩则需要翻爬过去。旁边各有两小侧门,方便平时出入,大门一般是有重大礼仪或祭祖拜神时才会大开。门两侧有一小厢房,可放些杂物或作为守祠人夜晚睡觉休息的地方。当中一大天井,透光线、接雨水,让室内无须点灯都能明亮宽敞,旁边是两条廊桥,祭拜时可一边出一边入,最后则是大堂,摆放一些神台或祖先牌位。实力雄厚的乡村祠堂,门前还多设有一对石鼓或石狮,门梁墙壁雕龙刻凤,各式各样的祥禽、瑞兽、灰塑立于屋顶屋脊,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在我学龄前,祠堂曾被改建成乡里的托儿所。族中孩子多送到那里托管或学习,担任所长和老师的,多是族中的阿姨、姑姑们。祠堂变成学堂,更体现了祠堂“慎终追远”“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美好寓意与初衷。族中的后辈在此学到本领,也得到“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孝道忠义文化熏陶,一举多得。
祠堂,对于我的家乡人来说,不单是凝聚族人的向心场,也是维系族内亲情血缘的纽带,让乡民们敬宗睦族,激励后辈,不失为一个耀眼又特殊的精神坐标。
来源 | 羊城晚报
主播 | 郑紫薇
责编 | 郑宗敏
南国的冬天,依然色彩缤纷,青葱诱人。走进博罗县柏塘镇高桥村的古榄园,仿佛走进了春天。
古榄园里,两百多棵乌榄树静默地伫立着,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直插云天。这些乌榄树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漫长的岁月里,它们静静守望着村庄,见证着村里人的悲欢离合。
粗壮的树干,要好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合围。浅棕色的树皮,斑驳粗糙,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仿佛饱经沧桑的脸,虽然有了岁月的印痕,却气色红润,没有老态龙钟之感。
枝干蜿蜒曲折,遒劲有力,像一只只充满力量的手臂,尽情向四周舒展、延伸。树枝虬曲苍劲,不规则地交错,形成各种奇妙的形状。
老树出新枝,细小的叶片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把枝头涂染得青翠碧绿。一树树浓郁的绿,汇集成满园的青翠碧绿,置身其中,恍如坠入一个绿色的仙境里,绿色的烟,绿色的雾,绿色的云,在四周弥漫飘舞,令人沉醉。
温暖的阳光,穿透绿叶间的细小缝隙,洒落下来,在地上留下一块块金色的光斑,忽明忽暗,像一地闪着光的碎金子在晃动。
忽而,枝头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让古榄园显得更加清幽和宁静。
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响,轻轻柔柔的,像是古榄树在温言细语打着招呼。树下的空气特别清新,水洗过一般,夹杂着古榄树特有的香气,钻进鼻子里,沁人心脾。
每一棵古榄树,都是一把绿得发亮的丝绒大伞,撑起一片片巨大的绿荫。树下,成为人们休闲的绝佳之地。周围的村民趁农忙间隙,来古榄园短暂休憩。老婆婆们围着小圆桌,有说有笑地玩纸牌。老爷爷们坐在树下,热火朝天地谈天说地。孩童们奔跑追逐,笑容花儿一样灿烂。年轻人沿着石板小路,悠闲地散步。慕名而来的游人,举起手机,四处寻找最佳角度,将古榄树的美记录在镜头里。还有些人,什么也不做,安静地坐在树下发呆。
一位老伯捧着茶杯,在树下晒太阳,我走过去,和他闲聊起来。他告诉我,他是附近的村民,这些古榄树,都是他曾祖父那辈人栽种的。当年,他的曾祖父年事已高,没有看到乌榄树结果的那天,因为乌榄树的生长周期特别长,一般要二十多年才能结果。我想,他们的祖辈们真是充满智慧,他们不是为自己种树,是为子孙后代而种,祖辈种树,后辈摘果,前人植树,后人乘凉,这些古榄树凝聚着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爱意啊!
老伯说,这些古榄树每逢中秋都会结出榄果,果子黑不溜秋的,其貌不扬,却浑身是宝。榄肉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蒸肉,美味无比。他小时候,物质贫乏,家里没什么好吃的,每次家里炒榄肉吃,都是他最幸福快乐的日子。榄果里的核可以引火和取暖,它们十分耐燃,燃烧一整个晚上,第二天还不会烧尽。核里面的果仁更是好东西,是做五仁月饼必不可少的材料。
而今,这些乌榄树老了,结的果实越来越少,村民也不再依靠乌榄树生活。古榄园旁边,是“百里茶香”乡村振兴示范带,村民们都种植山茶,做起了茶农,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但村民依然十分爱惜这些古榄树,像对待年暮的亲人一般,自发地保护它们,定期给它们施肥,浇水,除草……
来源 | 羊城晚报
主播 | 郑紫薇
责编 | 郑宗敏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68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