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来收听我的教学音频,我是声音教练昱篁老师!
这一期的好声音魅力学,要跟大家分享关于小朋友的说话教育、自己的一点看法
在中国对说话的教育、大概从学会发音认字之后就停止了,就算语文课时也都是老师在说话、学生话说的很少,缺乏练习的机会;
有些父母有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会让小孩去上一些主播班、朗读课,但可能只学习到了「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或是「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样匠气的说话方式,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有人是这样说话的吗?就算有想必也不太受人欢迎、因为听起来实在不舒服对吧!
当然、这样训练是有机会培养孩子说话的信心跟兴趣,但同时也可能有反效过、在过程当中打击了孩子的信心。
而且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在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表达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所以很多家长忧心忡忡,一直建议我可以针对小朋友有一些课程,今天就借着这次分享跟大家说说对小孩子说话教育的一点建议。
首先第一点叫做「建立安全感」
很多家长的问题是自己的小孩怎么老是一到对人讲话的时候就畏畏缩缩的、不自信呢?
原因就在于人类进化至今、看似好像挺文明挺智慧了,其实我们很多行为模式还是跟原始人差不多,在原始草原丛林里、突然有一堆眼睛看着你,极有可能就是猛兽或敌人想要取你小命啊!
当然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已经相对安全了,但是还是保有原始本能、就是对于面对人群的恐惧;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寻找所谓「安全感」,更不要提还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小朋友,「安全感」对他有多重要了。所以如何让小孩觉得「安全」,是让他拥有说话的自信非常重要的一步;
父母应该做的有两个方向,主动跟被动:
主动来说,就是更多的关注及称赞鼓励;小孩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时候、引起父母的关注是关乎生死的大事,小孩感受到足够的关注、支持,让他有安全感的情况、一定能更勇敢的开口;
再来只要他有一点点突破、进步,就要给予鼓励及称赞,强化他的信心;记得不要盲目的称赞、尽量的去关注他的真正做的好的地方并给予称赞。再来就是不要跟别人比较,他只要比过去的自己进步就足够了。
另外就是熟悉也能带来「安全感」,所以多带小孩出门走走、所见所闻,让他习惯去接触新鲜的人事物,如果有要重要的说话场合、也可以事先带他去场地熟悉一下,或是做一些模拟演练都会让他得到「安全感」、而让表达更加的顺利。这是被动方面的做法。
\
第二点建议是「培养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度」,从最基本的大小声开始:
我们试想一个常见的场景;一个爸爸或妈妈在地铁上玩着手机,小孩大声的在说话着,父母突然发现小孩的声音太大已经影响到别人。
这时一般父母会采用以下三种做法:
放任:小孩子就是这样的,长大了他就懂了
威胁:我数三下,马上给我安静,1,2,3!
贿赂:听话,安静一下,爸爸给你买个玩具,乖。
这些做法都会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最常见到的威胁法甚至会打压小朋友的表达能力、他会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说话了;利用这个机会教育来培养孩子对于声音的敏感度,才是正确的做法。
那怎么给他大小声的概念呢?
如果再很需要安静的场合,与其制止小孩说话、不如用玩游戏的态度,请他观察一下周围的人的说话音量是大声还是小声呢?
再问问觉得为什么周围的人要用这样的音量说话呢?
之后可以用游戏的方式,例如看什谁的声音比别人大声。
当然不可能一次就能马上学会控制音量,但这整个过程都是在引导他们去思考、去体会声音不同;我们只要多一点的耐心,控制住你的情绪和替人解决问题的惯性。相信孩子,他们具备着解决问题的潜力。
除此之外、其实孩子们学习很大部份都来自于模仿的本能,模仿身边的人;那孩子到底是在教室在课堂时间长,还是在家里时间比较多呢?不管课堂上老师教的在好,回到家里如果没有那个环境很快就会打回原形的。
所以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所以你如果孩子能好好说话很重要,那么不仿就从自己开始改变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提供您参考
这个公众号会专注分享跟说话相关的好文,每周也会分享一则说话技巧;欢迎大家关注及推广
想要了解更多说话技巧、声音的秘密,请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