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笔记
今天,要来跟大家分享的是对于孩子不想做、但是有度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转变为想做有度的事。
一、这一类的事情都有哪些:比如说孩子做作业,再比如说让一个不善言辞的孩子通过练习演讲,最终能够上台去演讲,这也是不想做有度的事。所以,不想做却有度的事情就是指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但是需要孩子通过克服困难去完成并最终做好的事情。
二、分类:对于孩子不想做却有度的事,分为两类,一类叫兴趣消失,一类叫没有兴趣。
1、“兴趣消失”:是指孩子先前对这件事有兴趣,但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因为遇到了困难,所以想放弃,仿佛先前的兴趣已经消失,这是第一类。对于“兴趣消失”的事情,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孩子重新找回兴趣。所以关键词是找回兴趣。
2、“没有兴趣”:是指孩子确实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不想去做,甚至反感,而我们又要让他坚持做下去。对于“没有兴趣”的事情,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建立兴趣。所以关键词是“建立兴趣”。
三、题外话:今天提供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对改善自己的婚姻关系也有所帮助。大家听课后,真的可以去好好思考一下。
四、对于这两类事件用到的教育原则都是:满足人更高的需求层次、趋利避害和大爱。
五、今天解决“兴趣消失”的问题。它要用到的方法步骤是:
第一步:监督执行
第二步:承担责任
第三步:养成习惯
第四步:看到成果,找回兴趣
第五步:自动执行
案例:我儿子学英语的转变过程
今天的作业是:
1、请思考:孩子有没有对某件事先前充满了兴趣,后来兴趣消失了,自己也放弃了?如果有,请记录下来。如果你的孩子有跟我儿子学英语相似的经历,而你已经用类似的办法让孩子恢复兴趣并坚持了下来,也请记录下来。
2、请思考:如果孩子放弃了或者即将放弃某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没有可能用今天讲到的方法让孩子重新恢复兴趣,并坚持做下去?如果可以,请开始跟孩子做。
3、附加思考题:如果你的夫妻关系正处于“兴趣消失”的状况,今天学习的方法可不可以用来改善你和伴侣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有什么困惑,欢迎你在喜马拉雅App音频下方的“听众点评“处给我留言或者在微信(amayli)上跟我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