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从宏观、微观双重角度,全景式再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起因、背景、过程与结局;破除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多维度、多视角展示朝鲜战场英雄故事、决策过程、中美双方后勤对比……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让历史昭示未来,启迪人们珍惜当下生活,宏观审视未来。... more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
September 26, 2022087汉江阻击战6同西线联合国军仿佛用黄金打造的豪华军阵相比,联合国军的东线部队就显得乡土多了。真正参与一线作战的部队,除了美军第二师,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南朝鲜军,纯属是烂葡萄加铁核桃的阵容。把进攻重心放在西线的李奇微,原本也没有对他们抱有什么特别的期待。但是跟遭到对手顽强组织的联合国军西线部队相比,这路联军的运气似乎非常之好,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志愿军的节节抵抗只能用无关痛痒来形容。根本没有爆发什么激烈的大规模战斗。在离开战役出发地一个星期后,东线联军就占领了原州正面的横城地区。横城大捷是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于1951年2月11日至13日,在朝鲜横城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进行的反击战。经过前三次战役的打击,“联合国军”被迫退至三七线附近。为挽回败局,“联合国军”于1951年1月25日,在全线发起以汉城为主要突击方向、代号为霹雳行动的大规模反攻。志愿军根据“西顶东打”的作战方针,以一部兵力在西线汉江南岸地区,进行坚守防御,钳制“联合国军”的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则诱敌深入,尔后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侧翼威胁西线之敌,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东线准备向横城、原州方向实施反击。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负责掩护邓集团集结,并准备以第3、第5军团在邓集团左翼向横城东南方向实施反击。至2月9日,东线之敌已被志愿军阻击在砥平里地区的横城以北一线,造成志愿军反击的有利态势。志愿军司令部于同日,发出反击作战指示。2月11日下午5时,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和第66军按照预定计划,从西起居瑟峙东至三巨里,约33公里的地段上,向横城地区之敌发动进攻。经过一天激战,将南朝鲜第8师的3个团全部歼灭。战斗至13日清晨,又歼灭美第2师的1个营,美、南朝鲜军的4个炮兵营,以及南朝鲜军第3、第5师各一部。此次反击作战共歼敌1.2万余人(其中俘敌7800人)。横城大捷迫使“联合国军”在东线后撤26公里,打击了其反扑的锋芒,减缓了其在全线的反扑。...more4minPlay
September 25, 2022086汉江阻击战5一九五一年二月七日,联合国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占领了志愿军的第一线阵地。部分志愿军留在汉江南岸第二道防线继续作战。五十军主力和仅仅投入三天战斗便伤亡惨重的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主力,已经不得不撤回汉江北岸了。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我们的伤员不能移动,担架上不来,这边要撤退,咋办?我一个人,我就是背,我只能背一个人,俩我也背不了。你不能说,这一个革命同志,我不能把你救走,我再拿枪把你打死,那不可能。都是叫他自己想办法,都是他自己自杀,就是这样。”一位在志愿军转移后踏上阵地的美国军官后来形容说,”旷野里,铺满了肉酱。”尽管战斗惨烈无比,但因为执行的是防御任务,三十八军和五十军在第四次战役中是不折不扣的配角。之所以特意提起,是要提醒:东线部队发起反击作战所必须的时间和战役态势都是由西线志愿军用泼洒在雪峰上的一腔男儿血换来的。在完全退回汉江北岸时,五十军勉强能够成建制投入战斗的,只有四个营又四个连。李奇微端坐在一架老式的教练机里,在任何怀疑隐藏有中国大部队的村庄、小镇和树林上空盘旋。大地被白雪覆盖,松林呈现出很深很暗的绿色。无数道路,像蜘蛛网一样,裸露在雪中的大地上。整个世界寂静的仿佛不那么真实。李奇微后来回忆道:“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活动的生物。没有篝火,没有轮痕,甚至没有被践踏过的雪地。”在战争的第一个年头,两支军队在行军转移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在夜间战斗中,即便面对九个师的中国军队,美国人也不知道对方藏身何处。相比之下,要把美军的一个师,隐藏在朝鲜的大地上,就像把一头公牛藏到瓷器店里一样困难。没有发现踪迹,并不代表可以不关注、不尊重对手。李奇微知道,死守汉江南岸的阻击部队,绝不是中国军队的全部主力,对手显然还没有亮出最后的底牌。天一黑,中国人随时会从什么地方钻出来。李奇微在东线慎之又慎的摆开阵势,每占领一地,便构筑起坚固的野战阵地。严令各部:保持相互策应。绝对禁止:无谋的孤军深入。...more5minPlay
September 24, 2022085汉江阻击战4志愿军官兵都是非常优秀的军人,但他们毕竟不是超人,只是来自一个资源有限、极端贫困的国家的普通人。他们的军事装备极端落后,在物资补给和通信联络方面也极为薄弱,跟强大的美军硬拼消耗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展开阵地作战后不久,志愿军司令部便根据第五十军148师的情况和经验,向部队发出了战术指示。强调,进行野战阵地防御,必须做好工事,采取疏散的纵深的兵力配置。也就是说,每个阵地只布置少数兵力,加强轻火器进行防守。大部队则隐蔽在后方纵深,以随时对敌实施反击的姿态。做好充分的准备,务必减少伤亡,保持防御的稳定性。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战斗也简单,我们白天不能跟他打,因为啥,他的飞机、炮特别多;特别厉害。咱们白天不跟他打,都是夜间突袭他,夜间隐秘的到达那个地方,抓住他住的地方,投一阵手榴弹就跑了。”白天是属于联合国军的,但晚上却鲜有几支部队敢于在志愿军的反击面前坚守阵地。双方就这样在汉江南岸的高地之间展开了拉锯战。许多阵地都在日月轮换当中不断更换着主人。“因为前方阵地上有伤员,俺的卫生连里组织人去救伤员,带着俺,一到那边的山底下(到山半腰),一听见上面的人说话,不对头,是外国人在说话,赶紧往后退回来了。那时候汉江冻的结了冰,都是从冰面上走的,没有从桥上过(没有桥),都是从冰上过的。”阵地不断的丢失,防线缓缓后退,但两个军的士兵始终死战不退,像钢钉一样钉在汉江南岸。在前仆后继的惨烈战斗中,甚至连很多在平日里被部队视若珍宝的文化教员都被派上了前沿。有时候,他们所能分到的武器,只是两颗手榴弹。“朝鲜战场上,要是说到死,有的人都说死的人多,那是真的。说实话,志愿军死的人特别多。我不怕说出来,就算中央首长在这里,我也这样说,事实就是这样。那死的就是死的,每天我的阵地上都要死几十个人,有的人甚至于连名字都不知道。”汉江阻击战刚刚爆发时,在天寒地冻中,坚守阵地的是第五十军和第三十八军112师的官兵。在每一个点上都要进行反复争夺的过程中,由于部队伤亡过大,志愿军司令部于二月四日决定,将西部的十四公里防线划归人民军第一军团防守,另以三十八军主力进抵汉江南岸巩固防御。...more4minPlay
September 23, 2022084汉江阻击战3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敌人的飞机二十四小时进行地毯式轰炸;轮番轰炸。地面有大炮、地下有地雷、天上有飞机,你想要太平,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我们需要背炮弹,有八二炮弹、六零炮弹,一个木箱里装着四颗炮弹,背在身上,如果被敌人的炮火击中后爆炸,连同自己身上背的炮弹也一起殉爆,你的身体就会被炸的再也找不到了。”为了保证前沿阵地的作战需要,志愿军的后勤兵们,只能趁着夜色,用肩膀把弹药一箱一箱的扛上阵地。美军的照明弹一个接着一个,悬挂在天空,把高地和部队隐蔽的树林照得如同白天一样雪亮。在一条条上山的小路上,拥挤着冒死前进的人流。“在后边的山沟里,粮食堆成垛,上面都长了树,就是运输不上去。你没办法。在国内,咱们部队都是用骡子驮粮食;在这里,没有几个月,骡子全部被打死了,因为要过十二道封锁线,你别说骡子,一个排(八十个人)往前沿阵地运送粮食,有时候只能送到一袋两袋面,连三四袋面都没有。人,说实话,都死在路上了。”从交火开始的那天起,守方的伤亡就远远高于攻方。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下,阵地上的一切都被炸飞了。山顶上所有的树木都被炸断,只剩下烧焦的木桩。不知道被炮弹翻了多少遍的冻土,变成了松软的浮土,踏上去能够没过人的脚脖子。联合国军每天都在广大的正面展开多路进攻。每一路的进攻部队都在数十辆坦克、数十架飞机和大量炮兵的支援下,进行轮番攻击。志愿军一夜之间修筑的工事,通常还不到一个小时,即遭摧毁。缺少工事依托、缺少炮兵支援的防守部队,很多时候,只能用刺刀来捍卫阵地了。“敌人别说拼刺刀了,你这里一打枪,他就都跑下去了,他不敢拼刺刀!有两回,俺的阵地上人实在太少了——还剩八个人,敌人一下子就上来几十个。我们准备和敌人拼刺刀,我们端起刺刀才跳起来,他们就都跑了,我记得我扎到了一个敌人,负伤后跑下去了,其他的敌人呼啦一下子都跑了。”...more4minPlay
September 22, 2022083汉江阻击战2美军已经不再以夺取地盘为最终目标,他们把重点放在了拉锯战,以消耗志愿军的有生力量为主,最大程度的制造人员伤亡。此刻,最关键的作战思维就是杀戮。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我们一个加强排有八十二个人,说实话,每天打到还剩下的人,最好的情况是能剩下四五十个人;有时候能剩下三十多个。八十多个人,每天都是这样;每天都补充。那么,有人会说:你咋没有被打死呢?我都是蹦炮弹坑,一个炮弹坑只能接两个人,接的人多了就会被炸死、不炸死也得负伤,你动作慢一点也不行、快一点也不行,炮弹都是挨着排的,你就得挨着蹦炮弹坑,动作慢了就炸死你了;快了也不行。”李奇微的想法是,在每一场战斗中都给中国军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总有一天,即便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也会因为精锐部队的大量损失而无法支撑。如果这场战争是一场绞肉机大赛,那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谁的绞肉机更有效更强大。“朝鲜战场我们开始的时候,用的火炮是日本投降时候留下来的日本产的十四式火炮,就是骡马炮兵(由骡马驮着移动),而且它是没有轮胎的,是铁轱辘的(那种大的铁轱辘)。志愿军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志愿军大部分都是翻身农民组织起来的,所以那时候文化程度很低,很多人都是文盲。那时候,我们甚至,我们在连队不打仗的时候,成天找你写家信的人都排成队,就是说,很多人连个信都不会写。我们过去的炮兵,指挥技术、知识不够,所以只能打直接瞄准,就是近距离把炮推到离敌人很近的时候,一炮我把你打倒,都是这种射击方法。这种射击方法在大兵团作战当中是根本不行的,你的牺牲、你的付出代价是相当大的,所以后来美国人认为,中国的炮兵根本是不堪一击的。”中国士兵普遍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没子弹打,三怕受伤之后抬不下前沿。而此时的志愿军后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粮食弹药供应不上去。...more5minPlay
September 21, 2022082汉江阻击战1一九五一年春节前夕,很多在第四次战役发起之前还在沈阳参加集训的志愿军的军、师、团级的指挥员纷纷星夜兼程赶回朝鲜前线。而在接近前线的地方,他们看到的是一批又一批被抬下汉江南岸阵地的伤员。西线的汉江南岸阵地是联合国军的主攻方向,在这里负责顶住对手的则是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和第五十军的官兵。仅仅安排两个军来防守敌人的主攻方向,不能不说风险巨大,一旦汉江防线被对手撕开,别说是反击,中朝军队的整条防线必将全面崩塌。但是他们已经别无选择了。一九五一年二月二日,霹雳作战的第七天。在汉江南岸一片狼藉的战场上,山梁上的守军用电台与对面的美军指挥部联系,让他们到阵地前运走美军士兵的伤员和尸体,表示可以保证其安全。美军派来了直升机,来来回回运了整整一上午。镇守汉江南岸阵地的志愿军有两支部队,一支是三十八军(原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是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被彭德怀称作万岁军的明星部队;另一支是五十军(改编自,在长春起义献城的原国民党六十军)。这两支曾经在解放战场上各为其主的部队就要在此地同生共死了。他们要面对的是,由四个美军师、两个南朝鲜师、两个英国旅和一个土耳其旅组成的联合国军主攻部队。彭德怀给这两支给养不足、减员严重的部队下达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汉江南岸阵地。这场背靠汉江的阵地防御战是没有回旋余地可言的。这是名副其实的背水一战,没有增援,也不要指望撤退。拼,拼光为止。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说实话,那时候守阵地真的难,你在山头上想挖交通壕,但是挖不成,你挖好了,他一阵炮打过来,都平了,挖一米多深、一米五深,一阵炮打过来,都打平了。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啥,枪不如人家的枪;弹药也不如人家的弹药,说实话,只有手榴弹——只有手榴弹能出气。”...more5minPlay
September 20, 2022081横城反击战6横城地区反击作战,是志愿军在连续进行三次战役以后、未得到休整和补充的严重困难条件下,主力由刚刚展开休整,而紧急转入作战准备,并且是远距离开进进行的一次作战。这次作战取得胜利,在作战指导上,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志愿军恰当地选择了攻击目标。志愿军主力从休整地域出动后,在横城和砥平里均出现了歼敌有利机会,但砥平里之敌主要是美军,兵力集中,战斗力强,如果志愿军两昼夜不能解决战斗,其东、南、西三面的美军和南朝鲜军均可实施增援,将使志愿军处于十分不利的态势。而横城之敌主要是南朝鲜军,战斗力弱,志愿军有:一次包围歼灭其1个师的把握。于是彭德怀在征求邓华、韩先楚两位前方指挥员和各军的意见后,经慎重考虑,确立了先打横城之敌的决心,作战的结果圆满实现了预定的歼敌决心。第二,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尽可能多的火力。虽然预定歼敌目标只有南朝鲜军1个师和美军1个团,但志愿军为了更有把握歼灭敌人,则集中了4个军共11个师,总兵力约12.5万人,担任攻击的部队9个师约10万人,而横城地区的敌军为:南朝鲜军1个师又一个团,和美军1个团,共约2万余人,志愿军占有4倍以上的兵力优势。而在主要突击地段——上横城西北,则集中了6个师,占有7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志愿军各种火炮(含迫击炮)679门、火箭筒285具,敌军各种火炮555门、反坦克兵器930门、坦克数十辆。志愿军在火力上虽不占优势,但已尽了最大可能。从而更有把握实现歼敌目标。第三,实现了发起攻击的突然性。李奇微发起全线反扑后,集中美英军主力于西线向汉城方向攻击,志愿军将计就计,以第50军和第38军在西线汉江南岸顽强防守,钳制美英军主力。联合国军以为志愿军的主力在汉城方向,横城地区只有人民军在防守,因而美第10军指挥的部队敢于大胆在东线向北推进。志愿军主力,从休整地区出动后,隐蔽开进,并边开进边部署,到达攻击出发地仅5~17小时,就发起攻击,完全达成了突然性。第四,采取了战役上多层迂回包围和战术上分割包围的战法。在部署上,以第42军第幺二五师和第66军第幺九六师构成外层迂回包围,以第42军第幺二四师和第40军构成内层包围,并以第39军第幺幺七师进行战役分割。各师在完成战役上的分割包围外,还采取战术上的分割围歼,将被围之敌分割成若干小块而歼灭之,并且注意捣毁敌军炮兵阵地,使其步兵失去火力支援,从而使作战取得圆满结果。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对于横城作战也作了描述,他说:“我们被迫又放弃一些地区,在中共军队的进攻面前,美第2师又一次首当其冲,遭受重大损失,尤其是火炮的损失更为严重。这些损失主要是由于南朝鲜第8师仓皇撤退所造成的。该师在敌人的一次夜间进攻面前彻底崩溃,致使美第2师的翼侧暴露无遗。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共士兵怀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more6minPlay
September 19, 2022080横城反击战51951年2月11日(17时),经过短促火力急袭后,邓华集团突然发起进攻。第42军突破后,第124师迅速攻占上物安里、726.6和531高地等,于12日6时,前出至鹰峰、鸭谷里和石子洞地区,继续向福祚洞、广田攻击前进。第117师向“上下加云”进攻,6时30分,进抵鹤谷里、夏日地区,截断南朝鲜军第8师退路。第125师于12日拂晓加入战斗,10时,进到横城西南的介田里、回岩峰地区,截击歼灭来自横城的南朝鲜军一部。至此,第42军切断南朝鲜军第8师主力与位于横城的师指挥所的联系,并占领梨木亭至陵谷公路以西、以南地区。从正面由下高垈、新垈里突击的第40军突破后,左翼第118师迅速楔入南朝鲜军纵深,打乱了南朝鲜军第8师的战斗队形。右翼第120师突破后,12日4时,攻占圣智峰、梨木亭、784高地,牵制当面南朝鲜军,有力地支援了第118师向纵深发展。至此,第40军完全占领横城至龙头里公路、及广田以北地区,将该地区的南朝鲜军第8师第10、第21团基本歼灭。第66军右翼第198师由五音山突破后,于12日6时,占领苍峰里,随即向草塘突击。左翼第196、第197师突破后,于12日6时,占领阳地村、新村,一度占领红桃山。经过一夜战斗,邓华集团在“浅近纵深”,对南朝鲜军第8师完成分割包围,并歼灭其一部。12日8时,南朝鲜军第8师余部、和美军第2师第9团一部,在航空兵掩护下,向横城方向撤逃。志愿军第117师在第118师配合下,击退北援之敌,将企图突围之敌阻挡于鹤谷里、夏日之间,予以歼灭。人民军第3、第5军团由横城东北发起反击,13日,进至横城东南的鹤谷里、乌原里、下安兴里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3、第5师各一部,有力地配合了邓集团的反击作战。2月13日晨,横城地区反击作战胜利结束。志愿军邓集团、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经过35个小时激战,歼灭南朝鲜军第8师3个团全部,及第3、第5师和美军第2师各一部,共1.2万余人(其中俘虏敌人7800余人),给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迫使其后退26千米,对志愿军和人民军完成战役防御任务,起到重要作用。...more5minPlay
September 18, 2022079横城反击战4370团1营2连副指导员尹芳亭走在2连最后面,却遭遇了一次险情。当时他带着1名文书、1名炊事员和3名战士准备翻过北山追赶前面的部队。结果在翻过一个山坡时,尹芳亭朝前面的山头看了一眼,顿时被吓了一跳。只见前面的山头上聚集着40多个南朝鲜士兵,这些人不光有武器,而且轻重机枪等十分齐全,分明就是一支火力很强的部队。尹芳亭心头苦笑不已,虽然及时发现敌人,可是已经太晚了一些,他们此时已经进入了敌人的火力范围之内,想要转身离开已经不可能。如果冲上去跟敌人作战,他们6个人里面只有4个人有战斗力,敌人在人数上多出了10倍有余,而且敌人现在还占据着有利的地形,居高临下进行扫射,只怕根本冲不到山坡就全部报销了。至于等在原地,那就更不可能,敌人一旦发现了,那就是活靶子。此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已经容不得尹芳亭多想什么,他只能迅速做出决定,跟敌人拼了。他开始对身边几个人下令:“大家准备好手榴弹,一起扔向敌人,然后跟着我向山上冲。”说完后,大家就朝敌人扔了一轮手榴弹。在行动开始前,尹芳亭按照习惯,还是对着前面山头大喊了一声:“哟保,重巴其面。”这是朝鲜语,意思是让敌人缴枪不杀。喊完之后,尹芳亭就带头朝着对面山头冲了过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尹芳亭等人一路上并没有遭到敌人的攻击,这让大家都搞不清楚对面的敌人到底想干什么。等爬到对面山头后,尹芳亭向周围一看,顿时大吃一惊:“人怎么全跑了?”原来山头上已经没有一个敌人了,他们根本就没有抵抗便直接跑路了。大概是听到了尹芳亭那句“缴枪不杀”,敌人将武器全都扔了,山头上到处都是卡宾枪、步枪,轻重机枪也都留在了原地。尹芳亭等人各自捡了一支装满子弹的卡宾枪,然后朝着四周搜索敌人。这股敌人果然都没有跑远,全部躲藏在附近,有的人爬到了树上;有的人躲进了草丛里。尹芳亭等人一搜索,这些人全都乖乖的做了俘虏。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敌人躺在地上装死,无论怎么踢怎么喊,他们都一动不动,好像真的死了一样。尹芳亭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里根本没有发生过战斗,哪来的死人,再怎么装都是假的。他让人朝这几个敌人身边开了一枪,这几个装死的敌人立刻就爬起来,坐在原地求饶了。就这样,尹芳亭等6个人抓到了40多个俘虏,顺利返回了2连。随后1营继续向东面开路,很快就到达了横城东北面。...more5minPlay
September 17, 2022078横城反击战31951年2月11日晚上,横城反击战正式开始,这次反击的首要目标就是位于横城西北面的南朝鲜第8师。一旦击溃了南朝鲜第8师,不但能够切断横城北面敌人的退路,还能够向南压迫原州方向的敌人。作为这次反击战的主力,四十二军除了原有部队外,还配属了三十九军117师和炮兵二十五团。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接到命令后,立刻指挥着117师和四十二军124师朝着横城西北方向的鹤谷里、上下加云一线穿插,以便切断南朝鲜第8师的退路。按照计划,这次穿插由124师在前面开路,掩护117师进攻上下加云,切断北面敌人的退路。同时四十二军125师开始向回岩峰方向发起进攻,堵住北面敌人退路的同时,阻挡原州方向的敌人北上支援,配合四十军、六十六军一起歼灭南朝鲜第8师。2月11日晚上18点,横城反击战打响。124师371团首先在团长于庆华的率领下攻占了726.6高地和531高地,掩护124师主力继续向东进攻。在371团的掩护下,124师370团团长赵欣然立刻带着本团和372团3营迅速向东面前进,为117师开路。走在最前面的部队是370团1营,他们作为开路部队,一路踏着积雪,翻山越岭朝着横城方向前进。出发后不久,1营就在路上遇到了敌人的1个连。由于敌人没想到志愿军来得这么快,根本没有丝毫防备,他们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地抵抗,就狼狈向东溃退。370团1营2连一路追着敌人到达都仓里,在这里将大部分歼灭,残敌开始四散而逃,2连也立刻派人到附近山上抓捕俘虏。敌人一路上光顾着逃跑,十分狼狈,很多人不光没有武器,甚至连衣服、鞋子都没有。2连1个班的战士到附近山上搜索时,居然一下子抓到了30多个俘虏。这些俘虏有的没有帽子,有的没有鞋子,还有的衣服都破了,一个个都很狼狈,根本不敢抵抗。...more6minPlay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