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从宏观、微观双重角度,全景式再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起因、背景、过程与结局;破除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多维度、多视角展示朝鲜战场英雄故事、决策过程、中美双方后勤对比……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让历史昭示未来,启迪人们珍惜当下生活,宏观审视未来。... more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15, 2022107砥平里战斗14日落前,美二十三团完成了火炮试射;测试了各兵种间的通信联络系统;准备好了充足的弹药和十天的干粮。弗里曼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弹药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砥坪里,这个小小的朝鲜村镇,注定要成为一个空前惨烈的血战之地。天黑了,四周寂静的可怕。万念俱灰的美国士兵,躲在散兵坑里,被冻得发抖。四周山坡上,仿佛有若隐若现的人影在爬动。片刻之后,各种不同的信号弹在四周升起,砥坪里已经被严严实实地围住了。气温降至华氏零度,蜷缩在自己帐篷里的一位法国营军官,在日记上这样写道:“夜幕降临,满天星斗。我们知道,现在终于是走向自己归宿的时候了。”战斗前,这里是一片死寂。人们一言不发,脑子里想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自己的灵魂。不知什么地方响了第一枪,对砥坪里的围攻开始了。志愿军在战前得到的情报是,砥坪里只有一两个营的敌军兵力,而且已经准备南逃了。这是一块到了嘴边的肥肉。横城反击战取得了可喜的战果,受到重创的各路敌军落荒而逃,奉命追击的志愿军各部,如同参加狩猎巡游一样,兴高采烈的向南挺进。为了能够及时追歼砥坪里的残敌,重新集结部队已经来不及了,东线志愿军指挥官——邓华在汉江北岸召集未参加横城之战的师指挥员,准备用原本充当预备队的五个团拿下砥坪里。邓华以第119师的两个团担任这次行动的主力,配属第120师第359团、第125师第375团以及第四十军直属炮兵团。由第119师师长徐国夫统一指挥。以五个团打一两个营,虽然敌人是美国兵和法国兵,但还是有把握的。从后来匆忙而混乱的战役组织可以看出,盲目的乐观情绪带来的是轻敌思想。祸不单行的是,原本配合攻击砥坪里的炮兵团,因为马匹受惊而暴露了目标,遭到了敌机的轰炸。...more5minPlay
October 14, 2022106砥平里战斗13可是在全力攻击原州方向之前,任何中方统帅都不敢绕过美二十三团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任其存在于自己战线的后方。因此,只要坚守砥坪里,中方就无法放胆的进攻美军防线,他们的反扑就很有可能被化解,届时,东西两线的志愿军都将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美军将一举扭转在朝鲜的颓势。砥坪里是中国军队的必攻之地。这样的局势对于李奇微来说似曾相识,当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第十八军军长的时候,他麾下的第101”空降”师就曾在阿登战役里依托环形防线,死守陷入重围的比利时小镇——巴斯通,并最终帮助盟军击破了德军的反击。此役之前,基本上,所有遭到合围的联合国军都选择了突围,并在逃跑的途中被一口一口咬的半死。倘若选择死守呢?当火力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人还啃得动吗?砥坪里是李奇微精心挑选的战场,他决心在这里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问题是,第二十三步兵团能撑过这一劫吗?李奇微心里也没有底,但他横下一条心要赌一把,赌注便是,在砥坪里的六千多名美军和法军的身家性命。按照军事常识,把这么多部队拥挤在这么一个弹丸之地,简直是在邀请对方炮兵来练习定点射击的。可是,弗里曼心里清楚:宁可让中国炮兵弹无虚发,也必须保证防御的严密。他在清川江吃过苦头,中国军队利用防线上的缝隙,钻到了他的身后。所以,不在防线上留下任何薄弱环节,才是最关键的原则。更何况,与美军炮兵相比,中国炮兵的火力简直不值一提。美二十三团团长——弗里曼上校在环形阵地里,布置了六门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弹炮、十八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二十辆坦克和五十一门迫击炮。阵地前沿全部围绕坦克挖了壕沟,布置了密集的反步兵地雷和照明汽油弹,甚至在中国士兵可能接近的地方,泼水制造了陡峭的冰区。...more5minPlay
October 13, 2022105砥平里战斗12美军第十军一边收拾从敌后逃脱的败兵;一边安排向原山撤退。对弗里曼来说,他的部队态势孤立,就像一只出头鸟,这让第23步兵团感到:所有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得到横城打败的消息后,弗里曼决心立刻带着部队一溜了之。这位带着部队从北朝鲜侥幸逃回来的指挥官知道:中国人不来则已;一来便是人山人海。现在,砥坪里阵地孤零零的镶在中国人的攻击线上,对手不可能把他们抛在身后、置之不理。等撤退的路线一被切断,全团官兵就将陷入中国军队的汪洋大海。弗里曼认为,从战术上讲,放弃砥坪里、撤回原州,才是拉平联合国军防线、以利再战的合理选择,只有白痴才会在这里等着中国人潮水一般的进攻。此时不跑,更待何时?!二月十三日,接近中午的时候,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乘着直升机来到砥坪里。闷闷不乐的阿尔蒙德在电话里向李奇微抱怨说,是一触即溃的南朝鲜军把第十军给害了。在听取了弗里曼请求立即撤退的建议后,阿尔蒙德表示同意撤退,然后就飞走了,他也觉得没有把二十三团放进虎口的必要,况且,连团长都没有守住的信心。弗里曼立即命令参谋制定撤退计划。当他开始收拾自己行装的时候,却收到了一条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命令:不准撤退,坚守砥坪里。命令是李奇微亲自下的。弗里曼骂娘了。放弃砥坪里这个位于前沿的交通要冲就等于是放任志愿军在东线的第十军和西线的第九军之间打下一根楔子。如果中国军队趁势突击的话,很可能会招致整个战线的龟裂。李奇微相信中方指挥官不会看不到这一点。这也是他在第十军的上上下下要求撤回第二十三团协防原州时,坚持死守砥坪里的理由。但这并不是李奇微的唯一原因。砥坪里是整场战役的急所所在。所谓急所是一个围棋术语,指在敌我双方相互接触的棋形中,无论对于攻方还是守方都至关重要的那些点。砥坪里的背后是美军此战的支撑点——原州。一旦原州失守,也就必败无疑了。...more5minPlay
October 12, 2022104砥平里战斗11在砥坪里小小的环形阵地里,弥漫着大祸临头的气氛。美国士兵们彻夜紧握自动步枪,紧张的等待着。阵地周围响起中国士兵胶底鞋摩擦冻土的声音,和那直刺心脏的小喇叭声。枪炮围着砥坪里不停的轰鸣着。两天过去了,听不见炮声了。中国人没有来。南朝鲜第八师几乎是一哄而散,七千五百名官兵最后只有三千人回到了营地。美军在这次伏击战中损失惨重,与荷兰营一起战斗的两个营的伤亡人数超过两千人。南朝鲜军伤亡人数则约为一万人。东线的联合国军已经开始全线动摇。看起来在北朝鲜军隅里的惨败又要重演了。如果志愿军继续这么势如破竹,联合国军很可能会失去整个南朝鲜,那么,他们就算被彻底打败了。美军第十军一边收拾从敌后逃脱的败兵,一边安排向原山撤退。对弗里曼来说,他的部队态势孤立,就像一只出头鸟。这让第23步兵团感到,所有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得到横城打败的消息后,弗里曼决心立刻带着部队一溜了之。这位带着部队从北朝鲜侥幸逃回来的指挥官知道,中国人不来则已;一来便是人山人海。现在,砥坪里阵地孤零零的镶在中国人的攻击线上,对手不可能把他们抛在身后置之不理。等撤退的路线一被切断,全团官兵就将陷入中国军队的汪洋大海。弗里曼认为:从战术上讲,放弃砥坪里撤回原州,才是拉平联合国军防线以利再战的合理选择。只有白痴才会在这里等着中国人潮水一般的进攻。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在听取了弗里曼请求立即撤退的建议后,阿尔蒙德表示同意撤退,然后就飞走了,他也觉得没有把二十三团放进虎口的必要,况且,连团长都没有守住的信心。弗里曼立即命令参谋制定撤退计划。当他开始收拾自己行装的时候,却收到了一条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命令:不准撤退,坚守砥坪里。命令是李奇微亲自下的。弗里曼骂娘了。放弃砥坪里这个位于前沿的交通要冲就等于是放任志愿军在东线的第十军和西线的第九军之间打下一根楔子。如果中国军队趁势突击的话,很可能会招致整个战线的龟裂。李奇微相信中方指挥官不会看不到这一点。这也是他在第十军的上上下下要求撤回第二十三团协防原州时,坚持死守砥坪里的理由。但这并不是李奇微的唯一原因。砥坪里是整场战役的’急所’所在。所谓急所是一个围棋术语,指在敌我双方相互接触的棋形中,无论对于攻方还是守方都至关重要的那些点。...more5minPlay
October 11, 2022103砥平里战斗10美二十三团团长——弗里曼上校对面的中国人不但变得强悍异常,而且诡计多端。而战争是唯一将欺骗合法化的游戏。就在这几天里,大量隐匿在夜幕中的中国军队不断的穿过李奇微的前沿阵地。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那时候,敌人的防空非常严密。我们部队穿的全是绿色军装,衣服的里头是白色的,我们全部都反过来穿,因为当时在下雪,地上有积雪,这样部队好像融入了周围环境,就不会让敌人发现。”“敌人的侦查也没现在那么厉害,到了夜里天一黑就找不到目标,只能沿着公路扔炸弹,都是落空的。”“敌人就是靠’照明弹’,劈里啪啦的扔出来几十个’照明弹’,把天空照的明晃晃的,都能看见地上的一根针,就那样,敌人也打不准目标。”到二月十日,阿尔蒙德指挥下的联合国第十军,就像一只毫无防御能力的大气球,飘飘摇摇的被风吹进了志愿军设下的天罗地网。战机成熟了。如果志愿军能在东线砸碎联合国军的防御力量,长驱直入,就很有可能一举扭转战局。即使未必能够置对手于死地,起码也能把对手凶猛的攻势化解掉,并借机从国内调集重兵,守住汉江防线。顺利的话,成建制的大量吃掉敌人也并非不可想象。毛泽东此时最希望听到的就是美国人喊疼的声音。可是,联合国军在东线最孤立的突出部有两个:一个是砥坪里;一个是横城地区。先打哪个才更为有利呢?这是一个攸关成败的艰难抉择。志愿军吃得下砥坪里吗?彭德怀的顾虑和犹豫是明显的。面对火力强大,而且已经构筑起坚固工事的美军和法国营,无论人数上占多大优势,都没有在短时间内拿下敌军的把握。还是先拿横城的南朝鲜军开刀吧。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一日,中国农历大年初,黄昏。四周笼罩在冬日的薄雾里,南朝鲜军阵地的周围传出一阵阵异响,那是军服不断摩擦积雪的声音。等那些身上缝着新兵标志的南朝鲜士兵有所察觉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端起刺刀,在他们的鼻子底下发起了冲锋。...more5minPlay
October 10, 2022102砥平里战斗9就在彭德怀命令西线的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和第五十军,不惜一切代价,迟滞美军北进速度的同时,在朝鲜半岛的中部,一场惊心动魄的反击作战,正在悄然策划着。东线志愿军指挥官邓华向彭德怀报告,志愿军第四十二军和北朝鲜军第二、第五军团,以及从西线紧急抽调东进的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四十军和六十六军,都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之下,溜到了攻击位置。彭德怀所设想的“先放后打”、“西顶东攻”的战役态势已经形成了。一九五一年的二月九日,霹雳作战第十四天,由于在西线受阻的联合国军进展不大,东线联合国军的位置就显得相对突出了。李奇微似乎嗅到一丝不祥,他在回忆录中留下一段话,“我发觉我们的右翼很危险的暴露在敌人突击的威胁之下,敌人可以穿过原州向南突击,而后转向西南方向,切断我通往釜山的主要补给线和铁路线。”鉴于一些韩国的搜索部队出发后便没了音信,李奇微有些担心暴露在前方的二十三团的安危,于是决定再给砥坪里增加一些重炮。五零三野炮团的六门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弹炮,于二月九日,抵达砥坪里。此时,二十三团团长弗里曼上校,已经有了(一个半)营的重炮,外加第二十八防空营的一个连。至此,砥坪里守军达到了六千多人。二十三团所隶属的美军第二步兵师,是一支经常在好莱坞电影中露面的部队。正是他们在血腥的奥马哈海滩上消灭了德国守军,在诺曼底登陆战中,一战成名。弗里曼麾下的第二十三步兵团是在第二次战役当中,第二步兵师险些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唯一全身而退的那个团。在从军隅里突围的几周后,弗里曼偶遇芝加哥日报的记者吉斯比奇。弗里曼的职业履历引起了比奇的兴趣。他年轻时曾在中国担任武官,并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现在他的对手变成了中国人。比奇想知道弗里曼是怎么想的,弗里曼的回答很简单:“他们不再是同一批中国人。”...more5minPlay
October 09, 2022101砥平里战斗8志愿军在13日晚上打了一夜,付出了很大伤亡,还是没能攻占敌人的阵地。本来这时就该撤下来防空了。可邓指‘出于’“敌军要遁逃”这个先入为主的判断,命令坚守既得阵地,以便晚上继续进攻敌人。结果使部队白天被敌人飞机和炮火压制在狭窄的既得阵地上,完全处于被动挨打、束手无策的地位。弗里曼上校后来赞叹说这是非常精彩的空中支援,光秃秃的山脊上的中国士兵犹如“暴风雨中的草木”,纷纷倒下。然后第三十九军和第四十二军这边也出了差错。和第四十军各打各的不说,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六师和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五师还都走错了路,打错了地方。...more6minPlay
October 08, 2022098砥平里战斗5美第23团团长弗里曼的另一个决定性优势就是时间。弗里曼或许是这场战争中第一个有充足时间去思考该怎么应战的美国指挥官,这简直就是一种奢侈。他的部队是在2月3日到达砥平里的,而中国人直到2月13日傍晚才开始向他们发动进攻。也就是说,他有十天的宝贵时间用来构筑阵地。第23团的每个人都意识到,他们迟早会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他们的生死也许就在于:散兵坑挖得够不够深,够不够好。此外,他们还精确丈量了迫击炮和火炮的射程,确保对所有可能进入射程之内的道路实施封锁;最大限度地设置铁丝网,把所有的地雷都派上用场;清理出一个小型飞机跑道,以便飞机在必要之时带来补给,带走伤员。弗里曼平生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弹药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侦察机每天在他们的头上飞过,寻找可能在周围山峦中活动的中国军队;弗里曼每天都派出巡逻队,寻找中国人的足迹和动向。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中国人的总攻日期日渐逼近,只有一个问题让他们忐忑不安:在另一个地理上虽然与其分隔但与他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战场上,从原州出发向北进攻的韩国军队被中国人打得溃不成军,和他们一起作战的美国与荷兰军队也面临被攻破阵地、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支联合国军于2月5日从原州出发,到2月14日,战事进行得很不顺利。包括斯图尔特在内的第2师很多高级军官都认为,阿尔蒙德让韩国部队当先锋是一个欠考虑甚至是荒谬的做法。驻扎在原州地区的志愿军四个师对这支几乎毫无准备的韩国部队发起进攻,很快便摧毁了他们的阵地,这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可问题是这让美国与荷兰部队门户大开,中国人借助这个缺口可以直捣黄龙,危及整个原州地区,并让砥平里的美军倍感压力。因此,在砥平里之战开始之前,防御方就危险重重。...more5minPlay
October 08, 2022100砥平里战斗71951年2月14日,美军出动飞机,对砥平里外围的志愿军阵地进行猛烈轰炸扫射。同时,东调美骑兵第1师第5、第8团至梨浦,南朝鲜第6师至骊州、利川之间,英第27旅位于骊州、文幕里之间。14日10时,美骑兵第5团以汽车8辆搭载步兵100余人,由梨浦里渡过南汉江企图增援砥平里,被志愿军第126师阻击在于龙里以南。黄昏,骊州、梨浦里之敌600余人出援,分3路进至注岩里以南、内龙里、外龙里,被志愿军第116师第346团部队阻击。原州以北之敌仍在构筑阵地,未有撤退模样。因此,必须迅速歼灭砥平里之敌,以免在敌援兵到达后与敌胶着。...more5minPlay
October 07, 2022099砥平里战斗6保罗·麦吉是G连3排排长,负责防御砥平里约500码长的一段阵地——大概五个足球场大小。保罗在阵地等待着。他知道,中国人发起进攻的时间即将到来。在过去的几天里,他多次派出巡逻队。很明显,敌人的活动每天都在增加,而他们的巡逻范围日渐缩小。他还听到传言,任何部队不得撤离砥平里,这就表明,他们只能坚守阵地,战斗到底。2月13日,他得到通知,中国军队可能在当晚发动进攻。G连的阵地很不理想,比其他防御阵地突前很多,而且地势更低,正对‘397号’高地。他们知道中国人就在这座山上。397号高地实际上延伸出一个山脊。这个山脊就像一根手指,一直插到G连的阵地,把阵地和这座山连到一起。因此,这个山脊就变成了一条天然的通道,中国人可以直接从山顶冲进G连阵地。在等待开战的那段时间里,麦吉压根没想到过,战斗中最激烈的场面就出现在他镇守的地段。...more5minPlay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