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从宏观、微观双重角度,全景式再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起因、背景、过程与结局;破除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多维度、多视角展示朝鲜战场英雄故事、决策过程、中美双方后勤对比……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让历史昭示未来,启迪人们珍惜当下生活,宏观审视未来。... more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
November 01, 2022022“联军”逃离北朝鲜1950年12月1日,当第26军在距离合洼里还有80公里的时候,美陆战1师终于突破了志愿军第20军的包围,开始向南撤退。9兵团总部随即命令第20军余部:追击美陆战1师,减缓他们撤退的速度,缠住他们,为第26军争取时间,为最终歼灭美陆战1师创造机会。由于绕到自己身后发起攻击的志愿军占领了公路两旁的众多制高点,联军士兵开始成批的抛弃卡车、火炮,甚至坦克等机动性受到公路严重限制的重装备。一位美国上校后来回忆道,“这样的事情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见到了,整支美国军队都在逃离战场、抛弃伤患,只求保住一条性命。”十二月三日,志愿军突破成川,在美军试图建立的平壤防线的正中央,打开了一个致命的缺口。惊魂未定的第八集团军再次全线动摇。因为损失了太多的重装备,丧失了火力和机动性优势的联军,实在没有信心战胜如怒涛般南下的志愿军。并且,由于地形、天气等原因,在此地也很难得到海空军的有效支持。十二月四日,第八集团军决定:放弃平壤,全线回撤到三八线一带组织防御。十二月十日,在空中火力的帮助下,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为主力的美第十军残部,奇迹般的从长津湖地区突围,撤到“联军”在朝鲜仅剩的桥头堡——兴南港。12日,美陆战1师终于在咸兴与美第3步兵师汇合。美军的两个师继续向南撤退,一直到达东海岸的咸兴市。一路上,虽然20军余部继续穷追不舍,但是第26军主力始终没有能够赶到投入战斗。在美军士兵的印象中,战役后期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有力的阻击。志愿军第九兵团随即向这个挤满了敌军的港口展开了最后攻击。然而,志愿军却在此地碰上了另外一个强敌——强大的美国海军舰队。美军用地面、空中和海上的火力,在兴南港周围,织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墙,导致志愿军东线部队难以对敌人形成致命的打击。兴南围攻战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二十四日,残余的美军凭借着无以伦比的海运能力,终于逃出了北朝鲜。1950年12月24日,亚洲时间的平安夜,美第10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东线作战,同时也是整个二次战役落下帷幕。历经一个月惊心动魄的大战,朝鲜半岛再次恢复了平静,“联军”被赶回了三八线。...more5minPlay
November 01, 2022021长津湖战役(下)11月27日傍晚,志愿军10万大军已经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当中了。20军位于长津湖西侧;二十七军位于长津湖北部和东北部;两军分别以陆战1师两个团、和第7师的31团级战斗队为主攻目标。后对下碣隅里进行围攻。继而,在从下碣隅里至兴南的一条被称为“长隘路”的通道上,展开围追堵截。11月27日夜,西北风卷着棉球般的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美陆战第1师和美步兵第7师,当时正沿着一个山间的小路行进。整个队形呈柱状,延伸达50公里。一个美国的随军记者后来说“总觉着有人在盯着我们”。这句话没有说错,他们确实是被隐没在崇山峻岭中的志愿军战士牢牢地盯紧了。山林中忽然传出惊天动地的军号声和呐喊声,宋时轮、陶勇指挥20军、27军向美军发起猛攻。10万志愿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美军,美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攻击。在第二天的早上,美7师和陆战1师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11月28日,整个28日白天,美军都在设法打通被截断各部阵地。全部机械化装备的美军,在大部分时间里,仅能以每小时500米的速度前进。战斗间歇,一位美军记者问一个正在用刺刀从冻硬的罐头里挖蚕豆吃的陆战队士兵:如果上帝能够满足你的一个要求,你最需要什么?那个士兵头也没抬的回答:给我明天吧。11月30日,二十七军集中两个师5个团的兵力,由二十七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并使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新兴里的美7师31团。历史悠久的美第7师第31团组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曾参加对苏维埃俄国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团旗上就有北极熊的图样,称得上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该团蓝色的团旗被志愿军班长张积庆缴获当包袱皮,后来成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品。这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的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但与此同时,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万人,全军冻伤高达22%。 ...more5minPlay
November 01, 2022020长津湖战役(中)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稍事调整后,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为遏制其攻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急调第9兵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第9兵团于1950年11月初入朝后,决心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10余万志愿军翻山越岭,隐蔽接敌。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昼伏夜行,严密伪装,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千难万险,悄无声息地抵达了预设战场,并通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包抄,成功将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5段,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美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攻击这支部队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近15万人。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之后,美军残部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脱离战场,这也意味着“联合国军”全部被逐出朝鲜东北部。 由于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未能配备御寒冬装,志愿军第9兵团此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据当时在二十七军任营教导员的迟浩田称,他是全营唯一没冻伤的。美军陆战一师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这场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毛泽东评价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more5minPlay
October 31, 2022006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原先的计划是将朝鲜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北,因战事进展极其顺利,而有所改变。麦克阿瑟要求:乘势追击,将共产主义逐出整个朝鲜半岛。1950年9月2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与总统杜鲁门都同意了麦克阿瑟的建议。但是,总统要求麦克阿瑟:只有在中国和苏联不会参战的情况下,才可攻击朝鲜。次日,美军部队就逼近三八线。1950年10月1日,韩国第一批部队进入朝鲜作战。美国在武装干涉朝鲜战争的同时,也借此机会实现其既定的台湾政策,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派军用飞机侵犯中国领空,轰炸和扫射中朝边境地区。美国海军则破坏中国商船在公海的正常行驶,袭击中国渔船。美国还加强在菲律宾的驻军,及加速援助菲律宾的军队。增加对占领印度支那的法国军队的援助,制造了亚洲的紧张局势,直接威胁到中国大陆的安全。因此,不能不引起中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1950年5月底,金日成派密使至北京,但毛泽东主席表示了对美国参战的担心,并在战争爆发后,仁川登陆前,多次提醒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指出仁川将会是美国的登陆地点。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严正指出:“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庄严声明:“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国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并警告美国,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但美国无视中国的警告,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陆后,于10月7日越过三八线,大举北犯,向中朝边境进逼。美国军队入侵朝鲜之后,中国东北由战略后方变成了国防前哨。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形势,中国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调整国防部署,增强东北地区的国防力量,以巩固国防,预防突发事件,同时为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战争作准备。1950年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成立,从河南省抽调4个军及炮兵部队,开赴东北,增强边境防御。中国虽然做出强硬声明,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因为中国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直到10月初,中国政府仍然未能对参战与否做成最后决定。周恩来赶赴莫斯科跟苏方讨论参战问题。1950年10月4日,中国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奉命抵北京商讨朝鲜问题,1950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才最终决定介入朝鲜战争。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直接原因是美国飞机轰炸中国安东(今辽宁丹东),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如被占领,将会更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即使美军不袭击中国,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落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也是很大的威胁。同时,由于美军进入台湾海峡,迫使中国中止攻打台湾的渡海战役,让中国直接感受到美国的威胁。基于这些理由,中国政府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半岛,抗击“联合国军”。...more7minPlay
October 31, 2022005仁川登陆战1950年8月6日,麦克阿瑟将军在东京与其他高级军官会面,并说服他人,实施风险很大的仁川登陆计划。虽然麦克阿瑟靠着自身魅力,说服了试图阻止他在仁川登陆的钦差大臣们,但他的内心却仍然充满了紧张。他知道自己做的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无数美军士兵的生命和他的职业前途。一旦北朝鲜人早就在仁川有所防备,这次行动必然会招致史无前例的失败。1950年9月5日至13日,美军在西海岸最适合登陆的地点——群山实行佯动。9月13日,‘密苏里号’战列舰用舰炮在东海岸海面上向岸上猛烈射击。同日,‘特里姆盖号’航空母舰对平壤港清川江口的达阳岛进行炮击。美国各个媒体也在大放烟雾弹。东京的报纸和广播不断向人们透露,釜山防御圈中的战士们将在10月份开始反攻。到时候,联军将会迅速打败正面的人民军部队。让金日成以为反攻必然会从釜山开始。一切欺骗已经完成,现在该动真格的了。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开往仁川的‘麦金利号’登陆舰上,麦克阿瑟对他旁边的护航舰队指挥官‘乔伊中将’说:“仁川登陆是我这辈子做出的最大军事赌博,我知道我们获胜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我还是想试试。”美军15艘军舰组成的登陆舰队,悄无声息地到达飞鱼海峡。在经过短暂15分钟的火力准备后,陆战队在500架飞机的掩护下,向月尾岛发起了冲击。朝鲜人民军守备部队,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除了受伤被俘的之外,剩下的全部牺牲。早上8点,月尾岛沦陷。航空母舰舰载机频繁出动,轰炸以仁川为中心的40公里内的所有目标。各个舰炮不断轰鸣,将通往仁川所有的道路全部封锁。守卫仁川的是人民军第266独立团和107边防团。他们虽然打得非常勇猛,但由于缺乏准备、再加上人数悬殊,最终全员牺牲。汉城附近的人民军迅速向仁川集结,但由于美军舰炮已经彻底封死了通往仁川的道路,援军根本无法前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量美军蜂拥而至。到了晚上,有1.8万名美军陆战队士兵登陆。截至9月16日,美军陆战第一师完全掌控仁川。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1950年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1950年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在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more6minPlay
October 30, 2022122砥平里战斗22从美国侦察机的视角来看,所有的道路都是畅通无阻的,但实际上,山上到处都是中国军队。可是,明显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只能用迫击炮进行效果不大的阻拦。于是,悬崖上面的中国士兵便把成捆的手榴弹和绑在一起的炸药包扔下来,搭乘在坦克上的美国步兵成了肉靶子。队伍最后面那辆收容伤员的卡车已经被打坏了,再也没能跟上拼命前进的队伍。车上的伤员全部下落不明。突然间,在打头的坦克绕过一段弯路之后,柯罗姆贝茨摒住了呼吸,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片谷地,那里就是已经被炸成废墟的“交通要冲”——砥坪里了。坦克纵队接近时的声音很大,增援部队还没有到达,被围困在砥坪里的很多美军就已经听到了他们隆隆的咆哮声。当这支救援部队冲过砥坪里南面的那个狭窄的隘口时,坦克连“连长”乘坐的坦克被中国军队的火箭弹直接命中。除驾驶员外,车内人员全部丧生。幸存的坦克把油门加到最大限度,猛烈撞击这辆毁坏燃烧的坦克,终于使狭窄的隘口的公路没有被堵死。几乎是与此同时,美军工兵刚刚排除了最后一颗地雷。刚刚接手砥坪里守军的指挥权的爱德华中校的四辆坦克,轰鸣着,急速向南开到了合适的位置,对着马山高地——反斜面上的中方工事射击。马山正面的美国步兵也开始了新的反扑。坦克中的柯罗姆贝茨在冲过隘口后,立刻就看到了:在砥坪里外围射击的美军坦克以及与志愿军混战在一起的美国士兵。那一刻,提心吊胆的两支坦克部队突然紧张对峙起来,因为双方谁也不敢肯定对方的身份。最后,第二十三团终于意识到:这是骑兵团赶来了。砥坪里的守军听说骑兵五团到达的消息,如同得到百万援军一般欢呼起来。包围圈被打破了。两支美军坦克部队汇合,然后开始一同向中国军队楔入砥坪里的阵地开炮。二十多辆敌军坦克出人意料的猛攻,让阵地上的志愿军大吃一惊。适时赶来配合作战的美军飞机也在此时开始向四周的山上投下威力巨大的凝固汽油弹。...more4minPlay
October 29, 2022121砥平里战斗21战时总指挥徐国夫根据各团上报的情况和自己的观察,综合分析,认为美军并不像邓华指挥部所说的那样——正准备逃跑,也绝不是只有一两个营的兵力。他和几位师指挥员等了许久,军部电台告知:已经将他的意见报告给邓指,但并没有结果。同时透露:上级有增加兵力,以便全歼砥坪里之敌的可能。此时,横城反击战已告结束,而战场东侧的联合国军似乎也有向原州撤退的迹象。如果此时再投入几个团攻击砥坪里,全歼守敌是有把握的。根据以上情况,徐国夫命令各部:巩固已经夺取的阵地,保护自己,尽量减少伤亡,一定要拖住敌人,准备配合增援部队全歼守敌。在朝鲜作战的美国士兵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黑夜是属于中国人的。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五日,黑夜即将再次到来,砥坪里依然处在志愿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前来救援的各路联合国援兵在砥坪里外围遭遇到了殊死的阻击。砥坪里之战,这场历史性围攻的决定性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五日下午,在距离砥坪里大约两公里的地方,有美国第一骑兵师第五团团长——“柯罗姆贝茨上校”率领的救援部队在一个隘口遭遇到猛烈的阻击。柯罗姆贝茨要求:搭乘坦克而来的一个步兵连扔掉全部负重,站到坦克上,摆出一副致生死于不顾的决战姿态。他的决定让包括许多历史学家在内的不少人都倍感困惑。这种做法让炮塔上的步兵几乎无法躲避志愿军的机枪和迫击炮的射击。实际上,有人是在炮塔旋转时被撞下来的。但柯罗姆贝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坚守砥坪里是李奇微的命令,所以从李奇微、到美国第九军和第十军的高级军官,特别是他的顶头上司们,都在不停的用无线电催促着他。这让柯罗姆贝茨感到压力巨大。...more3minPlay
October 28, 2022120砥平里战斗27一九五一年二月十四号,那个惨烈的夜晚。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砥坪里的志愿军,展开了视死如归的进攻。经过几个小时的血腥的厮杀,志愿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后,终于突入砥坪里,但是没能在天亮之前扩大突破口。按照以前的战斗习惯,志愿军应该选择在天亮之前暂时的退出战场。然而这一次,砥坪里阵地上的志愿军并没有选择撤退,他们选择了死守。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五日,经过两昼夜激战,砥坪里外围的高地均被志愿军占领。守军退缩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起伏地带,凭借房屋、据点式工事以及强大的炮火顽强反抗。攻方的战时总指挥徐国夫后来回忆说,在经过了三次连续大规模的战役后,各部队的减员情况都十分严重。在他指挥的部队里,每个连最多还剩七八十人,而每个团能够投入一线战斗的,也就六七百人。即便如此,他仍然认为,如果能够拥有足够的炮兵火力,凭借他手上三四个团的现有兵力,也是有把握全歼守敌。可是配属给四十军的炮兵四十二团,因为在半路遭到空袭而无法参加战斗。砥坪里攻坚战就只能靠战士们手中的轻武器了,这实在让徐国夫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而当面的敌人除了各种火炮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坦克助阵。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说,“美军的火炮都是大口径炮,虽然很厉害,它的口径很大,但是口径大了以后它的炮弹本身就很重,所以炮弹装填起来就比较费时间。我发现你的炮往我这里打一发,比如说二零三炮往我这里打一发,我就知道坏了,你已经发现我了,我就赶快想办法转移。你别惹它,你离开几百米就可以了,不要太远,离开几百米它就打不着你了。美军比较厉害的是坦克炮,它机动性好、发射速度快、火力强。另外就是它的防护能力比较好,你不容易把它打坏,它是钢甲的、是履带式的,所以你不容易把它打坏。”当时,参与进攻的部队早就用完了专门对付坦克的重磅手榴弹和爆破筒。各团在攻占高地时出现了很大的伤亡。至此,志愿军与联合国守军形成了暂时的对峙。...more4minPlay
October 27, 2022119砥平里战斗26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我們把轻机枪带上直接打;重机枪架的更近一点、更快一点。那时候,六零迫击炮有好多,炮身后面是带炮盘的,都不用了,鞋一脱,光一个炮身,抱着炮身斜对着,目测一下距离,装上炮弹就打。一打震得人受不了,就那么打,不使用炮盘,因为炮盘还得压、还得铺,耽误时间。”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美骑兵第一师五团开始拿下一个个高地。但高地常常是刚刚占领,立即又被志愿军反击下来。“林彪有个分队战术,叫做一点两面三三制。东北部队对这一套很熟,主攻、掩护、预备,也叫做一梯队、二梯队、三梯队。队形也是根据地形来部署的,平原怎么打;水网稻田怎么打;丘陵地怎么打;山岭多的地方怎么打;这都是有队形的。”美骑兵第一师五团团长——柯罗姆贝茨上校在战后这样说道:“伤亡巨大的中国军队好像越打越多,中国士兵的忍耐力和对死亡的承受力是惊人的。五团与中国阻击部队的交火一直持续到中午,却原地没动。距离砥坪里只有五公里,如此近的距离竟然是如此遥远。”最后,柯罗姆贝茨终于下了决心,不管那些满载着物资的卡车,也不管那些与中国军队扭打在一起的士兵,甚至不管那些炮兵了,他要亲自率领一支坦克分队,凭借着厚厚的装甲硬冲到砥坪里去。下午三点四十五分,柯罗姆贝茨亲自率领的由二十三辆坦克和一百六十五名士兵组成的特遣队,向着砥坪里的方向,开始孤注一掷的快速前进。在坦克分队的最后,有一辆收容伤员的卡车。至于这辆卡车能不能冲到砥坪里,就只能看它的造化了。这支队伍立即就招来了志愿军的猛烈火力。一些中国士兵跑到公路上,试图将炸药包,塞到坦克下面。这些勇敢的战士被坦克里的机枪打倒。但其他一些人开始用火箭筒攻击坦克。子弹从沿路的各个山包上像冰雹般倾泻下来。坦克开炮还击。可是在运动交火中,趴在坦克上的步兵死伤了许多。柯罗姆贝茨知道,那些被遗留在后面的人将会成为俘虏。可是他现在顾不得许多了,坦克队伍一旦停下来,就很可能再也无法前进了。坦克在白天是强大的活动堡垒,但如果他们在天黑之后被困在这里,里面的成员根本就看不到外边,也无法射击,那时中国人就可以把他们从坦克里一个一个的抓出来。除非队伍能在天黑之前抵达砥坪里,否则毫无疑问将被包围起来,像墩板上的肉一样,被彻底消灭掉。可现在距离黑夜的降临只能用分钟来计算。...more5minPlay
October 26, 2022118砥平里战斗25美军炮兵射出装有白硫的炮弹,那是见空气就会燃烧的物质,火焰只有在水下才能灭掉。嗤嗤冒烟的白硫会烧穿军服、沾上皮肉,那些被溅上白硫的中国士兵只能嘶喊、就地打滚,然后被活活烧死。可是,拉锯战依然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现在是美国人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中国士兵虽然不能前进,可美国人也无法把他们赶出阵地。战局僵持到下午,受伤的弗里曼被直升机接走。砥坪里守军的指挥权交到了二营营长——爱德华中校手上。爱德华中校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仅靠步兵的力量,他无法瓦解南面的志愿军。爱德华发出了新的命令:用四辆坦克绕到中国人的背后,从那里向中国人开火。坦克开了出去,可是没多远,就遇上了美军自己埋下的地雷。残存的工兵赶紧扑到前方,用刀具和手指排雷。冬季短暂的白天眼看就要过去,每时每分都无比宝贵。如果不能在天黑前,消灭那些等待着黑夜降临的中国士兵,砥坪里的人们就得面对第三个地狱般的夜晚。他们将没有援兵;没有弹药;更没有希望。当砥坪里再次陷入僵持的时候,向北进攻的美二师三十八团,依旧跟阻击的志愿军缠斗在一起。另一支东援的英国旅更是爬一般的缓慢。二十三团所能指望的只剩美第一骑兵师五团了。这时,第五团终于修好了大桥继续前进。然而刚过了桥,这支大杂烩般的队伍就立即遭到中国军队的火力急袭。阻击美骑兵第五团的是志愿军第三十九军116师和四十二军126师的一部分部队。心急火燎的五团团长柯罗姆贝茨只得下令:停止前进。在飞机和炮兵的支援下列队迎战。这恐怕是骑兵五团入朝作战以来,所遇到的最顽强的阻击了。中国军队占领了公路边所有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射击。虽然火力的猛烈程度比不上美军,但是中国军队的迫击炮的落点十分准确,因为停在公路上的车队和坦克目标十分明显。...more4minPlay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