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从宏观、微观双重角度,全景式再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起因、背景、过程与结局;破除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多维度、多视角展示朝鲜战场英雄故事、决策过程、中美双方后勤对比……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让历史昭示未来,启迪人们珍惜当下生活,宏观审视未来。... more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25, 2022117砥平里战斗24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我们一个连上去,上去以后,整个被敌人打下来了,只剩下几个人,伤亡很严重。结果,营长又派第二个连上,硬往上冲。我跟你说,步兵打仗那牺牲太严重了,你都没有看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敌人的火炮、敌人的飞机一炸一大片、一倒一大片,前面倒,后面哗啦啦跟潮水一样又上来了,不怕死。志愿军之所以打胜仗,根本的原因是不怕死。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呢!’我都不怕死了我还怕你啥呀。”美军第二十三团眼看就要被志愿军直插心脏了,突破口上四处闪耀着白刃格斗中刺刀的寒光,声嘶力竭的呼喊声扩散开来。腿部受伤的弗里曼手臂也中弹。整个二十三团眼看就要被分割成碎片。也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中国军队最不愿意看见的场景出现了,天又一次亮了。二月十五日清晨,灰蒙蒙的阳光洒在白茫茫的山岭上,还没有把血流净的双方都拼不动了。志愿军吹起了收兵的军号。防御圈上有三面停止了战斗。但志愿军决定守住南面已经夺取的阵地。他们相信,只要天黑就一定能够拿下砥坪里。如果说砥坪里之战让李奇微看到了自己亲身参与过的阿登战役的影子,那么对于中国军队而言,与砥坪里之战最为相似的莫过于发生在四年前的孟良崮战役。在那场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在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包围下,像抠眼珠子一样,吃掉了号称御林军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与那场战役一样,胜负的关键在于,是攻方先吃掉守方,还是守方先等来援军。二十三团的弹药消耗巨大、人员伤亡惨重。倘若防线上继续存在如此巨大的一个口子,二十三团绝无在又一个大规模夜间攻击下,幸存的可能。如果还想保住坚守砥坪里的一丝希望,就必须在白天,消灭掉中国人突进防御圈的那股力量。在飞机、坦克与重炮的支援下,美军奉命夺回丢失的山包。可是,美军士兵们个个精疲力尽。由于没有睡眠以及日夜不停的寒冷,他们已经坚持不住了。弹药也严重不足。这些美国人来到南面坡地的脚下时,中国士兵以无比的勇气凶猛还击。...more4minPlay
October 24, 2022116砥平里战斗23果然,越到最后,志愿军的攻击部队所遭遇的抗击就越激烈。几乎每个高地都有敌人的布防,而且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加上美军的炮火支持,前沿的轻重火力配置也十分强大。所以,每夺取一块阵地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战局从此开始越发展越艰苦。不过,近战和夜战毕竟是志愿军的看家本领,加上战士和基层干部们的勇猛果敢、机动灵活,美军的碉堡工事还是被一个一个的不断拔掉。据美国士兵回忆,中国人是非常优秀的战士,谨慎细致,喜欢偷偷摸到距离美军散兵坑非常近的地方,然后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听着M1-加兰德步枪击发子弹时所发出的声音。弹夹子弹打完时,加兰德步枪会发出一声特殊的响声。他们便会在你更换弹夹的时候,迅速朝你冲过来。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部队冲锋時,确实有些人真是不要命,前赴后继,眼看前头人倒下了,后头人就跟上去了。想想那个时候,确实现在一想,那个时候的人是为了啥?为了和平、为了过上幸福生活,命都可以不要。特别是机枪一扫过去,那是几十个人就倒下了。你看那炮好像最厉害,其实它并不危险,机枪是最危险最危险的。为啥老兵不怕炮怕机枪?这个炮弹砸下来爆炸了以后,你可以立马跳到炮弹坑里躲起来,再来一发炮弹就不一定肯定会落到这里,你的性命就可以保住。而机枪扫过去,他不分你是谁,你再有本事也躲不过。老兵怕机枪不怕炮,新兵怕炮不怕枪。”在砥坪里环形阵地里与中国士兵彻夜血战的还有一个法国营。这个法国营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法国原外籍军团的老兵。他们在和中国士兵拼刺刀的同时,还猛踢那些从前沿跑下来的美国士兵的屁股,“该死的,回到那边山头上去,反正你得死,不如死在那儿。”接近午夜的时候,激战达到最高潮,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砥坪里的命令,使得中国士兵冒死进攻。而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砥坪里的命令,又让美国与法国的士兵们只能拼死抵抗,不惜一切代价消灭眼前的每一个敌人。所有人的眼睛都被这凄惨无比的场景染红了。而这最血腥的场面竟然持续了五个多小时。法国人的反冲击也连续失败了。这块面积不大的地方被分成两半,双方各占一半,互有攻守。在第二天晚上的战斗中,美军希望得到更多的兵力,但是每个人都已经派上了战场,已经没有多余之兵可用。二十三团团长弗里曼不得不使用预备队来堵住蜂拥而上的中国士兵。但是越来越多的连队被冲垮,越来越多的阵地被攻陷。环形阵地已经被中国军队突开一个很大的口子,环形变成了凹形。...more5minPlay
October 23, 2022115砥平里战斗22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我们有正面的进攻,也有迂回。如果要是冲锋,一个尖刀排起码要有两个辅助排,不管什么部队的进攻都是这样,有主攻的;有辅助的;都是那样。”守军沿阵地一周布置的火炮不停的开火,炮弹在人流中爆炸,黑泥被掀上天空,四面飞溅的钢铁碎片,狂风一般将杀伤半径内的中国士兵刮倒。“说实话,咱的人一上去,前边的人真的有趴到铁丝网上的。趴到铁丝网上、趴到枪眼上的战士多的很,不是光宣传的黄继光一个人。哪一个排上去没有几个堵枪眼的;上去没有几个趴铁丝网的。你不趴铁丝网,部队都上不去;你不堵枪眼,后边的人都上不来。这是肯定的。全国不是只有那一个黄继光堵枪眼,有几百、几千个堵枪眼的人。哪一次战斗不死几个堵枪眼的。黄继光只是一个典型,不知道名字的人多了。”有些中国士兵被地雷炸飞,然后落下挂在了带刺的铁丝网上。冲过铁丝网的人又被哒哒不停的机枪撂倒。少数逃过机枪火力的士兵跳进了美军的散兵坑,双方开始在血迹斑斑的雪地里进行殊死的徒手搏斗。攻方的临时总指挥、第119师师长——徐国夫从战斗爆发时开始,就一直呆在距离砥坪里前线不远的地方。由于没有时间进行战前侦查,在战斗期间,他和参谋长——夏克几次想登上高地查清敌情。但是在一团漆黑当中,始终没能搞清楚敌人的确切兵力配置和部署情况。在徐国夫看来,战斗一开始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三五六团、三五九团先后攻占了砥坪里东南的几个高地,三五七团也有进展。志愿军能看到的守军兵力似乎并不是很多,而且越打越少,逐渐被志愿军压制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村庄一带。但徐国夫的心里却越来越不踏实,因为敌人大都龟缩在工事里,没人知道守军的准确数字。攻方只能蒙着眼睛“打瞎仗”。但是,守敌绝不是之前情报里所说的只有一两个营。从各团汇报的战斗情况分析,守军似乎不像有要逃跑的意思。但徐国夫也不敢加以肯定,因为即便是要逃跑的敌人,一般也都是很重视逃跑前的防守的。所以,他命令三五六、三五九团加快攻占砥坪里东南的主要高地,截断守军退路。...more4minPlay
October 22, 2022114砥平里战斗21美骑兵第一师五团团长是柯罗姆贝茨上校。他在距离砥坪里以南六公里的地方,集结了一支庞大而混杂的部队。五团的全部兵力加上两个野战炮兵营、一个重型坦克连、两个轻型坦克排、一个工兵连、一个装载各种物资的大型车队,还有一个专门准备到砥坪里处置伤亡的美军卫生连。鉴于砥坪里已经危如累卵,柯罗姆贝茨不顾美军夜间不战斗的惯例,在十四日下午就出发了。增援的队伍在狭窄的土路上足足延伸了三公里长。部队刚前进大约一公里,就发现土路上的一座桥梁被中国军队炸毁了。桥得整整一个晚上才能修好。这一变故让无辜的柯罗姆贝茨夹在弗里曼和李奇微之间两头挨骂。十四日上午,随着白日光临白雪皑皑的山峰,美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轮番在中国军队的所有阵地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射击和轰炸。中国军队的官兵们自从入朝参战以来,还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飞机集中在这么一块巴掌大的天空。美国飞机整整轰炸了一个上午,然后,砥坪里的美军和法军开始出动坦克和步兵向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凶狠的反击。志愿军在阵地上坚持了一个白天。虽然伤亡巨大,但利于进攻的马山阵地没有丢。夜晚在血迹斑斑的雪地上降临了。志愿军参加砥坪里攻坚战的各个团,终于全部到齐了。一九五一年二月十四日,一个没有星光的夜晚。信号弹在砥坪里四周同步升起,军号声也响了起来。七点整,暴雨般的炮弹砸在了防御阵地上,已成废墟的小镇再次狼烟四起。攻方打头阵的是手持冲锋枪的突击连,每人携带一个炸药包。这些士兵把炸药包绑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用来炸毁守军的散兵坑,有些人还扛着爆破筒,把进攻路线上的障碍炸开一个可供人通过的口子。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部隊冲锋的时候,那都是依靠人多冲上去的。人家完全都是机枪、重机枪、炮,人家都是这样。咱是靠人多,人、枪、手榴弹。”这些突击连很快就闯过了美军的铁丝网,甚至地雷区,尽管大多数人都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在突击连得手之后,有更多的中国士兵沿着被鲜血染红的山坡向上冲击,不少人被自己战友的尸体拌得踉踉跄跄。在他们后面还有更多数不清的待命部队。...more4minPlay
October 21, 2022113砥平里战斗20一九五一年二月十四日,在砥坪里前一晚的战斗当中,炸瘸了腿的弗里曼催命一般的打电话要求李奇微增援,这弄得李奇微心烦意乱。但是,东线的美国第十军正面已经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了。如果再增援,只有动用预备队,联合国军可不敢在这样前途未卜的时候,动用自己的预备队。但是,美军也不能眼看着弗里曼送死,为解燃眉之急,李奇微就只好“拆了东墙补西墙”,一支来自西线的特遣队被投入了战场。李奇微不打算任凭砥坪里的守军自生自灭,当砥坪里刚开始受到中国军队攻击的时候,李奇微就命令美第二师三十八团的一部分部队:立即北上增援。可是,这支特遣队没走出多远,便受到中国军队的阻击。双方战斗激烈,并形成了胶着状态。李奇微只好又从东线调了一个英国旅去解救砥坪里,可显然也是远水不解近渴。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后来说,“由于砥坪里的位置突出,原州和阳平里之间出现很大的空隙。如果中国军队不专注的攻击砥坪里,而是在围攻砥坪里的同时,向原州方向实施像横城反击战那样规模的猛烈攻击,那么联合国军的东线很可能会全线崩溃。”阿尔蒙德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他还没能像他的上司李奇微那样,更深刻的洞察到:中国军队礼拜攻势的规律。中国军队从发动横城反击到现在,已经有多天了,持续不断的攻击对当时的中国军队来说已经没有可能了。如果中国军队具备持续进行大规模攻势的能力,根本不会等到现在,所有的联合国军(包括李奇微本人)早就乘船离开朝鲜了。可是,也不能眼看着弗里曼送死,只能再次拆东墙补西墙了。李奇微命令在西线参加进攻的美骑兵第一师五团:立即北上增援砥坪里。他要求五团:不论受到何种规模的阻击,也要突过砥坪里,哪怕只突进去一辆坦克。...more5minPlay
October 20, 2022112砥平里战斗191951年2月13日早晨,面容疲惫的美军第2师第23团团长’保罗-弗里曼上校’站在砥平里环形阵地的一个土坡上,正等待着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将军的到来。天空依旧是雾蒙蒙的,广袤的雪野十分寂静,看来司令官的直升机还要等一阵子才能飞来。连续两天两夜的枪炮声响彻砥平里的四周,令这位美军上校一直处在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听说中国军队大规模地向横城方向进攻后,美第2师和南朝鲜第8师都在迅速溃退。现在,在砥平里的这个小小的环形阵地上,所有的人都在连续不断的炮声中来回跑动,指挥所里充满大祸临头的气氛。在弗里曼的“高度戒备,准备迎击中国人的进攻”的命令下,士兵们彻夜紧握着自动步枪,紧张地等待阵地四周响起中国士兵的胶鞋底磨擦冻土的声音,以及那直刺心脏般尖厉的小喇叭声。两天过去了,中国人没来。然而,弗里曼向四个方向派出的侦察队几乎同时回来报告说,发现中国军队在东、西、北三个方向正在集结部队。在这一带上空例行公事的侦察机飞行员也报告说,发现一支庞大的中国部队正从北面和东面向砥平里接近。另外,早上师部派出的企图北上与砥平里取得联系的一支侦察队,走到砥平里以南大约六公里的地方遭到来历不明的中国军队的袭击。一切情况再清楚不过了:砥平里阵地孤零零地嵌在中国人的攻击线上,23团被包围了。中国人肯定在策划着一次对这里的攻击,只有白痴才会在这里等着中国人潮水般的攻击。23团团长弗里曼上校正在十分躁急之时,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将军乘直升机到达邸平里,就23团的处境和团长弗里曼上校进行了痛苦的研究。由于南朝鲜军的溃败,邸平里的美步兵第2师第23团处在行将覆灭的边缘。团长提议立即撤退,以免遭到毁灭打击。阿尔蒙德前脚刚飞走,弗里曼后脚就下达了撤退命令。就在23团的士兵收拾行装开始撤离时,团长收到了一份急电:坚守砥平里,不准撤退!这条命令来自第8集团军司令员李奇微,这份电报由此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坚守的决定出自李奇微对战局的正确认识,由于中国军队的强势参战,美军上下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南朝鲜军更是一路挨打。李奇微查阅了美第8集团军和美第10军与中国军队所有的交火记录,发现了中国军队的4个致命的弱点。概括起来,主要是:1、人数庞大的志愿军由于给养的限制,每次进攻持续时间不超过7天。2、徒步前进的志愿军每天推进距离不超过20公里。3、以步枪、手榴弹为主要武器的志愿军攻坚能力低下,即使包围联合国军也无能力歼灭。4、为了躲避轰炸,志愿军白天很少行动,大多数进攻在晚上进行。...more5minPlay
October 19, 2022111砥平里战斗181951年2月12日,邓华集团指挥部于汉江之北的放谷召集未参加横城战斗的志愿军各师师长会议。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在会上决定,砥平里的联合国军(一到两个营)有南逃迹象,邓集团部队不等横城战斗结束,当晚即展开行动,計劃将这股联合国军截击歼灭,趁机夺取砥平里,以使志愿军东西战线连成一体。以未参加横城战斗的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的两个团(第356、第357团)担任这次行动的主力,而第355团配属第118师参加横城歼灭韩8师战斗未归建。另配属第120师第359团、第125师第375团和第40军炮兵第42团,以5个团兵力歼灭砥平里之联合国军,以志愿军第119师师长徐国夫实施统一指挥。随即,徐国夫召集参战的5个团的领导召開战前作战会议。但359团团长、第375团团长与政委均未能到会。与会的第125师第375团副团长李文清称:刚刚从砥平里前线下来,现在砥平里联合国军实际上是美2师23团和法国营,并且构筑了工事,没有发现要撤退的迹象。会议决定,参战各部队定于2月13日下午4时半开始行动。2月13日下午13时,配属参战的志愿军炮兵第42团,因马匹受惊暴露目标,遭到敌机空袭损失惨重,未能参战。42军125师的375团于当天下午也失去联系。于16时30分按计划开始行动的仅有119师356、357团和120师第359团,共计2300多人。徐国夫命令357团由北向南攻击砥平里以北凤尾山,356团和359团由砥平里之东向砥平里西南攻击,截断守军退路。攻击开始后,最初比较顺利。至当夜23时开始遇挫,守军在炮火支援下坚守外围各高地。...more5minPlay
October 18, 2022110砥平里战斗17砥平里之战是发生朝鲜战争期间的一场战役,地点在朝鲜半岛京畿道杨平郡砥平里(今属韩国)。1951年2月13日至2月15日,防守的美军第2步兵师第23团的三个营和联合国军法国营与进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8个团(其中4个团为部分兵力)作战,结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撤退,联合国军获胜。美军称此役与原州炮击为“朝鲜战争中的葛底斯堡战役”。砥平里为起伏地,村庄约四五十户。北靠凤尾山,东、南两侧分布一些小山。东南侧的原州至汉城的铁路经过砥平里。砥平里另有大路通向南面的骊州,利川。双方参战兵力联合国军守军· 第23团级战斗队,(隶属美国陆军第2步兵师)· 团属坦克中队· 第37野战炮兵(105mm)营,(隶属第2步兵师)· 第503野战炮兵(155mm)营,B炮队,(隶属第2步兵师)· 第82高射炮营,B炮连,(隶属第2步兵师)· 第2工兵营,B中队· 联合国军法国营,(此战受23团指挥)增援部队· 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第5团级战斗队,(3个步兵营、兩个野炮营、兩个坦克连和1个工兵连组成)· 英军第27旅· 韩军第6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攻部队· 15日中午之前总指挥:第39军军长吴信泉、副军长谭友林· 15日中午之后总指挥:第119师师长徐国夫、参谋长夏克· 15日傍晚之后总指挥:第40军军长温玉成· 343团一部(隶属39军.115师)· 344团一部(隶属39军.115师)· 356团(隶属40军.119师)· 357团(隶属40军.119师)团长孟灼华· 359团(隶属40军.120师,此战受119师指挥):团长李林一,政委肖锡三· 375团(隶属42军.125师,此战受119师指挥):副团长李文清· 376团一部(隶属42军.126师,此战受39军指挥)· 377团一部(隶属42军.126师,此战受39军指挥)增援部队· 116师(隶属39军)· 126师一部(隶属42军)...more5minPlay
October 17, 2022109砥平里战斗16原志愿军119师师长徐国夫在他的回忆录《大漠风声疾》一书中称当时他指挥的四十军3个团,即356团、357团、359团,每个团大约六七百人,三个团合计2300人。徐将军回忆时年事已高,可能不是完全准确。在满编情况下,志愿军参战8个步兵团加上配属部队总兵力将近3万人,但必须强调的是,经过前三次战役,志愿军各部减员非常严重。以四十军为例,四十军入朝参战时人数为48357人,第四次战役参战人数仅为28618人。四十二军125师,第一次战役参战人数为13231人,而第四次战役参战人数仅为8149人。125师下属的三个团,173团第一次战役时3335人,第四次战役时1615人;174团第一次战役时3257人,第四次战役时2018人;反而是战斗力最弱的175团情况最好,因为参战少,第一次战役时2887人,第四次战役时2035人。虽然缺乏四十军各团在第四次战役前的详细兵力数据,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到第四次战役时志愿军参战的各团兵力仅为第一次战役前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由此可以推测每团大约在1500到2000人左右。加上加强、配属的部队,志愿军砥平里参战总兵力大约在1万5千人。美军对志愿军参战部队的判断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这一推断。美军认为志愿军参战兵力分别为115师、116师、119师、120师各一个团,126师两个团。这是美军官方战史,显然上述文章的作者并没有去认真核查这些官方数据,造成了事实性的错误。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志愿军参战部队是5个师。这一信息看似权威,出自李奇微的回忆录《朝鲜战争》,事实上不尽然,李奇微极有可能是直接听取了美军第23团报告后形成的结论,而并不掌握真实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他在回忆录中这么说,只不过是想突出自己统帅下美军的英勇。在兵力之外,火力也是这场战斗评估的重要依据。美军火力:6门M114式155毫米榴弹炮;18门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51门迫击炮;6辆M16自行高射机枪;4辆M19自行高炮;21辆M4谢尔曼坦克。志愿军火力:20门105毫米榴弹炮;4门75毫米野炮;大约24门75毫米山炮;大约60门重迫击炮。总共约108门。美军火力密度:仅2月13日晚上,美军炮兵就发射各型炮弹24400余发(含坦克炮),平均每门炮250发。2月13日晚还不是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可以一句话概括,砥平里美军每公里的火力密度超过了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期间美军防御时平均最高火力密度。志愿军这边,从参战炮兵数量来讲,在砥平里志愿军未达到进攻时平均的战术密度。不光数量没达到,而且平均每门炮仅炮弹20-30发,甚至不足一个基数。...more5minPlay
October 16, 2022108砥平里战斗15然而困扰志愿军最大的问题还在于通讯设备的落后。临时总指挥徐国夫当天晚上对其他攻击部队的情况甚至是一无所知的。诸多意外的发生,让志愿军和迅速拿下砥坪里的机会擦肩而过。天亮之后,在美国飞机的威胁之下,志愿军部队只能够暂时停止了攻击。等待着双方军人的是夜幕降临之后更加惨烈的厮杀。砥平里之战是朝鲜战争的一场经典战例,是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在朝鲜战场东线,对京畿道杨平郡砥平里进行的一次对坚固野战阵地进攻的战斗。砥平里战斗是志愿军屈指可数的几场败仗之一,且损失相对较重。在这次战斗中,美军投入步兵第23团、第1游骑兵连、第37炮兵营(105榴弹炮)、第503炮兵营’B连’(155榴弹炮)、第82自动高射武器营’B连’、第2工兵营’B连’,坦克一个连,第2医疗营1个排,法国营(配属韩军1个连),共计约6000人。这样的阵容,不难看出,已经算是一个超级团战斗队。从军隅里撤出后,当时美军第23团是美军第2师中最完整的一个团,大约2200人,而后两个月,美军第23团得到补充1904人。虽然无法准确获得美军第23团在1950年12月和1951年1月的损失数,但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美军第23团已补充完整,基本处于满编状态,甚至还有可能超编。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第2师补充人员中大量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另外,美军第十军还给第23团配属了法国营1020人,亦是有经验的老兵。可见,整补后的美军第23团,其步兵的实际战斗力反而比入朝时更强。加上加强、配属美军第23团的部队,在砥平里的美军第23团战斗队实际上已成为当时美军最强大的团级战斗队之一。美军第2师本来就是朝鲜战争中美国陆军最强的一个师,是美国陆军第二王牌部队,仅次于在欧洲的第1师。现在这支部队叫做骑兵第1师。这也是美国陆军上将——李奇微要求第23团战斗队坚守砥平里的原因之一。如果美军当时的最强部队都不敢坚守或者不愿意坚守,那这个仗没办法打了。志愿军兵力情况又如何?官方资料显示,参加砥平里的志愿军包括,第三十九军115师343团、344团,四十军119师356、357团,120师359团,四十二军125师375团、126师376团、377团共8个团。此外,还有炮兵29团2个连,炮兵42团1个连,炮兵45团1营。...more5minPlay
FAQs about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How many episodes does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4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