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孩子们该如何学习国学?他们能听懂吗?他们会喜欢吗?让小麦同学和小麦妈妈带您和孩子一起——对话国学吧!:)《论语小问问》有熙华国学院对《论语》的专业解读,也有小麦同学两年《论语》学习经验的沉淀和生活趣事的分享,节目采用亲子对话形式,相信能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共鸣!主播简... more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31, 20174.7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 里仁第四 | 论语小问问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 【注释】 ①党:类。引申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类型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more3minPlay
August 31, 20174.6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里仁第四 | 论语小问问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真正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厌恶不仁的人,他的仁德之处,就是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远离黑)。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more6minPlay
August 31, 20174.5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里仁第四 | 论语小问问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①。” 【注释】 ①好:造次,匆促之间。颠沛,颠仆困顿之时。两个“是”字指仁。于此之际而不违仁,故知君子无时无刻违仁。【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也会无福消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若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也是摆脱不了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哪怕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会按照仁德办事,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more6minPlay
August 31, 20174.3,4.4 唯仁者能好人 | 里仁第四 | 论语小问问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 ①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②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憎分明,懂得怎样去爱人、恨人。”孔子说:“如果有志于仁(改过自新),就不会(被人)厌恶了。”...more4minPlay
August 31, 20174.1,4.2 里仁为美 | 里仁第四 | 论语小问问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④,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⑤,知者利仁。” 【注释】 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②处:居住、相处。③知:音zhì,同智。④约:俭约、朴素。⑤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之心境中;利仁,以仁为利。【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不选择跟有仁德的相处,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会安于俭朴(必造次),也不可能长久地处于安乐(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知道以仁为利。”...more8minPlay
August 29, 20173.26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 八佾第三 | 论语小问问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more3minPlay
August 29, 20173.25 子谓韶 | 八佾第三 | 论语小问问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①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②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③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④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译文】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透出的思想意境也很和善。”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不够和善。”...more4minPlay
August 29, 20173.24 仪封人请见 | 八佾第三 | 论语小问问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②。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注释】 ①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②从者见之:随行的人引见了他。③丧:失去。④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有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天下礼崩乐坏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引领天下,复兴礼乐王道。”...more4minPlay
August 29, 20173.23 子语鲁大师乐 | 八佾第三 | 论语小问问子语①鲁大师②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③如也;从④之,纯⑤如也,皦⑥如也,绎⑦如也,以成。” 【注释】 ①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②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③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④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⑤纯:美好、和谐。⑥皦:音jiǎo,音节分明。⑦绎:连续不断。【译文】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more4minPlay
August 29, 20173.22 管仲之器小哉 | 八佾第三 |论语小问问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①管仲:(公元前 725-前 645 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③摄:兼任。④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⑤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more8minPlay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