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海拉斯与水仙女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如今,面对长相甜美的姑娘,我们通常将她称为“小仙女”,以表示对于她的喜爱之情。然而,对于“小仙女”的喜爱并非如今才出现的,古今中外艺术家将自己对于美的情感寄托在她们身上,让她们在画作中展现出的迷人风采。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艺术家眼中的小仙女吧。
(英国)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普绪克打开黄金盒 (普绪克是爱神丘比特的爱人)
第一类,神话故事里的仙女。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一直以来是备受中外画家青睐的主题,而这其中也少不了对于仙女的描绘。比如,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就是因擅长描绘神话传说中的女性人物而闻名于世的。他的绘画以雅致见长,极富浪漫主义的特质,塑造出来的女性也是极富梦幻般的神秘感。
(英国)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潘多拉
而说到中国神话故事里的仙女们,及不得不提到敦煌壁画“飞天”。壁画上的仙女们飘逸灵动、姿态优美,她们身上衣裙巾带随风舒展、徐徐飘落,就像飞游的凤凰,展现出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
敦煌壁画“飞天”
第二类,贵族女性。中国古代的“仕女图”是一种反映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自魏晋至明清期间,诞生了诸如《洛神赋图》《簪花仕女图》《杨贵妃上马图》等知名作品。在这些画作里,多是以动作配合情景,来展现娴静清雅的美人形象。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元)钱选:杨贵妃上马图
相比之下,西方绘画中的贵族女子形象多显得高贵华丽。曾为众多19世纪中期的欧洲皇室成员绘像的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就运用接近现代人审美标准的绘画表现手法,展现出欧洲贵族女性优雅的姿态与华丽的衣着。
(德国)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拿破仑三世皇后与众宫女
(德国)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
第三类,豆蔻少女。相比于前两种类型,这一类主题的画作多关注于日常生活中的小姑娘们,她们没有神秘色彩也没有奢华服饰,但是饱含着年轻与活力。比如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作品《小艾琳》、查尔斯·乔舒亚·卓别林的《抱着花束的少女》都是这类主题的作品。
(法国)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小艾琳
(法国)查尔斯·乔舒亚·卓别林:抱着花束的少女
介绍了这么多小仙女,不知道你眼中的小仙女又是什么样的呢?
新古典主义
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 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代表艺术家:维安、吉罗代、格罗、安格尔等
拉斐尔前派
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最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亨特、罗塞蒂和米莱斯所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作品基本上以写实的传统风格为主,画风审慎而细致,用色较清新。之后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等都受其影响。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 (Franz Xaver Winterhalter,1805.4.20-1873.7.8),19世纪中期德国学院艺术派的古典主义绘画大师,擅长人物肖像画,他也是一位平版家。
查尔斯·乔舒亚·卓别林(Charles Joshua Chaplin 1825一1891),法国画家和雕塑家。1845年进入沙龙,成为一名肖像和风景画家,其特征在于由现实主义已经恢复了时尚而引起关注,他的肖像妇女绘画,往往朦胧而含蓄。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