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ly 22, 2021无私的母爱人们常说母爱如山,是困难时依靠的屏障;母爱如阳光,炽热而光明,哺育生命、呵护万物……从古至今描写伟大母爱的文字许许多多。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这个故事就跟母爱有关。...more11minPlay
July 22, 2021恩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锡林浩特市的魏玉文夫妇收养了一个来自上海的“国家的孩子”,还收养了一个蒙古族孩子,他们之间跨越地域、超越血缘,由不同的民族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more11minPlay
July 22, 2021小小“破包子“竟是老昆明非遗美食对于北方人来说,包子皮薄馅大是标准。但是对于地处西南的地道昆明人来说,包子一定要选择破酥包。外表看起来破破烂烂,但咬上一口皮酥肉香,那,才是地道的昆明味道,一起品尝老昆明非遗美食。...more11minPlay
July 22, 2021福建圣农:白羽肉鸡的“中国芯”说到福建的民企,大家往往把目光都投向泉州、厦门等闽南地区,然而营业执照编号为0001的福建第一家私营企业其实在闽北,它的创始人就是被誉为“中国鸡王”的傅光明。傅光明从1983年开始养鸡,如今已经38年,他是目前亚洲排名第一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集团圣农发展的董事长。经过30多年的经验积累,圣农集团培育出中国首个白羽肉鸡新品种,从而打破了西方国家长达百年的技术垄断,走进福建圣农集团,了解白羽肉鸡的养殖故事。...more9minPlay
July 22, 2021国学为根、诗思为魂,雕塑家钱绍武的艺术人生无锡崇安寺二泉映月广场的百年老钟楼前,有一尊《阿炳》雕塑,6月9日,这座雕塑的作者、无锡籍著名雕塑家钱绍武驾鹤去世,享年93岁。在艺术界享有多重身份,钱绍武是雕塑家、画家,也是书法家、美术教育家,一生为艺术,为世人留下了诸多佳作,为人间增添了几多景致。他的离去,令中国艺坛深深惋惜;他的离去,也让家乡后辈悲痛不已。...more10minPlay
July 15, 2021“温州家人”里的中国故事从创造“温州模式”的《温州一家人》,到发展“温州模式”的《温州两家人》,再到创新“温州模式”的《温州三家人》,九年时间,三部电视剧作品,聚焦了同一个城市。这三部被称为“温州家人”系列的电视连续剧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步伐,以生动的温州故事,展现了一群敢于创业创新、搏击发展浪潮、奏响时代强音的中国人形象。...more17minPlay
July 15, 2021北京中轴线 申遗进行时北京台的系列节目《北京中轴线的智慧》带领大家走过了这条历史轴线的上的永定门、天坛、故宫、正阳门、天安门、景山、万宁桥、钟鼓楼等古老建筑景观。历经时代变迁,北京中轴线始终是体现古都风韵的重要标识,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清单,2016年以来,伴随着北京再现古都风貌、推进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轴线申遗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是此次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团队的负责人,在他看来,北京城市中轴线申遗就是要向世界讲述一个独特的中国故事。...more13minPlay
July 15, 2021摔跤吧!少年中国朝鲜族摔跤,是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运动项目。延边州也素有“摔跤之乡”的美称,每逢重要节日,四方摔跤手云集,争夺冠军。对大多数人来说,中国朝鲜族摔跤只是一个普通的运动项目或是表演节目,但在位于延吉市的延边体育运动学校延边星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里,有这样一群孩子,通过摔跤项目,“摔”出了一条充满执着和顽强精神的追梦之路。...more9minPlay
July 15, 2021钟鼓楼——中轴线的时代变奏生活在21世纪,我们早已经习惯“看见”时间,巧夺天工的机械手表,不知疲倦的电子时钟,还有那片刻不能离身的手机。而时光如果倒回一百年前或更久远的年代,对于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时间是需要被听到的。我们的中轴线探访之旅进入最后一程,随北京台记者到位于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去感受中国古人的时间智慧。...more13minPlay
July 15, 2021无锡首次启用 “考古方舱”:多学科协作探究千年木棺去年,中国的方舱医院,为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托起了“生命方舟”。今年,起源于美国军方的方舱,又被中国考古界运用到了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之中。3月份,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采用了“考古方舱”。6月20号,无锡也率先启用了为两座千年木棺定制的“考古方舱”。...more10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