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November 06, 2020金牌选书人在中国的儿童类图书的出版市场上,每年的新书有超过1万种,面对着这些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书籍,尤其是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书籍的推荐语,老师、家长、孩子们该如何来选择呢?资深出版人季晟康先生为此发起了一个百班千人计划,希望通过他们的筛选为老师学生家长送上货真价实的好书,他们希望自己筛选出的书能让每一个孩子爱不释手,能够为众多的师长为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挑选图书做价值引领。那么这些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图书是如何挑选出来的?一本值得向孩子们推荐,让他们去细细品味的图书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我们就来听季晟康先生给您讲述他选书的故事。...more9minPlay
November 06, 2020天马赠英雄 闽疆好弟兄——新疆昭苏天马捐赠给福建晋江马场侧记今年夏天,一个跨越万里爱心接力的温暖故事传遍全网,从七月福建晋江市民骑马下海救男孩的英雄壮举,到8月两匹英雄马不幸病亡,再到9月万里之遥的新疆哈萨克族马主巴哈木拉提为晋江见义勇为英雄赠马,这个因义结盟、民族大团结的爱心接力备受瞩目。网友们纷纷点赞表达鼓励和祝福,形容:“这是爱的循环”。...more10minPlay
November 06, 2020梨园潭门第七代-潭正岩 下篇说起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有人把它比作深巷里的老酒,它醇厚悠长,但却需要欣赏者一路艰辛,方可找到欣赏它的门道。尽管如此,传统戏曲的舞台却不曾寂寞,一代又一代的戏曲人将传承作为己任,一直在探索着将古老的戏曲艺术传递给更多国人的目标。生于1979年的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谭正岩,就是这中间的一位。喜欢京剧老生的朋友,对“谭”这个姓氏绝对不会陌生,是的,谭正岩就出生于梨园世家谭家,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父亲是著名京剧演员谭孝曾,他已经是谭门的第7代传人了。京剧艺术传承的使命感,让他坚定地选择了京剧舞台,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老生形象,请您继续收听谭正岩为您讲述从艺以来他的舞台故事。...more10minPlay
November 06, 2020梨园潭门第七代-潭正岩 上篇今年10月9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谭派艺术的第五代传人、92岁的谭元寿先生因病在京逝世的消息引来众多观众的惋惜。如今,谭派艺术的传承已经进入了第七代,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界家族传承中最长久的。谭元寿先生的孙子、生于1979年的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谭正岩是家族中最年轻、也是目前唯一活跃在舞台上的“谭门传人”。家族的使命感,京剧艺术传承的使命感,让他坚定地选择了京剧舞台,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老生形象。...more9minPlay
October 29, 2020锡镶手工艺人韩吉亭的故事他叫韩吉亭,是烟台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镶壶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继承前辈的技艺,勇于创新延续锡镶文化,以工匠精神打造艺术精品。他制作的锡镶工艺品,作为国礼赠送各国外宾,把中国的民间手工艺术和传统文化推向了世界,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手工艺人,听听他的故事吧!...more10minPlay
October 29, 20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整洁的公路、村道,点亮乡村生活的希望!要去往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社南村,S334线是必经之路,也是平远最早的一条公路,平远的跨省通道。沿着这条路往前再走数公里,就是江西省寻乌县吉谭村。路通财通,这两年,平远县社南村修了不少路:先是为4000米村道硬底化改造,接着为3600米村道点灯“亮化”,然后帮全村19户贫困户(共54人)把家门前“最后一百米”打通了。...more10minPlay
October 29, 2020“原创音乐+硬核故事”,这里是青岛!今年9月,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文旅博览会聚焦“文旅+”新业态,集中展示了山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成就,撬动产业升级。青岛综合展区以无与伦比的“软实力”,展示了“时尚青岛•青春之岛”的独特气质;用“原创音乐+硬核故事”,传递出“这里是青岛”的强大自信。青岛自去年发动“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以来,“时尚”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之一,时尚源于可见的美丽,更源于开放的胸怀和硬核的实力。...more9minPlay
October 29, 2020方寸之间的云南美——滇派内画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自然风光绝美,滇派内画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小小一支笔,在鹅蛋大小的鼻烟壶中妙笔翻飞,不但绘制出了独具特色的云南风情,也让中国传统内画在艺术大师的手中绽放出了新的生命。...more11minPlay
October 29, 2020大山里的“摩托书记”黄木杖子村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加碑岩乡的大山里,曾经是出了名的省级贫困村,村民们靠着人均不足一亩的山坡地艰难地维持着生活。2013年,贺玉复担任村支书后,给每个贫困户制定了一套“私人定制”的脱贫方案,带领村民在贫困中突围,提前一年完成了脱贫任务。...more10minPlay
October 29, 2020“福建新村民”台青张欣颐:用设计点亮乡村,把他乡变成故乡近日,在厦门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台湾青年张欣颐发表了主题演讲,欣喜地表示自己有了新身份——福建新村民。从2014年开始,张欣颐带领团队扎根福建基层,用“以人文故事延续空间生命力”的台湾乡村发展理念,投身大陆乡村振兴的蓝图中,成功打造了三明市泰宁县的“耕读李家”、宁德市寿宁县的“一杯草药茶”社区客厅等乡村营造项目。六年时间里,她们的足迹遍布了福建100多个乡村,服务了20多个村落。...more11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