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October 23, 2020皮雕匠人田永恒的故事我们今天节目的主人公名叫田永恒,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第一次接触到皮雕相关的作品,就爱上了这门技艺。自此以后,他翻阅大量资料学习皮雕相关知识,潜心钻研皮雕技艺的各种技巧,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皮雕匠人。去听听他跟皮雕之间的故事吧!...more10minPlay
October 23, 2020顾云尚:千年龙窑的守望者龙窑是中国烧制陶器最原始的窑炉,最早可追溯到商代。而在安徽省宁国市,西汉时期,陶器匠人们就普遍使用龙窑,最古老淳朴的手工制陶技艺在宁国已经延续了一、两千年。现在,宁国市有着当今世界上唯一“活着”的最大柴烧龙窑群,目前正常生产的有八座,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在漫长的岁月里,一代代的龙窑匠人为之倾注了毕生精力,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国龙窑制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顾云尚就是其中一位,他被称作“千年龙窑的守望者”,为你讲述他的故事。...more14minPlay
October 23, 2020六集系列广播剧《开往光明的列车》第二集这是一列在火车上改建的眼科手术医院,二十多年来行驶进入中国许多贫困地区,为当地的贫苦白内障患者做免费手术。节目下半段开始,请您继续收听由北京台制作的六集系列广播剧《开往光明的列车》第二集,讲述了由香港同胞在1997年发起的眼科慈善事业-健康快车的故事,跟随北京台搭乘健康快车,去聆听那些台前幕后的动人故事。...more15minPlay
October 23, 2020大河奔流 郑州奏响“黄河篇章”大河汤汤,岁月奔流。古往今来,逶迤的黄河把她最精彩的华章留在了中原大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黄河文化就是根和源,而郑州则是黄河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页。...more9minPlay
October 23, 2020秋收时节访“参乡”吉林省是中国人参生产第一大省,全国超过70%的人参产自吉林。得益于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人参产业的发展,中国在人参国际贸易中的领先地位逐步确立,人参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全球人参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占比位居前列。而在地处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的万良镇,还拥有全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世界70%、中国80%的人参在这里交易,而后走向天南海北。眼下正值人参收获和销售的旺季,一起走近万良。...more9minPlay
October 23, 2020六集系列广播剧《开往光明的列车》第一集这是一列在火车上改建的眼科手术医院,二十多年来行驶进入中国许多贫困地区,为当地的贫苦白内障患者做免费手术,节目下半段开始,为您带来的是由北京台制作的六集系列广播剧《开往光明的列车》第一集,讲述了由香港同胞在1997年发起的眼科慈善事业-健康快车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北京台搭乘健康快车,去聆听那些台前幕后的动人故事。...more16minPlay
October 23, 2020新农人“成团”唱主角 重启农业新面貌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农业是中国人民生活与发展的基石。从看天吃饭到智慧农业,中国农民不曾停下探索的步伐。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成果展上,800多家企业、科技成果发明人带着他们的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参展,这些创新成果时尚洋气,科技感十足,刷新了人们对农民这一职业的认知。...more9minPlay
October 23, 2020稳外贸 拓内销 义乌适应“双循环”新赛道有着“世界超市”之称的义乌,一直被视为全球小商品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外向度超过60%。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范围暴发,内外贸订单锐减,客商流动受阻,对市场进出口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如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义乌人需要适应的“新赛道”。...more11minPlay
October 23, 2020感受广州非遗传承之美榄雕属于雕刻工艺中的一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榄雕始创于增城新塘镇,早在明、清就已盛行,达到很高水平。明代僧人以榄雕船赠香客以示“普渡”,明宣宗还亲自操刀雕刻;而到了清代榄雕更是历年的贡品;现代榄雕作品继承传统,小巧玲珑,运用了镂雕、浮雕、圆雕、微雕等手法创作,精雅别致,令人叹绝,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认为,榄雕已经属于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工艺。...more12minPlay
October 23, 2020“一彩一绣”倾广州我们都知道,非遗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广府素有“三雕一彩一绣”的说法,所谓“三雕”指的是牙雕、玉雕和木雕,“一彩”是广彩,“一绣”则是广绣。它们是广州众多传统工艺美术种类的主要代表,这些工艺在清代就扬名海内外,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国家外贸出口的创汇“主力”。...more11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