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重庆主城九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故事于2020年7月20日至9月25日在FM968重庆之声《边听边看》节目播出。这一季现已完美收官,感谢关注!敬请期待本账号后期推出的更多重庆文旅专题。... more
FAQs about 身边的非遗 第二季:How many episodes does 身边的非遗 第二季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3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02, 2020《边听边看》—— 德元酸梅汤德元酸梅汤的创建人叫朱元璋,此人不仅有个大明皇帝的名字,连脾气也像,一手绝活绝不外传。那时候没有检测仪器,为了“破译”德元酸梅汤的成分,当年蔡雄只好每天去德元喝两杯,靠自己的嘴巴鉴别成分。因为朱元璋的秘方“水深”,足足喝了两三年,才把成分弄明白。原来,酸梅汤里光是糖就放了两种,而且两种糖的比例也很有讲究,哪个放多、哪个放少,味道都有很大差别。...more6minPlay
August 02, 2020《边听边看》—— 余记山城小汤圆源于1911年浙江人颜钧家传制作,20世纪40年代末,余记山城小汤圆传统制作技艺落户于重庆原渝中区保安路175号(现八一路)。汤圆吸取重庆吊浆汤圆面滋润柔滑之长,芝麻茸心馅香甜爽口之优,结合浙江汤圆小巧精细的风格,创制出龙眼般大小的包心小汤圆,具有香、甜、糯、滑、润及油而不腻的特点。...more13minPlay
August 02, 2020《边听边看》—— 担担面 担担面的历史已有170余年。据说,担担面是清道光年间一个叫陈包包的自贡小商贩创制,他挑着面担走街串巷,叫卖吆喝,现煮现卖,后来这种独特的售面方式在重庆各区县和四川省自贡市、成都市广泛流传。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主城街头的担担面担子就有二三十副之多。 1936年,重庆的董德民、陈淑云夫妇开始经营担担面,先是走街串巷,后于1950年在保安路中段(今八一路南都大厦大门东侧)设固定摊点,取名“正东担担面”,1953年,买下街对面(今渝田大厦麦当劳门前)一间铺面入室开店,请罗洪发,刘金和当帮工制作担担面、红油水饺。在店门前仍然摆”一副面担子以示正宗,1961年才将担子撤除。至此,重庆担担面的最后副担子消失了。虽然担担面的担子成了人们的记忆,但那细长如丝的面条却在香辣氤氲的热气中,延伸着老重庆的美味记忆。20世纪50-90年代,正东担担面在八一路经营红火,在2000年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其相关制作技艺一直传承至今。 2014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正东担担面传统制作技艺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more9minPlay
FAQs about 身边的非遗 第二季:How many episodes does 身边的非遗 第二季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