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新鮮事-廣播節目

水墨陶藝、林文嶽 專訪(台南市-白河區、臺灣工藝之家、白荷陶坊)


Listen Later


●YouTube影片●


https://voh.psee.ly/68ztqj


●FB粉專影片 ●

https://voh.pse.is/68ztqy




本集主題:水墨陶藝


訪問:林文嶽


林文嶽,1962年生於臺南白河,七個孩子中排行老么。童年時期,林文嶽喜歡在山裡奔跑,到溪流游泳,與小動物互動,那種融於大自然的感覺記憶深刻。他畫的魚就是小時候一起游泳的魚,與魚碰觸的感覺至今都還在。他說,他的作品裡的生命都是活著,活著才能訴說靈性,才有真善美的可能。


真美善的種子在萌芽

從小林文嶽就喜歡拿著廚房燒黑的樹枝到處亂畫。對居家環境整潔要求很嚴的母親,卻任由么兒塗鴉從不阻止,不過,年終大掃除大家就很辛苦了。

母親會在屋旁的空地種菜,窮苦人家,卻總不忘留下一塊地種花,幼年的林文嶽在陪母親種花中,學會懂得欣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憶起往事,林文嶽津津樂道。國中讀的是放牛班,當時全班同學幾乎都養一、兩隻鴿子,上學帶到學校,早自修時間一齊到走廊放鴿子,非常快樂。班導對學生非常包容,為了維持秩序,不得不高高舉起教鞭輕輕落下。在和老師的眼神交會中,林文嶽體會到人心是善感的,是準備到世間來被感動的,讓生命變得更有靈性的。他說,隨著年齡越長,這種體會越真實明確。


聽得見土地的心跳

不愛讀書的林文嶽高中讀的是美工科,刻苦補習一年,考上了國立藝專(今臺灣藝術大學)國畫組後,他才開始閱讀古今中外關於哲學、美學、禪學的書籍。

藝專三年,林文嶽如魚得水。他笑著說:「整天畫圖太幸福了!畫中世界是個靈性解放的世界,面對空白的畫紙,完全由自己來創造。」他很感恩遇到很多老師都是優秀的藝術家,提供他豐富的創作資源。

接觸中國傳統書畫將近三十年後,林文嶽領悟到,「要用資源的觀點來看傳統的東西,才不至於被綁住。」他說:「我的創作靈魂來自臺灣自然山川的氣息,不做古人的奴才,要跟古人並駕齊驅,就得清楚自己站的位置。」他認為,回歸真實自然,與大自然直接對話,才是創作的根源。


安貧樂道好修行

在所有古聖先哲和歷代大文豪中,讓林文嶽既佩服又喜愛的人非陶淵明莫屬。當年退役回鄉後,在他生活最困頓,最徬徨,又不想放棄畫畫的時候,陶淵明的〈詠貧士〉其中一句「介焉安其業,所樂非窮通。人事固以拙,聊得長相從。」安貧樂道的思想讓他豁然開朗,更有勇氣面對現實壓力,不被世俗左右人生道路。

為了生活,林文嶽在白河蓮花季市集擺攤彩繪衣服,十幾年畫荷超過十萬朵,奠定他畫荷自成一家的深厚功力。他說:「在生活中發展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更適合於跟人相處,更適合把事情圓滿,自我改變就是修行。」

怎樣去辨別修行的路是否走對了?林文嶽從兩個方面看,做這件事是否使別人感到痛苦?自己是否有光明感、正當感?王陽明說的「致良知」,你的良知過得去嗎?良知能接受,比較靠近「真」;別人能接受,比較靠近「善」。他認為,一個人敢面對真正的自己,不欺騙、不忽視內心發出的訊息,才能進入修行。


心物合一 創造美的流動

馬櫻丹漫過了行走的小徑,林文嶽不以為意,「它喜歡那裡,我們就讓一下、繞一下,結果它一直長,我一直讓,最後不知不覺中,它竟然占去小路的三分之二,這時,我才發覺,我怎會讓路給花開?」這段小故事很美,那不僅是表面對生命的尊重,更是進入花的生命中與花合一的境界了!

林文嶽對大自然的感受力很敏銳,聽到鳥叫聲,就知道牠是在找食物,或是在呼朋引伴,或是自己在歌唱。觀魚也能知道牠是在覓食還是在玩水。他說:「也許是主觀,但我體會到每個生命都有牠的態度,我可以感受到,我畫出來,觀賞者也可以進入這個情境,感受到這個生命的態度。即使,觀賞者沒有感動,我也能放下,不會強求。」他認為,如果有欲求之心,藝術會變質,不夠純粹。

同樣的,林文嶽想捏塑一個人物,必先大量閱讀這個人的著作,進入他的生命情境,了解他的本懷,甚至與這個人合而為一。他希望,每個人都能不費力的看懂他的作品,因為美的流動能夠廣泛傳遞,藝術才有意義。


白河白與關嶺青

1997年,林文嶽參與社區營造,用白河的泥土、植物灰、溫泉泥等做實驗燒陶瓷。歷經兩、三年,燒出了白河特有的白瓷和青瓷,命名《白河白》、《關嶺青》。白河白是用蓮蓬灰、龍眼木灰、雜木灰調和釉藥燒成的白釉。關嶺青是用關子嶺的溫泉泥調配釉藥,還原燒出來的青釉。

林文嶽不僅要燒出獨特的關嶺青,還要在關嶺青上畫水墨。他說,歷史上青瓷用釉藥去畫的很少,因為極不穩定。如何畫進去又不被吞掉,線條能固定不因高溫而熔掉,難度相當大。

二十多年來,林文嶽設計蓋了九座窯,從配土、配釉、造型、燒胚、上釉、彩繪、燒成,工序繁複,完全不假他人之手。經過不斷的試驗,終於打開皇帝的多寶格,獲得了珍貴的「彩繪關嶺青」!關嶺青上的魚兒、花兒、鳥兒都是靈動的,有生命力的。


直截了當的泥塑柴燒

禪宗講「直截了當」對林文嶽影響很大。他說:「做泥塑最直接,不能修飾,一修飾泥土的原始表情就不對了。做泥塑,誠實面對自己,無從躲藏。」

「手捏的痕跡就是泥土的表情,擠、壓、捏、打、挖、抹、按等動作形成它的造型,它的語言。」林文嶽說:「泥土是很沉默的材料,但是你在它身上做了什麼它都記住了,燒過後被保留,可以幾千年不會忘記。」他很喜歡留下手做過的痕跡,很直接的感覺。

走過藝術生涯四十年,他喜悅的說:「最平凡最真確的做自己,使自己更純淨。在止於至善的路上有古人相伴,在日常生活中用修道的心做藝術創作,很幸福!」(資料來源,大紀元報導)


粉絲頁:白荷陶坊工藝社



#李基銘 #李基銘主持人#fb新鮮事#生活有意思#快樂玩童軍

#廣播之神#廣播之神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粉絲頁

廣播之神:

 / voh.god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

 / 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

 / voh.vide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fb新鮮事-廣播節目By 李基銘

  • 5
  • 5
  • 5
  • 5
  • 5

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fb新鮮事-廣播節目

View all
百靈果 News by Bailingguo News

百靈果 News

672 Listeners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51 Listener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by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74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27 Listeners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 by 珊迪兔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

11 Listeners

親子天下Podcast by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Podcast

45 Listeners

黃大米哈啦王 by 黃大米

黃大米哈啦王

66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80 Listeners

寧夏璐66號茶坊 by 黃瑽寧、夏嘉璐

寧夏璐66號茶坊

243 Listeners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by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407 Listeners

澤爸的【親子對話】 by 魏瑋志(澤爸)

澤爸的【親子對話】

36 Listeners

姐整理的是人生 by 收納教主廖心筠

姐整理的是人生

21 Listeners

中廣流行網 by 中廣流行網

中廣流行網

13 Listeners

未來 Family Podcast by 未來 Family

未來 Family Podcast

11 Listeners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by 寶島聯播網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2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