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December 02, 2021【好食在】兄弟辦桌,父子出師——加丁師辦桌宴席 蔡裕峰【文摘】 1. 蔡裕峰說:「辦桌的竅門是在每一場實務經驗中,一點一滴練起來的,做中學,學中做,就是最重要的竅門。」他十歲開始拿刀烹煮,至今四十幾年,辦桌是辛苦的行業,工時長,枝節多如牛毛,許多看不到的細節,又處處都是關鍵。人說:「刀子師驚吃午;土水師驚抓漏。」(總鋪師最怕煮午宴;水泥最怕防漏工程。),一般晚宴,從早上八點開始備料,午宴就要凌晨三、四點開始熬湯、備料,才能湯頭對味,一場宴席能不能順暢、準時開桌,場後工作的準備是一切的關鍵。除了宴席的料理準備,還要幫忙處理主家中午拜拜後的供品,有時,還得要多做一些數量讓主家分發給客戶帶走,把事情處理好的「眉角」,就是拉長準備時間,避免時間緊迫造成的失誤,也才能顧好該有的品質,準備的過程雖然步步不能鬆懈,但蔡裕峰說「我很享受辦桌的過程,身為總鋪師我做事照起照行,因此,每天都好吃好睡。」 2. 蔡裕峰曾與同業到東南亞交流,他看到新加坡老、中、青三代廚師無私傳承技術,合作無間共力完成美食,讓他很感動。有人說:「做吃的師傅,撒尿攪砂不作堆,各自為政不團結。」蔡裕峰強調新一代的廚師面對國際的廚藝多元而日新月異,不能再成為一盤散沙,需要團結一氣才能共創藍海盈利,目前他擔任台南市福爾摩沙廚藝協會會長,致力於整合與共好和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4minPlay
December 01, 2021【好食在】旭日東出,光照府城——府城食府 李萬【文摘】 李萬說:「自己掌握食材很重要,這也是東東餐飲企業可以成功的關鍵。」所以,他強調要當頭家,廚房路線很重要,對於食材不可外行,斤兩、鮮度都不可假手他人。李日東現任東東餐飲企業董事長、台南市烹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等職。近一、二十年,時勢所趨,政府規定辦桌須申請路權,消費者也傾向好的硬體設備與空間,飯店、餐廳的宴會場所增加,東東宴會式場提供的豪華婚宴場以及府城食府強調的臺南在地特色餐飲,成為外燴總鋪師領域超前佈局的先知灼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9minPlay
November 30, 2021【好食在】大眾喜愛的貼心廚房——郭家餐館 郭春發【文摘】 2016年郭春發將原有辦桌的器具倉庫清空,讓兒子郭雨澤經營「郭家餐館」,專營海鮮燒烤類、台菜餐飲,接手鍋鏟的郭雨澤,從擅長的冷盤廚藝,轉到熱炒,憑著耳濡目染的經驗值,也算是無縫接軌把總鋪師的家業繼承下來。目前,郭家餐廳道道都是重現古早手路菜的好味道,而吻合現代飲食口感,讓顧客讚譽有加,郭家餐館雖然只是間小餐館,但是,承載著郭春發總鋪師50年來大鍋大鐤的手藝,在虎尾寮,溫馨地暖著顧客的胃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7minPlay
November 29, 2021【好食在】有扛棒的大廚師——大金廚專業外燴 王金發【文摘】 1. 王金發說:「我現在最想做的是既能獲利,又兼具社會企業的事業,因為,這才是贏得尊重,利益眾生的真正事業。」 2. 王金發告訴兒子:「人要懂得謙卑,成功者敗於驕,失敗者敗於懶。」 3. 在後壁區採訪當日,王金發指著日暮下一片曠遠的土地,說:「往前望去,都是黃崑虎老前輩的土地。」據說當年黃老先生每天起床時,望向那一片農舍,只要有哪一家沒有炊煙,他就去敲門戶,叫女人起來升灶煮飯,因為吃飯,才有力氣墾地,那是天經地義的。與王金發對談,感覺他的人生是從飲食走出來得務實腳步,是啊,炊煙升起,力量來了,這一位廚師,真的是永遠開創生機的扛棒總鋪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1minPlay
November 28, 2021【好食在】南關線上施家班——玄饌 施宗榮【文摘】 33歲那年,施宗榮正式接下施家班的招牌,他從原本一天只能接一場,擴展到可以接七、八場次,創造「把餅做大」的數據,最關鍵點是施宗榮勇敢而有遠見的改革。他首先以人才的培訓思考來「牽師傅」,他認為憑他一人之力無法把市場做大,因此,打破辦桌師傅「傳子不傳外人」的傳統,以「牽師仔」的模式培育出獨當一面的師傅,施宗榮自豪的說自己是「師傅頭」,至今已培育出30多位師傅,許多師傅都跟著他2、30多年了,至今仍像家人一樣用心地款待每一位賓客。其次是:提供師傅與水腳(助手)呷月領月薪,這是打破傳統的業界傳奇!外燴辦桌是靠接單做生意,有神明生、廟會、喜宴、尾牙等辦桌訂席,才有收入,一年有大半時間是淡季,施宗榮認為留住人手的釜底抽薪之策,便要確保員工能安頓生活,因此他從安定人心著手,讓師傅能夠專心為施家班打拚。然後,他也和呼應阿勇師提升外燴的改革,製作服務人員的制服,他記得當時父親實在很看不下去,問他:「做頭家,發薪水,還要幫員工做衫褲,你是美國政府喔?」為了載運置辦精質餐具、外燴器具,甚至購買七輛3.5噸的貨車,老一輩也很不解問他:「你的車是吃水的、免花錢喔?」80年代,所有辦桌總鋪師仍無環保觀念,保麗龍碗、塑膠碗盤滿天飛,他卻意識到國人生活水平提高,於是率先引進瓷器餐盤、餐碗,施家班的創舉也引領其他辦桌師傅跟進,改寫辦桌文化,儼然成為辦桌界的領頭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2minPlay
November 27, 2021【好食在】南霸天辦桌王——阿勇家餐飲事業 汪義勇【文摘】 1. 阿勇師從不怨天尤人,他認為每一個人的命運出世時就已經「註定好好」,但是,只要肯努力,老天爺一定會賞口飯吃,「願意做牛,就不愁沒有犁可以拖,願意付出就可以有一頓飽。」所以,人落土以後的造化,要靠自己去打拼。 2. 汪義勇主張學問是問出來的,每個人隨時隨地都需要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所以,他自小養成對人要好禮,凡事必問,向人求教的謙虛態度,阿勇師的好脾氣,是總鋪師圈裡大家公認而且尊敬的。他也非常強調身為總鋪師的品格,他不煙不賭、不嚼檳榔,也無不良嗜好,他說:「身為總鋪師,每天勞力時間很長,我又是要求完美的個性,必須專注在每一刻辦桌的流程,允人卡慘欠人!因此,時時保持體力,永遠有最精準的味蕾,是很重要的。」 3. 他常說:「法國料理像油畫,可以起筆、再堆疊、再修改;日本料理像書法,單純、寫意。而臺灣料理則是水墨畫,一出手,就要成型,像個樣子,不能些再改了!可見,臺菜總鋪師功力要十足!」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3minPlay
November 26, 2021【好樂藝】臺南,是最美的起點——智廬藝術 林智信【文摘】 1. 成長於鄉村,又擔任小學老師的林智信,作品取材素樸的鄉居生活,《玩陀螺》、《灌蟋蟀》、《釣青蛙》、《晨牧》、《業餘調弦》、《吹紙蛙》、《灌肚扒子》,人親、土親的興味喚起許許多人共同的生命記憶。林智信曾說:「今世能成為一個藝術家是前世修來的福分,要知福惜福,認真專注投入這份工作,才不辜負上天的恩寵。」 2. 林智信秉信「爲人生而藝術」的理念,在藝術領域不斷開創自己的獨特風格,賦予作品淨化精神生命的內涵與生命力,他的藝術充滿個人對於農村生活濃郁的情感,臺南,是林智信畫繪畫藝術中,最美的起點。 3. 〈迎媽祖〉及〈芬芳寶島〉是史詩畫作,林智信希望透過藝術作品,讓後代了解父祖輩的生活,還有,各種慶典活動所傳承的文化意義,進而,保存常民生活中美善的元素,他的藝術具有任重道遠的精神與期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0minPlay
November 25, 2021【好樂藝】金鏨吉祥器,銀耀百壺來——金工藝師 陳水林【文摘】 1. 學徒時期的他,天天都有做不完的苦差事,天冷衫薄被寒,只能靠著意志力為自己加油打氣。每當他幾乎熬不下去想回鄉下時,心中總是浮起家人對他的期盼,而他也不想繼續待在山上天天吃乾癟的蕃薯籤度日,他說:「一到府城,才知道一碗白米飯可以這麼好吃,為了每餐的那一碗白米飯,再苦的日子,也咬緊牙根熬下來了⋯⋯」,就這樣眼淚擦一擦,又繼續留下來堅持下去。 2. 學習打金工藝,要先從掃地、清洗工具做起,師傅會從徒弟掃地撿拾碎金的誠實度,去測試徒弟的人品,通過誠實品格的測試後,才開始讓徒弟練習基本功夫。陳水林意識到:學習絕不能「走師」,也沒有回頭路可走,因此,就比別人更加用心勤奮學習。 3. 陳水林窮其一生不斷精益求精,從客製化的商品,到展現金工技藝的藝術品,最重要的關鍵是他體認到:金銀製品是秤斤秤兩,以重量論價錢,而成為一項藝術品時,這份金工藝術創作的「美與價值」,就是我說了算來衡量。因此,在金工藝術上,陳水林得以創造讓人景仰的境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2minPlay
November 24, 2021【好樣子】此身行過,淨琉璃——南方講堂創辦人 王美霞【文摘】 1. 南方講堂是一個文化性的公益講堂,自2010年開設以來,義務性的舉辦常態讀書會,帶領一群喜愛藝文的朋友學習、成長,十一年來籌辦許多活動,王美霞也將這些理念寫在《臺南的樣子》、《臺南過生活》、《南方六帖》、《南方誌—台南社區史》、《普洱茶錄》、《愛在陣頭—那些藝師,這些事》、《臺南呷頭路》、《熱戀林百貨、熱戀臺南》等書,2018年主持《台南聽聽看》全國聯播節目、2019年自籌資金製作《臺南上嫷的花蕊》音樂專輯、並主持臺南市立圖書館《臺南愛讀冊》電視節目。2014年《台南的樣子》被選入法蘭克福世界書展文化風格及城市印象類優良書籍,同年《台南的樣子》及《台南過生活》選入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書展。《愛在陣頭》、《熱戀林百貨、熱戀臺南》選入國際書展, 2017年,《普洱茶錄—易武的茶山歲月》在大陸深圳全國茶博覽會被選為年度十大優良茶書。 2. 2008年,王美霞旅行到普羅旺斯,遍地柔紫芬芳的薰衣草,讓眼前的大地像瑰麗的夢境,她最難忘的是參訪梵谷的病房,那的低矮斑駁的空間,曾經禁錮著藝術家困苦的靈魂,然而,透過那個又窄又小的窗口,梵谷畫下的《星空下的咖啡啡座》卻是充滿美麗的星空與人們。王美霞說:「愛,是什麼?是在受苦的時候,還能把溫暖與希望帶給人間。」這個感動,讓她以「南方」為名,在島嶼之南,她也願創造一個講堂,是收納世間的慈悲良善,以及許多美好願望的所在。 3. 目前,南方講堂除了常設課程之外,在信義老街有一間公益圖書室—洗月書房。「洗月」兩字,語出憨山大師《夢遊集》洗月齋:「月本無塵,水自清潔;從何處洗,求之不得。月墮水中,水涵月影,可惜觀者,熱夢未醒。」書房主人劉登和多年前偶然機會買下這間將近140年的老屋,為疼惜老屋的歷史,花了不少經費及物力整修,並營造成氣質嫻雅的書房與【南方日和工作室】。2021年,劉登和自統一企業退休,於是全力支持以書分享美好閱讀的理念,讓【洗月書房】成為人文共享空間。 4. 王美霞很喜歡說:「打開一本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莫負平生志,書中日月長,而今,歲月走過,依然以書為城市植福。郴江幸自下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條郴江吧?在源源不絕地向前奔流時,會有一股力量,讓自我生命勇敢流向廣闊大海深處的,你若問是什麼力量支撐成就南方講堂的理想呢?她會告訴你:「藥師如來佛的大願是我奉為努力的目標: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以此一心淨念,她把南方講堂經營得像一朵朵美麗的花供養,送給城市滿滿的馨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2minPlay
November 23, 2021【好樂藝】那永恆的木頭香——永川大轎 王永川【文摘】 1. 王延提及阿公教他做神轎時,很強調一頂轎的精神,永川師說:「神轎是服務神明的,信仰才是一頂神轎的主要精神,所以,不能商業化,不能逞技專巧,拿捏之間,不能失去虔誠的信仰之心。」新一代接手之後,永川大轎不僅傳承老工法,更重要的是透過「品牌」的經營,讓永川大轎成為具有文創力與教育性的精質工藝。 2. 王延說:「永川大轎要不斷跟著時代的腳步一同前行,才能與時俱進,因此,我們要讓大家看到不同以往的永川大轎。」這一行業,在科技化的時代裡,是藝術,也是文化,但願,在新一代的努力下,讓神轎美學走入生活的普及化,走向國際化,展現台灣本土藝術薪火相傳的榮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