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December 16, 2021【好行旅】永遠搭心的勇哥——艸祭 Book Inn周榮棠【文摘】 1. 16歲時,跟隨舅舅張世賢在雲林福生海產部學辦桌,早期辦桌是全套服務:採買、料理、上菜、碗盤、椅桌都要發落,因此,勇哥扎實學習食材的烹煮技巧與全套辦桌的功夫,他說:「做菜,是馬乎不得的工夫,先煮肉,再燙青菜,菜就能入味甘美,如果細節錯了,小誤差,就沒了好滋味,所以,細節,是成事的關鍵!」 2. 務實理性、親力親為的勇哥擅於體諒別人的立場,聆聽別人的困難,想到別人的難處,反求諸己,他則不斷要求每天要進步,他說:「我們沒有停下腳步的一天,這是生活與生命的原則。」責任,是他認為最重要的職業道德,過程中最細節的經營是盡責的表現,他是以使命感去經營「筑馨居」、「艸祭Book inn」,與「麥克阿舍」,透過專業讓老建築、老料理,以及具有人文底蘊的書香可以成為城市的特色。 3. 他也常提到:「人有善心,就有善運,出門在外人人好,自然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朋友就會轉換成智慧來幫運我們。」這也是大家喜歡他的原因,因為,無論是風來了,或是雨大了,他都是有情有義站出來挺你的,勇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1minPlay
December 15, 2021【好行旅】旅店住在我心裡——台南晶英酒店總經理 李靖文【文摘】 1. 高中二年級時,父親中風倒下去,一言難盡的家族威嚇與家產糾葛,讓她意識到:無論依靠誰,或把幸福依附在多麼親密的人身上,一旦無常到來時,只能靠自己,所以她很早就學習風險概念與強化自力更生的本事。 2. 在理財路上,她確實是華麗轉身了!李靖文說:「我做每一項決定,永遠都有風險評估的理性思考。」在瑞士研讀飯店管理時,她利用實習的空擋,到德國柏林歌德學院學習德文,兩個多月期間,聽歌劇、交響樂、逛美術館、看國際影展,李靖文說:「很多際遇好像是上天安排好的劇本,為未來的職場做準備。在瑞士兩年,打開我的人生視野,經過這個學習,我不再用『我』的價值觀看世界,世界是遼闊而無限可能的,這也使我視野與高度都不同了。」 3. 李靖文的天生特質是:不服輸,她很喜歡設想:「前方,還有我未知的世界嗎?」每一次走出去,都是勇敢地想像異域,並且義無反顧地踏入他方,可幸的是:他方,成全她擁有更優秀的人生。 4. 李靖文堅信:「飯店,不僅要有好功能,更要有好故事。」為打造一個在地人嚮往,外地人期待的空間,她結合各方產業人才,善用數位化,融合傳統與先進的元素,辦理各項活動。 5. 李靖文堅信:一個好的人才是「做」出來,不是「說」出來的,所以,她是以教育的方式來帶領員工,對於工作夥伴,她認為最重要是品德要端正,其次是願意學習,只要肯學,她就肯教。李靖文說:「我把員工當做自己的家人、晚輩,我希望給員工安心而正派職場,該嚴格、就會堅持,我讓員工懂得『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只是被動接受高層決策與要求去做什麼?」 6. 人生沒有空降的運氣,因此,設定目標,規劃步驟,才有可能一步步達到成功。李靖文說:「我永遠保持歸零的心境,也隨時對每一步選擇做風險評估。」 7. 她常相信:「快樂也罷,痛苦也好,只要正向看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5minPlay
December 13, 2021【好食在】把懷舊的愛放入掌心——八豆食府台式懷舊料理團隊【文摘】 1. 沛宸的記憶裡,還有很多與食物有關的印象:「阿嬤有一道『瓜仔肉蒸蛋』,在那個年代,大戶人家會採用生鴨蛋來蒸,味道較香,阿嬤每次端這道菜出來都會說:乖孩子才能吃中間那個蛋呦!但每次都是表弟吃,所以表弟漢草從小就是大摳呆,這是阿嬤疼長孫的證據,無誤。」懷念的味道在心裡刻劃成思念,那種滋味讓她喜愛懷舊的手路菜帶來的戀戀記憶 2. 吳沛宸喜歡做菜,她說:「做臺菜讓我回憶起童年,在高雄大樹,阿祖辦桌的情景。那時,纏小腳的阿祖,是大戶人家,常常請總鋪師來家裡辦桌,大家族鎮日忙起來,敲敲打打,動鍋弄灶,好不熱鬧。」辦桌結束,圓仔上桌了,好像一切的忙碌也都圓滿了,那是一種很讓人感動的人生味道。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3minPlay
December 10, 2021【好食在】第一名,尚介讚!——帝一鐤無菜單私藏料理 吳俊德【文摘】 1. 高工機械工程科畢業後,他去拍片場當場務,每天看到很多新鮮事,那是平常人生活中難以接觸的世界。吳俊德說:「無論什麼事都可以選擇去做,都要嘗試一下,做了才能知道喜不喜歡,人生即使痛苦,也要在痛苦中尋找快樂。」而且,在後臺也讓他深深地體悟到:當你是個「咖」,你就有全世界,當你只是一個臨時演員,世界只剩走道上的角落。 2. 吳俊德說:「無論什麼事都可以選擇去做,都要嘗試一下,做了才能知道喜不喜歡,人生即使痛苦,也要在痛苦中尋找快樂。」 3. 經營餐廳許久,迎來許多不同的顧客,阿德覺得一個人可以成功,一定具有某種過人的特質,在不同的企業家身上,有不同的學問,而且,越有能力的人,對人越親切。因此,吳俊德以好廚藝在帝一鐤捧出好料理時,也用修行的心態,學習多樣的人生課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6minPlay
December 09, 2021【好食在】我們一直在進步——欣福龍海鮮餐廳 黃茂裕【文摘】 1. 欣福龍餐廳目前由黃茂裕與女婿林義棋一起掌廚,黃茂裕料理時,一向強調真材實料,對於看不見的成本,也不打折,以50桌的場來說,凌晨6點到現場備料,光是提煉高湯就是備料大骨60斤、雞脖子60斤、龍骨50斤、大公鴨8隻、大公雞8隻,肉皮、豬前蹄, 7點開始用慢火熬湯,到下午3點才做成高湯。阿雪說:「不縮不減,是我先生的固執,也是我們的堅持。」欣福龍的料理以健康為訴求,「我們不做自己不吃的食物給顧客,做料理,不只是技術,更是道德。」 2. 欣福龍餐廳有兩寶,一是:食材新鮮大器,廚藝刀功一流;二是:手不動三寶,神通十分廣大、人見人讚美的阿雪。許多人來到欣福龍將桌數、賓客交給老闆娘阿雪,大家的共識就是:「有阿雪,安啦!賓主盡歡,一切達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3minPlay
December 07, 2021【好食在】悠悠飄香的家鄉味——新萬香餐廳 李益仲【文摘】 李益仲說:「新萬香餐廳是由家族共同經營,所以每一場外燴都是由家族成員共同分工、親力親為。」餐廳每天使用的海鮮、食材,都是李益仲的叔叔李建村清晨到水仙宮市場親自挑選,姑姑李麗雪負責所有用料、乾貨的品質控管,一家人各司其職全心經營。39年以來新萬香餐廳都是堅持原味來服務顧客,以螃蟹粥、米粉湯配上多樣菜色,讓生活餐走向精質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2minPlay
December 06, 2021【好食在】兩位拿刀的男人——八甲田精緻外燴料理 蘇瑞弼1. 蘇瑞弼國中時就學習操刀了,剛開始,難免雙手切傷、割傷,蘇瑞弼說:「多切幾次,就不會再受傷了,然後,就出師了。」這是老一輩傳承經驗值最務實的方法。 2. 蘇柏綱歷練廚藝還有行銷管理,他把這些經歷帶回來投注於家族事業,讓外燴產業更具系統管理,他覺得料理過程是每位專業師傅對於職業最基本的尊重,所以,時常與父親溝通隨時代進步而調整的料理新方法,以達到現場最高的工作效率,他又笑著說:「現在,我也算是拿刀的男人囉,而且,歲月讓我們父子倆成為拿菜刀講道理的男人,不是嗎?」蘇柏綱覺得總鋪師這個工作很好,他說:「慢慢地做、傻傻地做,就做出興趣了」他期盼自己能夠傳承傳統手路菜的味道,但能用創新的方式呈現給顧客,也許堅持努力的做下去,有一天也能摘下幾顆閃亮的星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6minPlay
December 05, 2021【好食在】美味求真,正港阿霞——阿霞飯店.錦霞樓餐廳.鷲嶺食肆 吳健豪1. 阿霞飯店開幕後第四年,吳健豪呱呱落地,他常說:「我是和阿霞飯店一起長大的,我來到這個世界,睜眼看到的空間就是:阿霞飯店,聞到的也是烹煮食物的芬芳氣息。」他從國小開始就在阿霞飯店洗碗、端盤子、端菜,高中開始殺紅蟳,阿霞的廚房收納了健豪的成長歲月。健豪很難忘那年在家中舉辦「做十六」的排場,這也是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我是阿霞飯店的大子大孫。」家族的責任感驅使他高中、大學,一路都是就讀餐飲科系,並獲得廚師認證,2010年3月16日吳健豪在阿霞飯店開始掌廚,他真正是上得了媒體,進得了廚房的總舖師。 2. 吳健豪說:「在我心中,阿霞永遠只有一間。錦霞樓是我對上一代的尊敬,我以姑婆的本名去延續她做料理精神的生命。」 3. 鷲嶺食肆則是阿霞飯店送給臺南市民的一份禮物,他與古都再生保存文教基金會擘劃籌建古蹟鶯料理園區的地上物,籌建的費用阿霞飯店一肩挑起,2018年4月捐給市府,成為全體市民可以共享美好的園地,現今文化局將鶯料理委由阿霞飯店以十年為期租用經營管理。吳健豪說:「阿霞飯店在臺南,有一定的身份與地位,我們需要為這個社會留下一些什麼。」他的心,內化著對於臺南、對於家族的愛,讓人深深感動。 4. 吳健豪說:團隊的你利是要讓來到阿霞飯店的每一位顧客「物有所值」,所以,在阿霞飯店凡是廚房能自己做的,都不假手他人與外包,藉此維持料理的品質穩定,老客人一定要顧好,但是,下一個消費主力的世代也仰賴這些變與不變,才能抓住永續的客源。健豪說:「我不可能成為每個人心中的美國隊長,我不外求去迎合所有的人,但是,我堅持做好自己,而,時間可以證明我的努力是有價值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December 04, 2021【好食在】歲月飄香的味道——阿美飯店 蔡秀山【文摘】 1. 蔡秀山總鋪師自小協助伯父蔡崇廉,從洗菜、切菜、拿刀等一步步扎下馬步,至今,說起烹調的煎、煮、炒、炊、烘,他都有一套精細的手路,他說:「我把做菜當作興趣,做菜像在完成一項藝術。」 2. 對於烹飪 蔡秀山強調食材新鮮度要百分之百要求最重要,烹調時化繁為簡的竅門就是:「不要把食材煮壞了。」所以,在廚房累積多年的經驗值是決勝關鍵,他認為:「每一道菜都是用時間慢熬出來的美味,善於烹調每道食材,就是對食材最好的尊重。」這份樸實做菜的用心也是阿美飯店一代接一代,鍋鍋好菜永遠傳飄香永不輟的秘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9minPlay
December 03, 2021【好食在】帶著愛心跑天下——東香臺菜海味料理 蔡瑞成文摘】 1. 從小就愛畫畫的蔡瑞成,美術科系畢業後,美學的天份也發揮在料理上,他說:「我是藝術家,我在創作美食。」用作畫的創意做料理,不僅表現菜餚色香味的美感,而且,他將一道道經典菜色取了一個更浪漫的名字,比如說「五柳枝思慕魚」,「思慕魚」諧音「虱目魚」,表達在鄉土間長大的主廚,對家鄉特產的濃厚情感。天性熱血的他,不斷突破營業理念,既忠於手路菜的傳統技法,也樂於探索年輕新世代的飲食偏好,因此,研發出符合時代趨勢的新菜。他嚴選綠色生態理念的友善食材,料理手藝又好,因此,「東香臺菜海味料理」時時賓客雲集,大家都說:「想吃安心又美味的臺菜海鮮料理,找大頭師就對了!」 2. 2009年,他騎車環島9天「環島撿透透」,在旅程中,又撿又募,共集得2966張發票,全數捐給世基金會。之後,他也在騎車旅行時,與育幼院小朋友結緣,於是,一次次到育幼院義煮,他不僅贊助食材,也攜帶零食、日用品和小朋友聊天、分享生命經驗,因此,「總舖師叔叔」之名便不脛而走。 3. 後來,他又從牧師口中知道日本大阪教會救靈會館,有很多街友的教友,蔡瑞成便邀集志同道合的朋友帶著老婆、家人購買機票、帶著食材,到日本跨國義煮,當時,蔡瑞成煮的是融合臺式與日式的虱目魚泡飯,他說:「200多位日本街友吃得好開心,透過翻譯直說『好吃』、『謝謝』,還有老爺爺連吃了幾碗。」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