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本書作者、老拉訪談計畫發起人 同 / 本書作者 喀飛
『我有小孩,我有先生,我有家庭,所以我和女友出去就比較看不出來(是同志)。』
『女友到適婚年齡,就會放她去結婚,或鼓勵他們結婚。』
歷時八年,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源,出版這本關於老年女同志的生命故事《阿媽的女朋友》。本集邀請作者喀飛與同,而同也是同志熱線老拉老拉訪談計畫發起人,談談訪談計畫的發想緣起,如何去尋找書中17位女同志如何將訪談稿整理成現在這本書。
本集訪談重點:
1、 穿褲的:書中許多受訪者都提到穿褲,從小時候的衣服穿著,例如阿寶說穿褲比較不會被欺負、郭大姊說穿褲子比較好工作,也好打架。阿松穿男生泳褲游泳,到後來阿寶與黃曉寧的穿褲,成為一種集體認同的穿著,對於早期女同穿褲的意義是甚麼?
2、美軍消費文化帶來T婆認同:像飛說T(男生)就應該要有擔當,邑面對女友劈腿,無法展現自己的軟弱,但老骨頭要解構T婆,T中有婆婆中有T,不分,當時美軍帶來的T婆文化,是否也符合華人男尊女卑的性別文化,但是較年輕的拉子受到女性主義影響,必須解構?
3、 異性戀婚姻與家庭:『女友到適婚年齡,就會放她去結婚,或鼓勵他們結婚。』紀餘參加拉子版聚,發現很多已婚女同志。飛覺得結婚生子是很好的保護色。小月覺得跟男人結婚比較有擁有感,跟男人比較輕鬆。梧桐覺得能夠進入(異性)婚姻,一切都比較好走。梧桐也提到,未出嫁女兒無法得到祭祀、沒人拜….。如何解釋對於這些熟女同志面對婚姻的處境與策略?
4、 文化資本、階級、族群:除了本省外省,1996年的TO-GET-HER網站,還有女朋友刊物,都是這些熟女同志相當重要的網路資源。※在異性婚姻當中,從書中還有一個角色,就是這些已婚女同志的老公。(小蘭的前夫、小月的老公、飛的老公),他們為何可以在這樣情況,還可以保持一定的婚姻關係?
訪談書寫:
1、不同義工書寫與一人主筆的差異?
2、全書使用『他』而不是『她』的用意是?(讀的時候,讀者可能會想他是指誰?
3、訪談所使用的語言:國語、台語、其他?
書名《阿媽的女朋友》的發想。
網路收聽
Apple Podcast 收聽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