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女性主義者 周芷萱
『男人們,你們都是如何防範性侵的?每當女性主義作家與電影製作人傑克森卡茲在演講時向在場的男性如此問道……然而,每次也都會有男性舉手,並直白說,自己沒有為性侵做任何防範—甚至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女性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作者弗里澤在前言提問: 我們今天還需要女性主義嗎? 大哉問,在讀這本書之前先刺激讀者思考,如果以台灣的脈絡,常聽到現在已經很平等了…還需要性平教育嗎?
2021年第一集邀請到女性主義者周宇萱來聊聊這本關於女性主義的入門書。
前面三章比較是論述與歷史,解構性別定義:
1、父權制與性別歧視,尤其是善意型的性別歧視,跟過去100年大不同,現在許多性別歧視多半隱藏在日常生活當中,甚至包裝成玩笑,男人的玩笑。(舉例)
2、性別行銷與做性別:對應自己性別的物件(物品、廁所、表格,例如小男孩帶粉紅口罩、艾洛特佩吉認同自己是跨性別…捲起很多討論。)
尤其是作者提到,做性別,人們不是被逼,而是主動參與,達成他人期望。每一個性別對應到一個行為或動作。
作者提到很多面向,但這些面向往往跟身體有關
1、不管是電視選秀節目、廣告、電影,都在塑造標準(半裸)的女體,可以談談這些機制如何塑造? (體毛、體重、甚至體味)書中有提到校服,有中學校長覺得女學生穿著挑逗,讓男學生無法專心上課。(有趣的是,多數廣告都以半裸的女體,但日常生活不准女性過於性感)
2、蕩婦羞辱的負面標籤,雙重標準。女人不能過多過快有性行為,不然會被貼上婊子、騷貨、狐狸精、妓女…。男性不會(玩咖、花花公子、風流…)
3、#metoo。作者這一章開始引述女性主義作家與電影製作人卡茲的提問:男人是如何防範性侵? (當然多數男性不用),以及對於這運動的指責:將所有男人看做是嫌疑人,甚至檢討受害者,穿成那樣,難怪會發生事情。(回到前面對於女性身體約束的機制…) 更深化#metoo。
4、對母職的迷思:母親應該24小時 standby,隨時滿足小孩的需求。
反女性主義,尤其是反女性主義的女性:雖然作者提到職涯女性主義(女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當公司董事),並沒有把兩者關聯,但我覺得可以放在一起談,而且會這樣說的,往往也都是有成就的女性。
與男人有關:作者簡單提出男性也可以實踐女性主義,提出幾個策略,(澄清自己的特權、傾聽、糾正其他男性),現實是,支持女性主義的男性也可能被其他男性認為是男人的叛徒…
如何身體力行、方法。再回到最初的提問:現在還需要女性主義嗎?
電台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