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某在网络发微博称“爱尔眼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拳击患者头部”,并将手术室视频发布到网上,引发舆论关注。涉事医院回应称,经调查了解,此事发生于2019年12月12日。当时做手术的患者覃某被诊断为左眼白内障,左眼晶体脱位,行左眼晶状体摘除(非正常晶体)+眼前节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患者伸手向上试图摸眼部,医生为避免发生危险,情急之中用手迅速锤压提醒患者,不存在伤害患者的动机和行为。
图源网络
医院的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该手术属于局部麻醉,患者是清醒的,有手术不耐受,或者说感到很不舒服,于是伸手向上试图摸眼部,但眼部附近为手术无菌区域,一旦触摸可能造成感染,此时医生以某种方式提醒患者“别动”,性子急的医生可能还会吼几句,这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比较常见。
然而,这次医生提醒的方式太特别,也太有争议。医院认为医生是“锤压”提醒,视频发布者则说成是“拳击”。通过视频可以看出,医生的确用拳头连击患者头部几次。只是这种拳击究竟属于“友情提醒”,还是属于伤害,恐怕很难说清。虽然医疗操作规范十分具体和全面,但如何提醒患者,却没有这类规范。
通过这件事,很多人会想起一些相似的争议。以前曾有医务人员用抽打脸部的方式来唤醒全麻患者,被曝光后引发广泛质疑,认为这是在抽患者的耳光。但客观地讲,这种唤醒全麻患者的方式由来已久,很多医务人员对此都持认同态度,只不过巴掌抽在脸上,哪怕是轻拍,也极易让人认为是在抽耳光。
医务人员难免有他们约定俗成的做法,但放在公众的视野下,很难不引起质疑。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疗系统与社会相对隔绝,类似的操作很难引发争议,但在自媒体时代,比较隐秘的医疗场景和医疗行为也容易被曝光,这类冲突难免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因此有必要出台一些禁止性规定,明确摒弃“打脸唤醒”等容易引发误会的操作。
但相比“打脸唤醒”等争议性做法,这次“锤压”提醒有明显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这并非普遍的做法,而是个人情急之下的独特行为。其次,防范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疼痛或其他不适导致肢体乱动,这属术前准备工作,必要时可以绑住患者手脚,术中可由其他医务人员帮助安慰和固定患者。因此,不管医生的行为是“友情提醒”还是伤害,至少说明术前准备不充分,医务人员术中配合不到位。
眼睛十分敏感,做晶状体摘除等眼部手术,即使自控力很强的人,也难免会在手术过程中感到极不舒服,甚至出于条件反射用手去触摸,更何况这位患者是一位高龄老人。因此哪怕仅从专业的层面来看待此事,医院和涉事医生也需要认真反思和改进。
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某和爱尔眼科之间过去因医疗纠纷而打过官司,两方属利益攸关方,在这件事上,双方的观点恐怕都并不足信。但民众对这事的关注需要得到回应,医生此举究竟属于正常的“锤压”提醒,还是属于情急之下的殴打,有待通过第三方调查加以厘清。(作者是医疗界人士)
文:罗志华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谢小婉 吴瑕
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某在网络发微博称“爱尔眼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拳击患者头部”,并将手术室视频发布到网上,引发舆论关注。涉事医院回应称,经调查了解,此事发生于2019年12月12日。当时做手术的患者覃某被诊断为左眼白内障,左眼晶体脱位,行左眼晶状体摘除(非正常晶体)+眼前节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患者伸手向上试图摸眼部,医生为避免发生危险,情急之中用手迅速锤压提醒患者,不存在伤害患者的动机和行为。
图源网络
医院的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该手术属于局部麻醉,患者是清醒的,有手术不耐受,或者说感到很不舒服,于是伸手向上试图摸眼部,但眼部附近为手术无菌区域,一旦触摸可能造成感染,此时医生以某种方式提醒患者“别动”,性子急的医生可能还会吼几句,这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比较常见。
然而,这次医生提醒的方式太特别,也太有争议。医院认为医生是“锤压”提醒,视频发布者则说成是“拳击”。通过视频可以看出,医生的确用拳头连击患者头部几次。只是这种拳击究竟属于“友情提醒”,还是属于伤害,恐怕很难说清。虽然医疗操作规范十分具体和全面,但如何提醒患者,却没有这类规范。
通过这件事,很多人会想起一些相似的争议。以前曾有医务人员用抽打脸部的方式来唤醒全麻患者,被曝光后引发广泛质疑,认为这是在抽患者的耳光。但客观地讲,这种唤醒全麻患者的方式由来已久,很多医务人员对此都持认同态度,只不过巴掌抽在脸上,哪怕是轻拍,也极易让人认为是在抽耳光。
医务人员难免有他们约定俗成的做法,但放在公众的视野下,很难不引起质疑。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疗系统与社会相对隔绝,类似的操作很难引发争议,但在自媒体时代,比较隐秘的医疗场景和医疗行为也容易被曝光,这类冲突难免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因此有必要出台一些禁止性规定,明确摒弃“打脸唤醒”等容易引发误会的操作。
但相比“打脸唤醒”等争议性做法,这次“锤压”提醒有明显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这并非普遍的做法,而是个人情急之下的独特行为。其次,防范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疼痛或其他不适导致肢体乱动,这属术前准备工作,必要时可以绑住患者手脚,术中可由其他医务人员帮助安慰和固定患者。因此,不管医生的行为是“友情提醒”还是伤害,至少说明术前准备不充分,医务人员术中配合不到位。
眼睛十分敏感,做晶状体摘除等眼部手术,即使自控力很强的人,也难免会在手术过程中感到极不舒服,甚至出于条件反射用手去触摸,更何况这位患者是一位高龄老人。因此哪怕仅从专业的层面来看待此事,医院和涉事医生也需要认真反思和改进。
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某和爱尔眼科之间过去因医疗纠纷而打过官司,两方属利益攸关方,在这件事上,双方的观点恐怕都并不足信。但民众对这事的关注需要得到回应,医生此举究竟属于正常的“锤压”提醒,还是属于情急之下的殴打,有待通过第三方调查加以厘清。(作者是医疗界人士)
文:罗志华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谢小婉 吴瑕
13 Listeners
26 Listeners
265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