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ne 07, 2025Vol.38 李光地:争议与功绩的多面人生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是清初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学者。他于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要职,深得康熙帝信任,长期参与朝政核心事务。李光地以儒学为本,提倡程朱理学,主张经世致用,在治理地方时注重民生、兴修水利,尤擅治水之策。他还推动文化教育,主持修撰典籍,影响深远。虽曾因三藩期间行为遭非议,但终以才学与政绩赢得认可,是康熙朝中期的重要名臣。...more9minPlay
June 07, 2025Vol.37 佟国维:三思法则下的政治博弈佟国维(1643-1719),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是康熙朝中后期的重要大臣、外戚,孝懿仁皇后之父、隆科多之父,出身显贵,家族世代与皇室联姻。他早年承袭世职,历任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要职,长期掌管宫廷禁军与重要事务,深得康熙信任。佟国维在朝中地位尊崇,参与多项重大决策,尤其在稳定皇位继承问题上扮演关键角色。他为人谨慎稳重,善于周旋于复杂政治环境中,虽未有显著政绩,但权势稳固,家族势力庞大,为康熙晚期至雍正初年满洲贵族中的核心人物之一。...more9minPlay
June 06, 2025Vol.36 纳兰明珠:功过参半的人生浮沉纳兰明珠(1635-1708),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是清初康熙朝的重要权臣、政治家,出身显赫,为叶赫那拉氏后裔,其子即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他历任内务府总管、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长期参与朝廷中枢决策,深得康熙帝信任。明珠在朝中推动多项改革,整顿财政、裁汰冗员、加强边防,在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台湾等重大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他亦因结党营私、贪权受贿遭弹劾,最终被罢黜,晚年虽复起,但已不复当年权势。...more7minPlay
June 06, 2025Vol.35 索额图:从辅政功臣到政治牺牲品索额图(1636-1703),姓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是清初康熙朝的重要权臣、政治家和外戚。他是康熙帝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的叔父,出身显贵,早年任侍卫,后官至大学士、议政大臣,长期参与军机要务。索额图在康熙擒鳌拜、平三藩、征噶尔丹等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本朝第一功臣”。他还主持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条约之一。然而晚年因结党营私、干预立储被康熙帝清算,最终被幽禁致死。...more8minPlay
June 06, 2025Vol.34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奇幻世界与文学传奇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博淄川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以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他出身书香世家,但科举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长期以教书为生。蒲松龄借《聊斋志异》讽喻现实、抒发理想,书中大量描写狐鬼故事,寓意深刻,融合现实与幻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他还擅长诗词、俚曲,作品贴近民间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more6minPlay
June 06, 2025Vol.33 张英:两代宰相的家风传承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是清代康熙时期的重要官员、学者和文学家,著名宰相张廷玉之父。他自幼聪慧好学,康熙六年(166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长期辅佐康熙帝,参与朝政决策。张英以学问渊博、为人谦和著称,主张宽政爱民,注重道德修养与家庭教育,其著作《聪训斋语》强调修身齐家之道,影响深远。他为官清廉,处事谨慎,深得康熙信任,是“桐城派”文化的奠基人之一。...more7minPlay
June 06, 2025Vol.32 陈廷敬:学识宏深、操守清正的康熙朝名相陈廷敬(1638-1712),字子端,号说岩,山西泽州(今晋城)人,是清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历仕顺治、康熙两朝,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为康熙帝所倚重。他主持编纂《康熙字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权威辞书,影响深远。陈廷敬为官清廉,处事公正,长期掌管朝廷财政与人事,尤以整顿吏治、革除弊政著称。他学识渊博,诗文典雅,书法亦佳,是清初儒臣典范。...more8minPlay
June 06, 2025Vol.31 方苞:桐城派宗师的文学与政治传奇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家,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科举坎坷,因“南山集案”牵连被流放,后因文才被康熙召用,官至礼部侍郎。方苞主张“义法说”,强调文章应内容严谨、结构清晰,提倡回归儒家道统,对清代文风影响深远。他本人文风质朴典雅,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在朝廷中,他以正直敢言著称,致力于教育与文化整理,为清代学术与文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more8minPlay
June 06, 2025Vol.30 隆科多:康熙雍正权力漩涡中的关键人物隆科多(?-1728),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是康熙、雍正之际的重要权臣和外戚,康熙帝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出身显赫,身兼皇亲与重臣双重身份。他在康熙晚年担任九门提督,掌握京师禁军,地位举足轻重。雍正即位后,隆科多重掌中枢权力,参与机要,是雍正顺利继位的关键人物之一,初期深受信任,被誉为“舅舅隆科多”。然而他权势日盛,渐生骄矜,引起雍正猜忌,终被削职抄家,幽禁而死。...more8minPlay
June 06, 2025Vol.29 纳兰性德:清朝词坛的璀璨明珠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是清代著名词人、文学家,被誉为“清初词坛第一人”。他出身显贵,为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自幼聪慧,文武兼修,曾任康熙帝侍卫,多次随驾巡行。纳兰性德以词作闻名于世,其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尤擅写情思哀婉之作,代表作有《饮水词》等。他亦精通书法、骑射,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more9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