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近60亿元,创历史新高。据某旅游服务平台数据,元旦假期,黑龙江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0%,异地客群占比75%。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4倍,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倍。业内估计,哈尔滨的这股旅游热潮将延续至寒假和春节假期。
哈尔滨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季节。哈尔滨有冰雪旅游的传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禧年的文旅活动而打造,然后一直延续下来。加上今年冬天特别冷, 哈尔滨自然成了不少游客的首选之地。
2022年年初的冬奥会带火了冰雪运动,经过去年的初步培育,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到了今年必然会进一步增加。哈尔滨正好有优质的资源,去承接这个需求:亚布力滑雪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滑雪场,共有50多条不同级别的滑雪道,可以满足各类滑雪爱好者的要求。
以前不少人玩雪,会选择去日本,但因为国际政治、经济情况等诸多因素,这一部分人现在会改而选择哈尔滨。
今年哈尔滨的成功,也源于对负面舆情的快速处理——变危为机。12月18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因排队时间过长,游客无法玩到想玩的热门项目,现场有人大喊“退票”。当天,一些游客退票的诉求就得到了满足。第二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文致歉,表示“对服务不周进行深刻反思并连夜整改”。哈尔滨市文旅局领导,也赶赴现场督导。迅速的整改,不但挽回了冰雪大世界的负面舆情,而且有利于破除以前“雪乡宰客”而致的负面形象。
哈尔滨的成功,也源于它能提供一种异域感。哈尔滨离俄罗斯不远,基于历史原因,受欧洲文化影响较大,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在哈尔滨最繁华的中央大街上,众多巴洛克风格的经典欧式建筑鳞次栉比,充满了异域风情,仿佛置身欧洲。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哈尔滨地标性建筑,尽显拜占庭风格建筑的精美。这些独特的因素,都增加了哈尔滨的吸引力。冰雪旅游加上异域风情,都可以在哈尔滨实现,作为出国旅游的替代,哈尔滨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为了办好冬季旅游,哈尔滨还花了很多心思。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均发出倡议:开启“宠客”模式。除了传统的冰雪大世界,哈尔滨还在索菲亚大教堂上空升起人造月亮;考虑到南方游客不适应严寒,在室外设立了温暖驿站;为了提升旅游体验,穿着鄂伦春族服装带着驯鹿在哈尔滨街头和游客互动。此外,还有网红大雪人、蹦迪公交车、冰上热气球,这些都增加了游客在哈尔滨的体验,为爆红攒足了人气。
有了人气与好感,传播自然就出现了。在网上,小红书、抖音等各大社交媒体的旅游板块上,哈尔滨相关内容,频频出现在推荐榜上,点击量也非常大。
现在很多地方的文旅局局长都会亲自上阵,拍视频、做直播,但传播这件事,关键在于要因势利导、抓住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哈尔滨也的确抓住了这一点。在网上走红后,哈尔滨主动出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哈尔滨文旅部门、企业在各大平台纷纷推出游记攻略等短视频助推旅游。哈尔滨还以公开信的方式,回应网民夸赞,说:“您的传扬,把很多龙江人都‘整不会了’”。这进一步制造了新的传播点。
这些操作实际上是在制造“传播点”。当这些“网红点”在社交媒体上发酵,突破一定的门槛后,就会形成“病毒式”传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南方小土豆”引发的轻微的争议,也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这些传播会在很多人心里“种草”,产生未来潜在的旅游需求。
现在提到哈尔滨,不少人会由此想到之前的网红城市淄博。不过,哈尔滨显然比淄博在文旅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边境省会,哈尔滨本身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也是传统的旅游大城。东北虎林园、哈尔滨极地公园、亚布力滑雪场、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中央大街、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太阳岛雪博会等景点,涵盖拍照、运动、人文等多种文旅需求,吸引力比单一的美食会大很多,也可以有效地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提升单客消费。
南方游客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既感受到冰雪的冰冷,又感受到哈尔滨的温暖。这种善待,必有回报——善待游客,不断优化文旅环境,提升游客体验,游客就能变为义务的宣传员,不仅自己会成为“回头客”,也会带来更多的新游客。(作者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专栏作家)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罗清峣
文案:刘远举
编审:郑宗敏
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近60亿元,创历史新高。据某旅游服务平台数据,元旦假期,黑龙江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0%,异地客群占比75%。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4倍,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倍。业内估计,哈尔滨的这股旅游热潮将延续至寒假和春节假期。
哈尔滨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季节。哈尔滨有冰雪旅游的传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禧年的文旅活动而打造,然后一直延续下来。加上今年冬天特别冷, 哈尔滨自然成了不少游客的首选之地。
2022年年初的冬奥会带火了冰雪运动,经过去年的初步培育,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到了今年必然会进一步增加。哈尔滨正好有优质的资源,去承接这个需求:亚布力滑雪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滑雪场,共有50多条不同级别的滑雪道,可以满足各类滑雪爱好者的要求。
以前不少人玩雪,会选择去日本,但因为国际政治、经济情况等诸多因素,这一部分人现在会改而选择哈尔滨。
今年哈尔滨的成功,也源于对负面舆情的快速处理——变危为机。12月18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因排队时间过长,游客无法玩到想玩的热门项目,现场有人大喊“退票”。当天,一些游客退票的诉求就得到了满足。第二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文致歉,表示“对服务不周进行深刻反思并连夜整改”。哈尔滨市文旅局领导,也赶赴现场督导。迅速的整改,不但挽回了冰雪大世界的负面舆情,而且有利于破除以前“雪乡宰客”而致的负面形象。
哈尔滨的成功,也源于它能提供一种异域感。哈尔滨离俄罗斯不远,基于历史原因,受欧洲文化影响较大,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在哈尔滨最繁华的中央大街上,众多巴洛克风格的经典欧式建筑鳞次栉比,充满了异域风情,仿佛置身欧洲。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哈尔滨地标性建筑,尽显拜占庭风格建筑的精美。这些独特的因素,都增加了哈尔滨的吸引力。冰雪旅游加上异域风情,都可以在哈尔滨实现,作为出国旅游的替代,哈尔滨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为了办好冬季旅游,哈尔滨还花了很多心思。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均发出倡议:开启“宠客”模式。除了传统的冰雪大世界,哈尔滨还在索菲亚大教堂上空升起人造月亮;考虑到南方游客不适应严寒,在室外设立了温暖驿站;为了提升旅游体验,穿着鄂伦春族服装带着驯鹿在哈尔滨街头和游客互动。此外,还有网红大雪人、蹦迪公交车、冰上热气球,这些都增加了游客在哈尔滨的体验,为爆红攒足了人气。
有了人气与好感,传播自然就出现了。在网上,小红书、抖音等各大社交媒体的旅游板块上,哈尔滨相关内容,频频出现在推荐榜上,点击量也非常大。
现在很多地方的文旅局局长都会亲自上阵,拍视频、做直播,但传播这件事,关键在于要因势利导、抓住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哈尔滨也的确抓住了这一点。在网上走红后,哈尔滨主动出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哈尔滨文旅部门、企业在各大平台纷纷推出游记攻略等短视频助推旅游。哈尔滨还以公开信的方式,回应网民夸赞,说:“您的传扬,把很多龙江人都‘整不会了’”。这进一步制造了新的传播点。
这些操作实际上是在制造“传播点”。当这些“网红点”在社交媒体上发酵,突破一定的门槛后,就会形成“病毒式”传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南方小土豆”引发的轻微的争议,也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这些传播会在很多人心里“种草”,产生未来潜在的旅游需求。
现在提到哈尔滨,不少人会由此想到之前的网红城市淄博。不过,哈尔滨显然比淄博在文旅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边境省会,哈尔滨本身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也是传统的旅游大城。东北虎林园、哈尔滨极地公园、亚布力滑雪场、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中央大街、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太阳岛雪博会等景点,涵盖拍照、运动、人文等多种文旅需求,吸引力比单一的美食会大很多,也可以有效地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提升单客消费。
南方游客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既感受到冰雪的冰冷,又感受到哈尔滨的温暖。这种善待,必有回报——善待游客,不断优化文旅环境,提升游客体验,游客就能变为义务的宣传员,不仅自己会成为“回头客”,也会带来更多的新游客。(作者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专栏作家)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主播:姜雪媛
责编:傅铭途 罗清峣
文案:刘远举
编审:郑宗敏
6 Listeners
273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