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与朋友交流的书信,冯至翻译。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焦虑、烦恼,这个毋庸置疑。时代不同,问题各异。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我建议去看一下西方贤者的那些回答。因为这个社会的问题总体上来说,是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思想教育教条与个人为中心,个人自由开放挣脱与冲突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注重群体感受还是注重自我感受的问题。我们的种种问题大体上说是从改革开放开始,逐渐加剧。而西方从几百年前甚至更远的时间开始,更多的便是自我感受的问题。所以,关于心理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他们比我们有经验,说的也更有条理。
如果年轻的你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社会让你莫名浮躁,难以专心或者有勇气去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可能赚钱的事情并非你所喜欢),或者说你感到自己是如此寂寞,没有人能理解自己,更甚至说你对于两性关系不知道怎么处理,取舍之间难以决断,那么,你真的可以试着读一下这本书。
书中有明确的答案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没有。如果有一种思想能让你没有痛苦,给你以明确的方向与道路,那么那只能是宗教。需要你坚定不移的去相信,去执行,将其思想变成信仰。我想大多数还是想想就好。如果你仔细读一下这本书,思考一下,我想会让你安神,心情平静,有所收获。这样是不是也很不错?
书中讲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不能要不要继续做下去,这个需要你不停的自己问自己,比如说,成为诗人。大家都知道“诗人”这东西实在不靠谱,但是如果你感觉快乐,那么你该去试试。如果你害怕,那么便需要问自己内心到底是怎样的声音,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无论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听从本心的声音,是最正确的选择。
现在的你是不是总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总感觉自己寂寞。如果是这样的,大可以不必烦恼,寂寞这种东西伴随着每一个人。我们现在追求的东西越来越明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防备心便越来越重,寂寞的感觉便越来越多。在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的时候,寂寞是伴随你最好的感受,越是寂寞越会明白自己所需要所选择的东西,能不能做出选择与执行,那就看你能不能去承受了。说到底,寂寞会给你以勇气。
关于年轻,关于你/我/他交往的问题,从基本原则来说,遵从自己的内心是最好的。但是,年轻的你我交往,往往会蒙蔽了眼睛,短路了心智,在种种事情发生之后,感到后悔、失望、痛苦。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还得考虑七大姑八大姨感受的社会环境下,慎之又慎的考虑是不会错的。如果你已经能承受自己的行为与结果,那么,还说什么呢,冲冲冲,冲就完了。
你问我会不会有诸多乱七八糟的问题,我只能说,当然有过。但是,我现在很快乐。就像嫂子所说,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充满斗志,在努力快乐的生活。
我的心曾寂灭,眼已破幻,所走道路曰修罗,选择的方向为朝圣,到后来自然纯真。如果你真的像我一样经历过那些痛苦,尤其是思想上的,我想你会快乐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