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ly 16, 2024在竹子湖,走路禪修/尼仁波切專訪 系列五(圓滿)有一種禪修,鮮活、流動、有明晰的當下感,它是「走路禪修」。 這種禪修,學會了一生都用得上,上下班、城市小旅行、異國壯遊,乃至只是在你公寓裡的城市閉關「小山洞」繞圈圈,都很好用。 方法是怎樣呢? 在「總編雲書房」走讀行旅的訪談最後,措尼仁波切在美麗的竹子湖,帶領學生走路禪修之前說:「它是『身念住』的一部分,就是把覺知帶到身體、帶到步伐,讓身和心在一起,它很簡單、有效,散亂了,再把覺知回到步伐就行了。」 但也不只是如此,還有很多東西和你一起走路,要讓它們成為禪修的一部分。 是什麼「與你同行」? 那是大自然的地水火風:綠色大地的堅實、小河泉水的潤澤、山谷陽光的暖熱,夏日山風的流動......這些「外在的美」,和微細身的放鬆與敞開,以及心的專注安定,所形成的「內在的美」,在腳步的一起一落間,相遇。 我們放下思維心,暫停編故事,只是專注在身、心、微細身,單純感受自然的地水火風,讓心在開放空間的開放性中,只是自由、只是休息,這種美好,會滋養我們很深、很細、很久。 詳情如何?請看「總編雲書房」2024措尼仁波切訪談系列第五集「在竹子湖,走路禪修」中,仁波切怎麼說、怎麼引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9minPlay
July 09, 2024仁波切,我們有問題!仁波切教你修煙供/2024措尼仁波切專訪 系列四這一回,措尼仁波切教大家修「煙供」! 關於煙供,這項能幫助修行者累積福德資糧,同時能利益往生親友和中陰眾生的重要修持,以「微細身」、「立斷」等課程,威震學生凡俗之心的仁波切,會怎麼簡單清楚又實用可行的教導呢? 在竹子湖的「總編雲書房」走讀行旅中,仁波切在綠山谷咖啡館,針對現場「眾生好朋友」的提問,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做: 關於「下施煙供」,如果為自己剛往生的親友修持,可以天天修、修滿49天,49天之後也是多多益善,能每天修也是很好的,這樣不只可以自利、利益到親友、也可以利益到還沒投生或往生淨土的中陰眾生,是一舉多得的好修持。如果有煙供儀軌,可以去學習,依照儀軌進行,如果沒有儀軌,簡單而言可以如下進行: 一,皈依 二,發心 三,觀想:自觀為與觀世音菩薩無二無別,念誦「六字大明咒」,並將煙供物布施給往生親友和中陰有情。 四,煙供:在煙供粉中加上甘露丸等加持物,讓有緣接觸到的往生親友與中陰有情,和佛法產生連結,除了因煙供香氣得到滿足,也種下解脫善種子。 五,說法:為往生親友和中陰有情說法,可以為他們簡單供養佛理,比如念誦〈七佛通誡偈〉等法語,種下佛法的善種子: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如果是為剛往生的親友修煙供,煙供時也可以對他們說話,請他們「放下,不必擔心在世的親友,早日往生西方淨土」。 六,迴向 有了以上這六部分,即使沒有煙供法本,都是很完整的一座下施煙供修持,以自觀觀音、持咒、煙供、加持物、說法、勸請放下等,讓往生親友和中陰有情滿足,簡單又容易修持,果然有措尼仁波切大圓滿教學的「易修有感」的家風。 詳情如何?請看「總編雲書房」中,仁波切怎麼說。這回提問麥克風交給現場「眾生好朋友」,除了煙供,仁波切還會教你怎麼和孩子「一起跳舞、一起感受、一起受苦、一起尋求解決之道」,又智慧、又有人間溫度、還有時代敏銳度,值得一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8minPlay
July 02, 2024旅途中,三種甚深禪修/2024措尼仁波切專訪 系列三如果你有機會向措尼仁波切請法,請仁波切教導三種「旅途中的甚深禪修」,你會請什麼法? 疫情過後,大家都「報復性旅遊」,旅途中,如果能帶禪修一起上路,以覺知為伴,人在心在,鮮活的當下感,不只讓外在旅行質感升級,還有機會讓心靈的內在旅行有重大突破。 問題是,旅途中禪修什麼,力量才會甚深而強大? 除了一般的走路禪修、色相禪修、聲音禪修等旅途中「經典款」常用止禪,有沒有大圓滿的甚深禪修,可以在旅途中練習呢? 有的,這個好大的秘密,「總編雲書房」靖雅老師請大家一起來保守,她請問仁波切的三題是這樣的: 一,明晰:有時差時,感官很沈重遲鈍、很不明時,如何禪修本然明晰? 二,開放:在開放空間中,如何連結那個開放感,放鬆安住? 三,虛空:有機會面對幾乎無阻礙的虛空時,怎麼做「三虛空」的禪修? 至於答案,在「總編雲書房」的訪談中,措尼仁波切大方的直接回答,讓人嚇一跳,聽到靖雅老師當場感覺應該獻曼達,詳情如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8minPlay
June 25, 2024在幸福中,歡喜精進/2024措尼仁波切專訪 系列二關於「精進」,你會想起什麼,和「苦行」畫等號? 說起「精進」的標竿,藏傳學生都會想到「一生成佛的薄地凡夫」密勒日巴,為了復仇、學了黑魔法、闖了幾十條人命的大禍,如果不像頭上著火一樣精進而解脫,一定會墮入地獄,所以在山洞裡修到無衣無食...... 「這種風格,我們做不來吧?」祖師風格很厲害,但我們心裡都會弱弱的這麼想。 天氣熱一下,就很難安住;一兩餐沒吃,血糖降低就想罵人——這樣的我們,要怎麼精進? 您猜目前在台灣教學的大圓滿上師:措尼仁波切會怎麼回答? 「精進,不是一種外在物質的標準,而是內在是否在心上用工夫。」仁波切說,重點是不執取,在豐盛和簡約中,都有一樣的放鬆和自在,「心,才是正行」,在山洞,或在五星級旅館,都能看作一場夢,放鬆穿越顯相的夢,專注在心上。 本覺沒有排除條款,不會你享福了、它就跑去躲起來;只有我們自己渙散了、失去正念才會。精進也是如此。所以與法性相應的瑜伽士,從極端的偏執中出離吧,在身體舒服或受苦時,都能不失去「心上的正行」,這才是精進。 所以,有福報享用快樂時,不用有罪惡感,大方的以幸福滋潤修行吧,就這樣饒益有情、住持正法;當有一天無常和痛苦來臨時,也要有同等本事,以痛苦壯闊修行體質,就這樣不忘有情、不忘正法。這樣,不管身體苦不苦,心都能很幸福——密勒日巴的精進,是歡喜幸福的,我們這些後世學生,也要這樣「有為者,亦若是!」 當然,有時覺得和幸福感暫時失聯,也是有方法重新連線的,措尼仁波切教我們,用「微細身」的方法:「激活明點,連結本質愛」,就可以和本然幸福接上線,就有機會超越外緣的條件,在內在幸福感中,歡喜精進。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靖雅老師代大家提問,尊貴的 措尼仁波切怎麼教大家「在幸福中,歡喜精進」。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3minPlay
June 18, 2024在美中遇見本覺/措尼仁波切專訪系列一——修行,是一件很美的事嗎? ——「與法性相應」的瑜伽士,會如何看待美? ——還在修持道上起起伏伏的學生,要如何「讓修行變成一件很美的事」? 你猜目前在台灣教學的大圓滿上師:措尼仁波切,會怎麼說這件事? 這次「總編雲書房」校外教學、移地訓練,我們請仁波切帶我們到「台北後花園」竹子湖,在海芋田和繡球花田中,談談「美與修行」、「快樂與禪修」。 這次題目為什麼這麼「甜」? 因為學佛不一定要愁雲慘霧啊。有些佛弟子修行有悲慘取向,可能是因為思維很多「死亡無常」,這雖是生命的真相,但也讓我們在享用美和快樂時,有種奇怪的理虧感,好像活得幸福就就不如法了;其實,禪修沒有排除條款,當然包括美和快樂,所以,這次,我們要換個方向,看看在美中、在快樂中,可以禪修嗎?要怎麼禪修?怎麼讓美與快樂增益修行? 我們可以以此緣起,看看自己:在美中,你是馬上沾黏而失去覺知;還是可以如仁波切所說,供養美,與美同在,甚至在超越美不美的大美中,安住本質作修持。 看看自己:在快樂中,你是馬上渙散而忘失無常教法嗎?還是可以想起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說:「在痛苦中想起佛法不是本事,在快樂中還記得佛法才是工夫」,想起仁波切在「臨終虛擬實境」中說的:「不要到臨終才想到阿彌陀佛,在健康幸福的時候就要想起來,要產生連結。」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靖雅老師代大家提問,尊貴的 措尼仁波切怎麼帶大家做美與快樂的禪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4minPlay
June 11, 2024火大時刻清涼術【化育│總編雲書房podcast】從「中捷事件」看攻擊能量發作時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fd620dq5nn0810hlhdso4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8minPlay
June 04, 2024AI深偽疑雲下,如何聞思修?/當上師被變臉和變音在這個詐騙猖獗年代,AI深偽合成的假影音,開始入侵到我們身邊,親友受害時有耳聞。最近,不意外但令人嘆息的是,這股歪風果然還是把魔爪伸向正法上師們身上了! 近日亞洲德噶在社群平台和課程上,簡單布達一個消息,就是網路上發現有明就仁波切教學的假影音,請大家要以亞洲德噶或國際德噶官網發布為主。 也就是說,即使你在影片上看見仁波切的影相、聽見仁波切的聲音,都不一定是真的,AI深偽技術,已經可以做到「魚目混珠」,在真的影片中移花接木,混入假的內容,這對佛法見地不熟的初學者,是個令人憂心的警訊。 詐騙的事,每個時代都有,連佛陀時代,都有演很大的婦女裝上假肚子,上門賴佛陀說是孩子的爹。只是我們這個時代眼睛和耳朵的業障可能更重一點,可以亂真的AI深偽影音殺過來了,挑戰我們在世俗諦上一向相信「眼見為憑、耳聞為實」的習氣。 那怎麼辦呢?在這魚目混珠的年代,為了保護自己的慧命,請直接向上師本人學習吧,方式有三種: 一,是直接到上師座前,參加面對面的實體課程。 二,是參加這位上師的弟子或授權團體,所辦的線上直播或回放課程,比如華人可以參加亞洲、中泰或台灣德噶辦的明就仁波切課程。 三,是閱讀這位上師授權出版的書,比如眾生文化出版的明就仁波切書籍《歸零,遇見真實》、《帶自己回家》、《你是幸運的》等。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奇想小編」李聖文老師如何代大家提問,「總編雲書房」靖雅老師如何分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8minPlay
May 28, 2024上班族如何做「微型夏安居」? 護持就種福德,自修就種智慧/結夏安居,和你大有關係此刻,很多人準備放暑假、規畫暑假怎麼過,如果有人告訴你:佛陀和他的僧團也會「放暑假」,你會不會很驚訝? 只不過,佛陀和僧團放暑假,可不是躺平一夏,正好相反,是「剋期取證」,閉門精進三個月,讓大家因專注而修出一點成果。傳說和佛陀一起長閉關,精進效果奇佳,圓滿日常有學生證果,登入聖者之流。 這個佛陀式「放暑假」,叫「結夏安居」。 傳統古印度結夏安居,是從農曆或藏曆4月16日-7月15日,今年是在薩噶月殊勝日隔天5/24日開始。但因現代僧團都很忙,很難如佛陀時代一閉門就是三個月,現在多數精簡成一個月或一個半月,舉行時間也不一致,各依道場活動情況安排,大約集中在七月到九月。 對要工作、要照顧家庭的一般大眾,我們可以怎麼參與結夏安居?這件僧眾閉門閉關的事,和我們有關係嗎? 大有關係! 一,累積福德資糧: 護持結夏安居,是佛所讚許的累積福德善行,尤其是圓滿日供僧,因僧眾不少人修持有成,供養成就者功德極大,因此佛陀要目犍連尊者在夏安居圓滿日供僧,以此功德迴向尊者亡母,令她得以出離餓鬼道。這個佛經有據的故事,提醒我們也可以隨緣隨力的護持供養,累積福德資糧,讓修行之道更多善緣。 二,累積智慧資糧: 我們要上班的人,也可以來個「微型夏安居」,一天、兩天甚至半天的小小閉關一下,不放棄在現有因緣條件中,以自己的方式精進努力。不敢說「剋期取證」,至少讓自己的修持因小閉關而升級。專注於心的修持,就是累積智慧資糧。 在「一切善行善修持,功德呈億倍增長」的薩噶月此刻,正是可以開始或準備「微型夏安居」的好時刻,讓法入心,讓心本有的功德現前,這才是善用薩噶月加持力最好的方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2minPlay
May 21, 2024佛陀僧團壯大的關鍵偈/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歷史上,有一個偈頌,成為佛陀僧團關鍵性壯大的分水嶺,那個偈頌非常強而有力,當年兩大修行團體的領導人一聽就「帶槍投靠」,帶領學生拜入佛陀門下。 那兩位大老,當年已經學生滿堂、名重一方,一位是日後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一位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兩位都是有修行的內行人,是什麼口訣,厲害到讓他們一聽就起義來歸? 歷史的事實是這樣的:那時舍利弗本來依止的老師,留下「眾生無眼,為情愛所迷」的遺言就去世了,加上不久後金國王后因情為國王殉葬,印證了老師的遺言,加深了舍利佛的疑惑,了解自己之前所學不究竟,於是和當時另一大修行團體領導人目犍連相約,要另尋足以引領他們解脫的智慧老師,誰先找到,就告訴另一人。 結果是舍利弗先找到。有一天,他在路上看見一位比丘威儀特別好,令人心生歡喜和信心,於是趨前請問:「請問您是跟哪位老師學習的?他都教了什麼?」 這位還沒說話,就先以威儀攝受人的路人,叫馬勝比丘,他說了一個後世傳誦的四句偈: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馬勝比丘說: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一切的現象,也都是因為因緣變異而止滅——我的老師,已斷煩惱的「大沙門」佛陀,常常這麼說啊! 這就是佛陀言教中,重要的「因緣和合」觀,這是情器世間一切現象的真理。 不管是神通第一或智慧第一,目犍連和舍利弗,聽了都馬上信受奉行,因為這是佛說最強大有力的口訣之一。在「一切善行善修持,功德呈億倍增長」的薩噶月此刻,正是聞思修這句口訣的好時刻,讓法入心,改變生命,這才是不浪費薩噶月加持力最好的方式。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奇想小編」聖文老師怎麼代大家舉手發問,「總編雲書房」靖雅老師怎麼分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5minPlay
May 14, 2024把佛性洗得乾乾淨淨/浴佛節這樣觀修,就能累積福慧二資糧昨天(12日),慈濟人邀請各界在中正紀念堂舉行了萬人浴佛大典,提醒大家,佛弟子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浴佛節快到了。 後天農曆四月初八,就是佛誕日,今年2024年國曆是在5月15日,在佛誕日前後,很多寺院、道場都會以浴佛典禮,慶祝佛陀誕辰。但很多恭逢其盛的小白同學可能會問:「為什麼要拿根杓子,舀水淋在小佛陀身上啊?」 在鮮花莊嚴的浴佛台前,舀水三次,淋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小佛陀像,很美也很有趣,慶祝佛陀生日快樂讓人覺得開心,但初學者心頭不免冒出「why?」的小問號。 其實這些外在的儀式,都是法的象徵,都是內在修心的提醒。 當我們外在以香花淨水浴佛,是提醒自己記得:我們內在也有一尊小佛陀,它在業力習氣裡暫時灰頭土臉,那就是我們被妄念煩惱埋得看不見的佛性,唯有如法聞思修,才能把它刷洗得乾乾淨淨,我們的成佛潛能,才會如佛一般,圓滿現前。 就像佛陀在成道那天晚上,夜觀明星而成正覺後的嘆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用一腦袋顛倒妄想,埋葬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像一顆鑽石掉進垃圾山,這就是我們眼前的慘狀;還好佛陀傳下解脫教法,讓我們有方法把自己洗乾淨,還自己、也還眾生一個清清白白的本來面目,一如〈浴佛偈〉所說: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 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奇想小編」聖文老師怎麼代大家舉手發問,「總編雲書房」靖雅老師怎麼分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7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