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May 07, 2024【地震來臨時】意外發生了,如何讓佛法變活法?/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善用意外指引心性如果有人在你發生車禍之後,第一時間,沒安慰你,而是把你抓來指引心性,你會說他「好狠」,還是「好慈悲」? 是大手印的金剛上師,就會把意外當成機會,為你指引心性。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就是如此,《深藏的幸福》一書中,就紀錄了這個「讓嚇到,變悟到」的真實故事。 因為意外發生的當下,妄念很少,前念已逝、後念未生之間的間隙,如此清晰而巨大,對有訓練的成熟之心,是見到心性的黃金時光。 中土的虛雲法師,也是這樣。那是法師在禪七的禪修座間,有人奉茶,滾燙茶水濺出,燙到法師的手,法師手一鬆,杯子掉到地上,碰的一聲碎裂,就在這一瞬間,法師親見空性,而寫下著名的開悟偈: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歷歷,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如上同樣的道理,當地震來臨時,你有辦法當下直觀自心並安住嗎?你能又狠又慈悲的,做自己的金剛上師,第一時間,把握住那個概念很少的時刻,引導自己見到心性嗎? 地震畢竟很嚇人,多數人回復覺知都有秒差,即使回到當下的「明而覺」有秒差,如果能盡早恢復禪修中一再鍛練的「安靜而覺醒」之心,這時佛法都可以成為自救救人的活法。 地震過後,讓我們有意識的做個更慈悲、更體貼的人,「因果業力」和「無常觀」都是鐵律、硬道理,但不必對受災戶、受苦者多說,我們把地震這位「無常幻化師」所給的提醒,拿來自受用就好,提醒自己珍惜平安、善待有緣,對一切受苦有情作更多祈願和祝福,乃至付諸行動作實質的支援和財施,這是地震過後,我們可以身語意三門陪伴有情所做的「災後重建」,我們的慈悲實習課。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0minPlay
April 30, 2024我找到了聖度母──轉心向內,找到本然的守護力量/身心靈老師楊寧芙專訪(下)「我發願成為你,但當我需要你,你又在哪裡?」 寧芙老師一手插著腰、一手指著壇城上的度母像,怒喊著。 那時,她的「大王子」,得到重度自閉症的大兒子,身心高敏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嚴重到她失眠、排便困難,身心都快崩潰了,她忍不住向她所相信的聖度母呼求。外面一片叔寂靜,聖度母只是如常微笑看著她,沒有回答。 「人在谷底,會有一種憤怒,對你信任的一切,竟然沒有伸出援手,有一種崩毀感。」回想起那段想要向外尋求救護的日子,寧芙老師笑中有嘆息,所以她了解那些在困境中對信仰發怒的人,有一種「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啊」的同理和悲心。 她的幸運,在於她沒有停在憤怒,停在外在的求救,她在竹清仁波切教她的佛法之外,另外在身心靈的療癒學習中,找到了不同的方便善巧,結合這兩者,成為今天堪能照顧孩子,也能療癒有緣人的身心靈老師。 因為她找到真正的聖度母。 從有特定對象到無條件的愛中,她轉心向內,發覺聖度母一直在那裡,沒有外顯的伸出援手,但從來沒有放棄她,直到她發現了並試著開啟自己心中那強大的守護力量,那就是真實的聖度母。 在母親節來臨之前,寧芙老師這位有著特別殊孩子的特殊母親,想分享這段「我找到了聖度母」的心路,並向所有不同困境中的母親說:「你也可以,因為真實的聖度母,一直和你在一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Play
April 23, 2024從愛外在的小孩,到愛內在的小孩/做自己的母親──身心靈老師楊寧芙專訪(上)你有母性力量嗎?它被開啟並善用了嗎? 都說「為母則強」,那個「強」是什麼?如何啟動那個強大的母性力量? 那麼,「不為母就不強」嗎?男人、沒做過媽的人,也可以啟動本然的母性力量嗎? 另外,對某些「母愛即傷害」的人,原生家庭中和母親的堅固心結,要花一生來鬆解,他們怎麼會願意相信並啟動母性力量? 「做自己的母親,把自己愛回來!」 說這話的,是竹清仁波切弟子,也是知名的身心靈老師楊寧芙。 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作為一個「家有重度自閉症孩子」的特殊母親,寧芙老師分享了她「從愛外在的小孩,到愛內在小孩」的心路。 孩子的狀況,開啟她身心靈療癒的學習之路,因為求助無門,決定「自己的孩子自己救」,所以她除了佛法,還在瑜伽、頌缽等各種身心靈學習中,讓自己強大,直到有能力照顧對能量極度敏感的孩子,還能以療癒利益與她有緣的人。 寧芙老師有一個特殊的孩子,她的佛法上師竹清仁波切,則有一位特殊母親,仁波切幼年,在精神不穩定的母親帶領下流浪朝聖、禪修,因此對女性修行人的特質和困境,有特殊的了解和悲心。仁波切的教導,給了寧芙一切療癒的基礎:空性與悲心。 結合佛法的智慧和身心靈的善巧,寧芙老師要以自己從苦難中提煉出的心得,提醒為人母者「要愛外在小孩,也要愛內在小孩」;對那些沒被愛夠的人,她也要分享如何「做自己的母親,把自己愛回來」。最重要的,是圓滿開啟本然的母性,讓自己成為愛本身,無條件的愛像光,能照亮別人,也能照亮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4minPlay
April 16, 2024薩噶月,種福田/敬畏緣起力量,如法賺法財如何在修持黃金月,賺億倍紅利點數? 大家都聽過,百貨等行業拚業績,會祭出周年慶「紅利點數十倍送」甚至「百倍送」的好康,用來刺激消費,很多人明知是陽謀還很買單,覺得不趁機買一下就虧到了。 那修行上,如果也用這種方式鼓勵修持,你會買單嗎? 薩噶月,就是這樣的「修行黃金月」,在佛陀出生、成道、涅槃的藏曆四月(今年2024年是5/9-6/6),做任何善修持,功德都會呈億倍增長(比起億倍功德,世間的百倍紅利,真是太小兒科),對勤積福慧二資糧的修行人,真是本小利多、事半功倍,太划算了! 也許有人會覺得:「真的嗎,這會不會太像商業行銷手法?」 就像明就仁波切所說:「只要你餓了還要吃飯,渴了還要喝水,就要尊重世間法則,敬畏緣起的力量。」在直接證悟甚至圓滿正覺之前,凡夫修行人還是很受緣起力量影響,時間、空間的緣起力量,都能增益修持,所以《恰美山居法》裡還教人如何為閉關房看風水,大禪師本命年也是避免遠行,以免弟子擔心——所以運用殊勝月的吉祥能量、加持力,多做善修持,讓福慧億倍增長,是如法的勸進善巧。其實,不這麼相信的配合演出,也是在散亂裡浪費生命,不如把握薩噶月,好好修一下,福慧賺很大!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奇想小編」聖文老師怎麼代大家提問,靖雅老師怎麼分享:如何在「薩噶月」這個藏傳最重要的「修持黃金月」,生起菩提心,勤修一切善,賺億倍紅利點數,為了眾生離苦、為了自己了悟,多挺進一哩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8minPlay
April 09, 2024吃素吃出一把火?為什麼空服員怕吃素的人?/不只嘴巴吃素,還要「心裡有素」聖文老師有一位長輩吃長素,但她體貼的為工作晚歸的家人煮葷食,煮著煮著,覺得自己破了菩薩戒,雖然不算「吃眾生肉,斷大悲種」,但畢竟是親手料理眾生肉,覺得好煩惱,邊做邊懺悔,甚至對吃飯的人碎碎念,大家都很忍耐的想:「您可不可以不要煮了......」 吃素明明是件好事,為什麼有人因此起煩惱? 問題可能是只有「嘴巴吃素」,而忘了一切修持的要點在心,還要「心裡有素」。 所以,當有人問竹清仁波切說:「仁波切,您覺得吃素怎麼樣?」 仁波切說:「吃素很好,但如果因為吃素而生起傲慢和嗔恨,那就對自他都不好!」 一位空服員也有類似經驗。有人問她最怕什麼樣的客人,她說:「吃素的人」,為什麼?因為他們有時會暴怒! 正如竹清仁波切所說,任何善行,都必須回到心上檢視,外在的善行會有世俗的福報,但唯有連結修心,才會成為智慧資糧,成為解脫的因。吃素就是如此。 吃素很好,不吃眾生肉,長養慈悲心,既中止粗分殺業的循環,不和眾生結惡緣,也讓此心因為惜生護生,而自然湧動大悲水,是進入善業循環的增上法,所以漢傳法師一致奉行,大寶法王等藏傳上師也身體力行,鼓勵學生吃素。 但就如大司徒仁波切提醒:「沒有一種食物不殺生」,吃素其實沒什麼好驕傲,如果吃了素就覺得自己比較清淨、高人一等,嫌棄別人不這麼做,或者因為某種壓抑和不滿足,一肚皮怒氣一閃神就發作,那吃素在心上累積的,恐怕先是貪嗔癡慢的毒。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奇想小編」聖文老師怎麼代大家提問,靖雅老師怎麼分享:如何吃得「心裡有素」,素食吃下肚,長出慈悲花,開出解脫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8minPlay
April 02, 2024兒童節,向兒童學禪修秘訣/安住如孩子般天真如果有一天,我們禪修得很好,會有一個特徵是:那時,就會有能力「像個孩子」。 這可是千年來禪修大師代代相傳的口訣,在兒童節前夕,我們正好提醒自己「向兒童學習」——但到底要向孩子學什麼? 話說一千年前,有一天,密勒日巴尊者的女學生惹瓊瑪問老師:「禪修的時候要怎麼安住?」 尊者用五個譬喻,教了她五個要點,後來20世紀,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在《空,大自在的微笑》中,也以現代白話引用了這個口訣,教導學生們安住: 如何自然地安住在明光中? 安住如嬰兒般天真, 安住如無波的大海, 安住如燈焰般清明, 安住如屍首沒有我執, 安住如大山不動。 其中第一個譬喻「安住如嬰兒般天真」,講的是「就如同嬰兒感受事物的方式」,禪修時,要讓當下之心像孩子一樣,清新感知但沒有執取,不貼上概念標籤,讓心安住在根與塵接觸、感官連結對境的第一剎那,無分別識生起的現量經驗中。 明就仁波切在「開心禪」中教導「無所緣禪修」時,也提到同一個要點:要讓心像孩子進佛堂一樣,感官是開放的,什麼都可以發生,感知得清清楚楚,但又不執取、不貼上標籤,只是在開放的覺知中,沒有執取的安住。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奇想小編」聖文老師怎麼代大家提問,靖雅老師怎麼分享:兒童節,如何還原直接而不貼標籤、清新而不概念造作的自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6minPlay
March 26, 2024超渡你的嗔恨吧/清明節,為什麼要修不動佛?最需要超渡的冤親債主,是自己的嗔心 清明節快到了,3月底、4月初,正是大家清明祭祖的熱門時段,外飄遊子都要回鄉掃墓——對這民俗上特殊的時節因緣,你會想起佛法的什麼觀點? 你會不會想:有些先人走很久了,可能投生都到下一世、或下下輩子了,這樣祭拜,對他們有利益嗎?怎麼做,才真的能利益到這些血脈上和我們有甚深緣的先人? 在眾多可以利益先人的如法修持中,有人修「不動佛」,為什麼? 除了因為不動佛法門,是藏傳最著名的超渡法門之一,對於因嗔恨而結的冤結,有解怨消業的功德,例來感應故事極多,也被視作超薦最強大的法門之一;這也是法王 噶瑪巴最提倡,特別適合當代修持的法門,對行者解嗔毒、消業障威力強大,法王在印度主法的不動佛閉關和不動佛超薦法會,至今仍為法友津津樂道。 在這個動不動就火大的年代,最需要超渡的「冤親債主」之一,是我們自己的嗔心,它令我們不由自主傷害有情、傷害自己的福德慧命,嚴重的嗔火更與地獄道相應,是下墮之因——修不動佛,除了可以懺除因嗔恨所生的業障,長養慈悲,還能幫修行人證得嗔的本質「大圓鏡智」,是法王對症下藥,特別為大家選定的亟需法門。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奇想小編」聖文老師怎麼代大家提問,靖雅老師怎麼分享:清明節,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修持,真正利益到先人,同時消嗔毒、解怨結,利益到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0minPlay
March 12, 2024智慧管理壓力,鬆解消費焦慮/ 「城市秘密修行人」作者堪布巴桑仁波切專訪(下)智慧管理壓力,鬆解消費焦慮 帶著覺知消費,放鬆滿足地穿越物質世界 壓力是隻怪獸,佛法會怎麼擺平它,甚至和它做朋友? 只要是凡夫,不管住在輪迴的哪裡,大城市或深山裡,都有各種壓力,對「時間永遠不夠用」的上班族,壓力更是如影隨形的怪獸,有方法可以降伏它嗎? 三月剛出版新書《城市秘密修行人》的堪布巴桑仁波切說:「有!」,佛法是最好的馴獸師,在壓力管理上,有「倚天劍、屠龍刀」,那就是從「怪獸的家」:你的心下手,釜底抽薪、斬草除根。 仁波切說,就世俗諦來看,壓力主要來自「想要太多」,我們可以檢視自心,排出生命的優先順序,該放下的放下,該承擔的承擔,值得珍惜的全心付出;就佛法來說,可以常常用禪修去幫助自心歸零,回到當下,用簡單的呼吸禪修,在一呼一吸之間,讓身心恢復彈性,放下放鬆。 至於消費焦慮,仁波切更出人意表的提出「覺知、滿足、不對抗」的觀點。他認為壓抑消費反而帶來緊繃和反彈,不如在消費中帶著覺知,感受那份滿足,這樣和消費的關係是放鬆而友好的,它就可以成為幫助禪修的好朋友,而非一味壓抑,讓它變成躲在心靈縫隙的怪獸,一閃神就暴走!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靖雅老師如何代大家發問,堪布巴桑仁波切如何分享,如何用智慧管理壓力,如何帶著覺知消費,穿越物質世界時,放鬆而滿足。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6minPlay
March 05, 2024從努日,到Sogo/「城市秘密修行人」作者堪布巴桑仁波切專訪(上)城市和山林,在他身上,有著奇妙的交集和平衡。 他,是堪布巴桑仁波切,眾生文化三月新書《城市秘密修行人》的作者。 和明就仁波切、措尼仁波切一樣,他來自喜馬拉雅雪山上的努日,這樣一個山裡的孩子,十多年來,在台北的Sogo旁,住持一個佛法中心,帶領一群在大城市裡為工作生活打拚的學生,學習「繁華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智慧,在紅塵深處,以佛法安身立命,把城市當成閉關的寂靜處,轉心向內,以禪修找到安心之道。 但是,文化落差在弘法生涯中帶來的,常常不只是驚喜,更多的是驚嚇,比如沒按時間表進行活動,義工就崩潰痛哭得像家有大事;但對藏人很嚴重的「在上師、佛前放屁」,此地學生卻不太在意,令他十分驚嚇。 想知道更多?且聽靖雅老師代大家發問,堪布巴桑仁波切怎麼分享,一個來自雪山的孩子,如何安住在Sogo旁,試圖超越文化差異,引導學生在心上用功,不著相的,做個城市修行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 13minPlay
February 27, 2024遇見一行禪師,在生命清晨/台灣梅村正念禪修學員恆如的分享願世間的人都能在生命的清晨,就找到安頓身心、自利利他的方式 有一種幸運,是在生命的清晨,就遇到一生可以依止,可以安心、有機會解脫的道路。這就是 林恆如 的故事。 她在二十幾歲就遇到一行禪師的修行團體——台灣梅村。她在這裡學習正念禪修,學習回到當下,學習和有緣人分享正念禪修的美好。 在青春的歲月,就有機會遇到一行禪師的教法:正念禪修這件事,是生命中很大的幸運。 雖然一行禪師在2022年初已經圓寂,但是他的法身還活在弟子之間,只要禪修一行禪師教導的正念禪修,禪師就一直活在弟子的心中、生活裡、生命裡。這就是恆如現在的經驗。她要把這種美好,分享給和她有善緣的人。 聲音很美好的恆如,要以唱誦來分享正念禪修,當你聽到她「吸進來,呼出去」的歌唱,那就是正念口訣,當下就在這裡! 想知道更多?且聽靖雅老師代大家發問,恆如怎麼分享年輕的一代在正念禪修的感動與感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7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