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紙上空間的書和編輯實體空間的展覽,有何不同?
本集邀請複合式藝文空間的經營者依秋,分享她如何將新聞編輯的訓練轉化到計畫空間的經營,與匯聚在朋丁的人、物、書、展,一起實踐出版作為各種表達方式的可能。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
01:13接觸出版的契機
03:09從新聞採訪,到藝術出版,再到朋丁
10:45「希望有一個容納紙本物的計畫空間」
17:43非典型書店中的非典型雜誌
25:52朋丁如何選書?
下
32:39難以歸類的書-物件-作品集合體
41:43朋丁書系
45:07貼近邊緣
48:31書與展覽如何連結在一起?
58:15用紙本處理空間,用展覽讀《熱帶島讀》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講者】
陳依秋
一位曾經接受正統新聞訓練的編輯人,關注當代生活經驗在創作中的轉化與變形,過去以採訪寫作、編輯與展覽工作揣摩藝術在社會中佔據的位置,現為複合式藝文空間朋丁pon ding負責人。
【參考資料】
1. 朋丁pon ding
https://pon-ding.com
2. 陳依秋,〈跟著《瀑布》學思考—台灣人在英國〉,遠見,2010。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8571
3. waterfall(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falljournal/
-WATERFALL 3rd publication: Issue POCKET
LONDON LAUNCH EVENT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35040676554644&type=3
4. 《NOT TODAY》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not-today/
5. 《NEUTRAL COLORS》
https://neutral-colors.com
-「Magazine is the Life」Neutral Colors第五期「語言」新刊發表/展覽,2024
https://www.instagram.com/pondingspace/p/C_pzXtLvpSs/?img_index=1
6. 《MacGuffin | The Life of Things》(麥高芬),ISSUE N° 5-The Cabinet,2017
https://www.pondingstore.com/products/macguffin-cabinet
7. Atelier HOKO,《Science of the Secondary》(次要科學)
https://atelierhoko.com/category/science-of-the-secondary/
-「A Dozen Eggs, Plates Please & Café Cup 一打雞蛋、請給我盤子、杯子咖啡店」by HOKO at 朋丁pon ding,2017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9426552899123/939426646232447/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張勻甄
後製:張凱涵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