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大家好,我是吳東龍。 這個節目從設計觀察出發, 鎖定產業、藝文、休閒和創作四個主題, 透過靈魂人物的訪談, 和大家分享那些讓生活變美好的人事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FAQs about 東龍的設計生活發現:How many episodes does 東龍的設計生活發現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8 episodes available.
February 02, 2022美好生活提案所|026|收藏|你相信每個古物都有它曾經的生命和靈魂嗎?訪鳥飛古物主理人葉家宏。專訪台南鳥飛古物的主理人葉家宏。家宏不只是賣古物道具,而是想要透過古物,去創造一個不一樣的風景。我問,你相信每個物件都有他曾經的生命和靈魂嗎?以及,現在,為未來挑一件古物的話,會挑什麼呢? 聽聽家宏的分享吧。 ◎年輕的家宏如何踏進古物買賣?和成長環境有關嗎? ◎家人對於撿古物不諒解。古物與古董的差別。 ◎如何欣賞古物?第一個收藏的古物是什麼? ◎有沒有收藏古物的MUST HAVE? ◎古物如何定價?價值與價格差別。 ◎如何賦予古物價值?物件留下的理由。 ◎店址至今為什麼一換再換?空間對古物的養分是什麼 ◎台灣市場對古物有沒有偏好? ◎自學了很多修復技法? ◎怎麼看日本的古物? ◎為什麼特別喜歡大正、昭和時期的東西? ◎你相信每個古物都有它曾經的生命和靈魂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6minPlay
January 29, 2022美好生活提案所|025|閱讀|在書店裡永遠找不到的雜誌?發現雜誌圖書館的有機性!你知道有些雜誌可能永遠不會在書店裡看到嗎? 這次「美好生活提案所」訪問的是〈BOVEN 雜誌圖書館〉的主理人周筵川 SPENCER,他和我們分享從2015年時開創了「雜誌圖書館」獨特的營運模式,至今已經有七年多的時間,並且從地下空間延伸到地面的CAFE,又因應疫情發生了什麼改變或是新的嘗試呢?他這次推薦給東龍哪幾本特殊又精彩的國外雜誌?快點聽下去! 01:35 BOVEN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取一個荷蘭語的字? 04:50開始的雜誌人生。 07:00 為什麼是「雜誌」圖書館? 10:30 開雜誌圖書館的滿足你什麼? 12:00 喜歡的雜誌類型,如何選購? 15:00 震驚!書店裡永遠看不到的雜誌? 17:40 選雜誌的標準? 21:00 圖書館的理念___。 22:40 看見雜誌的起落變化,從100到200到400。 24:00 如何維持這樣的營運方式。 27:25 到底是「誰」在看雜誌? 30:35 從雜誌到咖啡 33:10 最近的食物超市展 35:50 國內的地方誌 37:00 圖書館內疫情下的轉機 41:00 BOVEN推薦給東龍的雜誌們,從中發現趨勢與轉變。 50:00 七年間BOVEN讀者的改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3minPlay
January 14, 2022美好生活提案所|024|咖啡|不只是咖啡器具設計師的創作思維,和王旋聊聊。咖啡器具品牌「bi.du.hæv」的創辦人也是設計師王旋,從事平面設計已有20多年,對設計懷抱熱情之外,因為找不到好看的咖啡器具,而踏上了咖啡器具的設計之路,這些猶如工藝品的咖啡器具,反而讓人更享受在沖泡咖啡的過程,而這些精品等級的器具是如何被創造出來,他的設計與生活哲學又是如何影響在設計的表現上呢?來聽聽更像是藝術家的設計師訪談。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4minPlay
January 01, 2022美好生活提案所|023|文化|巴黎老建築 · 新空間展示,來自巴黎的第一手藝文快遞對葡萄酒和藝術都很有研究的學妹郭中荃 搬到法國學習法文已經超過半年了, 我希望她除了可以好好學習之外,在巴黎奧運開始前, 也可以和我們多分享有關我們不知道的、熟悉又陌生的法國藝文資訊與在地觀點。這回錄音的時間是在2021年8月,和我們分享兩個巴黎的老建築新空間。 01:10 近期來賓在法話家常、疫情影響 10:40 莎瑪麗丹百貨、證券交易所今年嶄新重開概述 12:30 全球最早、150年歷史的百貨公司「莎瑪麗丹」La Samaritaine(Since 1870),位在塞納河畔市中心的重要樞紐,它經歷了三個時期的增修,建築上也融合了新藝術與Art Deco風格的設計,在LVMH集團買下重新翻修,並由日本的SANAA將新舊結合再設計,中間歷經了15年的過程,在2020年5月23日再開。百貨整修過程裡,中間的轉折、其間的看點與其所代表的意義與轉變為何? 30:40 過去的「巴黎證券交易所」圓形建築,在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改造下,作為GUCCI、佳士得拍賣老闆之法國第三富豪所開設的第三座私人美術館「皮諾私人美術館」Bourse de Commerce – Pinault Collection,同樣在2020年5月開幕。中荃帶我們從建築的精彩、動線的安排到收藏藝術作品的選件與展示,呈現出混合、融合與跨域的概念,表現出美術館獨特的觀點、時間感與哲學性。 41:00 看完巴黎「皮諾私人美術館」開幕展覽的直接感受、理解與第三座私人美術館所代表的意義與差異,在這個時代裡所反映的現象。而作為精品品牌與拍賣公司的擁有者,在美術館的營運又有什麼不同做法,以及疫情之下,作為藝術大國的法國,對於美術館運作上的變化觀察。法國人對改造後美術館的看法。 ◎延伸閱讀PTexpress https://vocus.cc/parisartdesign/hom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2minPlay
December 14, 2021美好生活提案所|022|雜誌|和《秋刀魚》一起進入我們的日劇世代!日本是另一次的一期一會,邀請到《秋刀魚》主編陳頤華和我們分享本期雜誌主題——「日劇世代~成為收藏家的我們」。你也是日劇迷嗎?請聽本期的分享。 1:20 破題「日劇世代~成為收藏家的我們」 2:40 日劇的類型,你是哪一派? 6:13 屬於你的日劇世代。 9:30 哪些日劇進入到本期內容? 「部屋」、「造型」、「音樂」、「料理」、「交通」與「選品」。 12:30 日劇的生活感:十部日劇裡的部屋(空間設計)。台日觀點。 23:21 日劇掀起的造型風潮。 28:24 日劇裡音樂所延伸出的專輯 32:38 日劇裡的一個選品 36:04 日劇裡的道具與食譜、料理與食物設計 42:34 日劇裡的存在與不存在 44:33 有趣的地方新聞「47新聞」 52:14 某日劇的主題曲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5minPlay
December 03, 2021特別企劃|日本歲時雜記談_12|十二月年末「師走」,師父趴趴走為哪樁?十二月,一年最後一個月,又稱為「春待月」、「梅初月」,更是許多公司舉辦「忘年會」的月份,但為什麼叫「忘年」呢? 12月7日是大雪,22日是冬至,當令食材包括能幫助整腸與降低膽固醇的橘子、生熟都能吃的白蘿蔔、有鉀鈣維他命C的大白菜和鱈魚等。冬天要吃鍋,怎麼使用「土鍋」?如何養鍋? 12月的大掃除又稱「撢灰塵」,善用小蘇打與檸檬酸可以對抗頑強的污垢,尤其是將小蘇打製成噴劑,對抗酸性油污很有效,只要噴在污垢上,30分鐘後再擦拭,效果可見!甚至將小蘇打粉放進鞋櫃裡也有去異味作用。檸檬酸則適合用在鹼性污垢,例如水龍頭、臉盆、浴室與馬桶等,都是較為安全環保的清潔劑。 當然,歲末也是送禮答謝長輩照顧的時機,預算多是在3000-10000日幣不等,因親遠疏密之分有所差別,如果中元送過禮的話,歲末自更不能少,受禮者也需發信感謝對方,同輩朋友則可回等值禮物表達謝意。 冬至是日照最短的一天,在台灣是吃湯圓,在日本則會吃南瓜和柚子等能暖身的食物,並祈求平安健康。至於所謂的冬至七品則包括:金桔、南瓜、胡蘿蔔、銀杏果、蓮藕、寒天與烏龍麵。過了這一天,白天會開始變長,因此冬至稱為「一陽來復」。 有一說是冬至這天泡柚子浴(較接近我們的香橙)一年都健康!將對半剖的柚子放入浴池享受其香氣,或滴入柚子精油。「柚子」(ゆず)和融通(ゆうずう,腦子靈活)諧音,祈求健康外,「冬至」和「湯治」的日文發音都同,而柚子浴據說有消除疲勞、緩解手腳冰冷、舒緩腰痛、促進新陳代謝、養顏美容,氣味還能放鬆情緒等優點,是從江戶時代就有的傳統。冷天喝杯柚子茶還有暖身的效用,搭配薑汁效果更好。 至於新年裝飾則包括給神明享用的供品「鏡餅」、讓神明棲身降臨的「門松」與「注連繩」,既是迎接神明也是作為新年的擺設,素材中的常出現的梅竹代表長壽。擺放時間也有特別的習俗限制,避開二十九日的「九」日文諧音「苦」,三十一日則是只能擺放一夜就收起應予避免。 至於除夕會吃蕎麥麵象徵長命百歲且意味著切斷煩憂揮別過去一年的不如意,一年最後,就是等做完除夕會的寺廟進行敲響108下鐘聲,來消除108種煩惱,迎接嶄新的一年平安順利吧! 01:03 十二月叫「師走」。 02:08 為什麼叫「忘年會」? 02:40 本月的食材。 03:20 土鍋的用法。 04:35 大掃除妙方。 04:58 冬至要做(吃)什麼? 06:06 新年準備與裝飾。 08:20 除夕做(吃)什麼?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4minPlay
November 25, 2021美好生活提案所|021|展覽|一年才兩天的城市活動看什麼?訪「打開台北」創辦人徐千捷今年第二年的「打開台北」活動在11.27、28兩天舉辦,因此我們特別邀請了「打開台北」的創辦人徐千捷,和我們一起在空中「打開台北」。 這個來自英國倫敦1992年開始的國際性建築活動「OPEN HOUSE」,打造以建築探索城市的體驗行動,至今全球已有50個城市響應,繼去年打開73個神秘的空間的「OPEN HOUSE TAIPEI」之後,2021年的打開景點已經超越去年有90個以上,有更多令人感到「WOW!」的城市空間將被逐一解封打開,像是「捷運萬大線植物園站暨潛盾隧道工程」、「晶華酒店總統套房」、「觀音山蓄水池」與「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藉此探訪一些平常無法或是難以進入的空間,究竟策展團隊是如何選點?或者是有什麼資格與條件的空間才能打開讓大家入內參觀呢? 這個活動希望讓台北人思考怎麼看待以及對外介紹台北,發現自身空間的獨特性,而今年的主題是「Re Taipei」,探討「再生、再現與再造」,去發現生生不息的城市魅力。而對於策展團隊來說,去年的經驗帶給他們什麼不同的啟發?對於今年的目標和挑戰又是什麼?在五大主題「經典」、「循環」、「永續」、「秘境」與「日常」下,創辦人千捷推薦的口袋名單又是什麼?他的行程安排建議又是如何?更進一步提問下,包括非營利的大型活動、不仰賴公家機關預算下要如何執行,有何眉角?又或者當全台掀起一頭熱的瘋打開,會是一件好事嗎?請聽聽這一期我們的專訪。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1minPlay
November 17, 2021美好生活提案所|020|人物|顛覆邏輯!日本設計師伊藤敦志《成為大人的話》線上訪談會《成為大人的話》繪本漫畫的故事內容跳脫了線性的想像。故事發生在1988年的冬天,這個城市正舉辦著運動賽事。一位送了孩子上學的父親,在路邊拿了份求職誌,走著走著似乎想起了什麼,他掏出錢包在帽子店向店員買了頂帽子後,在街邊的座椅坐下並翻找著求職誌的工作。沒過多久,眼前的路中央開了個時光洞口,不斷有容貌相似的人從洞口爬出來,旋即從他眼前匆匆走過,於是,奇幻的一天便此展開…… 因為很喜歡日本設計師伊藤敦志《成為大人的話》這本書,而和伊藤先生有了聯繫,除了讓更多朋友接觸到他的書籍外,伊藤先生也很大方地接受邀請參與了這次的線上訪談會。和我們一起聊聊這本書花了五年時間、為孩子而創作的許多創作想法。 《成為大人的話》也獲得了第23回的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組的新人賞。獲獎原因提到:人為何寫故事?為何做書?讓我們重新認識書的原點是為何而生,清新而感動。適合給愛書人的最棒禮物。 一如日本音樂家小西康陽所說:當今世界裡最溫柔的漫畫在此誕生。 0:44 線上訪談會開場。 01:27 作者的背景與創作動機介紹。 03:48 什麼機緣想要出版本書? 05:08 花了五年才完成,創作期間的轉折、挫折和特別之處? 06:50 談談成功發行創造佳績後,在日本引起的迴響。 09:08 雖是第一本書但表現卻格外成熟,原因是… 11:34 伊藤先生一般會如何向大眾介紹本書? 13:13 有另本《大人になりましょう》在解釋這本書的創作。 16:40 為什麼故事從1988年開始講起? 19:39 書裡出現的驚人「巧合」。 22:23 如何設定場景與書裡失業的父親的人設。 26:45 原本要給子女的禮物書卻花了五年,大人小孩看了的反應如何? 28:17 至今有四刷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差別? 30:06 設計師與成為作者後,兩者的身份差異為何? 31:53 下本書的方向與內容。 33:48 聊聊在名古屋與在東京兩地設計工作上的差異? 35:05 分享自己其他的設計工作。 37:31 有關《成為大人的話》的周邊商品。 38:10 未來和台灣交流的可能性。 39:00 疫情對他在工作與生活的影響。 41:14 現場提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46minPlay
November 13, 2021美好生活提案所|019|人物|出版攝影集是種告別的方式,訪幽默真誠的創作者阮璽從事過家具銷售的工作,業務工作還曾長達14年, 他是podcast節目「觀弱音」的阮璽,也是影像的藝術創作者阮璽。 而我,喜歡透過一個個的訪題去釐清創作者的思考與脈絡, 這次阮璽的訪談讓我十分滿足。 我說,看到阮璽常常會讓我想起我訪問柳宗理先生兒子時的情景, 因為他從小就生長在強大美感薰陶下的環境,爺爺還是民藝之父柳宗悅,所以他對於美的感知是從小就有的,阮璽也有這樣的感覺嗎? 此外,我們常說創作很主觀,且無關好壞;若真是這樣的話,那創作應該要朝哪個方向邁進?且在藝術創作裡,最重要的又是什麼? 如果答案是影像裡的「真」是最為重要的話, 在七歲小孩的作品裡已經可以看得到「真」,那他還需要學習嗎? 從第一本攝影集《院喜》裡便感受到阮璽的幽默感,什麼是他所謂的「讓錯誤呼吸一下,讓不完美成為幽默?」,而成為攝影藝術家是否也是他人生中一種必然地接受的過程? 人人在拍照,但人人會拍照嗎? 在影像氾濫的時代,攝影最重要的是什麼? 歡迎來聽我們與阮璽的對話,讓我們重新思考攝影這件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6minPlay
November 03, 2021特別企劃|日本歲時雜記談_11|十一月是「神歸月」,神都回來啦!日本的11月又稱之為「霜月」、「神歸月」,上個月去開會的諸神都回到崗位上了。11月還有7日的「立冬」、15日祈求孩子平安成長的「七五三節」、22日的「小雪」等,11月還有所謂的「酉之市」。而文化產物則有室町時代開始的「風呂敷」、各種「泡澡文化」、越買越大的「熊手」,另外也和大家分享治癒感冒的民俗療法。11月在居酒屋應該很是喝吃烤銀杏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3minPlay
FAQs about 東龍的設計生活發現:How many episodes does 東龍的設計生活發現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08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