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ne 21, 2022潮州话丨读过刘禹锡《竹枝词》的人都知道 夏至出门最好带把伞诵读:潮州话播音员 吴少英。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过了今天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到了。关于夏至,可是独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更是留下一些具有特点的诗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竹枝词》,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夏至时节天气的变化无常,却也是一幅“晴日雨”的浪漫景象。...more17minPlay
June 21, 2022客家话丨冬数九九桃花开 夏数九九穿棉衣诵读:客家话播音员 张敏东。今日我们迎来夏至节气,伴随着接天莲叶的碧绿和映日荷花的鲜红,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登场了。在传统习俗中,以夏至这天为起始,人们会通过数“夏九九”来记录温度的变化。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记载的“夏至九九歌”传习至今。...more17minPlay
June 21, 2022闽南话丨夏至的"至"有三层意思 你get了几种诵读:闽南话播音员 高妙红。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三礼义宗》这样说: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也就是说夏至的至,一代表阳气鼎盛,二代表阴气萌生,三代表阳光直射到最北的位置。夏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大体上就是云南红河到广西百色到广州到台湾阿里山一线。所以北回归线,也被人们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more17minPlay
June 21, 2022广州话丨圆糊醮、夏至蛋、咥面食、豌豆糕、麦粥 没想到夏至居然还是个“美食节”诵读:广州话播音员 李晓婷。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夏至”正值麦收,时至今日,中国民间还保留着“夏至”吃各种面食的习俗,取“喜尝新麦,庆祝丰收”之意。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more17minPlay
June 06, 2022广州话丨堪比牛郎织女 每年只在这一天收获的喜悦邂逅播种的希望诵读:广州话播音员 马小勤。“芒种”也称为“忙种”,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北方在此时收麦,南方于此时种稻。收获的喜悦与播种的希望就这样同时发生。...more3minPlay
June 06, 2022闽南话丨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诵读:闽南话播音员 郑新民。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more3minPlay
June 06, 2022客家话丨芒种忙种 不慌不茫 始于热爱 结于丰盈诵读:客家话播音员 李敏婷。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芒种忙种,愿你的忙,不慌不茫,始于热爱,结于丰盈。...more2minPlay
June 06, 2022潮州话丨地里一会黄 一会黑 一会青是怎么回事诵读:潮州话播音员 吴少英。金色的麦浪在蔚蓝色的天际涌动,碧绿的稻苗在盈盈的水田中植根,在仲夏热烈的阳光下,芒种时节款款而至。...more3minPlay
May 21, 2022潮州话丨夏风轻抚 小得盈满诵读:潮州话播音员 吴少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和大往往对应出现。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有大暑,有小雪有大雪,有小寒有大寒,唯有小满而无大满。小满一词,虽为节气,但用于比喻人生,亦为巧妙。...more3minPlay
May 21, 2022闽南话丨藏在古诗词里的小满节气诵读:闽南话播音员 郑新民。小满时节,宋代诗人欧阳修漫步于田埂之上,夜莺啼鸣,皓月当空,麦穗随风摇摆,一派惬意闲适之美。...more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