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
今天要学的指标叫做ARBR指标,这是一个指标、但该指标其实是一个合成体,也就是用两个指标合并成了一个指标,所以该指标也由两条线组成,一条线叫做AR,另一条线叫做BR。老规矩,指标的长相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片。
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有些软件叫做ARBR指标,而有些软件也叫做BRAR指标,只是顺序不同,但都是同一个指标。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来看看指标背后的算法公式,知道了算法才能充分理解指标想表达的含义。
两条线都有各自的算法,而且算法默认的周期是26天,我们先来看看AR线条是如何计算的。
AR=26天内(当日最高价-当日收盘价)之和÷26天内(当日收盘价-当日最低价)之和
接下来我用大白话解释一遍:用股价当天的最高价-当天的收盘价,得出的数值仅代表这一天,于是你用同样的方式计算前一天,然后再计算前三天,前四天等等..直到把最近26天每天的数值都算出来,然后将这26天的数值全部相加就得出了公式的左半部分,也就是26天内(当日最高价-当日收盘价)之和。
至于公式的右半部分我猜你应能做到举一反三。26天内(当日收盘价-当日最低价)之和,对比我刚才的解释进行理解即可,我就不浪费时间了,因为接下来还要讲BR线条的计算公式,不过有了对AR的理解、BR理解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BR=26天内(当日最高价-前一日收盘价)之和÷26天内(前一日收盘价-当日最低价)之和。
如何理解可以参照我上文的解释,BR和AR的不同只有一点;那就是收盘价!AR的算法中用的是当天的收盘价,而BR的算法中换成了前一日的收盘价。
再通俗点讲:AR表达的是当日最高价、最低价与当日收盘价之间的关系,而BR表达的是当日最高价、最低价与前一日收盘价之间的关系。那么公式都看明白了,但公式想表达的意思估计很多人还不太懂。公式中26天只是计算的一个周期,它的意义并不大,我们可以将其去掉以便你更好的理解指标的原理。
去掉“26天”这个周期后算法就变得很简单了:AR=(当日最高价-当日收盘价)÷(当日收盘价-当日最低价)。用(当日最高价-当日收盘价),这是想表达股价上涨时推力的大小。(当日收盘价-当日最低价),这是想表达股价下跌时重力的大小。最后用上涨时产生的推力÷下跌时产生的重力,二者相比较,你就能得出买卖双方谁的力量更强。
如果股价上涨时的推力更强、强于下跌时产生的重力,那么AR这条线就会出现上涨,反之则会下跌。这是对AR线条的理解方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至于BR线条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理解,很多人因为26天的周期影响了对指标的理解,我们可以暂时去掉这个条件,剩下的公式我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
BR=(当日最高价-前一日收盘价)÷(前一日收盘价-当日最低价),它比较的同样是股价上涨时的推力和股价下跌时的重力,因为它和AR的算法几乎一样,只不过收盘价由当日的收盘价换成了前一日的收盘价,这说明AR更多是反映股价实时的强弱表现,因为它的公式中只用到了当天的数据。而BR有了跟前一天的比较,这意味着它是跨交易日之间的对比,你学会了吗?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