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中華民國一路走來,歷經戰後艱辛的復興道路,才有今天的民主、和平、繁榮。如今的台灣,除了要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更要成為世界和平的舵手,為全球民主、和平、繁榮貢獻力量。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國軍將以「科技取代人力、人力取代傳統兵力」為原則,全面檢討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組織架構等,並藉年度「漢光41號」演習,驗證部隊執行聯合作戰計畫作為,強化國軍戰力。
3、美國國務院發言人3月19日表示,美國對台灣承諾持續45年,歷經多個政府,美國會繼續支持台灣,面對來自中共的軍事、經濟、資訊和外交施壓。美國與其國際夥伴堅定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反對任何單方面企圖以武力,或脅迫的方式改變兩岸現狀。
4、美國總統川普3月18、19日,先後與俄國總統普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川普表示,這些通話是為確保,俄烏雙方要求保持一致,早日達成全面停火協議,結束烏俄戰爭。
5、日本、韓國、中共外交部長3月22日,在日本東京集會,就印太區域政治經濟情勢,以及國際重大事件交換意見,同時也為安排日本、韓國、中共領袖峰會鋪路。
6、以色列3月19日對加薩發動空襲,讓1月19日停火協議宣告破裂。以國向哈瑪斯集團發出最後警告,要求歸還人質。哈瑪斯集團則要求停止攻擊行動,呼籲協調方「負起斡旋責任」。
7、美國、英國、澳洲三方安全聯盟(AUKUS)持續推進,美國將有四艘「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從2027年開始,進駐澳洲海軍基地,履行對AUKUS的承諾。
8、美國近日加強對伊朗支持的,葉門「青年運動武裝集團」展開空襲行動,阻止其攻擊紅海船隻,並強調只要「青年運動武裝集團」,停止向美國船隻開火,美軍的空襲行動就會停止。
9、大陸國家統計局3月17日公佈經濟數據指出,2月份失業率為5.4%,創兩年新高。大陸官員表示,今年要實現5%左右的經濟成長目標,絕非「輕而易舉」,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10、美國太空軍官員3月18日證實,中共衛星近期曾在太空軌道上,執行「太空纏鬥」演練,凸顯其太空軍事科技進展,因此美軍與盟邦需持續加強建軍備戰,共同應對潛在威脅。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東亞軍備競賽最新動向
重點提示:美軍前印太總部司令戴維森警告,如果台灣被中共「併吞」,東亞國家恐會基於自身安全利益考量發展核武,讓美國陷入複雜處境。美國拜登政府時期評估認為,南韓發展核武可能性與風險升高。3月14日,美國能源部證實拜登政府,把南韓列為「敏感國家」清單,將於4月15日生效。南韓政府派出能源部長赴華府溝通,希望川普政府取消這項決定。顯示,東亞國家在中共、北韓核武導彈威脅下,考慮擁有核武導彈自保意圖,正在持續發展當中。
二、歐盟發表國防白皮書特點
重點提示:歐盟執委會3月19日,發布歐盟國防白皮書,決定加速擴充國防投資,提高各國軍工產業,推動跨國聯合武器採購計劃,以及強化跨大西洋聯盟,落實2030年時「準備就緒」的戰略目標。同時,歐洲盟將維持長期援助烏克蘭能量。當前,歐盟對俄烏停火不敢樂觀,準備增強核武嚇阻能力,提升太空衛星網通體系,支撐聯合作戰能量,應對俄國侵略威脅。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